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之爱情

评分:
6.0 还行

原名:劳工之爱情又名:掷果缘 / Romance of a Fruit Peddler / Love's Labours

分类:喜剧 / 爱情 / 短片 /  中国大陆  1922 

简介: 20世纪二十年代的旧上海,转行做水果生意的郑木匠(郑鹧鸪 饰)与祝郎中(郑正秋

更新时间:2019-11-03

劳工之爱情影评:自觉推进电影化探索的早期喜剧短片

中国电影史经典影片赏析 北师大
一、《劳工之爱情》
1922年 明星电影公司 (20世纪20年代最重要的龙头公司)
自觉推进电影化探索的早期喜剧短片
郑正秋、张石川 中国电影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难夫难妻》1913年,中国电影从无到有。
《孤儿救祖记》奠定了中国情节剧的模式和家庭伦理叙事雏形。
《火烧红莲寺》1928年,带动第一波武侠神怪电影热潮。
《歌女红牡丹》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邵醉翁天一电影公司与六合围剿

《劳工之爱情》滑稽夸张的默片风格
故事简单,线性叙事,主题浅显,符合当时观众接受。
赞美自由恋爱,反叛传统婚姻理念。
电影教化性的功能性。
1. 故事完整清晰,情节注重因果关联,悬念设置前后呼应与紧密衔接。
2. 人物塑造个性鲜明,细节设置真实,精巧,性格情感刻画到位。
3. 演员表演虽然很夸张,但在夸张中尽显诙谐幽默,又极富生活气息与性格化。
4. 电影化时空的营造,镜头语言与剪辑技巧的多元尝试。打破舞台化画框的限制,创造影像化、电影化的时空。

自1905《定军山》,电影与戏剧自起始就具有天然紧密的联系。电影早期受到戏剧的浓厚影响,比如三一律,时间情节场景非常集中。舞台化的特点早期对观众的情节理解有帮助,但是影像化的程度不够,具有单一视点的限制。
在《劳工之爱情》中导演张石川试图进行电影影像化的探索。
1. 通过物件前后位置的对比,加强场景的纵深感。
比如祝医生家的场景美术上的距离感呈现。
2. 通过人物的动作和位置的调度,加强场景内人物的纵深调度。
3. 借助人物的动作制造完整空间的感觉。
比如用墨斗送水果,局部空间通过动作整合为完整空间
4. 电影化时间的表示,常用钟表的特写,或者过渡场面(茶馆)表示时间的变化。
5. 通过交叉叙述,来表现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把三方的人物联系在一起。
6. 镜头有了景别的变化,采用快速剪辑的降格摄影镜头。摄影机与被摄物体对象之间距离的变化,形成景别的变化。画面分割。

五、该片深受戏剧戏曲影响,舞台化特征明显
1. 演出之前“本剧事略”
2. 演员夸张式表演。
3. 三一律,时间场景人物集中。

六、影片受到外国电影影响
1. 中英文字幕
2. 受好莱坞影片影响

《劳工之爱情》自觉推进电影化探索的早期喜剧短片。




劳工之爱情的相关影评

劳工之爱情
平田 • 随笔
劳工之爱情
M • 记笔记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