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童

评分:
6.0 还行

原名:渔童又名:

分类:动画 / 短片 /  中国大陆  1959 

简介: 本美术片改编自鸦片战争之后、义和团运动之前流传于渔民间的故事。

更新时间:2009-07-31

渔童影评:强烈的能指与现实隐喻意义

《渔童》的故事被设定在鸦片战争与义和团运动之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是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肇始,从此人民就生活在内忧外患的水深火热中;而义和团运动则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运动的极致(太平天国运动在某些方面有对西方的利用,在宗教与势力上),有强烈的反洋的民族化目标,而起因也是国人与洋教的矛盾。创作者在此话语体系中,有着明确的主题指向,就是底层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
在艺术上,木版画风格的剪纸动画,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民间音乐,艳丽鲜明的色彩,紧凑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都造就了此片的经典性。人物形象塑造上,以白胡子老人为代表的众渔夫的魁梧、有力、强悍的身材、爱憎分明的面孔与炯炯有神的目光,渔童的哪吒化造型,教父、县官等一干妖人的魔鬼化造型。在语言上,年轻渔夫的“他妈的,这是什么世道”,官老爷的“你放屁”,洋教父的“可怜的老头,这是我们国出的宝贝”,在即设的“所指”中有着强烈的“能指”。再比如,渔童出现后,衙门上方“明镜高悬”牌匾的特写,县官的帽子被扔在狗头上,都有着隐喻意义。
与现实情境来看,本片却不像那些革命电影的死板与僵化,正在于其现实的隐喻性。当时的殖民主义在今天仍不过时,在“改革开放”的宏大话语体系中,招商引资的强烈诉求带来的一种自身位置的降低,政府在与西方列强的对话中明显有一种“媚洋”的心态。当时的半殖民与今日的新殖民主义,相互映照,更应引起国人的深思。当反殖民主义者与新殖民主义合谋后,处于最底层的仍是渔夫们。而渔童也只能成为渔夫心里的美丽幻想。


根据张士杰搜集的同名民间传说改编
导演:万古蟾 
作曲:王易 段时俊 
造型兼动作设计:胡进庆 钱家骍 沈祖慰
摄影、特计:游湧 
时长:23分钟
出品年代:1959年
出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