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故事

评分:
6.0 还行

原名:Howard Goodall's Story of Music又名:

分类:纪录片 / 音乐 /  英国  2013 

简介:

更新时间:2020-08-02

音乐的故事影评:《音乐的故事》第四集“The Age of Tragedy”


音乐纪录片《音乐的故事》,由英国音乐家、指挥家霍华德·古道尔(Howard Goodall)讲解,这部纪录片共有六集。第四集“The Age of Tragedy”(悲剧时代)主要是围绕着19世纪盛行的“悲剧”题材,讲述19世纪欧洲各国作曲家的音乐创作。

一、法国作曲家

1. 柏辽兹:(1)19世纪下半叶的作曲家,迷恋悲剧性爱情、命运这类题材,他们肆意宣泄情感,让观众们兴奋到精疲力竭,头晕目眩。并且在1850年到1900年间的音乐作品的主题常与死亡或命运有关,如果要给这股死亡和命运热潮找个起点,那就是1829年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

(2)柏辽兹是一位迷茫又才华横溢,且精神不稳定的法国作曲家,有点像贝多芬、拜伦勋爵的结合体。他的作品《幻想交响曲》的灵感来自《浮士德》的诗剧,这个诗剧讲述的是一位炼金术师,把灵魂卖给了魔鬼,换取知识和世俗享乐。并且其后19世纪的许多作曲家们都被《浮士德》所吸引,就像飞蛾扑火。

二、意大利作曲家

1.威尔第:(1)19世纪意大利歌剧中也盛行“悲剧”题材,但是意大利歌剧里的悲剧,并不源于魔鬼的交易而是来自人类的恶行,特指男人。凌驾意大利歌剧的伟人是威尔第,威尔第一直保持着高水平,从1842年的首部大作《纳布科》,到长达51年之后的作品《法尔斯塔夫》。他在漫长辉煌的职业生涯里创作了28部歌剧,威尔第成功地将复杂情感和情节用悦耳又易学的意大利歌曲表现出来,散场时普通观众甚至可以哼出歌剧里的旋律。

(2)之后威尔第也开始沉迷于“死亡命运”主题,在这个热门题材里,威尔第又加入了性元素。例如1853年首演的《茶花女》,它讲述了交际花的悲剧爱情故事,全剧高潮是肺结核导致的悲剧死亡。此外,《茶花女》浅显直白,动听又有戏剧性。

值得一提的是,威尔第为意大利歌剧创造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并将事业传给了后人。如作曲家马斯卡尼和普契尼等作曲家。

三、匈牙利作曲家

1. 李斯特:是开拓者,实验家,领跑人。他出生在现今奥地利的匈牙利人,当年他是所有音乐家的标杆(如柴科夫斯基、瓦格纳),并且李斯特几乎统治了19世纪下半叶的音乐界。

当时为了充分表现死亡和命运的主题,音乐需要一场强力改造,而李斯特用和声创造出令人不安的情绪和那些浮夸的乐段,让寻找刺激的观众们既激动又恐惧。在19世纪,正是李斯特重新校准了音乐的力量,所以在此我们了解下他的各种创新。

(1)李斯特的一号发明“魔鬼拥有最好的旋律”

李斯特的作品《死之舞》引发了惊悚的、万圣节式音乐的热潮,《死之舞》满是黑暗,深沉,突兀的和弦与琴弦摩擦声。这股热潮延续至今,李斯特的快节奏恐怖音乐风格,还启发了当年圣桑的《骷髅之舞》以及格里格的《侏儒进行曲》。而且还影响到了现代的电影配乐人,例如音乐鬼才丹尼.叶夫曼,在蒂姆.波顿导演的《蝙蝠侠》电影中,那些惊人的动作场面之下,涌动着叶夫曼的李斯特式惊悚配乐。

(2)李斯特的二号发明“集会狂欢”

李斯特是一位惊人的钢琴家,他几乎一只手或者说双手,迫使钢琴制造商用铁质结构取代了木质结构。因为木质结构会在他的大力锤击下散架,李斯特将钢琴变成了音效的聚会,让观众目眩。如李斯特的作品《大加洛普舞曲》,在二十年后成为奥芬巴赫的代表作《康康舞曲》的模板。

(3)李斯特的三号发明“第一印象”

李斯特创造了一种明亮闪耀的风格,让声乐音响与印象派绘画的颜色一样彼此融合,仿佛风格模糊有灵动的莫奈。1874年巴黎举办了首届印象派展览,就在三年后,李斯特创作了钢琴曲《喷泉》。李斯特的钢琴曲,对年轻一代法国作曲家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

(4)李斯特的四号发明“交响诗”

李斯特发明了交响诗这一体裁,并写下13首乐曲赋予它创造性的开始。李斯特发明交响诗的意图,是缩减贝多芬笔下完善的四章节交响乐,把它们浓缩成更短的乐章。以表现“非音乐类”的艺术,通过这种方式,李斯特逐渐摆脱了“抽象音乐”的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让听众听40分钟的纯音乐,好比一场字谜游戏或者脑经急转弯。而李斯特的交响诗只聚焦于一幅画面,一名角色或一种印象,并以此编写旋律。

此外,李斯特对交响乐的莫大贡献,就在于让它的重点从纯音乐转为描绘某种具体事物,例如他的交响诗《匈奴之战》。

(5)李斯特的五号发明“惊悚音列”

在1857年的《浮士德交响曲》中,有一个独特的小节,现在听起来并没有什么革命性,但它点燃了长长的导火线,预示着整个西方音乐基础的崩塌。这部作品开篇主题旋律的那12个音可能不是那么悦耳,但它使用了西式音乐里的12个音符,并且没有重复。68年后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提出了一种音乐创作的新模式,只使用音阶中的12个音,且不做重复,而这种做法称为“十二音体系”。它几乎导致了我们熟知的音乐文明走向崩塌,而李斯特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在交响曲里做了这样的试验。

(6)李斯特的六号发明“我命由我”

1848年欧洲爆发了一系列革命,其中许多都是由语言和文化相同的民族发动的,而定都维也纳的奥匈帝国是众矢之的。李斯特的故乡匈牙利也在1848年爆发了起义,但随即被镇压。之后李斯特创作了钢琴组曲《匈牙利狂想曲》,表明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7)李斯特的七号发明“瓦格纳”

受李斯特影响最大的作曲家,是他的女婿瓦格纳。巨人瓦格纳是19世纪晚期音乐不可回避的存在,甚至对近代西方文明也是如此,因为瓦格纳的风格十分特别,他的野心无比宏伟,他作为德国国家形象代言影响极为广泛。此外,瓦格纳从李斯特那里借用的东西实在太多,也许可以作一个惊人的结论,在表达和风格方面,瓦格纳没有新发明,没有新技术,更没有艺术飞跃。瓦格纳不朽作品中的任何一处,几乎都是步李斯特后尘。

四、德国作曲家

1、瓦格纳:

(1)和声:瓦格纳是19世纪德国作曲家,他被誉为音乐的创新者,但它其实没怎么创新,以和声为例。旧观念认为瓦格纳拆解了和声,改变了和弦的使用。然而这种做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瓦格纳拆解的方式之一,是拆开普通的三和弦。而三和弦是和声的基本要素,他会选择C小调和弦这样的简单和弦,然后压缩它。他也会选择C大调和弦这样的简单和弦,然后拉伸它。这两种技术分别称为减和弦与增和弦。增和弦对和弦本身会产生奇怪的影响,让它们变得不稳定,造成一种紧张,焦虑和不确定感。瓦格纳在他的歌剧中大量使用这两种技巧,以渲染痛苦和悲愤,或作为不详的征兆。如在《尼伯龙根的指环》第一部分,就常用愤怒的减和弦,来表现指环力量的危险。

(2)和弦:瓦格纳也许会认为自己发明了增减和弦,但在此之前李斯特就大量使用了,在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中,李斯特完全用增减和弦创作旋律,构成令人难受的开场主题。紧接着又用一系列减和弦,凸出极度的痛苦。之后再当我们谈论增减和弦,不能忽视瓦格纳最有名的“特里斯坦”和弦,这个和弦来源自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它被赋予了强烈的神秘感,受人敬畏。不过说到底,它的真实身份就是减七和弦。

(3)整体艺术观:《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一部彻底的杰作,它饱含渴望的主题,无论是否创新,都奠定了它的崇高地位。就像12年前威尔第的《茶花女》一样,这部歌剧讲述宿命之爱、死亡与命运,不过瓦格纳有意选择了一种重建歌剧的方式,完全无视超过200多年由意大利人建立的传统。在意大利传统歌剧中,歌曲有明确分类,称作咏叹调。而瓦格纳摒弃了这种分类,代之以源源不断的音乐洪流,他把各种元素糅合成一整体,这种形式又被称为“整体艺术观”。

(4)主导动机:瓦格纳的雄心是开创一种未来的艺术形式,把所有的艺术融汇在一起,并用音乐的超凡力量引领它们。要达到这个目标他需要一组工具,和一套系统,方法之一就是利用一段旋律、节奏或者和声,来指代一个角色、地点、想法或者一件东西。再利用这些片段,或者说细胞,构筑起整个音乐网,这种技法被称为“主导动机”。

(5)贡献:最后,瓦格纳要把一切艺术纳入他为人类命运构想的音乐蓝图,瓦格纳试图构想出一种“未来艺术”,包含所有艺术形式,以人类爱情、死亡和命运为主题。但真正的未来艺术,并不是他心中的版本,就在瓦格纳死后,电影技术实现了突破,尽管不算顺利,但它才是未来的艺术。瓦格纳对音乐的重要贡献,是他在之后30年里所有重要作曲家,特别是德国以外的作曲家,都不愿意模仿他,而是找到某种替代品来彻底否认他,之后20世纪无调性音乐开始到来。

总而言之,本集纪录片围绕着“悲剧”主题进行展开,并且还涉及到19世纪重要的作曲家,如柏辽兹、威尔第、李斯特和瓦格纳等作曲家。除了讲述音乐外,霍华德·古道尔还谈到19世纪的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便于我们更加了解19世纪的音乐。


音乐的故事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