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新:呼风唤雨!猛烈!大人帝国的反击

评分:
6.0 还行

原名:クレヨンしんちゃん 嵐を呼ぶ モーレツ!オトナ帝国の逆襲又名:蜡笔小新之呼风唤雨!大人帝国的反击 / Shin Chan: The Adult Empire Strikes Back

分类:喜剧 / 动画 /  日本  2001 

简介: 这天在小新居住的春日部附近,突然新开了一家叫“20世纪博”的游乐园。游乐园里到处

更新时间:2019-06-03

蜡笔小新:呼风唤雨!猛烈!大人帝国的反击影评:存在于过去的未来

反派组织 Yesterday Once More 让我想起Carpenters的同名歌,想到女主唱因厌食症离世。我这种喜欢吃的人,或许更能体会一些厌食症的可怕。仿佛沾染类似的不幸,该组织的女性角色茶子,险些跟着男子阿健(发型和小圆眼镜都很Lennon)从高塔上一跃而下,自杀身亡。但他们停下了。后面的野原新之助(小新)大喊“好诈哦”,几只栖息在高塔上的飞鸟在面前扑棱了几下翅膀,瞬间,同时纷至沓来。他们顿下了脚步,此刻离坠落也许只有几厘米。很俗套的剧情:茶子愣住了。她无法继续自杀,她清楚地意识到,她还不想死。她蹲下,哭泣,阿健安慰她——他们都很明白,他们的计划失败了,但他们不会再去寻死。
然而小新接下来说的是:
好诈哦,你们两个玩高空弹跳,我也要玩!

《蜡笔小新》的幽默感多数时候不算特别高级,以至于前些日子,我说儿童节要看的时候,我同学劝我看个健康一点的动漫,不要儿童节这天搞黄色;但是这不意味着其中没有比较成功的案例。这里就是一个例子:生命即将逝去的瞬间,仿佛天意般几只鸟扑过来,极度空旷的高塔(我不确定是不是仿建的东京塔)平台,人在天空下显得极度渺小……一切的严肃性在蜡笔小新那里消解。他作为一个幼儿园小屁孩,游离在严肃的世界之外,但是某些时候又能用自己的方式与严肃性产生共鸣,比如即将自杀的瞬间时第一声“好诈哦”的喊叫。纯真与严肃不经意的碰触,至少把这部动画从低俗梗里救了回来——可能不那么有新意,但效果足够好。在我的印象里,除去最早期的几部,原作者在世并参与制作的剧场版,其制作质量、立意、结构都要远远超过电视剧版。
故事结束在“二十世纪博览会”,也开始于“二十世纪博览会”。这是Yesterday Once More组织制作的“布景”,以此来满足大人们的怀旧心。在这里,野原广志(小新爸爸)可以cosplay成盗版奥特曼战胜怪兽,美伢(小新妈妈)可以装扮成公主,拍成电影,自己留存,作为纪念。怀念过去的时光,源于现实生活当中的诸多不顺:调皮捣蛋的小孩、无穷无尽的应酬、勾心斗角的同事关系、还几十年都还不完的房贷。“怀旧组织”的首领,阿健,打算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乌托邦,那里将是日本上个世纪经济腾飞,所有人都有尊严地活着的那几年。他声称,自己找到了“二十世纪的味道”,这种“味道”,吸引了几乎全日本的大人来到他的“二十世纪博览会”,一起在怀旧的世界里生活。
他说:
以前,外面的世界也像这个城市一样,每个人都满怀着理想与希望。当时21世纪充满了耀眼的光芒。
镜头一转:
现在的日本,充满了肮脏的金钱和没用的垃圾。

被“二十世纪的味道”吸引的大人们,纷纷上了怀旧组织的卡车,留下一堆小孩在城市里凌乱。当然,很快也有卡车来接小孩们过去;而小新他们一行人当然拒不从命。值得注意的是,被怀旧情绪笼罩(甚至像是遭受生化武器)的大人们,具体体现为无所事事,甚至于胡作非为。他们变成了小孩子。广志会抢小新的零食吃,美伢吃完了东西就睡觉,完全不理饿着肚子的小新和小葵。街道上到处是玩二十世纪游戏的大人们,到处是欢声笑语。小新到幼儿园去,发现老师们也在玩那些游戏,完全没有教他念书,或者跟他一起玩的意思。甚至于,老师们念错了他的名字,叫他“新太郎”——联想到小新的原名新之助,我总是想到果冻喜之郎——他们回到了二十世纪的方式,是时光倒流,回到作为一个小孩子的身份,而不是做一个二十世纪的大人。
所以在电影中,大人们在追捕逃亡的小孩子过程中,反而像是一堆小孩子在追大人。小新他们轮流掌舵飙车更深化了这种身份的倒置。简单地来说,真正能认识到现实的反而是一群小孩子,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并且将来他们应当做些什么。而大人们则在怀旧情绪中被利用了。怀旧集团首领阿健说,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不如二十世纪那样单纯——真正的单纯当然应该是他口中的“理想与希望”。不过,这群抢小孩子东西吃,无所事事的“大人们”,显然是没有理想可言的。阿健要追捕小新一行人之前,对大人们训话,处在怀旧状态里的广志揉揉眼睛,迷糊地说,他很困,能不能不去。最终让他能同意追捕小新的,是阿健手上的一枚徽章。从一种物质走向另一种物质罢了,所谓理想的二十世纪又在哪里呢?

如果把Yesterday Once More当做政治组织来解读,很容易就能得出一个结论:阿健是独裁者,粉饰着自己的理想,以回忆为名,行专制之实。我倒不是很愿意这么解读;相反,我认为他们可能有一面是独裁者,但还有更重要的一面是自己理想的信徒。他们真心认为二十世纪存在着对未来的理想,而这一理想最终于二十一世纪幻灭。身处二十一世纪的他们对未来是绝望的,因此,不如消灭未来,让有关新的未来的可能性重新孕育一次。我的观点是:未来只存在于过去之中;当“未来”转变为“现在”的时候,“未来”就不复存在了。过往的憧憬,对未来激动难以抑制的激情,为之奋斗的梦想,都将在时间的推移之后成为泡影。他们的解决方法是:消除未来,留在过去,退守在过去当中。我并不认为这一定是一个坏方法——毕竟,未来的可能性只有在相对的过去中才能孕育(如果不像休谟那样激进地反对一切因果的话);只要在他们的计划基础上更进一步,孕育出新的可能性,未必不能塑造一个更好的二十一世纪。
然而,至少在这部影片中,该状况没有出现。沉溺在怀旧之中的大人并没有能够创造新社会的力量。他们买玩具,换旧款车,吃吃喝喝,不做菜,不做饭,不工作,看似自由,其实是幼稚。在二十世纪,他们还小,能这么做,因为有大人们支撑着。如果回到二十世纪的结果,是让一堆大人变回孩子,社会上没有大人们支撑,孕育出崭新下一代的可能性是不可能存在的。平心而论,阿健建造的二十世纪城镇中有大人:送拉面的大叔,会殷勤招待客人的大婶,小贩,老师,但要让这群已经成为孩子的大人们,再在二十世纪的环境里,成长为二十一世纪的大人,不是多此一举吗——而且要怎么让他们成为呢?电影的解决方法,是把希望放在二十一世纪的孩子身上。为了自己理想,努力想要长大,想要回到二十一世纪的小新,努力爬上高塔,想要阻止怀旧组织的身影,更有“未来”的意味。Yesterday Once More构建的世界里只有两种可能:1.死在过去 2.重复未来。小新提供了第三种:孩子们所代表的,新的未来。
当然,过于严肃的关头,几乎遍体鳞伤的小新,他的梦想理所当然地是:
我想变成大人,和好多好多像姐姐一样漂亮的女生在一起。

这部电影我没有给满分,主要有两点(虽然我觉得还是值得吹的)。
第一,二十一世纪之所以变成这样,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没有点明,而是更多将原因归结到了主观内容上,也就是“梦想”“理想”。阿健发现了理想存在于小新这样下一代人身上,内心对二十一世纪的恨就消散无踪,我总是在想,或许还可以再深一些,探讨一番,是不是真的有这些理想梦想,二十一世纪就能和二十世纪相似——况且,究竟有没有理想层面上的不同呢?这个问题很难讨论,但我觉得稍微谈及一些并不过分。然而连稍微涉及一些也没有。
第二,中间的动作戏有点太长,而动作追逐戏的制作水平其实不够好。而对反派的刻画不够细致,也成为问题。我个人觉得,或许是剧本本身的密度不够,所以需要这些东西填充进去——甚至于某些过于深刻,同时敏感的内容,不适合在《蜡笔小新》里表现(藤子·F·不二雄甚至离开《哆啦A梦》另开《异色短篇集》画惊悚故事,臼井仪人在剧场版的尝试就大胆多了),于是只能用近乎凑时间的方法填补空白。我承认,我并不讨厌追逐戏,无厘头、搞笑成分很足,对大多数人绝不至于无聊(对我稍微有一点),但依旧不够好。
仅代表个人观点。

蜡笔小新:呼风唤雨!猛烈!大人帝国的反击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