虎胆忠魂

评分:
6.0 还行

原名:Odd Man Out又名:谍网亡魂 / 孤胆忠魂 / 越狱之后 / 不合群者 / Gang War

分类:剧情 / 爱情 / 惊悚 / 犯罪 / 黑色电影 /  英国  1947 

简介: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刚刚出狱没多久的约翰尼(詹姆斯·梅森

更新时间:2012-10-14

虎胆忠魂影评:《虎胆忠魂》:被占据的命运

卡罗尔·里德的事业辉煌期始于1947年,自那年起,里德厚积薄发,先后拍出了三部经典黑色电影,其中一部便是[虎胆忠魂],另两部则是1948年的[堕落偶像]与1949年的[第三人]。直到[第三人]在戛纳名震一时,[虎胆忠魂]这部早年力作也被再度挖出来为评论界品读。时至今日,世人或恐久已淡忘了黑色电影的黄金时代,而卡罗尔·里德的大师名号,则始终如雷贯耳。唯一遗憾的是,不同于弗里茨·朗、希区柯克、梅尔维尔等人,里德或许更是一个作品比作者更出名的导演。

【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人】

影片[虎胆忠魂]讲述了男主角约翰尼饱受牢狱之灾的一生。故事始于20世纪初的北爱尔兰港口城市贝尔法斯特,约翰尼·麦克林是爱尔兰共和军一个秘密小组的首领,他刚从狱中逃出不久,修生养性后便投身入另一场巨款抢劫行动。然而,长期的监狱生活消磨了约翰尼的戾性与底气,由此,这一场抢劫活动进行得战战兢兢。自约翰尼夺门而出那一刻,命运的悲剧便开始了轮转。大街上是熙攘的人群和交织的车流。一切看似安然如常,却似乎又在在陡然剧变。在抢劫途中,约翰尼深觉眩晕难耐,久居深宅的不适感迫使他一再停伫。于约翰尼而言,曾经的镇定自若已然骤变为惶惶不安。抢劫后脱逃一刻,警铃声不止,约翰尼忽觉眼前一黑,仿佛蒙上了一层白雾。他怔怔迈下台阶,差点踩空,直到被警卫拦住。情急之下,约翰尼不小心打死了无辜的警卫,自己也身负重伤,直到躲进一处隐蔽之所。

卡罗尔·里德借由孩子们踢足球桥段引出了约翰尼的藏身之处。巷道中被踢飞的足球,跳过马路,掠过围墙,滚过屋顶,跌入暗道。那一瞬,约翰尼仿佛从梦中惊醒,他恍惚看见身着制服的狱警踱入监狱,他正手持钥匙,从地上拾起什么。铁栅栏外的阳光,把守卫的身影溶散在梦魇里。约翰尼兀自感叹:天哪,我做了个什么梦。在这场戏中,约翰尼仰视警察的主观视角略带倾斜。可见导演在摄影细节上极力贴合了人物心理状态。同样是拍摄监狱场景,海默导演亦曾在[阿尔卡特兹养鸟人] 中运用过倾斜镜头,惊艳一时。而值得一提的是,[养鸟人]拍于1962年,[虎胆忠魂]则早在1947年就已拍成,先胜于后。再细想来,奥菲尔斯亦曾在1952年的[欢愉]中运用过倾斜镜头。奥菲尔斯借斜晃镜头来反映人物内心的疲累与焦灼,这恰恰与卡罗尔·里德的手笔异曲同工。

我跌倒了,再也爬不上车。约翰尼向狱警这么抱怨道。那狱警手捧足球站在约翰尼面前。监狱里的光线半明半暗,透过铁窗,在空气中悬浮成一个半黑半白的对角线形。在约翰尼的幻想中,这眼前的狱警就像一个半明半暗的存在及至他的视线渐渐清晰,狱警才从他的幻觉中跳脱出来,却叠影出一个小女孩的样子。那女孩一手抱足球,一手持树枝,脚下踩着轮滑鞋。这一刻,约翰尼的内心战栗了一下,他突然分不清何为现实何为梦。

同样是这一场戏,还出现了两个避雨的过客:兰尼与莫莉。他俩的出现,就像一种神谕般的存在。借着黑暗中的隐约光亮,莫莉对兰尼说,“兰尼,有人在这里。”兰尼否认了她的想法。而莫莉凭着女人的敏锐嗅觉,更为肯定地点头道,“那儿确实有人。”,这一刻,约翰尼自身也仿佛变成为一种半明半暗的存在。或许,我们惯以“不存在的人”来定性黑色电影中的悲剧主角,而卡罗尔·里德对主角的定性则是一种“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人”。同样是关于存在主义的黑白冲突,里德对个体内部矛盾的设置显而更高人一筹。在[虎胆忠魂]中,人物命运的终端不再明晰可见,而被划出一种模糊的带有毛边的界限。想来,这也是里德之所以能拍出[第三人]这般杰作的缘由。艾略特曾在《荒原》中嘶吼“谁是走在你身边的第三个人”,而里德则以最简约且省钱的方式表现了这种状态。于整个二十世纪而言,“第三人”状态绝然是属于整个世纪的。及至奈特·沙马兰拍出[第六感],科萨塔尔写出《被占据的住宅》,这“第三人”一直隐遁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或护佑或迫害着我们。纵使有人不信,然而,看不见并不代表不存在。

兰尼点燃一枚火柴,借着微弱的亮光,他慢慢凑近约翰尼所在的屋角。当火光照亮对方面庞的那一刻,空气微微战栗了一下,仿佛一个时空与另一个时空的交合。无怪后人常以“瞬间永恒”指喻命运中不可参透的时刻,安哲亦曾以“永恒与一日”叙言时空长镜头的真正魅力。然而,比之于那些霸气外露的大师技法,卡罗尔·里德只不过浪费了一根火柴罢了。那一刻,约翰尼怒吼道:“熄灭它,滚出去!”想必,约翰尼之意并非让对方滚出房间,而是滚出他所藏身的“暗”。当火柴以“明”亮的形式侵占了他的“暗”地,他愤怒了。这恍惚令我想起安东尼奥尼的名言:在黑暗中才能看见光亮,在寂静中才能听见外界的声响。

而在影片中段的某场戏中,一位警察在大雨中问马车夫,坐在后面的是谁?车夫说,后面呵,约翰尼!警察只隐隐看到马车窗后一小部分脸,半明半灭,窃以为车夫是玩笑话。然姑且不管是否玩笑,可见“约翰尼”这个所谓的罪犯已然如阴霾般笼罩了整座城市的夜晚。他就像那个半明半暗的存在,搅乱了一群人的命运。他是恶徒,是流氓,是英雄,是首领,他是光,也是暗,他是缘,也是劫。然而,殊不知,他仅仅只是一个人,一个虚弱无助的流亡者,他同样奢望爱情,同样企盼温暖。他就像那个在街尾被众人群殴的孩子,唯有处身边缘才能掩人耳目。他想逃,却被无数次困住,被身体的伤口困住,被内心的羁绊困住。他唯有向观众宣告,我只是一个半明半暗的存在。在这世界上,我永远只被允许存在于“暗”,至于“明”,唯恐只属于我的内心。

【白夜黑天,理智如此残忍】

影片中有几场施救戏,或大或小,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场“施救戏”为胖女人特丽莎对派特与诺伦(秘密小组的其中两个成员)的所谓“施救”。正值深夜,派特与诺伦贸然闯入胖女人特丽莎家中,喝了一大瓶酒,又被贸然赶出。他俩醉醺醺如坠云端低谷。而特丽莎则一通电话召来警察,更将派特与诺伦两人推向了命运的终点。那一刻,一个持枪的手影投现于画面左侧,派特与诺伦正踉跄奔逃,然而正值酣醉,枪声响过,他俩便草草结束了一生。这一幕,里德没有直接呈现俩人被击毙的场景,而是将镜头瞄向胖女人特丽莎,以枪声为画外音,着力表现特丽莎心理状态的流转。由此可见,特里莎对所谓“有罪者”的态度是极度理性且冷血的。

第二场“施救戏”则为两个女人罗西与诺蒂对约翰尼·麦克林的施救。那一刻,约翰尼倒在雾蒙蒙的街头,差点被卡车撞死。而罗西与诺蒂正好路经此处,便将他扶回家中准备帮约翰尼料理伤口,并由此发现了所救之人的真正身份。当罗西从约翰尼的风衣口袋里摸出一把枪时,她战栗道:为什么我会把你带进来?及至罗西的丈夫汤姆下班回家,夫妻俩便就约翰尼去留问题经历了一场激烈的“论战”。汤姆义正言辞,声言光天化日之下乱杀无辜的人是不值得怜悯的。而罗西却深知理智是一种莫大的残忍,尤其对一个将死之人,更是如此。及至约翰尼主动站起身,踉跄着走向门口。他对罗西说,打开门,我走出去就再也不会麻烦你了。而一直疾言厉色的汤姆亦出人意料地给约翰尼递上斯努酒。约翰尼默默喝了一口,转头对罗西说,我走了之后,关上门,忘了我吧。罗西惶惶打开门,一阵夜风呼呼涌进房间,门帘如裙兜般高高鼓起。约翰尼郑重地挪步出门,迈入汹涌的大雨中。我以为,这是至为温情而无奈的一幕。对比胖女人私通警察前来枪杀,罗西一家对待有罪者的态度则是仁善。这一幕,卡罗尔·里德亦借罗西之口,述言了对“理智”的看法。罗西说,理智是残忍的。而这正如基耶斯洛夫斯基日后在[杀人短片]中所表现的主题。

第三场“施救戏”则为马车夫简杰民对约翰尼的施救,这场施救虽有私利成份,却同样予人以一股暖意。而约翰尼在部分市民心目中的“英雄”地位亦由此昭然若揭。想来,约翰尼的“英雄”荣誉绝然与他的罪行无关,而更在于他做了别人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在这场戏中,车夫借雨篷的遮蔽优势,将约翰尼偷偷带出城,安置于一栋没有屋顶的废宅内。临走前,车夫对约翰尼说,听着伙计,如果你回到朋友身边,告诉他们我帮助了你;如果警察抓到了你,那就别提我名字了。于车夫而言,他的“施救”同样是不理智的,或者说近乎疯狂。他就像在下一个赌注,或赢或输则听天由命。这一刻,雨越下越大,废宅内的天使雕像在大雨中落泪,仿佛哭诉这个时代的隐秘痛楚。这番悲剧情景被作为城市的背面展现;而城市的正面则是巨型舞厅内的歌舞群欢。

【爱恨情仇,相忘如此难忘】

凯瑟琳对约翰尼的爱,是伴随影片由浅入深的一条重要线索。在警察搜查凯瑟琳住所的一场戏中,凯瑟琳借机藏起了约翰尼的手枪,而后被奶奶收于怀中。奶奶说,他们永远不会想到要搜查我。然而警察却执意声言,他找到了想找的东西,既不是绷带,也不是穿于凯瑟琳身上的男人外套,而是“一些隐藏不了的东西”。里德虽在此没有直接点明,但凯瑟琳对强尼的爱着实以一种最好的方式被呈现了出来。想及凯瑟琳每每面对强尼时的眼神与情绪,言不尽道不明,却一切尽在不言中。凯瑟琳的爱情之难,或而正在于她爱上了不该爱的人。而正因为不该爱,才使得这样的爱情悲剧有了最浪漫动人的颜色。而真正难熬的是,这份爱无法被说出,只能流转于内心深处,寻不见出口。当凯瑟琳执意拿枪出门去寻找约翰尼时,奶奶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她说:“我见过像他这样的人,我见过女人出门去寻找他,但她们从没找到过他们。”奶奶虽为慨叹他人,却又似乎在慨叹自己。这一刻,奶奶成为一个有故事的前序的存在,与凯瑟琳形成一老一新的时代对照。仿佛历史正在不断地重演,悲剧也在轮回中不断演绎。昔日的爱情就像一枚倒后镜,投影出两代女人的爱恨情仇,如此惊人得相似。它们在历史的气流中彼此对视,彼此消磨,继而渐渐遗忘,然相忘却又不能忘。

最终,凯瑟琳还是随心而出。与她而言,她只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便寻找约翰尼如大海捞针,但爱情的力量促使她不顾一切。在奔走途中,凯瑟琳闯入教堂,得遇疯颠颠的养鸟人夏尔。夏尔养了一只名叫“约翰尼”的鸟。他说,“世界上有上百万的人,但总有很特别的,就像这只鸟一样,这家伙是个头领,他和其他的鸟不同,总是很让人喜欢,就像某个人一样。”夏尔的言语深深触动了凯瑟琳的心。而约翰尼的命运亦在这“鸟人”式的隐喻中注定了更大的悲剧。或许,真如夏尔所言,约翰尼就像这只鸟,他对很多人来说是个麻烦,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然把他的生命收回。这场谈话最终陷入疯狂的现实中;凯瑟琳的浪漫亦同样遭遇了冰冷的现实。而即便如汤姆神父这般深知“钱是最无聊的东西”,却同样避免不了去谈论,只因钱与命运太息息相关。及至最终,约翰尼以灵魂支撑身体,强行前往汤姆神父的教堂。然而,他每离信仰近一步,亦更离死亡近一步。及至凯瑟琳掏枪开向警方,最终和约翰尼死在一起。她说,约翰尼,这是一段很远的路,很远,很远。

【孩子是街道的幽灵】

影片中的“孩子”意象是以贫民窟的姿态出现的。肮脏不堪的孤儿们在城市的角落里流荡,就像一群散养的小兽。在孩子们眼里,约翰尼身上有着骑士精神与领袖风范,他就像一个家喻户晓的大英雄。而约翰尼的过去时也早已成为孩童们口口相传的歌谣。他们所歌颂的,往往无关于黑暗,而更关于童年的梦想。或许,约翰尼身上抹不去的孩子气,也正是那个时代最迷人最珍贵的写照。而后一次出现“孩子”则是在派特与诺伦被枪杀之后的清晨。一个双手插袋的小孩,小心翼翼地凑上前观看尸体。虽为看似无关紧要的路人,卡罗尔·里德却用几个镜头来表现他。这手笔正如同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蓝白红]三部曲中对扔垃圾者以及侏儒的处理。而后一场戏,丹尼斯在亲闻派特与诺伦死讯后,战战兢兢踱过夜巷,路灯下,墙身湿漉漉的,沾满了潮气。地上泛起一圈圈昏黄的水光。暗巷内有一群野孩子在玩黑帮游戏,其中有人扮演约翰尼,另一人则与“约翰尼”互斗,其他孩子在旁边喊加油。当丹尼斯路过时,他们则从哄闹中一跃而起,齐齐涌向马福因,跟他索要便士。

想及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杀人短片],其借势讲了一个情绪紧绷的杀人故事。虽则气调晦暗凛冽,但其间出现了几次“孩子”意象,着实释缓了些许残酷与恐惧,卡罗尔·里德的[虎胆忠魂]亦是如此,借街头巷尾的流浪儿来疏解黑暗气氛,借孩子的眼眸来偷窥这成人世界,并由此投注入一束明亮的微光。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孩子”意象的存在往往容易催发出住在大人内心中的那个孩子。[杀人短片]中“孩子”的存在,极好地提升了对凶手心理刻画的经典规格。而[虎胆忠魂]中的“孩子”则明显以游戏方式微缩了这个世界的黑暗争夺。那个总是被众人喊成“约翰尼·麦克林”的小孩,他就像一个孩子王,召领着其他孩子们。而在他身上,亦分明被烙下了男主角约翰尼的童年的影子。一大一小两个世界在孩子们的游戏中被完整地呈现出来,看似颇具寓言风味,又似有刻意拔高之嫌。而无论如何,透现于其中的戏剧张力不可小觑。而在卡罗尔·里德拍于1948年的[堕落偶像]中,他也同样用了“孩子”意象。与[第三人]一样,这部电影同样由格雷厄姆·格林编剧,卡罗尔·里德借此以孩子的目光来审视成人世界的虚伪与冷酷,以及对梦幻破灭的深深恐惧。该片同样被评论界列入了英国电影百佳,及黑色电影百佳,被誉为刻划绝妙的一部佳作。

【雨雪是黑夜的溶剂】

黑色电影惯以雾气与雨夜为主景,由此烘染出影片的黑色氛围。在[虎胆忠魂]中,派特、马富因、诺伦三人集体行动施救强尼的一场奔逃夜戏中,黑色气息一下子涌进来,渲染出一种令人着迷的境界,它无关于色彩,而更关于情绪。雨夜暗巷中湿漉漉的潮气,沾染于风衣上的细密水珠,瓦盆被打翻时的咣啷声,以及巷边屋宅内秉烛用餐的老人。派特、马福因、诺伦三人沿街而逃,后面则是紧追不舍的巡警。由此,卡罗尔·里德藉由配乐与脚步声的紧促交叠,勾勒出整个时代的须臾与永恒。

影片中段开始的大雨,则是本片的主色调。这色调阴暗、潮湿、压抑,一切都在见不得人的黑暗中进行。而雨的存在,似乎让一切都陷入了悲情状态;众人眼中的恶人形象亦慢慢被笼上一层英雄主义色彩。想来,在黑色电影领域,卡罗尔·里德的这种气息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同时期可与其媲美的导演寥寥无几。而在影像的诗意程度上,里德亦显而比希区柯克更诗意得多。希区柯克讲求精确的密度之美,而里德则痴迷于诗一般不可参透的神迹时刻。这样的时刻,我们也曾在弗里茨·朗或梅尔维尔的电影中看见。但比之于一心专注拍摄黑色电影的另两位,里德这般各种题材全面开花的导演,竟能凭借为数不多的几部经典位列黑色电影大师行列,着属不易。更为机缘巧合的是,里德与弗里茨·朗一样,同去世于1976年,再算上三年前去世的梅尔维尔,就仿佛一个黑色电影时代的悄然逝去。

当然,里德不得不展现的是他挚爱的隧道场景。在[第三人]中,里德正是借隧道幽狭之景奠定了一个时代的纵深远影。1949年,[第三人]荣膺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又被英国电影学院评为最佳英国电影,之后更是名正言顺地被评论界列入“英国电影百佳”及“黑色电影百佳”的榜单。由此,隧道内的神秘第三人,战栗了我们一个世纪。时至今日,再回望里德拍于1947年的[虎胆忠魂],虽较[第三人]早两年,气息上却是一脉相承的。在[虎胆忠魂]中,里德同样以隧道式场景表现主角们奔逃、游走的场面,且多以雨景呈现,更体现出独有的黑色电影风格。而后的一场大雪则将影片引向另一种迷人的诗意状态,这是远远不同于其他黑色电影的处理方式。那一刻,强尼从废墟中艰难爬起,迈入茫茫大雪中。

【孤独与混战】

影片中的“孤独”主要体现在每一场戏的悲剧落点上。当丹尼斯引领约翰尼走出黑暗潮湿的蔽所时,约翰尼还记挂着那个被他错杀的人。同时,他随着丹尼斯的脚步慢慢往光亮里走。这一过程万般艰难。黑暗予人幻想与梦境,将约翰尼拉入半梦半醒。而光明予人现实与阳光,却恰恰是约翰尼内心最惧怕的存在。长期囚困于监狱、禁足于室内,约翰尼仿佛成了一只黑蝙蝠,只有在黑暗中才能稍得其所。于是,这“出关”一刻就像一场人生重头戏。

之后一场戏,命运则昭示了它最孤独最原始的状态。这种状态只属于黑夜,属于路灯忽明忽灭的街巷,属于那三声枪响后潮湿的雾气。一面是丹尼斯为了引开警察而拼命地逃离现场;一面是约翰尼裹紧风衣捂住伤口在凉棚暗角偷偷窥望。直到丹尼斯扣下扳机,打响那三枪,约翰尼才终于瑟瑟缩缩从凉棚中走出,就像一个无助的孩子,无家可归,衣衫褴褛,仿佛一阵夜风就能将他吹到。他踱入潮湿多雾的空气里,远处有几个夜游的孩子在玩耍,模模糊糊看不真切。约翰尼恍惚觉得有点冷,在一个楼梯风口处,他狠狠地打了个寒颤。这一瞬,一整个时代的失意情绪被娓娓道来。

影片中有两场混战。第一场是巴士混战。当警察闯入巴士搜查时,引起了车内一阵骚乱。逼仄空间内的暴动,就像一张拉开的网瞬间被束紧。巴士内的乘客、警察与逃犯,形成一个细小的世界。而这小世界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隐喻,同样是对整个时代的一次浓缩性提炼。伦敦警察的暴戾无情,巴士乘客的无动于衷,各色人等的嘴脸尽显其中。及至影片临近结尾处,还有一场群像式混战,这次是在一个酒馆内。因为约翰尼的无端闯入,以致疯子夏尔从酒馆老板口中探口风。结果约翰尼梦醒时分的一次惊呼扰乱了所有人的心。整个酒馆陷入混战状态。夏尔拼命想争取把约翰尼出卖给警察,以获得巨额奖金,而酒馆老板则极力想维护正常营业秩序,至于酒馆内不知情的顾客们,则被一种莫名的力量驱使着陷入命运的混沌。

【幻梦与死亡】

在[虎胆忠魂]中,卡罗尔·里德的迷人之处还体现于幻梦、混战与死亡。影片中有一场奇妙的梦醒戏。约翰尼步入酒馆沉睡,醒来时打翻了桌上的酒杯,酒沫倾倒于桌上。约翰尼在酒沫形成的气泡中看到一群人,有警察,有凯瑟琳,有罗西一家,有马车夫,他们如闪回般涌入约翰尼的视线。想及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拍于2011年的[艺术家],其中让·杜雅尔丹也曾经历过这样一出幻想戏,但不同于约翰尼的闪回式梦魇,杜雅尔丹则幻想到一群土著小人向其发动进攻。[艺术家]此段落据说是致敬了托德·布朗宁的[魔鬼玩偶],在我以为,或许哈扎纳维希乌斯在拍摄当时,也曾回忆起里德的这一部[虎胆忠魂]。

而卢基绘画段落的那场幻想戏更充满着神秘气息。约翰尼从半梦半醒中突然坐起身,他隐约觉得挂在画室墙上的画都一幅幅掉落下来,在地板上排成队列。继而,汤姆神父隐现于画作中,与其轻声对话。汤姆在幻境中呢喃道:“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像孩子一样说话,像孩子一样思考,像孩子一样理解问题;但当我长大以后,我却摒弃了童贞。”

关于死亡,在弗里茨·朗拍于1937年的影片[你只活一次]中,他曾借亨利·方达之口说过这样的话:你只活一次,要么庸碌而终,要么趁早殒命,如何都是死,死掉才自由。至于命运的无能为力,一味探寻也注定无法找到真正的豁口,更何况还傻傻地去质疑律法的通透性呢。想来,在所谓无恶不赦的杀手们眼里,其实他们常常会很高兴看到一个无辜的人死去,就像正义之士往往对敌人嫉恶如仇,而人民也会齐声诅咒一个恶人。

然而,卡罗尔·里德的死亡念想显然是另一层面的浪漫,是一种形而上的魔力招引。在最后一场戏中,约翰尼随夏尔冒雪前往汤姆神父处。雪越下越大,约翰尼如僵尸般一步步前行。此时此刻,正如画家卢基所言,他的生命已经不存在了,他的身体就像被审判并处以死刑一样。肉体将死,但灵魂还坚韧地活着。无论如何,有一天你都会死掉,但是这张画会留下来,这部电影会留下来,这篇文字会留下来。

刊载于《看电影》“经典礼拜”,此为原文。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