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的人

评分:
6.0 还行

原名:The Man Who Wasn't There又名:绿帽离奇勒索(港) / 找错凶手杀错人 / 不在场的男人

分类:剧情 / 犯罪 /  美国   2001 

简介: 理发师艾迪(Billy Bob Thornton 饰)的生活平淡无奇,在百货店担

更新时间:2019-01-17

缺席的人影评:重建生活

电影一开头就引用了加谬的话,“我从未深刻的感受到超脱于自我,却又如此真实地存在于世界”,于是电影的主题就成了探讨自我存在、生活方向与生命意义。
人们一开始选择工作,寻找方向和目标,选择为之奋斗的理由,选择努力确定自我,选择前进的信念,始终坚信前方能有所改变,仍有希望。但并不是所有努力都会有所收获,时常的,十分的努力也会成为泡影。那下一步,又该如何选择?
电影中的教师们,选择了饱受考验与折磨的工作,他们怀着拯救迷途羔羊的信念一步步往前,相信能改变这些缺乏自知的“失足”学生。他们在各种侮辱与煎熬中,坚信自己仍是黑暗中的那一点光,照亮一个是一个。
在看似毫无意义的拯救中寻找着意义,需要莫大的坚持与勇气。他们派遣幽默,用新的方法抑制愤怒、感同身受、自我调整、确信着善和帮助的力量,但泄气的时候人人都会有,需要的是坚持不懈和自我调整。
写的自救?
老师对学生说,“人们的生活总会有一片混沌的时候,人生没有方向,你把它写下来,终会好起来的”。但这些话只对他自己适用,对电影里的学生和西尔维亚普拉斯都不适用。(写这句时就是联想到了普拉斯,她在她的诗里,在她的自传式小说里都没能完成自救,她在书写中没找到出口,或者是她曾经找到,但后来又掉进了洞穴。)
同样的,这位电影里自杀的学生也没能完成自救。她爱的艺术没能救她。艺术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它只是附着在画笔尖、相机下,它能帮助人更好的表达出自我,表达出对世界、对美的看法,它也是自我的一个释放途径。有些人,它可以成功运用艺术来表达存在,寄存信仰,使生活为之有意义。
但这句台词对柳美里很适用,她在《水边的摇篮》中完成了对自己过去的交待,和自己坦诚相对后挥开了记忆中的阴霾,开始了新的生活。对我来说也很适用,我大部分的负面情绪,文字都替我消耗了,像是厌恶自己就在文字里先将自己杀死,像是消极沮丧就去描述一堆黑黑的线条,写对我来说就是一片药,它是我忍受胃痛时的一片嘛叮呤,能帮助我恢复。
你需要引导吗?
没有引导,可以说大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没有人引导。靠着自己在一片混沌中摸黑着选择,时常的都会黑蒙蒙一片。我之前从未觉得缺乏引导是种缺陷,未发现毫无约束是种错误。跟电影里的迷途羔羊一样,我曾经道德败坏、毫无爱心、狂妄自大、随心所欲了很多年。
青春期我曾烫伤过我爷爷的一条狗,因为我提着开水壶走着,它突然蹿出来冲我叫,我没有一丝感觉的将开水淋在了它的腿上。电影里的学生说,他虐待动物时,“感觉自己被困住了”。而我则是毫无感觉,不明白自己,思想麻木,更不懂什么叫伤害。
我还打过两岁的小孩,是我舅舅的小Baby。当时,我正在喂他吃东西,他突然打了我脸一下,我立刻就愤怒了,扬手就给了他一巴掌。我把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Baby打哭了,我仍然毫无感觉,思想麻木。那个时候我与所有人对抗着,跟老师吵架,用最恶毒的话羞辱我爸爸,深夜破坏公物,与一群坏孩子为伍,以欺凌他人为乐,我们像是一群被恶魔缠身的人,时刻准备着张牙舞爪的扑向世界。
更加悲剧的是,我失控的青春期没有受到惩罚,高举着厌恶规则,谁也不能约束我自由的那个人,实则是幼稚无知、缺乏管教、善恶不分,毫无自由可言。这些直到过去很多年,被毫无道德感的自己彻底打败我才明白, 随心所欲并不是自由,没有规则和约束的路只能是一条崎岖的路,注定会摔得粉碎。
自我认识
经历过过去的不自知(不明白自我),以及对自我的错误描述后。我突然想要更清楚的明白自己。寻找自我是个既奇妙又略带痛苦的过程。我开始更深入的观察自己,情绪、行为、目的,然后借助书本寻找着某种领悟,寻找着一种类似真理的东西,但我太贪婪,想瞬间就抓住那生命之光,于是我寻找着一个又一个心灵导师,一段又一段无疾而终的寻找之旅,像位逃亡的士兵在荒野寻找着一个归属。
后来我才明白,发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发生的变化,无论好坏,都会自然而然的带着你走,这个过程就是寻找中途的意义,所有这些纠结不清的寻找,最后都会有所收获。
想要重新认识自己,源于当自己发现自己总是不快乐时,我就想,是不是有什么东西阻碍到了我。人生不应该是快乐的吗?不应该总是为了幸福而来的吗?为什么总是一觉醒来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觉得人生徒劳?
无依无傍的心灵渴望着一个依靠,这个时候碰到了罗素,他说他所有生活的动力来源于“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人类苦难深切痛彻的怜悯...”我用他的《幸福之路》隐约的打开了一扇若隐若现的幸福之门,但这“借来的意义”对我似乎不起作用,我仍然是被贪得无厌、愤怒又极端的自己控制着。
在微博上参与的723动车事件的经历似乎又是一次“不明所以的意义追求”。在那场几乎全体网民参与的社会事件中,我属于义愤填膺的那一拨,微博上转发的全是谴责政府,为事故人们抱不平的呼喊。
那时我不明白自己,我以为我所有行为的发生只是因为本能的愤怒,而其实这种愤怒就是极端的一种,如果那时革命真有可能发生,那我就属于跟着发疯的乌合之众。
人们爱好参与到重大事件当中,以确定自己成为了改变社会,促使社会进步的一份子,暗示着自己的“高尚”,这其实也是一种伪装的“善”,为自己强行选择的意义。当我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意义时,我就全力抽身而退了,社会事件成为我寻找意义的一个临时驿站。
寻找着人生意义的我,两眼无神,想要借助一根杠杆翻越,想寻找一种持久支撑自我的力量。从积极心理学跳到佛学,一种训练的乐观到一种同理心支撑的慈悲;从克里希耶穆提跳到哲学家阿兰,一种空无的追求到一种坦然自若忍受坏情绪的训练。
这其间,又经过了两年,我找到生活的意义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于是我又跟着查尔斯泰勒进入了理性分析道德本体论之路。慢慢的,我似乎知道我在寻找的是——智慧,对世界对美更广更深的认识。
补充式生活意义参考:
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第二章“道德空间中的自我”,对当代人生活有价值、有意义的追求的参考文字,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了一下:
1、以达到永恒渴望为追求的人——渴望成名来达到永恒,名字永远被人记住
2、以宗教为追求的人——以最完美的形象接近作为真理的上帝
3、政治\参与大事件——把自己看成社会革命和历史进步的组成部分
4、信奉荣誉伦理学的人——获得名誉,避免坏名声、羞辱和耻辱
5、以理性自制、日常生活的完满为准则的人——渴望生活井然有序,在日常生活的充实和家庭和谐友爱中、在孩子们的教养与成功中得到家长价值的满足
6、追求事业的人——在工作的成功中体现价值
7、由表达赋予意义的人——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表达,在艺术中、知识中,或者生活本身
其实这已经是2012年的自我追问,瞬间又过去六年多。对于生命的意义,生活的重建,我并没有理想的回答。时间滚滚前行,回看之前的自我,实际上是被困在了没有目标,又永不知足的泥潭。
对于生活,我曾经太在意快乐,太注重享乐。而生活,实际上是苦乐参杂的,有快乐,就会有痛苦。有得意就会有失意。太过于执著的寻找人生意义是个崎途,对我而言,曾经忽视的普通生活之乐趣,细小的知足安乐,其实它就是一种意义。
觉得人生没意义,其实不过是觉察不出自我的价值。而价值感的来源却没有。
近几年习得的意义为
全身心投入工作,投入一件事,体验心流,即是意义
善良的对待与自己接触的人,以做一名善良的人为信仰,即为意义
给自己定一些小目标,达成了即为意义
未完.....


缺席的人的相关影评

缺席的人
坎 • 梗概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