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

评分:
6.0 还行

原名:Saving Private Ryan又名:雷霆救兵(港) / 抢救雷恩大兵(台) / 拯救大兵雷恩

分类:剧情 / 战争 /  美国  1998 

简介: 瑞恩(马特•达蒙 Matt Damon饰 )是二战期间的美国伞兵,被困在了敌人后

更新时间:2018-06-06

拯救大兵瑞恩影评:八个救一个?背后是国家意志对生命价值的选择。

八个人救一个人值得吗?
1、
这是《拯救大兵瑞恩》提出的难题。
与这个题目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另一个由电车悖论衍生出的难题。
一条铁轨上有两个岔路口,一个是即将行进的,不允许人接近,一个是闲置的,不限制孩子接近。
火车即将接近,而你作为列车员,发现前方即将行进的轨道上有五个孩子在玩耍,而另一条闲置的轨道上只有一个孩子在玩耍。
如果不改道,就会死五个孩子。
如果改道,只用死一个孩子。
这道题曾经在网络上引起激烈的争议,双方各执一词。然而最后大多数人接受的结论是要列车不改道,哪怕要牺牲掉五个孩子,但必须保护遵守社会规则的孩子。
这道题严格来说不属于电车悖论,因为它的问题不单单是生命本身,更多是对于遵守社会规则的奖惩态度。
同样,《拯救大兵瑞恩》的八个人和一个人同样不仅仅是生命本身。
他们是国家意志与个体生命的冲突。
2、
《拯救大兵瑞恩》中,饱受影片人盛赞的是一开始的战争实况拍摄,被誉为还原了真实的二战。那是一段长达二十分钟的人间地狱实录,士兵们一个个拿着枪冲出来,被枪击,落水,溺亡,被炸,枪林与弹雨,鲜血与残肢铺满地面,广阔的海水都被染红。
人在这里只是一个战争的小齿轮。
生与死全凭上天。
这一开始就给人提出了一个残酷前提:在战场上,生命的脆弱和现实的残酷。
在这种前提下,生与死的选择残忍而艰难。
镜头一转。
问题进一步被激化。
一个叫做瑞恩的士兵失去了他的三个哥哥。因为不忍让他母亲在同一天收到四份阵亡通知书,陆军总司令下达了成立小分队,将瑞恩带出战场。
表面上这是用八条命换一条命。
实际上真的只是这么简单吗?
2、
瑞恩深陷战场深处,要救他必须穿越敌占区。这意味着为了救他一个人,将要付出八个人的生命的代价。
有人向马歇尔总司令提出质疑时,他从圣经里拿出了林肯写给一个在战场失去五个儿子的英雄母亲的信,并当场朗读。
圣经暗示这一场行动的神圣性。
为了生命本身。
而林肯总统以国家的高度给予那名母亲的信却从另一方面昭示了这场生命救援的实质——这是一次国家行动。
当时的美国深陷欧洲战场,死伤惨重,国内也不是没有怨言。他们需要一场激励和鼓舞战士和国民,安抚人民情绪的代表。
瑞恩是这个代表。
国家救援他只是因为他们需要昭示一个理念。
他们重视生命。
哪怕为了维护这一个生命,他们需要让其他八个人失去生命。
从那一刻起,瑞恩的生命不再属于他自己,而是象征着国家意志。他的生命价值被附加上了另一重高度——国家的原则。
哪怕保护生命的原则需要用另几条生命来维护。
3、
在电影里有一个细节。
他们在一个营地寻找瑞恩时,遇见一个飞行员,与他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因为一位将军要乘坐他们的战机,将军的警卫员为了将军的安全,将飞机底板加厚了,但没有通知飞行员。
结果飞机因太重,而无法飞行,最终坠毁,机上22名战士全部牺牲。
这里又提出一个问题。
一个将军的生命价值与二十二名战士人的生命价值……
孰轻孰重?
生命本身是平等的,但其附加值却让它变得有了轻重。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里已提出“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平等与自由贯穿了西方文化的核心。
在电影里有一幕是米勒小分队一行人在废弃的雷达阵地俘虏了一名德军。尽管这名德军杀害了他们的一名伙伴,他们还是选择释放了俘虏。
西方文化是尊重生命的。
所以,他们才会有免除死刑,尊重每一个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文化。正因为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才会有后面的生命数量之间对比的道德悖论。
但事实中呢。
生命真的在每个场合做到了平等吗?
宣布《独立宣言》的美国很久才实现黑人白人,男女的法律意义平等。实际生活中,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依旧存在于每一个角落。
在任何一个角落,抓住任何一个人问他是总统的命重要,还是普通路人的命重要,答案都不言而喻。
4、
瑞恩是幸运的。
他被选为了这个国家意志的代表,必然保证了他的安全。
但他也是不行的。
作为被救的对象,他自己是无力抗衡这个决定本身的。他被动接受自己要被救出战场的事实,也无法推卸地背上了一辈子的道德包袱。
哪怕这个决定与他本身无关。
正如在寻找瑞恩的路途上,米勒上尉在休息时,与人回忆起自己有多少战友阵亡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每当一位兄弟阵亡时,我就告诉自己这样能拯救二三四或者十个人的生命,甚至是一百人。我指挥的部队里,一共有94名战友阵亡了,但我救回的比这多十倍,甚至二十倍……
他还说,这个瑞恩最好值得我们救,他回家后最好能行医救人,或者发明长寿药之类的。
影片最后,瑞恩被救了出来。
小分队牺牲了三个人,完成了任务。
米勒上尉用最后的力气对瑞恩说:“earn,this.”
别辜负这一切。
瑞恩终其一生都在身体力行实现这句话。哪怕已垂垂老矣时,站在米勒上尉的坟前,也都在问自己这辈子是否算个好人。

瑞恩是被动接受这一切的。
小分队八人同样是。
哪怕他们同样觉得这一项行动愚蠢至极,是个“混差”。但他们依旧不得不执行这个用八个人救一个人的行动。
因为这是国家行动。
他们无力抗衡,哪怕他们会被牺牲掉利益。
其实仔细一想,这样的情形多么常见,哪怕打得旗号多么高尚,伟大,与积极。但也无法改变其本质上是牺牲一部分的利益来实现大多数人利益的行为。
集体主义下,双方都没有抗衡的权利。
比如美国现任总统上台后,被牺牲掉利益的某些群体,又比如欧洲难民问题,被维稳的一些家庭……
还有剩下不能写的内容。
这八对一的抉择,实际上是个体在集体决定面前的牺牲。
6、
影片最后,米歇尔牺牲,瑞恩痛哭时,画外音响起了马歇尔写给瑞恩母亲的信朗读声,再次引用了林肯写给在战争中失去五个儿子的英雄母亲的话,并强调这些为自由和国家牺牲的家庭和战士的光荣。
这一点再一次强调了这场行动本身的意义——国家行动。
而瑞恩的生命拯救则是一种国家的精神宣扬,表示他们重视生命,安抚战时的人民和战士。
这个意义上,瑞恩的生命意义是厚重的。
这是一篇史诗型战争电影,恢弘,壮阔。如果说别的电影是人生的某一片段,那么它是一群人的整个人生,战争、杀戮,恐惧,胆怯,理想主义与亲情人性在战争的照妖镜下历历可见。
影片里的生命的悖论——用八个人救一个人到底值不值,实质上可以简化为八个字。
增加了国家行动的附加值后,一个生命比八个生命重要吗?
是与不是,大家都早有答案。

拯救大兵瑞恩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