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不哭

评分:
6.0 还行

原名:十七岁不哭又名:

分类:剧情 /  中国大陆  1997 

简介: 这是一群十七岁男生女生的故事。班长简宁(李晨 饰)成绩优秀,勤奋自勉;杨宇凌(郝

更新时间:2016-07-18

十七岁不哭影评: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img=1:C][/img]
这几天看了郝蕾和李晨主演的电视剧《十七岁不哭》,主要讲了一群高一学生的故事,里面涉及到了青春和成长。
成长是什么?这是值得讨论的永恒话题,不同时代的成长会有某些相同的特质,例如十七八岁的我们都会想法简单、内心敏感、自尊心强等。但不同时代的青春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内涵。经历二次世界大战和解放战争的那代人的成长饱受苦难,成长的全部都仅仅是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文革那代人的成长充满了无所畏惧的热情和荒谬,那代人的青春太慌张了,好多事还没想明白就一大把年纪了;而改革开放、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80年代到新世纪出生的这一代人明显区别于以往时代,其特点是:多为独生子女,物质基础极大丰富,通讯、交通等科技极速发展。这三代人(以30年为一代人)分别对应着我们的祖辈、父辈和我们。
主要谈谈我们这代人的特质。家庭结构、经济基础是决定个人成长的关键性因素,同时也决定了个人性格的初步形成。我们这代人多为独生子女,所以会得到更多的家庭关注,这种强家族关注力更容易使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体现家族特性,例如绝大多数无主见无独立意识的父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子女,典型的例子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停的劝诫子女要关注学习成绩,能赢在高考考取一个好大学。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功课考取高分,这也成了评价我们优劣的唯一标准,其它技能都成了“不务正业”。但真到了选取大学的时候却一筹莫展、人云亦云:报个医学或是师范吧,以后可以当个医生或是老师,男孩子最好能进个部队院校。强家庭关注力的局限性来源于家庭主要成员(父母)自身的局限性,正如我上文所讲,由于时代特性,他们那代人真正有独立意识的少之又少,亲身经历高考读完大学的也为数不多。从众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这就决定了投射在我们这代人身上的关注呈现出某种社会群体一致性,而这种群体一致性往往是盲目的、错误的,会带来不利的后果。
家庭关注力的增强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过度溺爱。我们这代人本身生活条件就比上代人好,再加上家长的精心呵护,直接导致了我们成了上代人口中的“温室里的花朵”、“大棚里扣的豆芽菜”。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做饭、缝补衣物、家务农活等丧失殆尽。过度溺爱会使我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过度膨胀,从而导致内心极为敏感脆弱、过分追求认同感、无法独处。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家庭环境差异对我们这代人成长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的改变,我们这代人的家庭物质基础开始出现明显的高低分化。这明显不同于我们父辈那代人,他们那代人的家庭条件基本一致,都穷。而我们这代人的家庭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我们成长过程中性格和价值观的初步形成:自信心和自卑感,慷慨大方和小气,虚荣心和谦虚。成长时期的我们想法简单,简单的类似说法还有幼稚、单纯等等。我们会下意识的认为,如果我们的家庭条件好,我们就会有更强大的自信心、更加慷慨。反之家庭条件不好的就会有自卑感,更显得小气。其实这都是成长过程中想法的荒谬。但对于价值观还未形成的我们,这种想法似乎没有什么不对的。正如木心先生所说,真正有独立意识的人的价值观形成是这样子的:宇宙观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对于17岁的我们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几乎没有,价值观才初步形成。我们所谓的想法并不来自于我们的独立意识,多为没有价值的群体性意识、下意识等。直接表现为想法的极大波动性。(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并不太容易受他人影响,此时的我们较为固执、叛逆。容易受他人影响是进入陌生城市,上大学期间的主要特质。)直接表现还有情绪的波动,这会直接影响我们性格的形成。
17岁的我们如何定义朋友?在电视剧《十七岁不哭》里女主角杨宇凌将朋友区别于“玩伴”,玩伴可以一起学习、游戏。但朋友之间是可以互相倾诉生活中的烦恼,给予心灵的慰藉。玩伴不一定是朋友,朋友却往往是玩伴。比较而言,玩伴和朋友是人与人相处的较为亲近的两种模式,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如果认为朋友比玩伴更重要更高级,那就是我们所处心理尺度的局限性了。其实有的时候玩伴比朋友更重要,记得这句话:陪伴,永远是表达感情的最重要形式。在17岁的时候,我们更容易把能说心里话的称之为朋友,即使我们清楚的知道,我们所有的困惑和所遇到的问题在和朋友倾诉过之后并未得到解决,但我们并不在意这些,我们在乎的是“说出来”,在乎的是认同感。如果朋友在倾听之后给出强烈的回应,那么我们和朋友之间就建立了一种认同联系,这种认同联系会让我们感到安全,感到不那么孤独。当杨宇凌在各方面都太过于表现自己、太过积极时,大家都不再和她一起吃饭、一起上厕所。她不在的时候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她一出现大家都不说话了。这些现象都说明杨宇凌被大家孤立了,结果是导致杨宇凌开始沉默,内心产生了孤独感。可以看到,在成长期的我们心理即为脆弱,会因为群体的不接受而心理孤单,甚至抑郁。杨宇凌后来慢慢适应的这种被群体排斥的感觉,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再后来大家又都接受了她。
剧中出现最多的词就是简宁的“兵荒马乱”和杨宇凌的“生命的困惑”。杨宇凌形容生命的困惑是那种怪怪的感觉,突然觉得很没精神,很烦,很无聊,什么都不想做。很恐惧很空虚。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很痛苦也很美好。但很少有人当时就能想的明白。简宁给杨宇凌的信中说:“我们不能再这么尴尬下去了,我们这个年龄承担不起这么劳心费神的东西。宇凌,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女孩子,我欣赏你关注你,但我也太在乎我的学业我的成绩,我需要太多的孤独太多的冷静,去看书去做题去做试验,因为我是如此渴望成功和优秀。”岳晓丹对杨宇凌说;“我们要学会放弃。生活中有很多诱惑,很多很多。就像进了商场,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肯放弃,那当然不行,因为我们没有钱支付,我们毕竟只有十七岁。十七岁的人,只能做十七岁的人该做的事。” 数学老师对杨宇凌说;”就像我们坐车去目的地,沿途风景很美,美得让人心醉,情不自禁地想下车看看,但是,你要拼命地忍住,因为这儿不是你要去的地方。如果你觉得忍不住,不妨下车看看,然后再去。那么你再搭的车,就永远不会是此时此刻的这一辆,你就算到达了目的地,也不再会是生命中准时的那一刻。” 我们往往是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把过去的事情想明白,当我们想明白的时候,其实有些事已经不重要了。
由于通讯、交通等科技的发展,我们这代人可以更加容易的互相了解、联系,也更容易看到更大的世界。我们可以到更大的世界去思考什么是“生命的困惑”。17岁是美好的。在独立意识还未曾建立起来的时候,什么都可以去幻想,漫无边际的做梦,因为未来有无数种可能。17岁之后也是美好的。当我们有了独立意识后,我们会更加坚定的一路走下去。

十七岁不哭的相关影评

十七岁不哭
啊哈 • 青春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