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村落 第一季

评分:
6.0 还行

原名:了不起的村落 第一季又名:

分类:纪录片 /  中国大陆  2017 

简介: 当人们终日慌张,匆忙,被城市的桎梏刺痛坚硬神经的深处时,会发生什么?逃离。

更新时间:2018-01-04

了不起的村落 第一季影评:《了不起的村落》导演黎振亚专访:别老说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

以下是“新京报-剥洋葱(ID:boyangcongpeople)”对本剧导演黎振亚的专访。
谈初衷:“这些土地生养了我们,应该被铭记”
剥洋葱:这是你的第一部纪录片作品?
黎振亚:算是,我是一个纪录片爱好者,以前也做过一些关于美食的微纪录片,但从技术和思想上看,我认为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也有与他人合作的一些纪录片,担任唯一总导演去决定片子的走向,这是第一次。
剥洋葱:为什么会选择快要消失的村落这个主题?
黎振亚:是对于社会的观察理解。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很大,为事业牺牲了很多,信奉效率和拼搏,但常常会有迷茫感,内心痛苦焦虑。我们发现,村落是让人内心获得平静的经典意象。于是着手调研。
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比一开始预料的严重,中国住建部的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村落10年里减少了90多万。我们实地走访很多村庄,比如黄山木梨硔村和鄂温克部落,只剩下了12户和14户人家,今年我们来拍,过几年他们是否还在这里,都是个问题。
他们的哲学、先人的智慧、传统的文化,慢慢就会被年轻人遗忘。但我们应该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我们的爷爷辈,几乎都是农村人,这些土地生养了我们,他们应该被铭记。
剥洋葱:这十个村庄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黎振亚:没有特别硬性的标准,如果非说的话,就是要让年轻人感兴趣。最简单的,村子的景致美,光靠画面就能让都市人心驰神往,是最有效的。
或者找到打动人的角度。第一集的鄂温克部落,是中国最后一个饲养驯鹿的村子,它在大兴安岭密林深处,不通煤电,与熊虎为伴,鄂温克族300多年来,就在这里坚持狩猎、饲养驯鹿。
年轻人不喜欢守着大山,我们碰到一个叫雨果的年轻人,正准备去大城市发展,他的父亲刚去世不久,赖以为生的驯鹿全都跑丢了。母亲柳霞坐在枯木堆里回忆她的鹿群,“它们叫起来有回声”,然后就学起驯鹿的叫声。
这对家庭来说是很大的变故,但他儿子乘车离开时,她一句话都没说,就对着车子喊了句“慢点走”。我想每个人都和家中的老人相处过,这种临别的情感是共性的。
我们有明确的要求,十几秒内,至少要出现一个小冲突、故事或好玩的知识点。毕竟,历史传承的对象永远是年轻人,光靠卖惨和呼吁是引不起关注的。我们研究了很多拍摄古村落的纪录片,片子很专业,但影响力都不大。
谈拍摄:成就感与无力感并存
剥洋葱:据说拍摄团队都是90后?
黎振亚:团队一共12个人,除了我一个80后外,全都是90后。拍给年轻人的片子,应该由年轻人来做。虽然没有经验,甚至有些五谷不分,但他们对村落那种纯粹的好奇心,反而是很多专业拍摄者不及的,经常给你意外的惊喜。
剥洋葱:拍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黎振亚:困难很多,首先是天气,我们去新疆禾木村之前,那里的人说最美的时候是10月中旬那十天,秋天非常有层次感。我们提前赶到,但是今年冬天很冷,我们到那里时树叶掉光了。我们索性在那里待到大雪封山,拍雪景。
这又牵扯到成本的问题,我们单集10多分钟,你要考虑拍这样一部片子要付出多少成本,本来到一个偏远的山村,由于公开资料很少,我们就要在那里拍半个月。成本已经很高了,遇上突发事件,比如提前联系的村民出去讨生活了。脚本、拍摄计划就要全部修改,每一天都是资金。
剥洋葱:拍摄过程中,有哪些瞬间让你记忆特别深刻?
黎振亚:太多了,我挑两个来说。一个是云南缅甸边境的老达保村,我们起初只知道那里的人几乎都会玩音乐,觉得很有意思。但其实这里面很有故事,清朝时,来自英国的一个传教士到这里,带了一把木吉他。当地的拉祜族一听,这真好听。就跟传教士学吉他,200年过去,全村人80%的人都会制作、弹吉他,每逢礼拜日他们还会在教堂里唱和声。
我当时特别有成就感,如果不是我们把它记录下来,就没有人关注到,原来我们国家有个地方有这么有意思的故事。
另一个是台湾的兰屿岛,这是拍摄的意外之喜,台湾东南50海里外有个孤岛叫兰屿,是台湾原住民达悟人世居之地。他们到现在采取的都是自己造舟、潜水捕鱼的生活方式。
有个渔民说,“我们吃的饱就好,我们要让海洋也能休息”。这句话出自一位没上过几年学的渔民之口,但我们这些生活在大城市之中的人,有谁能做到?这对宣扬利益最大化的商业世界来说,就是个悖论。但它恰恰是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活得更好的最优解。
这是几乎所有古村落的共性,驯鹿村村民,见到十头野生驯鹿,猎五头放走五头,母鹿全放走;冬天烧火取暖,只捡枯叶、断木,从来不砍新鲜的树;野外碰到熊,如果熊不发起攻击绝对不开枪。先民留下来的哲学,无论何时都不该被忘记。
剥洋葱:影片中有一段我印象很深刻,木梨硔村的村长统计村民资料,统计的是总岁数,今年是6240岁。他说村长开玩笑,一个80岁的老人去世,得80个人拿1岁凑,但村里年轻人越来越少,越来越难凑。类似的场景很多,你当时听他说完后,什么感觉?
黎振亚:无力感,每次看到这些场景都是,那一刻你会感性的想应该留住这个村子。但实际上,记录本身对这些村子的现实意义不大。
谈未来:“拍摄一百个村子,影响一代年轻人”
剥洋葱:有网友评论说,这些落后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迟早要被淘汰。你怎么看?
黎振亚:拍完之后,我想过这个问题。有些村落的形态注定会消失,这就是发展的代价。但有些东西是不应该消失的,之前提到的智慧,还有我们刚刚拍摄完成的四川达祖村,是全国仅存的几个能使用东巴文字的村落,懂古文字的老人越来越少,我们是不是应该赶在这个数字成为0之前,用一些手段保留住这些知识,不然东巴这段历史就没了。
剥洋葱:也有一部分网友说过,这部纪录片拍的比较肤浅,有些小资,看不到每个村庄真正的问题。
黎振亚:我也很喜欢那些拍得很有穿透力的作品,但每部纪录片的使命是不一样的。从我自己的目标来说,我要做的是一部中国村落的百科全书,就想让年轻人对这些村庄和传统的文化、知识感兴趣,实现这点就善莫大焉了。
我们每一集十分钟,就是为了适应碎片化传播;选择最典型的家庭、景色最美的那几天,把故事和景色拍到最美。拍不到我们宁愿换到明年,为的就是让年轻人看到这些故事时不要觉得沉重,还能得到治愈。
别老说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讨厌农村,那是我们创作者没有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给他们听。如果我们的根本目的都是把这些即将逝去的美好传递给下一代,那比起创作和自我表达,是不是引起他们的兴趣更重要?
剥洋葱:面对传统村落和手艺的消失,你觉得我们能做些什么?
黎振亚:我挺悲观的,和那部分网友评价的一样。这件事很难系统地去做,他可不是你买一件农产品、他买一件手艺品就能解决的问题。城市化进程加速,就需要年轻人离开村落,其他国家,大部分古村落和他们的文化,都躺在博物馆里。其他的只能叫幸存。
但也不是完全没希望,以另一个面貌重生,也是一件幸事。浙江省有个东梓关村,我们问老人村子五年前的情形时,他们那的老人都被接到城市里了,连一条狗都没有。后来新农村搞得很成功,主要是一个设计家进驻到村子里,每家每户专门设计,帮助完成了改造,现在是生意特别好的农家乐景点。这是我们拍摄过程中为数不多的欣慰,我把主题定成了“了不起的重生”。
剥洋葱:之后还有什么计划吗,还会继续拍摄这些村落吗?
黎振亚:我们制定了“村落100计划”,五年内拍摄中国一百个村落,以后的类型会更丰富些。前几季集中找这些快要消失的村落,是担心以后拍不到了。但往后,只要是被人们忽视的、有值得记录的点,我们都会拍。
我自己给团队打鸡血,要拍摄一百个村子,争取影响一代年轻人。这挺难的,得看有没有人愿意持续投钱,但天天喊口号自嘲,压力就小点,这也是我跟我们那“90后”年轻人学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剥洋葱people (ID:boyangcongpeople), 阅读更多温暖人心的人物报道。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