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魅力的人不去跟别人发生性关系,就跟缺乏魅力的人要跟别人发生性关系一样费力;因此如果有魅力的人刚好因为性获得精力,而缺乏魅力的人刚好因为性而耗损精力的话,就对情况有帮助。因为如此一来,他们的渴求与其他人促使他们采取的方向一致。
摘自《波普启示录:安迪·沃霍尔的哲学》
Just being alive is so much work… After being alive, the next hardest work is having sex. Of course, for some people it isn’t work because they need the exercise and they’ve got the energy for the sex and the sex gives them even more energy. Some people get energy from sex and some people lose energy from sex. I have found that it’s too much work. But if you have the time for it, and if you need exercise — then you should do it. But you could really save yourself a lot of trouble either way by first figuring out whether you’re an energy-getter or an energy-loser. As I said, I’m an energy-loser. But I can understand it when I see people running around trying to get some.
It’s just as much work for an attractive person not to have sex as for an unattractive person to have sex, so it’s helpful if the attractive people happen to get energy from sex and if the unattractive people happen to lose energy from sex, because then their wants will fit in with the direction that people are pushing them in.
The Philosophy of Andy Warhol (From A to B and Back Again)
Andy Warhol 在他的一本半自传式的书里提到一种有趣的讲法,他将人分为两类,一种人在性事中获得能量,另一种人在面对性事时感到疲惫,失去能量。Andy 称他们为 Sex Energy Getter / Loser。
《性、谎言和录像带》表现着这两类人物。
片中一直对比着性态度上的差异。开头段落,妻子 Ann 接受心理治疗的独白中,便穿插了丈夫 John 和妹妹 Cynthia 偷情的场面。纵观整部电影,John 和 Cynthia 高涨的性欲贯穿其中,而 Ann 和丈夫的老同学 Graham 却处在另一种相互吸引的情感之中。
John 和 Cynthia 作为Sex Energy Getter,Ann 和 Graham 作为 Sex Energy Loser,两组角色,相互对照。
性,作为人类繁衍的必要行为,根植于本能。对于性的认识不同,也造成着行事,为人方式的差异。弗洛伊德在《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精神病》一文中描述:“一个人的性行为中,往往能看出他的处世原则。一个会对性对象穷追不舍的人,在追寻其他目标时大致也会如此。那些经过深思熟虑克制了自己强烈性欲的人,在生活中也会表现得谦让、畏缩而非主动。”
对比 John(上升期律师)和 Graham(无业游民),Cynthia(收入很好的酒保)和 Ann(家庭主妇)事业上的差距,影片指出一种和性认知密不可分的生活状态。
正如沃霍尔书中所言,如果能搞清楚自己面对性事的态度,就能省下不少麻烦。电影也展现着自我质疑与和解的过程。
2. 谎言 - 圣母 or 妓女
圣母-妓女情节(Madonna-whore complex)* 构成片中另一组对照。John 娶纯洁温和的 Ann 为妻,在妻子面前保持着正直可靠的男性形象,却和妻子的妹妹,性格外向,具有强烈性吸引力的 Cynthia 翻云覆雨。
* 精神分析术语,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想法的根源在于童年期与母亲的关系。他认为,当男人开始对妻子或伴侣产生与对母亲同样的感情时,他们就会产生阉割焦虑。为了应对这种潜意识的恐惧,必须把女性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德行的女人,需要被赞美和被保护(圣母);另一类是有欲望的女人,需要受到惩罚和被贬低(妓女)。(摘自网络)
而看似打破传统,对肉欲无所追求的 Graham 其实也曾有类似情节,当 John 打破他对过去女友的幻想时,Graham 同时所处的这一困境暴露无遗。
这一男性视角下主导的观念,也在影响着女性。
Cynthia 谈论第一次性经验时,小男孩的反应,暴露了男权社会对于性道德的芥蒂。以至于 Cynthia 对姐姐在世人面前的纯洁形象存在嫉妒。这不是天生的想法,而是社会认知的压力引起的自我怀疑。
Ann 和心理医师谈论性时的羞涩,以及影片中段,Ann 开始时刻佩戴着十字架(并不特指宗教,西方传统价值的象征)。都表明 Ann 对自身纯洁形象的维护,这种形象符合社会对于道德女性的期待。
所谓谎言,即一种普世价值下的集体性追求。在美国它是 American Dream。我们这儿也有类似的梦想,哪怕标语口号被张贴在污水横流的水渠边,它依然呈现着一个光鲜亮丽的梦。当它的影响力足够广泛,足够深入人心,它便成为了社会标准。它鼓励人们放弃个人思考,去迎接一种公认的美好,就像 Ann 与 Graham 初次见面时所表达的「安全感」。
John 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男性角色,其对于女性的控制是显而易见的,即便是在情人面前,控制欲依然暴露无疑。而妻子 Ann 长期作为家庭主妇,早已完成了一种自愿归顺。
直到 Ann 发现 John 出轨的确凿证据,脱下家居服,打破身份。
Graham 并不符合社会对于男性的期望,于是他将自己置身于观察者而非控制者的位置,带着审视意味明显的录像机,使镜头下的女性不再遵循某种隐性的社会规则,明示录像机的存在,让对话成为一场名正言顺的发问与自白。
Graham将录像带作为私人化的满足,化身为避免伤害的观察者。这种带有观看属性的举动本身也是对正常交流的逃避。同时,这种审视对被观察者的影响不能被忽略。无论是 Cynthia 在录像后所爆发的强烈性欲,还是 Ann 声称离开丈夫。都部分源于在录像机前,自我暴露后的重新认识。
CC 版的海报非常简洁的交代了被审视和反抗的关系。当 Ann 拿起录像机反客为主将镜头指向 Graham,便是一次对女性困境的打破,逃出了被男性目光的樊笼,成为主动的一方。
有人称这是一部女性主义作品。但我不认为女性的反抗是这部作品意在表现的大部分内容,和所有杰作一样,这部电影的意涵也不能以某种具体所指简洁概括。
令我感动的,是一种和解。不再相信共识,不再寻求理解。承认本质,承认差异,告别范式下的身份,去触摸彼此真实而深刻的相似性,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