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钗记

评分:
6.0 还行

原名:紫釵記又名:

分类:剧情 / 爱情 / 古装 / 戏曲 /  中国香港  1959 

简介: 香港电影《紫钗记》由宝鹰影业公司于1959年出品。该片改编自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所著

更新时间:2021-07-19

紫钗记影评:两厢情深寄紫钗


任姐饰演的李十郎风流倜傥

仙姐饰演的霍小玉娇羞可爱

因为看了《南海十三郎》,入坑任白。从第一遍看《紫钗记》,到今天已经过了快两周了,《紫钗记》的全剧、折子戏、录音、剧本,反反复复看了多少遍,已经数不清了。脑中常常响起其中的唱段。感觉剧本都快要背下来了。从来没想过一个大半世纪前的剧目能带给我这么大的震撼。想写点什么感想,写了几千字也写不出个所以然。看了一个《唐涤生名剧欣赏》的节目,听了节目里面一些戏剧研究者的分析,才慢慢对这部剧有一点点明了。

唐涤生笔墨的光辉加上仙凤鸣演绎的精彩,此剧注定让人难以忘怀。剧中人物性格形象分明,甜蜜、悲伤、无奈、痛心、气愤、痛快各种情绪都能清清楚楚的体会到。任白的表情、身段、做手、唱腔更是无与伦比。此剧八幕,每一幕都精彩之极。即使电影是黑白画面,简单布景,也不能减少其光彩一份。羡慕看过现场戏剧演出的人,任白的表演加上流光溢彩的服饰,更能在十郎与小玉的故事里沉迷得如痴如醉吧。

此剧剧中人善恶分明,每个角色都有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地方,不仅仅是把笔墨放在男女主身上,其他配角也是各有各的特色。老儒生崔允明穷困潦倒却保持一身正气。他为了提醒十郎要对婚姻忠心,提出“借债比喻”,在太尉府堂义正言辞拒绝为十郎作媒,最后舍身成仁。十郎塞外归来,在太尉府堂上听见夏卿愿意为他再娶作媒,还再提“借债比喻”来斥责夏卿,更强化了崔允明的正直的形象。(原剧本中《吞钗拒婚》没有“借债比喻”这段,但是电影这个改动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的演出之中。)韦夏卿胆小怕事,在太尉的quan势之下畏首畏尾,但是一直没有忘记与十郎结下恩义。他带十郎去慈恩寺赏牡丹时,借cang头诗道出实情。在黄衫客逼问太尉是否草菅人命时,他站出来作证人。夏卿虽然为势所迫有口难言,但是也是个正直的人。剧里面苏少棠演绎韦夏卿的内心挣扎也是很出色的。浣纱的性格更是立体,既有活泼可爱,又有对小玉担忧牵挂。她在灯街拾翠中责怪十郎骗她东奔西跑时表现出来可爱,在小玉卖钗、慈恩寺捐献时候又表现出来担忧,在小玉决心闯进太尉府时拼命阻止,表现了仆人对主人的忠心。反派太尉恃shi弄quan、老谋深算。因十郎未及时拜谒太尉府就把他调到塞外,为了让十郎变心使计骗十郎小玉已再嫁,此计不成又马上用“fan诗”威胁。得知十郎与小玉相见后又想打死小玉强迫十郎成亲,用鸾凤和鸣来引诱小玉闯席。每个情节都让人对太尉愤恨。四叔把太尉quan倾一世,老谋奸佞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剧分为八幕,可以说每一幕都是高潮,每一幕的情绪变化都是多种多样的。整部剧的剧情更是多次反转。灯街拾翠和花院盟香甜蜜剧情刚刚结束,马上就是阳关折柳的别离之痛和典珠卖钗的凄凉。吞钗拒婚更是多次转折,崔允明以为自己终得器重,谁知命陨太尉府,十郎庆幸能塞外归来,却被告知发妻再婚,悲痛之际,又被劝再娶。本以为十郎愤恨吞钗已是此幕高潮,不料“fan诗”出现,情绪从愤恨突然转变到了惊愕委屈。花前遇侠中,戏曲版cang头诗段也是一个反转,但是电影版没有,就主要是延续典珠买钗里面小玉的凄苦。剑合钗圆是由小玉愤恨欲绝命慢慢转折到最后“渐露笑容”。凄苦中的甜蜜。最后一幕镇节宣恩也是数度反转。十郎一开始拒绝拜堂,又被“fan诗”威胁,拒绝不成。小玉闯席,论理争夫,再次被威胁,本已觉得绝望,小玉十郎决心求死。情绪此刻已至冰点,不料黄衫客出现,三下五除二就完成最后反转,太尉去guan,小玉十郎正式拜堂,大团圆结局。从开幕到结局,整个情绪跟着剧情时而高兴时而悲伤时而愤恨时而绝望。

相比戏曲版全剧,电影版删减和修改了一些剧情,剧情相对紧凑一些。不过有些段落剪辑不是很自然,像《灯街拾翠》里面浣纱问姓名的情节和《剑合钗圆》里面十郎表白心意的“盟誓永珍重”的一段,不知道是不是当时电影胶片损坏了才被迫剪掉了呢。少了感觉影响了剧情的完整。不过能看到这部电影已经是十分庆幸了。

电影里没有夏卿写cang头诗这段,现在有些剧团的演出也是没有这段。但是我觉得让十郎知道小玉未嫁,到他再返梁园见到等了他三年的小玉的时候会更加心疼,更能衔接剑合钗圆里面的情绪。不过吞钗拒婚中十郎痴情的形象已经树立起来了,他再返梁园后的表现其实也能自然衔接。只是少了这段,夏卿的形象就弱化了一点。

阳关折柳这幕也是大幅删减,十郎和小玉依依惜别的剧情基本没有了,只剩下十郎交代小玉要关照崔兄和夏卿的剧情。为后面典珠卖钗铺垫的。戏曲版中这段依依惜别的戏也是很精彩的,两人生离死别的情景直叫人落泪。

紫钗记主要是歌颂十郎和小玉经历风雨变幻依然不变的坚贞爱情。但又何尝不是写了一种老百姓在guan/ huan/quan/势欺/ling/下的无奈。太尉说十郎fan唐十郎根本无法为自己洗刷罪名,最后手段也只是求死。小玉被夺去夫婿,也是只能求死,别无他法。最后不是四王爷出现以更大的quan力zhen/ya太尉,这部剧就只能以悲剧收场了。幸好作者还是笔下留情了。

有人说不明白为什么太尉用尽手段也要十郎做女婿。十郎被xie迫入赘卢家,后面也不会对卢燕贞好,太尉这不是害了女儿嘛。其实十郎对于太尉而言,不是女婿,更多的是好像花瓶一样的物件,一种可以用来炫耀的zi本。太尉用尽手段争抢只是为了展现自己的quan力无所不能,他的quan威不容qin犯而已,从来不为十郎考虑一星半点。对卢燕贞而言也是一样,十郎和她喜欢的一件衣服没什么两样,只是喜欢就一定要得到罢了。再次体现了当时老百姓在guan员的权力qi压下完全是没有尊严的。


来说说个人最喜欢的也是最经典最为人传颂的两段戏吧。一是灯街拾翠里面的小桃红唱段,二是剑合钗圆里面春江花月夜唱段。

【灯街拾翠】

小玉早慕十郎才华,对其写的诗“开帘风动竹,疑是古人来”爱不释手。这首诗也成为了他们相遇相认的一句暗号。十郎通过鲍四娘口中,也知道有这么一位仰慕自己诗才的人,还“生得高情逸态冰雪聪明”。未相遇之前,两人早已对彼此有心思了。(关于小玉情感的描述,戏曲剧本里比较完整,电影版本基本略过了。)

后来就是重点剧情:小玉坠钗,十郎拾钗,相认,定情。

十郎使红叶计那里真的让人看得心里小鹿乱撞。面对调皮可爱的十郎谁能不爱呢。看着十郎小玉共同拾叶那个镜头,心也跟着跳了一下。十郎潇洒自报家门时说出来诗句“暗号”,两个人的爱慕就对上号了。小玉面对心上人,想起自己现在身世落魄,又怕自己配不上十郎,面对十郎强烈追求又羞愧又犹豫。十郎一点也不介意小玉身世,直接就求婚了。十郎潇洒,小玉娇羞,一来一回,看得人心里也仿佛喝了蜜糖。

任姐饰演的李十郎风度翩翩气宇轩昂剑美星目风流倜傥,仙姐饰演的霍小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风姿绰约,写尽溢美之词也无法形她们两个的气质,就是才子佳人,神仙眷侣,天生一对。两人对唱的时候眼神交流也是在谈情。十郎后着脸皮大胆追求,小玉娇羞中暗暗欢喜又暗暗不安,真的叫看客又紧张又心甜。任姐将李益那种厚脸皮又急切想认识心上人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红叶计那里表现得调皮、活泼又有一点无赖,求婚时的直接大胆,让人真招架不住。仙姐演的霍小玉那种娇羞又暗暗惊喜和对心上人的爱慕的神态也是表露无遗。特别最后进家门前的那个摇头,叫人怜爱。看着她们的表演,恨不得能多几双眼睛,不想遗留每一个眼神表情动作。真的全身都是戏。

除了任白的演绎出色之外,唐涤生的词也是优美得无以复加。“惊钗光暗诧,花枝冷月下,似玉蝉倒挂”“失钗经厌诈,似月怕流霞,将紫钗借意共话,指鹿为马”“半遮面儿弄绛纱,暗飞桃红泛赤霞”“惊怕命似秋霜风雨断爱芽,惊怕落拓笙歌君说玉有瑕”。很多地方都引用了典故借喻,让唱词更有古诗的韵味。

【剑合钗圆】

仙姐念绝命诗是那种病泱泱,又心疼,有决绝的神韵,看得人和十郎一样心疼。十郎抱着晕倒的妻子,一句哭腔“雾月夜抱泣落红”唱得人心都震颤了。十郎又心疼又委屈,一边唤妻一边轻摇一边落泪,还轻轻地贴脸,眼神一刻都没有离开小玉。(电影版“唤魂句”这句的镜头是给了霍母和浣纱,真是气死人,好想继续看任姐的样子)

面对妻子的轮番质问,十郎是满腹委屈不知从何说起,又心疼又委屈地低头摇头。看着病重只剩半条命的妻子,恨不得步步搀扶,即使妻子轮番推开自己,却也亦步亦趋,不愿远离。实在被质问得受不了了,才弱弱的反抗一句“郎未变爱,针锋相迫刺郎实太阴功”(戏剧版的“未免阴功”,感觉相较电影版会更加弱一点)。听见十郎的反抗,小玉说出全段最强控诉“我典珠卖钗,以身待君,盼君望君,醉君梦君,你到今竟再婚折害侬”,字字泣血。经过十郎的解释和示爱,小玉才渐渐软化态度,最后冰释前嫌。

电影里少了十郎“盟誓永珍重”和后面夫妻和好后重新戴钗的情节,有一点可惜。

想起十郎经历塞外三年风霜,被软禁太尉府,被骗小玉已另嫁他人,又被强迫要娶卢燕贞,心里都苦得不行了,如今虽然看见爱妻没有另嫁,但病得奄奄一息,还不停指责自己,心里又心疼妻子又委屈自己受的苦,又恨自己没办法抗争,真是百般滋味。

小玉变卖家当苦等十郎三年,三年间一点音信都没有,本来已经因郁成病,又不肯就医,又忧郁又凄凉,为生计没办法,要变卖定情信物之时,又得知丈夫再娶,更是如天雷一击。再见到负心人,口口声声说没有变心还爱自己,面对这个满口“谎言”的“骗子”,自然又怨恨又感觉自己可怜,心疼欲绝,才说出典珠买钗一句。

任姐演的十郎整个唱段基本眼神、手都没有离开过小玉,仙姐一走位,任姐就亦步亦趋的跟着,随时扶着病妻,被爱妻指责时候那种委屈的小表情,低头,摇头,又深情看着妻子,对妻子的爱怜,对自己的委屈,其中的感情,都没有笔墨可以形容了。

仙姐演绎病重的小玉,真的和第一场《灯街拾翠》的小玉判若两人,那种病入膏肓的神态让人看见了就心疼,眼神又可怜又怨恨,虽然病重无力,面对十郎亦步亦趋扶着,也几度想推开,恨之中有带着醋意。其中情绪也是言语无法形容了。

两个心事重重的可怜人再见面,才有了剑合钗圆这百世流芳的唱段。无论是唐涤生的唱词,还是春江花月夜的曲,还是任白的演绎,都全力把各种情绪拉到最满。感觉无法用言语说得清楚。纵使复看几十遍,也无法厘清。听到春江花月夜的曲一起,便马上被带入剧中人情绪中去了。任白这段水平之高,已无法再尽溢美之词了。

【吞钗拒婚】

也再说一下这段吧。

十郎闻得小玉另嫁,心疼自己苦相思落空,但是丝毫没有怨恨小玉变心。太尉趁机劝十郎再娶,十郎也坚持“情心早共瑶琴碎,琴碎新弦再续难。”,宁愿殉情。

戏曲里面有“你,你,你个负心人,”和“怨句负爱寡恩红颜”两句。电影里都删了。这样改动,使人感觉十郎即使对妻子有埋怨,但是没有怨恨。即使小玉变心,他也不肯移情。太尉说夏卿为媒,他也是义正言辞的斥责夏卿忘情,更是强化了十郎痴情的形象。

电影里面加了一段对白,太尉说十郎不是殉情只是不愿娶卢燕贞,十郎马上气愤又不屑的说“高攀不起”,任姐那个瞪眼真的绝了。

以为吞钗已是戏剧高潮,谁知太尉污蔑十郎造反,剧情又急转直下。十郎的气势突然没有了,感觉是着急想求饶。可能在古代图谋造反就是一个人的死穴吧。十郎被太尉要挟之后,就气焰全无,乖乖甘愿被囚太尉府了。戏曲里面有“无意文章空惹祸,方信落网归鸿摆脱难。劫后怕见烛花红,百拜哀哀求宽限。”这段,感觉十郎面对强权还是有挣扎,想拖延婚事,但是电影里面没有了,变成了好像十郎就直接默认了婚事,不作反抗。

任姐这段吞钗拒婚的演绎也是精彩,听见小玉弃卖钗时的惊讶,对钗诉说时,伤心、对自己的怨恨,对小玉的思念,轮番交织呈现在任姐面上,目不暇接。接着是斥责夏卿那种愤怒,听见太尉逼自己再婚,又表现出来伤心痛苦中带着坚定,打算拒绝到底,以身殉情,中间还带着偷泣,吞钗时又是一副愤恨坚定的模样。从进太尉府堂到被带去别馆,这段剧情情绪变化起伏又多又快,任姐都驾驭自如,每一种情绪都很清晰的表现出来,又过度得很自然。

整部戏无论是故事、剧本、音乐、曲词、人物性格、演员演绎都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赞美的地方,按照那个电视《唐涤生名剧欣赏》节目里面的大学教授所说,研究这部剧的材料足以写成论文。我写了这么多,其实只是在表达自己观影中的情绪。其实远远没有说出这部剧光芒中的一星半点。感谢任白唐加上仙凤鸣这样说神仙组合,创造出如此光彩夺目的剧目。让大半个世纪之后的人依然能为之着迷。


紫钗记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