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

评分:
6.0 还行

原名:Война и мир又名:War and Peace / Voyna i mir

分类:剧情 / 爱情 / 历史 / 战争 /  苏联  1966 

简介:

更新时间:2019-01-09

战争与和平影评:《战争与和平》

最近开始写观后感,目的是因为年龄大了,担心看过的影片全忘了,留此存照而已。看和写的同时,也在网上看看影评。又有了一些对影评的看法。下面就借着对影片《战争与和平》的观感,把这些看法讲讲,也是怕以后忘了。
我知道的《战争与和平》有四个版本。
一是美国版的,1956年放映。亨利·方达、奥黛丽·赫本共同主演。得过奥斯卡的多个奖项。
二是1967年前苏联版。邦达尔丘克导演并与柳德米拉和吉洪诺夫共同主演。获得奥斯卡和戛纳电影节奖项。
三是多国合拍的2007年版,亚历山大·贝叶尔、克蕾曼丝·波西等主演。严格说起来,应该叫电视电影。
四是2016年版的英国BBC的六集电视剧。莉莉·詹姆斯和保罗·达诺主演。
其中,没看过2007年版的,无从评论。其它三部各有千秋。
先说美国版的,初次观赏是在八十年代,有几位赫赫有名的角色担纲,影片的故事性很强,结构也不错。但是删减太多,看不出原著的深刻的主题和宏大的情怀,也缺乏了那种俄罗斯的情结。不过还是很喜欢。我想影片是拍给美国人看的,更多的是考虑美国人的观赏习惯,让大家一目了然的了解故事欣赏故事。总之是一部精心制作的标准娱乐片。
再看BBC的六集电视剧。在环境设计和情节描述上,和原著很贴近,但是反映原著的精神实在不够。为了讨好观众,还安排了几个床戏,越发不像话。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上流社会,这样赤裸裸的表现肉欲是绝对不许可的,是有违道德的。这在托翁的原著中也是极力回避的。
本人最推崇的仍然是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总共看了三遍,第一次看是1975年,还是所谓的内部电影,也不是上影译制厂的那个版本,完全是俄语,由一男一女俩翻译拿着麦克风,演到哪儿翻译到哪儿。说实话,第一次看印象并不好,觉得太拖沓了。俄军急匆匆的奔赴前线,彼埃尔却在路边傻站着瞎琢磨。那时我二十多岁,更关注的当然是情节的发展。
写影评,归根到底是在描述自己的感受,这当然是此时此地的感受,随着环境的变化阅历的增加,人的感觉是会产生变化的。比如《哈利波特》,成年人认为这不过是一本普通的少儿读物,而孩子们却当成是人生的教科书。还有人说,托翁的《复活》必须在五十岁之后看才能勉强读懂。这些不同的看法也许就是俗称的代沟,很正常。无需去辩个没完没了。再看环境的变化。现在十五岁左右的年轻人,热衷于网游追星视频,而我十五岁时候,没有这么多的娱乐,只剩下读书,所以那时候把所有翻译过来的译著小说几乎全看了。因此两代人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当然会有很大的不同。
看《战争与和平》也是这样,年轻时候喜欢美国版的,因为它的故事性趣味性比苏联版的要强多了。在九十年代,第二次看苏联版的,感受就不同了。一是由于看的是上译厂的版本,理解起来更直接,二是关注的不仅仅是故事,而是在想托翁通过对俄法战争和俄罗斯上流社会生活的叙述,想告诉我们什么?也初步了解了托翁通过普拉东之口带给人们的“勿抗恶”主义的思想。
第三次看是在今年。看电影之前,专门重读了一遍原著。在电脑上慢慢看,边看边琢磨。似乎自己在和托尔斯泰本人对话。看到彼埃尔和安德烈在河边码头的谈话,看到安德烈两次经过老橡树前的感概,都有一种无名的感动。战场上的厮杀,娜达莎月光下的独白,乡下庄园冬日的狩猎,无不体现了俄罗斯独特的民族精神。正如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能甘心在人类事业中扮演次要的角色,甚至于不甘心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而是经常地和专门地扮演独特的角色。
写影评,重点是什么?我自己的感觉重点是电影的内容。这也许和许多影评人的想法不一致。外在的形式仅仅是为影片的内容服务的。可惜现在都搞反了。人们热衷的是角色扮演者的逸事和花边新闻,探班的感受,片场的调度,演员的访谈。而我关心的则是影片的情节,柳德米拉是否有婚外恋与娜达莎的遭遇没有半毛钱的的关系,吉洪诺夫的片酬是多少也和安德烈的经历毫不相关。当然我也想知道彼埃尔是谁扮演的?他的演技如何?好在邦达尔丘克满足了我的期待,塑造了一个托翁笔下真正的彼埃尔。
此外,我还知道了这样的数据:为了拍《战争与和平》,动用了12.5万人的部队、1500匹战马、上世纪六十年代约5.6亿美元的投入。其实就是再打了一遍仗。苏联方面筹备了695门法国拿破仑时期的小炮和587门俄罗斯同一时代的小炮,其中20门是从博物馆里拖进去的。为航拍筹备了30多架直升飞机以及3架喷气式飞机,40吨燃油,52吨发烟用炸药,23吨枪枝发火用炸药,16600枚手榴弹,6600枚发烟弹,4500条引火线。服装共有20900套,47个工场为影片供应军服/军帽/僧侣的衬衫等。马具以及皮革废品则由两家工场生产。苏联用了两年光阴正在莫斯科西南郊搭建了一个占地足有十万平方米的假莫斯科,包括住民居处、当局机构以及一个完整的克里姆林宫,可谓世界片子史上绝无仅有的后台。最终一把火烧成灰烬,塑造了火烧莫斯科的场景。
这些资料,只是让我知道了电影的耗费巨大以及编导的认真程度,而电影是否好看,关键还是在于影片是否贴近原著,是否反映了托翁的精神。我感叹影片中战争场面的宏大,惊讶皇宫舞会的规模和奢侈,但是我更关心的是人物内核的塑造,感动于安德烈彼埃尔娜达莎的命运。
写影评,当然要有自己的观点。有的影评人经常是暴露些片场内幕,与导演的私交,与明星的饭局,华丽词藻堆砌满地,洋洋洒洒拐弯抹角,却丝毫没谈自己的看法,只能说这些影评人“知道”了,而不能说他们有“知识”。好的影评,应该是如金圣叹于《水浒》,脂砚斋于《红楼梦》,黄裳于京戏。有赞美也有抨击,有阐述也有分析,总而言之,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
要表述自己的观点,当然有可能产生错误。但只要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我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说对了,大家共勉;说错了,也可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是尽量做的不要太离谱,尽量去掉个人的成见。尤其是别老带着意识形态的眼镜去看电影。我看过一个评论,讲到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时,他这样说:“苏联版本没有看过,但好评很多,据说拍摄战争场景动用了苏联红军和千匹战马,个人猜测拍出了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英勇和苏维埃的革命精神吧。”这位的猜测已经近乎荒诞了。
我写观后感,第一目的是为了自己留存。留下现在的感受和思考。过上几十年后(如果还没死),翻出来看看,发些感慨,引起回忆,这就很好了。放在网上,当然也欢迎朋友们看看,要做些文字上的组织,免得自己凌乱的思想耽误大家的时间。喜欢看,我会很高兴。不喜欢看,以后就别看了。但是本人实在是没精神去和谁谁辩论。有这功夫,我还多看几部电影呢。

战争与和平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