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牌屋 第五季

评分:
6.0 还行

原名:House of Cards又名:众议院要人

分类:剧情 /  美国  2017 

简介: 《纸牌屋 第五季》(House of Cards Season 5)是由网飞公司

更新时间:2017-09-26

纸牌屋 第五季影评:《纸牌屋》第五季,口味再重又能咋地?

冷战结束后,1992年,美国学者福山出版了由他1989年以来的一系列文章构成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随后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持久的轰动效应,在十余年时间里,对整个人文学科,包括艺术学科,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今天再回望福山,他其实有两个基本立论点。

一是在政治经济学上。福山的论点是,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表现出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更大的效率和创造力,另一方面避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就是一战前后欧美资本主义初期严重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而支撑他观点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是20世纪50、60年代俄裔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关于经济发展和贫富差距的“库兹涅茨曲线”。

这一倒U形曲线断言:贫富差距的加剧,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前半阶段的现象,是由城乡差距和快速城市化等因素造成的。库兹涅茨认为,一旦人均收入达到一定程度,贫富差距就会超越峰值而下降。

二次大战后,欧美经济持续增长,凯恩斯主义、后福特主义政策下,劳工工资、福利不断提高,GDP和公民收入中的劳工份额的稳步上升,中产阶级比例急速升高等一系列现实,都在支持库兹涅茨曲线和劳资双赢的“良性资本主义”的理论预设。欧美普通劳工的高收入和高生活水平,也成为美苏冷战时期西方阵营最有力、最有效的意识形态宣传工具。

另一个是在政治哲学上。福山的立论点在于,经过启蒙时代之后,中世纪的主仆关系被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治取代,所有人都互相认同对方的尊严,人的尊严作为人的权利,也由民主、自由的资本主义政体进行保障。捍卫这种现代主体,也就是政治哲学的经典命题“承认的政治”,成为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的政治架构的目的本身。因此,福山认为,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已经解决了困扰人类几千年的制度焦虑,是最高、最后的制度形式。

总之,基于以上两点,他的结论是,历史的终结,意味着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将成为全球所有国家政府的唯一形式,他认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进化,走到这就走到头了。

在此,我不想做任何意识形态的判断,因为福山确实是真正有效进入这一问题域的第一批人。尽管过去20年有过太多不乏意识形态口号式、绕口令式的反对声音,但不分析福山的有效问题域区间,就无法真正与之对话,更无从认识今天的现实。我们先从现实的分析开始,进而回到今天的主题“文艺与政治:意识形态去哪了?”

第一,在福山提出“历史的终结”20年后,金融海啸席卷世界,我们至今没有走出,这也是“库兹涅茨曲线”和“良性资本主义”的观念遇到越来越多挑战和质疑的背景。虽然欧美经济这两年有所反弹,比如美国股市,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却有增无减。

占领华尔街运动提出的“1%和99%”也直接击碎了二战后“纺锤型中产阶级社会”的幻想。而经济领域违反“库兹涅茨曲线”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在GDP和国民收入中劳工份额比例大幅下降。

例如法国经济学家匹克迪在他的新作《21世纪的资本论》中,就批评“库兹涅茨曲线”是建立在“例外”的短期历史数据之上,而并非真理。二战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劳动力获利,也就是经济增长超过资本收益的“良性资本主义”,是大历史中的一个“例外”。整个世界目前正在向“继承型(拼爹)资本主义”回归。

在这种其实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现实下,贫富差距必然会加大。今年是一战百年纪念,今天的全球现实和一百年前,未必就有那么远的距离,很多现代社会的固疾依然在影响着世界。也就是说,福山政治经济学的立论点,在今天的现实面前已经土崩瓦解。

第二,他的第二个立论点和我们今天的现状直接相关。作为典型的黑格尔主义者,福山所标识的“最后之人”——the last man,其实源自尼采的“末人与超人”,只不过是在几乎相反的意义上使用。尼采认为,被启蒙解放出来的人,并不是人的“自治”(self-mastery),而是“奴隶的胜利与奴隶道德的建立”,它产生的“最后之人”,是欲望与理性的混合体。

福山则认为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政体解决了尼采的问题,虽然达不到人的“自治”,但至少人人互相认同尊严的“认同”问题,也就是“承认的政治”已经解决,人类的一般尊严都已得到承认。

上面啰嗦赘述的目的,是为我们清晰地理解《纸牌屋》的文化表征及其根源提供基本依据。今天文化领域的现实,其实回到了福山当年要反对的理论起点,也就是现代资本主义走到今天,是不是“奴隶的胜利与奴隶道德的建立”?“最后之人”是不是欲望与理性的混合体?

《纸牌屋》是首部完全绕开美国广播电视网和有线电视网等传统电视系统的剧集,它在美国及其他40多个国家都有极高的播出率。《纸牌屋》流行后,经常被拿来比较的是另一部经典美剧《白宫风云》。《白宫风云》里的角色个个都是理想主义者,整个剧的情节和基调都是美国式“主旋律”,该剧也被认为是对克林顿白宫生涯的一个总结。

其实在克林顿时期,华盛顿也一样有激烈宫斗,而且丑闻不断,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发展,老百姓相对安居乐业,在后冷战的胜利果实下,社会矛盾并不像现在这样尖锐。尽管出了性丑闻,但依然不妨碍他成为受公众欢迎的政治人物,所以《白宫风云》的“主旋律”在那时也并不突兀,看着与当时的时代也挺合拍。

因此,当Netflix公司决定在2013年初发行《纸牌屋》时,即便最乐观的设想,也想不到这一年会成为继水门事件之后,华盛顿宫斗最激烈、丑闻曝光最多的一年。2013年,继班加西丑闻之后,又接连出现美国司法部窃听美联社记者,国税局利用税务稽查打击白宫政敌,美国国安局利用“棱镜计划”窃听全球,以及联邦政府停摆和围绕避免政府停摆进行的谈判,还有在网络安全上对中国施压,包括立法防止军中性侵案,耗资数亿美元的医保注册网站上线即瘫痪等一系列政治丑闻。

以至于在2013年2月还让人觉得有些离谱的剧情,到了年终再回首重温时,越来越有纪录片的味道。而且这部政治悬疑剧/惊悚剧,一经面世就迅速被贴上了“白宫甄嬛传”的标签,似乎没有任何违和感,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全球宫斗的时代。

正是08年金融海啸之后,全球的大萧条和大衰退,使得包括欧美在内,在世界范围,大量屌丝化的中产者和“新穷人”,越来越被主流秩序所抛弃。所以,当20世纪中后期的“良好资本主义”话语失效之后,当原有的自由、民主等价值观或口号,不再能整合全球一体化的身份认同之后,宫斗、腹黑,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主流文艺的话语方式,因为很大程度上,这的确就是今天的现实,尼采的“最后之人”自然也重新登场。《甄嬛传》、《纸牌屋》中的人物,也确实就是这样赤裸裸的欲望和理性的混合体。

比如我们论坛两年前讨论《甄嬛传》的时候,就认为“这是启蒙主义走到极致的结果”,其实按照尼采的问题域,这就是启蒙的产物,从有启蒙开始这就是无法摆脱的梦魇。

以《纸牌屋》为例,尽管它非常文艺地触碰到今天的现实,尺度不可谓不大,但是它依旧有其不敢触碰的地方。

一是三权分立中的司法独立,也是剧末总统、副总统都有可能成为阶下囚的制衡因素。尽管一再揭黑,但《纸牌屋》对三权分立基本脉络的表述是没问题的。毫无疑问,这种制度尽管表面上实现了相互制衡,但同样大有空子可钻:各种法案通过审议前的私下利益交换,两党之间的博弈,以及两院议员各自的一己私利,都是现实中存在的。

同时,这也是造成当代政治效率低下的根本困境所在,只不过这些因素都被主人公精彩的腹黑、宫斗表演冲淡和遮盖了。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非常搞笑的事情:就是那个“历史终结”的福山,最近居然发表论文,大谈美国式三权分立的制度缺陷,这真有点历史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笑剧的戏码了。

另一个是财团势力对美国政治的影响。《纸牌屋》两季中最大的财团代表雷蒙德,尽管在首季中后期突然空降,从总统的密友发展成操纵两院政治的最大幕后黑手,但他在第二季的表现实在不像身家几百亿美元的美国式土豪,倒更像个中国式的攀附权贵的,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的农民企业家。这个人连基本的防火墙、白手套都没有,最终不仅因为非法利益交割锒铛入狱,还搞得总统引咎辞职,但问题并不是他虎头蛇尾,而是第二季的安德伍德实在太“高大全”了。

因此,它《纸牌屋》是负能量的认同也好,还是犬儒主义也罢,和《甄嬛传》一样,这可能是唯一将现实处理得通顺的方式,也是当前全球宫斗格局下最突出的文化表征。在“历史终结”之后,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面临的,可能是要比“历史终结”之前更保守、更严酷的文化环境。

纸牌屋 第五季的相关影评

纸牌屋 第五季
Frances • 好看
纸牌屋 第五季
月白 •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