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鸿沟

评分:
0.0 很差

原名:解释鸿沟又名:EXPLANATORY GAP

分类:纪录片 /  中国大陆  2024 

简介: 本片是一部通过对哲学家陈嘉映教授的重要思想交流和日常精神活动的记录,专注探讨当代

更新时间:2024-07-07

解释鸿沟影评:跨越“解释鸿沟”的微小尝试


《解释鸿沟》播放推出后,“嘉映哲学”公众号和小程序,搞了一个问答活动,征集嘉映哲学的爱好者观看这个纪录片或读陈老师的书之后产生的一些疑问,相互探讨,我回答了几个问题,也提了几个问题并得到学友的解答。发出来权作本片的影评吧。

我的答问

1.宋大象问:爱恨情仇的感受和意识、美的感受和意识、虽然跟外部条件非常相关,那就可以直接说成“不属于大脑”么?

如果陈老师说:情感、美感、思想,严格来说就是不属于大脑,而是属于“我”,那陈老师似乎就过于把“我”神秘化了,陈老师所谓的“我”到底是什么呢?陈老师的“我”,身体到底占多大的比例呢?

答:陈老师说爱恨情仇“不属于大脑”,意思不是说爱恨情仇不要大脑,不是说把大脑从人脑壳里拿走,人依旧能够爱恨情仇,而是说:不是大脑这个器官在爱恨情仇,而是“我”这个完整的人在自己的生活情境里爱恨情仇。

人在爱恨情仇的时候大脑是有一些机制性的反应、活动,但这些反应、活动也许可以说构成了爱恨情仇的某种生理“基础”,但它们并不就是爱恨情仇。爱恨情仇坐落在自然理解(常情常理)的层面上,而不是在机制的层面上,而自然理解靠自然语言(日常语言)来组织、沟通、支撑。

前面提到“我这个完整的人”这样的表述,在我看来,你纠结的陈老师所谓的“我”就是完整的人。这里说的“完整”不是与单个器官(比如脑)相对而言的,主要说的不是一个人所有器官的完整组合。器官总和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如果他始终处于“休眠”状态,从不做什么事,从不处于一定的境遇中,从不与他人交往,那他也一样不会有爱恨情仇。

我理解的陈老师这个“我”,是这样一个朴素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就是在我们身在其中的生活里,每一个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与我们交往、碰撞,做着各种各样事的人,或者可以说是事中之人、交往中人、生活中人。我们跟这样的人交往,是跟他们的整个人交往,我们知道他们是完整的,并且不需要问为什么说他们是完整的。

这个“我”是最公开、最直接显现、最大白于天下的,一点都不神秘,也不抽象。这个“我”活动在一个常情常理的世界(我们直接感知到的世界),一个“表层”的世界(也是原初的世界),爱恨情仇只在这个层面上解释才是恰当的。

解释这个世界里的现象,靠的是勾连、贯通自然理解,而不是挖掘这个“表层”世界底下“深层”世界的机制。这原是十分清楚的,但由于这种解释往往不够“彻底”,不够无可争议,而科学解释在它的领地里又过于成功,显得非常彻底、无可争议,这就诱惑着人们将科学在自己领地上行之有效的机制性解释套到常情常理的世界里头。

2.Ian.R问:提起“卓越”,我们当然会想到乔布斯和周杰伦,如果连他们都谈不上卓越,那究竟什么算卓越呢?

陈老师的回应是,卓越是与等级制,与贵族相关的一个概念,这些人做的再好,也是平民。OK,那么,难道为了个体的卓越,我们要恢复一个等级制的社会?这里尼采的思路是极其危险的,现代社会是一个阶级社会,但不是一个等级社会。要恢复一个等级社会,恐怕即使是谦谦君子也不得不到叙拉古去。那么就关切到周濂的问题。

我认为陈老师并没有说清楚,古典意义上的卓越如何能够回到现代语境之中,我们能够看到最显然的事实是,古典的卓越是依托于其社会结构的。你要想提倡一种卓越,那我们就不得不追问他附带着的东西。

答:我们现代人要理解“卓越”,必须将它与“成功”相对照,因为现在我们很容易将“卓越”与成功相混淆,应该说卓越不等于成功,当然,卓越者不一定不成功,成功者也不一定不卓越。按我的理解,乔布斯和周杰伦,更主要的是“成功”,这种成功的标准大家都很熟悉,就是赢得那些世俗的名声、地位、财富、影响力等。至于他们算不算卓越,则比较见仁见智。我不太记得片中陈老师有直接否认乔布斯和周杰伦是卓越的,就我个人的判断来说,我觉得,他们既是成功的,也是卓越的。乔、周是否卓越在片中好像是以一种有疑问的形式提出的,我理解这种存疑,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确实存在很多争议,远没有达到一种相对的公认(绝对的公认几乎是永远不可能的)。相对的公认是需要时间的沉淀的,还未经受住时间的检验是乔、周是否卓越至今成疑的关键所在。

关于什么是陈老师理解的“卓越”,就我的阅读所及,比较集中的论述是在《谈“自我”观念的演变》这篇文章里的(是陈老师一个发言的整理稿)。在里头,他说:“卓越就好像是长在一个人身上的,它不是一个有待追求的目标。阿喀琉斯、赫克托尔天生就是这么卓越,你怎么都不能把赫克托尔想成一个成功人士,实际上他挺不成功的,最后还在跟阿喀琉斯的决斗中落败了,特洛伊城沦陷了。但是这丝毫不改变赫克托尔是卓越者,这个从来没有人疑惑过。”“希腊人理解的卓越,就像一块巨大的岩石,重量是岩石本身的,不是它压过一座独木桥把桥压倒了就是卓越。它不需要用压倒独木桥。它本身有巨大的重量。赫克托尔或者阿喀琉斯都是一样的,天生就是很卓越的。在没有发生特洛伊战争的时候,赫克托尔过的生活也有点像成功者的生活,他是王子,吃好的穿好的,到处溜达。但是特洛伊战争发生了,他不存在去争取胜利或不去争取胜利,去保卫这个城邦或者不去保卫这个城邦,这些不是他的选择,而是他的应履职责,他所在的那个位置就是干这个活的。”“所以成功者的概念,从根本上就是一个平民概念。它不是说这个世界已经给了你优越的地位,而是你得自己去争取。成功是我们通过努力争来的。这个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不同。他们练功的时候肯定也下了苦功,但是他不会说我正在努力,这是他的秉性的展现。”“成功故事从来不是一个王子的故事,而是一个麻雀变凤凰的故事。所以我们讲古人的自我或者个体,不能简单地把今天的观念投射过去。”

陈老师对“卓越”的这些解说里,我觉得是有一些让我觉得矛盾的、构成张力的地方的。张力的一端很符合我自己对“卓越”的理解,即把卓越理解为一种长在所有者身上的、内在的品质-质量,就像一块岩石本身的重量,这区别于外在的效果(“成功”就是从外在的效果着眼的),就像岩石压过一座独木桥把桥压倒了这样的效果。张力的另一端就是让提问的同学困惑,其实也使我困惑的地方,就是陈老师强调的“它(卓越)不是一个有待追求的目标。”“赫克托尔或者阿喀琉斯都是一样的,天生就是很卓越的。”“特洛伊战争发生了,他(赫克托尔)不存在去争取胜利或不去争取胜利,去保卫这个城邦或者不去保卫这个城邦,这些不是他的选择,而是他的应履职责,他所在的那个位置就是干这个活的。”卓越似乎是这个世界已经给了你优越的地位,而不是你得自己去争取的,它是你的秉性的展现(反面化用陈老师对成功的界定)。在这一端,陈老师似乎认为,卓越是“天生的”,是“秉性的展现”,是“他所在的位置赋予的职责”,是“世界已经给了你的优越地位”,而不是“有待追求的目标”“不是他的选择”“不是自己去争取的”。张力的这另一端是我难以理解,甚至不太能够认同的,因为那就将“卓越”与天生的秉性、所处地位的高低优劣(这点就是提问同学所疑虑的“卓越”与某种等级制的联系)相关联,并认为卓越不是有待选择、追求、争取的。这两端的描述在我理解来,是存在矛盾的。“天生”是什么意思?我想陈老师应该不会将其理解为,与生俱来的现成存在在那里的东西(某种前定的、宿命般的东西,如果是这种东西,人不需要做任何事,只要躺着睡大觉等它从“潜在”的,变成“现实”的就好了)。“秉性”要如何“展现”,似乎总离不开人去努力的追求、争取。如果这两点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又在什么意义上能说卓越不是有待选择、追求、争取的呢?大量的历史事实也证明,天生处于优越地位的人(“王子”)由于“生于深宫/深宅之中,养于妇人之手”,由于生活环境优裕所带来的安逸、怠惰很有可能成长为纨绔子、轻薄儿,因而品性低劣、自身毫无“重量”,也毫无责任感,毫无卓越之可言。而那些出身贫寒、“吾少也贱”的下层人士,比如孔子,也可能由于自己的选择,立志高远并不懈追求这一高原目标,并努力争取,最终让自己的身上长出优异的品质、“重量”,展现或者说证成了自身的优越秉性,从而成为一个卓越的人(麻雀变凤凰的故事)。像孔子、耶稣、苏格拉底出身都不算好,但谁敢否认他们的卓越呢?陈老师说:“这个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与成功者)不同。他们练功的时候肯定也下了苦功,但是他不会说我正在努力,这是他的秉性的展现。”这句话很奇怪,有点强为之说,下苦功和努力在语义有什么区别?陈老师其实也承认,阿喀琉斯他们的秉性要能展现,就必须在练功时下苦功,但为了保持前后一致,又强行宣称这种“下苦功”与“正在努力”不同,不是一种对目标(变得强健勇猛之类)的追求、拼争。

这张力的两端应该怎么调和呢?这一点其实我也很希望陈老师自己能来把它讲清楚。就我的理解来说,我是偏向于用区别于外在效果的长在所有者身上的、内在的品质-质量这个意义来理解“卓越”,而把与之构成张力的另一端理解为陈老师为突出某种区别而把话说得过了头。我觉得,陈老师真正想强调的“等级”主要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地位(由权力、财富、名声、影响带来的)的等级,而是一种人的作品和作为的品质-质量上有高低优劣之分的“等级”,它的提出主要是用以对冲价值多元主义带来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威胁的。

3.騁望師问:我的困惑是陈老师在第五集里说的:我已经是了,我是什么呢?

“我是怎么知道我已经是了的?“我已经所是”是如何是的呢?我有什么路径可以通达或知道“知道我所是”呢?问题来源:《解释鸿沟》第五集,我看见了火流星(上)00:13:16——00:14:16(字幕:“重要的呢,不是去弄清楚你应当信什么,重要的是弄清楚,你到底信的是什么。你已经信了,你只是不知道自己信的是这个。就是你已经是了,但你不知道你是。”)

答:怎样认识你自己?怎样知道/通达自己之所是?

按海德格尔(的说法),此在之所以在各种存在者中特立而被他选中为解开存在之谜的钥匙,就是因为此在是对自身的存在有所领会的存在者。你相信什么,想要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这些构成了你之所是,包括你对你之所是的理解,也就是人的自我认知、自我理解,就构成了人之所是。我是怎么理解我是什么样的人的,这构成了我是什么样的人的一部分。

人要怎么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是什么样的呢?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一个比喻常被引入,就是照镜子的譬喻。照镜子我们可以理解为反思。把自己对象化,跟自己拉开距离,冷静、“客观”的审视、观察自己,确实有助于更真实地认识自己。(当然这种对象化的认识也会丢失很多重要的血肉性的认知。)

但照镜子这个譬喻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照镜子只是盯着自己看,而且是盯着一个相对静止的自己看,而这个相对静止的自己,这个作为静观对象的自己恰恰不够“真实”。真实的、活生生的自己是各种各样的事情中的自己,是“在世界之中存在(活动)”的自己。所以,换一个比喻也许会恰当一点,就是把这种反思比喻为看监控回放。

陈老师常提到赵汀阳的一幅漫画,画一个人盯着自己的肚脐眼看,题目为“认识你自己”。这幅漫画自然是讽刺那种照镜子式的盯着一个自我中心点来“认识自己”的反思方式的。陈老师有明确说过,认识自己不是盯着自己的肚脐眼看,而很大程度上是认识世界(在《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中陈老师有提到)。

古希腊人把“认识你自己”镌刻在德尔菲神庙,将之看得那么重,但古希腊从来没出现卢梭式的自我剖白,他们投身于城邦实践,投身于思辨沉思,投身于战场,在与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通过人事世界来认识自我。

对此,陈老师有一个很好的比方:你要在图上画出自己所处的位置,你不能只画一个点,你要画出其他在你的位置周边的建筑、道路、树木等等。

你必须先认识世界,认识你在世界中所处的位置,才能认识你之所是。你必须以世界为坐标,以他者为参照,才能知道自己是谁,是什么样的。

你必须投身于世界,去生活,去实践,去经验,去与人交往(尤其是碰撞、冲突),去了解历史、把握传统,去有所作为,去创造出“作品”或“建功立业”(都是广义上的),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天性、能力、品质、识度展现出来,它们显现(生成)了,你才能看见它们,才能认识你自己。或者说,你才有了自己,你的自我才具体化了。

《解释鸿沟》中陈老师这句话:“重要的呢,不是去弄清楚你应当信什么,重要的是弄清楚,你到底信的是什么。你已经信了,你只是不知道自己信的是这个。就是你已经是了,但你不知道你是。”这话怎么理解,我不太拿得准,想到一个例子不知道是否跟这句话有关。

我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问网上的政治光谱测试准不准,底下一个回答我印象很深。那个答主说,一点都不准,我三观这么正,居然测出说我是法西斯主义。

一个法西斯主义者感觉自己三观特别正,这是我绝对能够想象的,我好像翻看了他的其他回答,发现他的想法果然很法西斯。可以说,这个人已经信了法西斯主义了,但他不知道自己信的是法西斯主义,他已经是法西斯主义者了,但他不知道他是。

再说一个正面的例子,南京劫难中的“辛德勒”拉贝。拉贝是纳粹党员,据说从他的日记可以看出他不是被迫加入或随便加入的那种,他是一个忠实的纳粹党员。

但从他的作为,我们觉得他是一个人道主义者。我们也可以说,拉贝其实信的是人道主义,但他不知道自己信的是人道主义,他已经是人道主义者,但他不知道他是,他以为自己是纳粹主义者。

4.ann问:我很期待VR技术对个人体验的拓展,比如以BBC纪录片《蓝色星球》的视角去“看”,或者“攀登”珠穆朗玛峰,“驾驶”飞机,“太空行走”,等等在真实生活中,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很难体验到的那些事情。

嘉映老师在他的书和谈话中,经常谈到感受对人类心智的重要性。我想问:VR技术带来的那些逼真的体验真实拓展了我的体验,但是它却是模拟的,可它给我的体验却很难说是假的(或者说跟真实情境下的体验可能差别不大),那这样的VR体验有没有意义呢?感谢!

答:虚拟现实的体验有没有意义呢?

我认为是有意义的,但这种意义和真实生活中体验的意义并不等值,真实生活中的体验比虚拟现实的体验更有意义。

真实生活中的体验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是那整个事态和情境给你的,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跟你生活中其他经验、感受的勾连和贯通,一般虚拟现实会去虚拟体验的往往是那些我们真实生活中不可能体验到的体验,比如ann举的攀登珠穆朗玛峰、太空行走这类,那些虚拟现实的体验,由于其新奇性(这是其优势,也是其局限)很大程度上对于体验者而言是孤立的,是缺乏一个整体的事态和情境的,跟我们的其他经验、感受很少挨着。

因此很难跟我们的其他经验、感受相勾连、相贯通。按这个逻辑,我也觉得旅行的体验和感受不如真实生活实践中的体验、感受有意义,因为旅行提供的体验相对于日常生活实践而言也是较为片段、孤立,较少勾连的,因而在这个意义上也是较为肤浅的。

但旅行面对的毕竟是真实世界,而且是你“力所能及”的真实世界,其经验的孤立程度比虚拟现实弱许多。新奇却跟自己的其他经验、感受较少勾连,这样的体验更多的是满足我们的贪新骛奇的猎奇心理,类似海德格尔所说的“好奇”,这种体验更多的是具有消费娱乐价值,旅行就是一种文化消费、休闲娱乐项目。

所以,以后虚拟现实很可能主要会演化为一种更逼真的“白日梦”生产,变成更逼真的影视、电游、剧本杀,更方便的“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的提问

1.今天看了第二集,我想到一个比喻不知是否有助于理解,可不可以这么来理解“解释鸿沟”。

我们现在数码时代,呈现给我们看的是图像,而要呈现这些图像靠的是“背后”的一连串数字。我们能否把解释鸿沟的这一岸的我们生活中寻求的那种解释类比为我们眼睛看到的图像,把解释鸿沟另一岸的那种机制性的“科学”解释类比为那一连串在背后“造成”图像的我们不可能“看到”的数字。

如果这种类比可以成立的话,一串数码我们不可能直接看到,但我们可以通过某种“转化设施”或“播放器”来把它转化成我们看得到的图像。

那我们能否设想,我们的科学技术有一天进步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发明出一种能够将,比如顾城杀妻时身上所发生的电化学反应转化成我们直接可感、可理解的感受、心理活动过程的“转化设施”或“播放器”,把这些电化学反应在我们的身上和脑子里“播放”,如果真有这种技术的话,“解释鸿沟”是否就被跨越了?我觉得陈老师应该不会同意解释鸿沟可以这样被跨过。

宗泽答:我们先不考虑科技水平的问题,即将来到底“播放器”到底能不能做成。即使做出来了,这一些电化学反应输入大脑,它仍然只是大脑里的一系列“活动”(电化学),一个小点,并无其他。类似于“钵中之脑”,大脑不感知。非要在“人”的层面上,才有这一系列感受、欲望、行动。

“播放器”插在人身上和插单纯一个大脑上情况不一样。单独大脑不产生意识,人产生意识。如果是接在人上,播放出来,我们仍然可能感受的不是电信号,而是之后的某种印象、感觉。解释鸿沟还在。接人身上有点类似脑机接口。

2.我觉得陈老师有一个地方说得不是很清楚,一方面陈老师认为生活的意义来源于一个高于自己的东西,或者说超越性的东西(这个东西不知可否理解为某种卓越),另一方面陈老师又认为这个高于自己的东西是个殊的,以此为基础,强调“每一滴水的意义”。

那我很想知道,这个个殊的超越性的东西种类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是每一个人的高于自己的东西都可以归在某个类下,然后所有超越性的东西都可以归到数量有限的某几个类里,还是说这些超越性的东西是无限的,每个人的都不一样?

如果超越性的东西可以归为几个有限的类,那么是不是研究这些类更有意义,如果无限的,那陈老师这种理论与相对主义还有多远的距离?或者说,我想问的是,在陈老师看来可被看作高于自己的东西有没有什么约束性的条件?

是狗鸭答:第一,“这个个殊的超越性的东西种类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不该用有限、无限去考虑这个个殊性的东西。这个高于自己的东西,是连着自己的所是的,不应对它进行对象化、理性化的思考。

因为如果真找到这个东西,你甚至都顾不上用理性地去评估、算计。

我们如果是父母,我们不讨论生小孩合不合算。

我们如果是信徒,我们不讨论上帝存不存在。

只有作为旁观者,才会用理性去评估这个高于自己的东西。如果仍停留在对象化、理性化地思考,要么意味着这还不是我的高于自己的东西,要么意味着我是个哲学家。

第二,“如果超越性的东西可以归为几个有限的类,那么是不是研究这些类更有意义?”

研究这些类是为了得到什么意义呢?我猜测,这个问题有一个理论化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这些类,抽象出普遍、确定的规则。似乎有了普遍的规则,我们就能更有效率地获取到这些超越之物,还能衡量其他人的超越之物是否符合我们的普遍规则。

我不认为这样去抽象是合适的,也不认为这样抽象是可行的。

这些超越性的东西,始终是有我之知。要连着每个具体的我,而得到合法性。

第三,“高于自己的东西有没有什么约束性的条件呢?”

我认为没有通用的约束条件,但不意味着没有约束条件。这个约束就是人之为人、我之为我的约束。我是怎样的人,我有怎样的过去,怎样的生活历史,怎样的文化环境,就会有怎样的约束和规定,从这个意义讲,这个约束也是个殊的。

这个更高之物,不是外在于我的,而是我的所是的一部分。简单理解,这就是我的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我是个宗教徒,我要彰显上帝的荣光;我是贵族,我要守护贵族的荣誉;我是个中国人,我要为民族昌盛贡献一份力。我是个公民,我要追寻公共生活的美德;我是个女性主义者,我要争取生而为人的平等。

只有遵循这个更高之物,我才像我自己,我才是我自己,我的生活才有意义,这就是那个跟自我内在身份相关联的“非如此不可”(must)。

外在于“我”,脱离了有我之思,大可以客观地评价这约束和规定是什么,这是道德的不道德的?这是保守的进步的?只是科学的还是愚昧的?但谁都不是我,谁都不能替我问自己:我是不是真的信这个?

我之所是,我之所信,某个意义上已经有所是了,有所信了。

不知道陈老师会怎么回应这几个问题。我是借着陈老师的语境,加了自己的一些思考。特别是,我比较想强调哲学思辨的限度:信仰(对于人的生活而言)高于思辨,解释总有到头之处。

在哲学家那里,思辨、求真总是高于信仰,高于生活,一定要追问到尽头的。对于更高的存在,我倾向于,这就是在提示,对更高的存在,哲学家不该继续追问了,如果能继续追问,或者认为仍有答案,这个存在就不是更高的了。(也算是一种二律背反?)

一定要追问到尽头,也容易引发“理智的痉挛”or“语言的空转”。

我倾向于认为,这个更高之物,是足够简单的、实在的、具体的,不太需要哲学追问来做辩护。流行的一般观念会攻击这个更高之物(比如物理主义,把个人意义贬低为圣诞老人),使我们陷入怀疑,陈老师节目里也是在阻击这些流行观念,给个人意义留出余地,给个人自由留出余地,在哲学角度形成保护。


解释鸿沟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