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她的故事

评分:
6.0 还行

原名:Ki & Ka又名:男主内 女主外 / 基与卡

分类:喜剧 / 爱情 /  印度  2016 

简介: 在一架飞机上,基雅(卡琳娜·卡普尔 Kareena Kapoor 饰)邂逅了名为

更新时间:2016-06-20

他和她的故事影评:《Ki and Ka》:女攻男受—— 浪漫姐弟恋

[img=1:C][/img]


影片讲述了一对男女相识、相恋、结婚及婚后相处的各种小事情,但这些小事情背后反映的问题却不小,它揭露了在当下强调男女平等的大背景下,人们在两性婚恋问题上,常常陷入的心理误区。

爱情问题上,女人和男人一样有着歧视的思维

基娅和卡比尔几乎是一见钟情,但在确立恋爱关系前,他们需要突破传统的思维障碍。因为基娅(女)比卡比尔(男)大三岁,是一家大型护肤品公司里的市场部经理,收入颇丰,而卡比尔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却没有收入来源,只喜欢做家务。如果将两人的性别交换一下,这将是段匹配、又普通的婚恋关系,反之,就显得惊世骇俗了。

卡比尔对此倒是坦然,他认为基娅喜欢工作,却不爱做家务,自己不喜欢工作,却爱做家务,两人简直是天作之合。但是基娅却犹豫了,显然这种男主内,女主外的非传统模式挑战到了她的思维极限。

[img=29:C][/img]
[img=30:C][/img]
[img=31:C][/img]
[img=32:C][/img]
[img=33:C][/img]
[img=34:C]卡比尔阐述自己的求婚理由[/img]

当男人愿意突破旧时传统时,女人反倒望而却步了。

女人总抱怨男人喜欢找年轻的妻子,但其实女人也喜欢找年长的丈夫;女人抱怨男人喜欢找能力低于自己的女人,但其实女人也喜欢找能力强于自己的男人;女人抱怨男人总是以家庭为借口让女人牺牲事业,但其实,当男人选择牺牲自己的事业,来顾全家庭和女人的事业时,女人会不习惯,甚至觉得这个男人无能,连养家的能力都没有......

[img=35:C]基娅抱怨男人喜欢找能力低于自己的女人[/img]

可见,女人和男人一样,都将丈夫定义为必然强于妻子,而妻子只能仰视丈夫,这种婚姻逻辑,就是男尊女卑在婚恋关系中的投影,有趣的是,女人在不自觉中维护自我歧视的男权传统时,嘴上却嚷嚷着男人对女人不公平。所以卡比尔非常无奈的表示,“你们女人的想法和男人一样,然后反过来骂我们。”

[img=27:C][/img]
[img=28:C]卡比尔抱怨[/img]

这里揭示了一个大众的心理误区:只有男人在歧视女人。其实女人自己也在歧视自己。

目前中国社会上,剩男剩女的状况,就是男尊女卑思维下的典型产物,剩女都是高学历高收入的群体,她们显然难以找到更强于自己的男人,剩男都是低学历低收入的群体,他们显然难以找到更弱于自己的女人。

除此,影片提醒我们的是,男人常被认为歧视女性,却忽略了女人也会歧视男性,因为按照传统的婚恋理念,现代女性也发展出了一套歧视男人的标准:歧视年纪比自己小的男人,歧视收入不如自己的男人,歧视学历比自己低的男人等等。

[img=26:C]女人靠男人养,天经地义,但男人靠女人养,就成了吃软饭,这绝对[/img]

这又揭示了一个大众心理误区:只有男人单向歧视女人。其实女人也会反向歧视男人。

自我歧视和对男人的歧视,是现代女性的特征,基娅就是典型代表。

卡比尔大方的亮出身份证时,基娅发现他比自己年纪小,立即露出不屑的表情,卡比尔为此恼怒的问道,“请问你的基本尊重到哪里去了?”而当卡比尔问基娅年龄时,她却理直气壮的认为,打探女性年龄是不礼貌的!男性可以大方说出自己年龄,为什么女人不可以?而我们都知道,女人发现自己比男方年龄大时,更容易祭出这道所谓的礼仪武器,这里的含义不言而喻。这段简短的对话里,透露出基娅对年轻男性的歧视,和对年长女性的自我歧视,这是许多现代女性的典型表现。

[img=24:C]基娅发现卡比尔比自己年轻时,立即翻了白眼[/img]
[img=25:C]基娅拒绝告诉卡比尔自己的年龄[/img]

男女平等的思想提倡至今,应当走出单方面谴责男性的模式,女性也该进行一番自我审视,因为只有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消除性别歧视。影片结尾,巴强夫人在信中给予了基娅高度的赞誉,她说让男人变成卡比尔很难,要让女人爱上卡比尔一样的男人更难!这段爱情的成功,不是单方面追求两性平等而达成的,是双方的共同坚持而得来的。

[img=23:C]巴强夫人在信中对基娅的赞誉[/img]

很多家庭问题,并不是性别问题

基娅和卡比尔突破了传统婚恋理念,顺利步入婚姻,由于改变了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他们的婚姻,充满了性别互换的趣味。

卡比尔主动做早餐,基娅提了一些繁琐的要求,被卡比尔一口拒绝,并以泼妇的架势,回答道:“我做什么你就吃什么吧!”基娅只得闭嘴,而当她觉得卡比尔冲泡的咖啡难喝时,也不敢吱声,强忍着说道:“很好很好!”在这里,基娅的表现像个的妻管严“丈夫”,卡比尔则像个霸道的“妻子”。

[img=20:C]基娅提出繁琐的早餐要求[/img]
[img=21:C]卡比尔一口拒绝[/img]
[img=22:C]“妻管严”的基娅[/img]

性别互换的趣味小事件里,显现出很多夫妻间的矛盾,其实跟性别没有关系,当男人换到“妻子”的位置,他会作出像女人的举动,当女人换到“丈夫”的位置,她会作出像男人的举动,显然引发矛盾的不是性别,而是位置。最明显的一处,就是基娅工作忙,冷落了卡比尔,两人就发生了争执,卡比尔怪基娅不够关心自己,基娅怪卡比尔不理解自己养家的辛苦,这场争执完全超越了性别,而仅仅是身处不同位置的两个人缺乏沟通和互相理解。

因此,认为夫妻矛盾都是性别问题,实乃心理盲区,这也为接下来的“家庭主妇”议题埋下了伏笔。

[img=18:C][/img]
[img=19:C]很多夫妻矛盾不是性别问题[/img]

从两性平等到家庭职能平等——对家庭主妇的有失公允

基娅和卡比尔,在互相扶持下,度过了一次又一次难关,就当一切都看来完美无缺时,一场几乎颠覆婚姻的矛盾爆发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卡比尔成为了整个印度的红人,频频上杂志、电视,甚至拍广告,收入也迅速提高,这个原本能让家庭变得更为富裕的事件,却引来了基娅的强烈不满,她从一开始的不悦,发展到恶言相向,最终借由卡比尔因采访而错过基娅电话的事件,彻底爆发,两人的关系危在旦夕。

[img=16:C][/img]
[img=17:C]基娅与卡比尔因卡比尔的突然爆红开始变得不和谐[/img]

整件事情将人物的性别换一下,就是一桩狗血老套的男权故事。拥有成功事业的丈夫,看到一向操持家务的妻子也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开始不满,并因为妻子在家务上的一点小闪失,而大发雷霆,试图抑制她发展自己的事业。以往,我们会直接给这种事件定性为大男子主义作祟,顺便抨击男权。但是,基娅的表现,让我们意识到,这种事情其实也会发生在女人身上。

是什么让基娅如此失态呢?是嫉妒!正如基娅母亲说的那样,世俗总是认为养家的那个人更重要,所以也更关注那个养家的人,而养家的人也习惯处于家庭主角的地位,并不自觉的产生了一种优越感,然而当世界突然开始关注那个持家的人,持家的人自我感觉开始变好了,养家的人就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动摇......嫉妒就这样产生了,基娅就是那个养家的人。

[img=15:C]基娅醒悟到自己的心理问题[/img]
[img=14:C]基娅母亲一语道破天机[/img]

当男人、女人都会在养家的位置变得强势,当男人、女人都会在持家的位置受到委屈,那显然就不是性别问题,而是位置问题(正如上一节提到的那样),因为传统观念里,持家的和养家的这两个位置本身是不平等的。

[img=12:C][/img]
[img=13:C]基娅母亲阐述了养家者不自知的优越感[/img]

于是,我们才意识到,在传统的夫妻关系里,为什么女人总是矮男人一节,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性别受到轻视,更因为她所从事的职业——家庭主妇,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职业。

回到影片最初介绍二人出场的剧情。

基娅在朋友的婚礼上形容朋友为“活着的最后一天”,因为朋友即将放弃事业,做一个家庭主妇,表面上她是为家庭主妇不受人关注,而感到愤愤不平,但实际上,基娅自己也是低看家庭主妇的,这从她的很多言谈中都透露出来。

[img=11:C]基娅在朋友婚礼上[/img]

与基娅相反的是,卡比尔认识到家庭主妇的重要性,并因此对母亲万分尊敬。卡比尔愿意放弃传统观念,做一个家庭主夫,并不是他没有男人的自尊心,而是他不认为操持家务会低人一等。

[img=10:C]卡比尔表示对家庭主妇的尊敬[/img]

基娅和卡比尔在这个议题上的分歧,是导致此次矛盾的直接原因。基娅跨过了传统婚配理念的障碍,却没能够跨过传统对家庭主妇的偏见。

在强调男女平等时,没有进一步的提出养家的和持家的也是平等的,是大众的一个重大的心理盲区。这导致基娅这样的现代女性认为,要实现男女平等,就必须像男人一样外出就业,而事实上,真正的男女平等是,即便女人是个家庭主妇,也应当受到尊重,因为家庭主妇同样为家庭、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导致很多没有性别歧视的男人,依旧不愿意分担家务,因为他们觉得操持家务会低人一等,只有缺乏男子气概的男人才不得已从事这个一向由女人来从事的职业,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从卡比尔痛殴调戏基娅的流氓这个事件来看,卡比尔比很多上班族男性更具有雄性特征。

[img=8:C][/img]
[img=9:C]卡比尔教训调戏基娅的流氓[/img]
[img=7:C]家庭主夫也可以散发雄性魅力[/img]

传统观念乃至现代大众都对家庭主妇有失公允。于是,现代男女普遍重视事业多于重视家庭,而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因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必然包含养家的部分和持家的部分。

近些年,一些专家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女人应该回归家庭”,引起了女性的激烈反对。这个口号有性别歧视之嫌,难道操持家务就是女人专有的责任?对此,确实该反对,但也不难发现,这种激烈反对的背后,是对“回归家庭”四个字的深深恐惧,女人们恐惧回到那个低人一等的位置上去,其实男人也同样因为这个原因,才排斥“操持家务”,这个层面来说,男女已经平等了,不平等只是持家者和养家者之间。

[img=5:C][/img]
[img=6:C]持家者和养家者共同支撑起一个家[/img]

持家者和养家者的不平等,源于一种势力的眼光:以经济决定地位。这也是当下,社会阶级形成的基础,但问题是,家庭不是社会,家庭是以爱为基础建立的,而相爱的双方是平等的,它不能以阶级形式来维持,因此要真正实现两性在婚内的平等,仅仅依赖男女平等是不够的,还要倡导家庭职能的平等观。

是去就业还是做家务

既然养家的和持家的一样重要,那么作为个人该如何选择?

个人认为,应该同时具备养家和持家的能力,因为这样才能确保,在不依赖任何人的情况下,既养活自己又照顾好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毕竟谁能保证,你以后一定会找到一个伴侣,即便找到伴侣,谁又能保证能陪伴一辈子?

卡比尔的母亲只会持家,但缺乏养家的能力,所以只能受丈夫的气,最终抑郁而死,如果她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就可以选择离开婚姻,独自生活。独立提供给个人更多的生活选择。

基娅的母亲不但会持家,还掌握养家的能力,所以丈夫早逝后,她依旧能好好生活,而不有求于任何人,反之,后果不堪设想。独立个体让个人具备更高的抗风险能力。

[img=3:C][/img]
[img=4:C]基娅谈论自己的母亲[/img]

卡比尔本来只负责持家,但当家庭遇到财政危机时,他立刻利用自己的养家能力,帮助家庭度过了困难时期。独立个体让家庭具备了更高的抗风险能力。

可见个体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对自己、对家庭都是有利的。

大众对此的心理盲区在于,选择养家还是持家是个关键问题。但事实上,不管选择养家还是持家,个体都需要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这才是关键,而且在这一点上,男女是平等的,两性都需要学会做一个独立的个体。

[img=2:C]女攻男受 浪漫姐弟恋[/img]

影片结合当下强调男女平等的大背景,突破各种大众心理盲区,对两性婚恋关系进行了透彻分析,且视角新颖,避免了流于表面的泛泛之谈或没有现实意义的陈腔滥调,带给观众实在而深刻的思索。

整部作品制作精良,从歌词、台词、桥段,都进行了巧妙的设计和布局,使得故事轻松、诙谐,而不至于产生说教的烦闷感,是一部兼具娱乐和内涵的上乘之作。


——————————————————————————————————————

想看更多有关印度电影的评论,欢迎订阅公众平台“Indianmovie”。

他和她的故事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