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评分:
6.0 还行

原名: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又名:谍网谜踪(港) / 谍影行动(台) / 间谍疑云 / 谍影情仇 / 锅匠

分类:剧情 / 悬疑 / 惊悚 /  英国   2011 

简介:

更新时间:2018-07-13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影评:国家的悲哀,竟让子民在忠诚与背叛中选择

如果把它看做勒卡雷对《锅匠》的第三次创作,可以说是最完满的一次。
这部电影可以说非常悲壮,甚至有些残忍。在世纪文景出版的中文版小说前言里,引言说它表现了大英帝国的日落余晖(大致意思),也完全没错,但太客观,太冷静了。
勒卡雷在其自传《此生如鸽》中记述参观德国的情报机关时,他看到场地里悬挂的赫赫有名的德国间谍照片,他为德国感到很悲哀。他知道那些间谍其实都有污点(比如并不那么忠诚),如果放在英国,把这些人当做情报人员的行为典范并引以为傲,真是要羞愧而死。接着他这样写道:“忘掉我们在冷战时期的软弱无力吧,当时KGB(中译克格勃)几乎次次技高一筹,几乎处处无孔不入,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吧,那个我们相信可以用广播与报纸给予民族自信心最高保障的年代。”
可见,勒卡雷对英国的40年代,怀有无可争议的敬意。虽然二战的时候,他年纪尚小,但正是这样的他,写出了《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并成为自己的代表作。如果仔细推算年龄,《锅匠》中的每一个人物都会是他的长辈(除了潘西·阿勒莱恩,可能和他年龄相仿)。
史迈利1928年大学毕业并被召进圆场;比尔和吉姆是大学同学,1939年直接从大学升入圆场;老总死于退休之际,他比史迈利年龄更大;潘西·阿尔莱恩是老总的学生,年龄差一点够参战但战争刚好结束。
勒卡雷是1931年出生,1945年战争结束时14岁,是不是和潘西差不多?
以上是原著中交代的细节。我们重新回到电影。以下仅是我个人的解读。
之所以说电影很完满,而是它补充了很多原著中没有的恰当细节。不仅仅是那场关系微妙的圣诞宴会,在整部电影的场景、情节布置上都很巧妙、细致,并且只能通过影像来传达。若用文字来表示,反而显得刻意、做作。
以下通过截图,一起来解析。
-分割1-
史迈利影片中退休后,有一场戏是在家看电视。
如果是你退休了,你会选择看什么节目呢?通常人们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打发时间。
所以,史迈利看的首先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那他在看什么节目呢?从对话中能听到“丘吉尔”、“厨房”等……能够判断出和丘吉尔的厨师有关。1972年,英国新闻人Joan Bakewell采访了丘吉尔厨师Georgina Landemare,其中的部分内容就是这部影片中的背景音。而《锅匠》的故事设定,刚好也是在1972年左右。
B站: 英国新闻人Joan Bakewell 采访了英国二战时期首相丘吉尔的厨师Georgina Landemare
5分52秒左右,对话和电影中重合。
以此,我们可得出结论:史迈利对战时首相丘吉尔感兴趣。
-分割2-
彼得·吉勒姆回圆场偷资料时,孟德尔在汽车修理厂佯装给他打电话,后面还在播一首欢快的歌。
这首歌是个干扰。成功让监听的姑娘掉以轻心。
虽然我们从脚和鞋子可以看出来,是个年轻姑娘,但不得不说这首曲子她应该很熟悉。1、她在跟着打拍子;2、如果是陌生曲子,会更让人集中注意力。
科学家曾研究过,学习时听什么音乐好。得出的结论是,最好听熟悉的音乐,而且最好是不懂的语言或者索性没人唱的音乐。首先语言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其次陌生的歌,如果里面有歌词,很容易让人集中注意力去听接下来他要唱什么,反而会干扰学习。
同理,如果这时候曲子陌生,作为情报机构的专业监听员,她不会掉以轻心的,因为她会担心里面在传递信息,从而孟德尔和彼得设计好的对话更容易被识破。
后来,彼得被叫到会议室开会了。等散会后,在走廊里他听到罗埃·布兰德在哼歌,在哼孟德尔电话中播的那首歌。他知道自己被监听了。
罗埃在哼歌。再次证明,罗埃也熟悉那首歌。如果是一首陌生的歌,谁会在开过一个会后,依然清晰地记得歌词?
同时,似乎也能证明,彼得也熟悉这首歌。如果他对这首很陌生的话,可能第二次听到也未必能辨认出来上一回是在哪儿听到的。
这首背景乐名叫《Mr. Wu's a Window Cleaner Now》,1940年电影《Let George Do It》插曲,抗击法西斯的主题。
-分割3-
老总等待布拉格之夜那天,我们能看到他文件柜的摆设,两只斗牛犬。
爱看007系列的对它应该也不陌生。最近两期《大破天幕杀机(Skyfall)》和《幽灵党(Spectre)》中都有类似的斗牛犬摆件出现,只不过花色稍有不同。
这个摆件初生产自1941年,是英国瓷器品牌皇家道尔顿的标志摆件,寓意着爱国。一度是很时髦的桌上摆件。
我们可以理解为,老总很爱国;或者,这是老总从战时遗留下来的老物件。
-分割完毕-
以上3个例子,已经能很明确地在告诉观众,无论是正面的老总或史迈利,还是反面的罗埃等人,他们身上都有着鲜明的战时印记。这些在小说中都不曾体现,也无法自然地流露出来。
那些能用语言流露出的,只能寥寥。就像史迈利问候康妮时,她翻出老照片。
-那时候多美好啊,乔治。
-可那是战争年代啊,康妮。
这里的美好可能并不是指当时彼此的年轻导致的意气风发。真正让他们意气风发的,是英国在战时的坚韧与作为战胜国的荣光。
之所以说这部电影非常的悲哀,并不是单是针对叛徒比尔,也不是说比尔和吉姆这一对恋人。真正令人悲哀的在于,史迈利与比尔之间。两个同样出于爱的人,一个选择了忠诚,一个选择了背叛。
小说中,比尔是这样供述的:
比尔也曾对英国满意,他最感到荣光的时候就是战时。这和30年后依旧崇拜丘吉尔的史迈利没两样。但他最终因为苏伊士运河经营权的丢失而渐渐明晰,大英帝国的光辉一去不返。曾经全球最大版图的帝国,正在随着殖民地的消失而愈发没有地位。
电影中,他说越来越觉得西方很丑陋,他想留下点不同的印记。这话说得很隐晦。倒不如小说中的那样,他爱过,却失望透顶。失望到要撒手告别自己的祖国,投入到另一个看似不会让他失望的怀抱。因为他作为一个经历过英国最高荣光的人,忍受不了一再跌落的祖国。
也许用勒卡雷在他另一部作品《天真善感的爱人》中的名言来归纳比尔·海顿再合适不过:Love is whatever you can still betray. Betrayal can only happen if you love.
背叛只会产生在你真正爱的时候。
相反,史迈利也是最崇敬战时英国的,但他却仍然忠诚着。纵使他的妻子一再地背叛他,圆场此时也抛弃了他,但他为了英国情报机构不被彻底渗透,即使被开除在外也要揪出地鼠。
这部电影真正的悲哀在于,其实两个人都没有错。只是各有不同的选择。眼看着曾经并肩的一群人最终各奔东西,分道扬镳,那滋味其实并不好受。一个国家随着发展,竟让自己的人民做出这样相反的选择,还有什么比这更残酷、悲哀?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的相关影评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施氓 • La Mer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