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 第三季

评分:
6.0 还行

原名:Silicon Valley又名:

分类:喜剧 /  美国  2016 

简介: HBO续订《硅谷》三季。

更新时间:2016-12-15

硅谷 第三季影评:《硅谷》S03E08:Laurie凭什么低价收购Erlich的股权?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趣硅谷”,图文版见这里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NTI3NDkyNw==&mid=2247484361&idx=1&sn=8835e7c3708f08b3c9fbf41dbbd7a42c&chksm=ebefe589dc986c9fce7bc06efa5a1b7b32c49d2d4d3294a15395cf998dc096605913b512fd96#rd

本季接近尾声,Pied Piper 历经了将近3季的磨难,终于上线,大获好评。
画面一开始,Richard 和Erlich 就坐在演播厅里接收彭博新闻的采访。

Richard 一如既往的有聚光灯障碍,有些手足无措。

Erlich 自吹的老毛病又发作了,不停强调自己名字的正确写法,不给旁人说话的机会,弄得主持人很无语。

接下来,第一个冲突就产生了。

当主持人问Erlich 拥有Pied Piper 5%的股份是什么感觉时,Richard 终于插上了话:“不,他实际上拥有10%的股份,Erlich 是公司的早期投资人。”

心虚的Erlich 赶紧岔开话题。

而正看新闻的 Monica 炸了,立刻电话质问 Erlich 为什么不向Richard 说出他已经把股权卖了的事实。

Erlich 振振有词:Richard 需要我陪他出席这些公众场合,不然他Hold 不住。

偶然间得知有人抛售Pied Piper 股份,Richard 立刻怀疑是Monica 干的。

气急败坏地给Monica 打电话,才得知真正抛售股票的人是 Erlich,两人正面冲突。

Erlich 说出了自己隐瞒事实的原因:如果说出了真相,自己就完蛋了,硅谷再也不会有人跟他合作,并列举了当年苹果联合创始人Ron Wayne 的做法(关于这个事件,趣硅谷以前深扒过,有兴趣的可以去关注微信号)。

Richard 却因为Erlich 的做法,不得不承担极大的风险。因为一家公司在刚上的时就出现内部人员抛售股份的现象,会让外界以为公司出了问题。

Richard 准备将事情的缘由撰成新闻稿发到网上,碍于往日的情分,他决定只要事情没有泄露就不发。

参加“名利场”晚宴前,Richard 巧遇前投资人Russ ,得知Erlich 把股权卖给了Laurie ,而且是以净身出户的价格。

就在当晚,CJ就在科技博客发了一篇稿子,把股权的事情捅了出去,而被采访人正是Erlich 。文章用词尖刻,说Erlich 是科技圈最大的蠢货。

但恰恰是因为Erlich 这种牺牲自己保全Pied Piper的做法,让Richard 深受感动,决定重新聘请埃利希为魔笛手的公关主管。

看完本集,小伙伴们除了觉得Erlich 可恨又可怜外,估计也很好奇,Laurie 凭什么用这么低的价格收购Erlich 的股权?

其实这条线在第二季就埋下了,当时 Richard 面临跟 Hooli 的官司,此时已由Laurie 掌舵的 Raviga 公司置身事外撤了资。无奈之下,Richard 找到了新的投资者 Russ Hanneman,而Russ 接下来又把所持股权卖给了Raviga,而没搞清楚的状况的 Richard 同意了所有的合同条款。

这中间,卖来卖去的是股权,决定谁说话声音大的是董事会席位。这也是 Laurie 能从根本上掐住 Erlich 脖子的关键。

首先,我们来说说董事会席位对公司的影响。

创业公司中,股份多少与董事会席位并不绝对相关,关键在于投票权。能在股东会(根据公司结构也可能是董事会)上拥有多数投票权,就能控制公司。

举几个活生生的例子。

硅谷风投公司KPCB和红杉资本各注入谷歌125万美元,分别获得10%股份。5后的2004年,也就是公司创立6年后,谷歌上市,近2000名员工获得配股。上市时,谷歌重拾美国资本市场消失已久的AB股模式,佩吉、布林、施密特等公司创始人和高管持有B类股票,每股表决权等于A类股票10股的表决权。

2012年,谷歌又增加了不含投票权的C类股用于增发新股。这样,即使总股本继续扩大,即使创始人减持了股票,他们也不会丧失对公司的控制力。目前,估计佩吉、布林、施密特持有的谷歌股票将低于总股本的20%,但仍拥有近60%的投票权。

谷歌还是这哥仨说了算

Facebook在几番融资后,扎克伯格的股份早已少于50%。但在上市时,Facebook同样使用了投票权1:10的AB股模式,扎克伯格持有的股份与一般的一股一票投票权不同,每一股有更多投票权。此外,扎克伯格还和主要股东签订了表决权代理协议,在特定情况下,扎克伯格可代表这些股东行使表决权,这意味着他掌握了56.9%的表决权。

所以,创始人在自己持有的股份被充分稀释后,仍可以设计结构,通过持有每一股拥有多票投票权的“优先股”来控制公司。

而在本剧中,好几处戏剧性的冲突都靠董事会实现:

Richard 是创始人,自然要进入董事会,占一席;

Erlich 在Richard 喝醉的情况下,连蒙带骗地让他答应自己进入董事会,又占一席;

Russ Hanneman 投资进入董事会,并且占有两个董事会席位;

Raviga是的Pied Piper的天使投资,握有5%的股份,而Monica代表 Raviga 成为Pied Piper的董事会成员。

在Raviga购买了Russ的股权后,董事会5个席位,Raviga占了3个。

Erlich 卖掉股份后,Richard让Jared 进入董事会;

此时,Richard 可能仍然拥有最多的股权,但在重大决策上,他已经没有发言权。

这也就完美地解释了本季开始时,Laurie 为什么可以轻易换掉Richard,让别人来管理Pied Piper。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股权的问题。在硅谷,不少创业公司信息不透明,在股权协议中可能会有很多坑。

以本剧出现的早期合伙人中途退出为例,大部分创业公司在制定合伙人退出机制时,会有这样一条规则:股东中途退出,公司或其它合伙人有权股权溢价回购离职合伙人未成熟、甚至已成熟的股权。

这其中,给退出合伙人的股票定价是个比较暧昧的问题。一般有两个考虑因素:一个是退出价格基数,一个是溢价/或折价倍数。用人话说,有三种给钱折现的方式:

1、在退出合伙人当初购买股票的价格的基础上,以一定溢价回购

2、根据公司净资产或净利润,按照退出合伙人所持股票的比例,给予其一定溢价回购

3、按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以一定折扣价回购

在具体操作时,不同的公司会有差异。比如,一个公司上市时虽然估值约100亿美金,但公司资产负债表并不太好。要是按照合伙人退出时可参与分配公司净利润的一定溢价回购,这个悲催的合伙人很可能吭哧吭哧干了N年,最后净身出户;如果按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价格回购,公司又会面临很大的现金流压力。

所以,合伙人想中途退出,能拿到多少钱完全要看当初的约定。如果当初就是个模棱两可的说法,白干甚至倒贴钱,然后卷铺盖滚蛋也不稀奇。所以,本集中,Erlich 不得不贱卖Pied Piper 10%的股份也不难理解。

创业套路深,步步都是坑,合作路也滑,人心很复杂。

想接收趣硅谷推送的更多有趣信息,请扫二维码关注

<图片1>

硅谷 第三季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