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故事

评分:
6.0 还行

原名:Howard Goodall's Story of Music又名:

分类:纪录片 / 音乐 /  英国  2013 

简介:

更新时间:2020-08-10

音乐的故事影评:《音乐的故事(Story of Music)》第五集“The Age of Rebellion”观后感


《音乐的故事(Story of Music)》在2013年首播,是一部音乐类纪录片,共有六集,每集时长约60分钟,由BBC制作,Howard Goodall讲解。第五集“The Age of Rebellion(反叛时代)”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音乐界的一系列反叛与颠覆,这是一个政治与音乐相互影响的革命时代。

这一时期各地域的音乐家在探索自己音乐风格的同时,音乐文化又相互融合,借助新发明电唱机、收音机迅速传播,刺激了蓝调、拉格泰姆乐、爵士乐的崛起,音乐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变化形式各种各样。

反叛时代体现在许多方面,叛乱的第一个目标是取代19世纪晚期的音乐巨匠理查德·瓦格纳。从法国开始,涌现了一批作曲家,他们的作品追求简洁和明晰,对德国音乐统治提出反抗。发起者埃里克·萨蒂在1888年创作的《吉诺佩蒂1号》打响了消除法国音乐中的浮夸繁复风的第一枪。

这场反瓦格纳运动的重要下一步发生在交响音乐领域,古斯塔夫·马勒接过瓦格纳在大型管弦乐和声乐领域的大旗,他的音乐以开放性著称,作品中引入各式各样的声响和节奏,交响乐中可以感受到犹太流浪音乐家的风格;他作品里逐渐成型的现代视角体现于毫不掩饰的真实与诚恳,用真正的磨难和欢乐来打动周围真实的世界,虽然马勒的音乐有悲伤和疏远的感觉,但也有一种难以置信、的对美好的希望。

马勒的音乐中还带有迷惑性,学院派叛乱应运而生,因为他的作品兼容并包博采民歌之长,也因为他试图传递强烈的情感,马勒的作品开始动摇传承百年西方音乐系统,代之以一套全新的体系,后来被称为序列主义或无调性,但最纯粹和严格的序列主义音乐在100年内都不能被普通观众理解欣赏,推崇它的作曲家也没法吸引主流观众。

理查德·施特劳斯是马勒之后德国首屈一指的作曲家,按当时的惯例,他的音乐生涯始于对李斯特的大力模仿和对瓦格纳的一点点参考,《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著名的序曲《日出》被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2001太空漫步》进行一步发扬光大;斯特劳斯也能创作忧伤的、马勒式的微妙音乐,歌曲《明天》是斯特劳斯给妻子的新婚礼物。但他也用一部野蛮、情色的歌剧《莎乐美》震惊了整个中产阶级并引发了轰动,并赋予了“不和谐音”这个词新的含义。

从这个历史时期来看,音乐似乎将永远臣服于巴赫在1700年开创的德奥两国风格的统治之下,不过一股新力量出现了,要论暴动,俄罗斯可以说自成一派。柴可夫斯基具有某种俄罗斯特质的东西,它孕育着未来革命的种子——舞蹈,舞蹈文化兴盛的结果是节奏开始改变音乐本身的特色,让它变得更加强健,有力,令人兴奋。舞蹈的节奏,是促成俄罗斯觉醒的第一因素,而改变旋律与和声的第二关键因素是对于俄罗斯自身宗教传承的重新关注,1880年间崛起的新一代作曲家把对于西欧音乐传统的兴趣转向了本国,特别是数百年历史的东正教圣歌,它们拥有深沉的低音部以及8或16音块状和弦。

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是19世纪晚期最具原创能力的作曲家,他不再向西方寻求灵感,拥有新颖的思想,独立于同时期的作曲家,原因之一是穆索尔斯基没有读过音乐学院,也不是职业作曲家,他自学成才,尽管风格稚嫩,并在当时引来人们的嘲笑,但穆索尔斯基证明俄罗斯音乐可以走自己的路。穆索尔斯基的纯正俄式国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加入了各种颜色、声音、闪光效果,回荡着钟声和管弦乐齐奏。

这场19世纪音乐叛乱的种子,许多都来自一场成果丰硕的展会——巴黎世博会,它在1889年于巴黎特罗卡迪罗广场举办,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也正是在这里,俄罗斯以外的作曲家们第一次听到了穆索尔斯基的作品。其中之一是27岁的克劳德·德彪西,参观世博会改变了他的音乐和人生,从穆索尔斯基那里德彪西学会了一种创作音乐的新途径。不过改变德彪西音乐的最重要因素是世博会集合了全球各地的展品和文化设施,其中一座爪哇村庄甘美兰乐队的独特声效和音阶迷住了德彪西,他试图用钢琴再现这种东方音乐,第一个方法是运用五声音阶,第二个秘诀是让和声相互重叠,这为钢琴艺术开辟了新的领域,他主导的音阶与和声改革带来了听觉上的全新可能性,这也影响着音乐家们,特别是半个世纪后的爵士乐。

与此同时,巴黎世博会也让俄罗斯音乐登上了世界舞台,另一位活跃在圣彼得堡的音乐家尼古拉·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接过先辈们的火炬,挖掘斯拉夫民间文化宝藏,里姆斯基的歌剧中不仅引入民间故事剧情,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借用俄罗斯民歌中的旋律成分。他引导学生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为俄罗斯音乐开辟道路,当斯特拉文斯基借用俄罗斯民歌的时候,他并没有照搬,而是用某种恶作剧棱镜扭曲它们。他对音乐传统的反叛不止是奇异的音阶,或者被他加进管弦乐里的古怪叮叮当当声,斯特拉文斯基与前辈一样希望找到组织音乐结构的新方式,于是他创造出一种蒙太奇,一种听觉的拼图,把一段段不同的旋律突兀地串联在一起,从此看来,芭蕾这种短小、躁动、繁复片段构成的艺术是斯特拉文斯基天生的创作载体。他和所有俄国作曲家一样,着迷于舞蹈中的紧迫节奏,但他对于这种节奏做了不寻常的改造,把同步节奏叠加在一起,这种做法后来称为“复合节奏”。

托马斯·爱迪生在1877年取得了录音的发明专利,但事实上,第一次录音发生在将近20年前的法国。录音者是爱德华-里昂·斯科特·马丁维尔,他采用声波记振仪录音,发明家的目的是用图像的形式研究声音,不过它不能回放录音。声波记振仪的发明彻底改变音乐的历史,就在爱迪生发明可以回放录音的机器后,几乎每个国家都诞生了一批音乐研究员,走遍穷乡僻壤说服困惑的当地人为他们表演民歌,并录制和保存它们,这些实地的录音员们成功采集了一批民歌音乐。但录音技术的真正未来在于重现经典的流行音乐,录音技术的发明让1900年积累的巨大音乐宝库向全球数百万人敞开,极大扩展了他们的音乐视野,录音技术还把民俗音乐和民族音乐带到了广大观众面前,受到录音技术推动最大的音乐是非裔美国人的灵歌。

英王爱德华时期的塞缪尔·柯勒律治-泰勒带着自己的作品三次赴美演出,引发了轰动,其中一首作品里能明显听出一种音乐的早期风格,这种音乐后来成为蓝调,塞缪尔作品中的蓝调痕迹,是所谓的降级音,出现在三音和七音的位置,在曲调下行的时候尤其明显。早期的蓝调音乐家们为自己创造了独特且恒久的东西,在与蓝调差不多同时诞生的拉格泰姆音乐里也能看到相同的风格和传统。拉格泰姆又称格拉,起源于圣路易斯和芝加哥的酒吧妓院,是室内钢琴师们模仿19世纪80、90年代流行仪仗队风格的成果,这种风格在乐队指挥约翰·菲利普·苏沙的指引下达到巅峰。为达到乐队效果,钢琴师必须在琴键上大幅跨越,用左手做出极高雅的低音到和弦的反复动作。在伴奏上拉格泰姆钢琴师上还会加上一层动听的旋律,用它带动节奏,这种技巧称为切分音,拉格泰姆中引入的切分音,带来一种非常欢快的氛围,它源自步态舞的班卓琴或钢琴伴奏。伴随步态舞的还有一种拉个泰姆变体,它是钢琴或乐队伴奏的强力切分音形态,诞生于新奥尔良的斯托利维尔区,即爵士乐,从此以后,这种音乐获得了生命,随着新式蓝调和它的众多后代们,人们开始重新定义流行音乐。

只受过古典音乐教育的作曲家们,发觉自己逐渐变得不受欢迎,面对不同的音乐风格,大众倒向了流行一边,不过在当时,面对刺耳的现代主义与大众市场的联合反叛,古典主义还是翻出了一张王牌,它选择用怀旧来应对混乱与变革的世界,爱德华·埃尔加最有名的作品《谜语变奏曲》就是典型,随着欧洲帝国之间的最后摊牌日益临近,这首曲子让人们想起即将消逝的东西,从埃尔加到英国的沃恩·威廉斯,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意大利的雷斯皮基,俄罗斯的拉赫马尼诺夫以及德国的里查德·施特劳斯,似乎有一种温和,老派的忧郁音乐风格,在试图挽留时间和发展的坚定脚步,这些音乐在今天十分流行,证明了它们持久的魅力。

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初叶的欧洲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社会大变革、大改组的时代。社会运动、哲学思潮、文艺流派等方面的革命实践也在这个时期产生和发展。在这些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欧洲音乐艺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形成了某些新的流派,对以后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音乐的故事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