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说

评分:
0.0 很差

原名:American Fiction又名:

分类:剧情 / 喜剧 /  美国  2023 

简介: 以出版行业的角度聚焦将“少数群体的声音”进行商品化。

更新时间:2024-03-13

美国小说影评:真实与虚假的矛盾


记录个人想法。

《美国小说》,其实最让我想不明白的一点,在为什么当电影以最后一个结局出现时,我会和那个片中扮演导演的人一样,觉得那个结局是最好的。

主人公一直在强调那是一本迎合读者的小说,把这本小说贬损的一文不值,甚至连带着喜爱这本小说的人都被他看做成热衷垃圾食物没有品味的人,但是这种品味,是和他之前写作的作品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他之前书写的作品想要尽可能还原真实,而片中一个片段带过的书架,分类标签写着神话研究一类的名头。当他的书被看做是有色人种研究时,他觉得自己的作品被不公正的对待,在作品的价值之前,人们先看到的是作品背后作者的标签。这种愤愤不平当然是可以被理解的,甚至很多人在自己的现实处境中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和感受。

但回过头来说,难道作品被分类在一个标签底下,就不是一种先于作品价值之前的“偏见”吗。一部如他所言有艺术价值的,给予人类精神财富的,“好”作品,必然是不能被简单概括为某一种特定种类的,在神话和文学研究之中,它更加包含着对神话与文学背后,关于人的分析,它可能涉及心理学,可能涉及人类学,可能涉及种种理论,同时还包含着字句本身的设计,包含着逻辑的架构。难道仅仅被定义为某一种特定类型,不是一种冒犯吗?

还是说,因为这些标签足够“文学”,看起来好像是抹平了某种不平等,给了作者,一个作为被区别对待人的平等感受?

当作者批判女作家戈登,指责她以贩卖标签而获得成功时,难道作者没有在借助神话、文学、研究领域中,那些已经建立起读者特定视野的前者们的“荣光”吗?

无非是捧起这本书期待的差距,无非是一种标签与另一种标签的差别。标签只是标签,而标签背后人们的偏向性联想才是问题。因此怪罪自己的作品,怪罪喜欢作品的读者,在我看来很有种自命清高的感觉。并且颇具矛盾的地方有这样几点:

首先,作者开始创作这本小说的时间点,是在他失去了妹妹,和疏远的弟弟重新建立起联系,遇见了一位心仪的女士,发现母亲祸患病症,也就是作为一个原本孤立的人,发生着众多感情联系的时刻。而小说中所讲述的故事围绕一对黑人父子,而在此之前,我们已经从电影的叙述中知晓子辈的三个孩子与自己的父亲间有着解不开的心结。

因此在我眼中,这本小说是不可能充满讽刺,反而会探索着情感联结这个话题。也许他借用的题材烂俗,附和着白人眼中非裔的刻板印象,但小说的内核绝不仅限于此,它本身就开始在一个悠长且有些酸涩的氛围中。

其次,如果说开始贬损小说,后来看到巨额收益后改变态度的经纪人;用天价金额买下这本书,因为它够“黑”,并同意更改一个有争议性书名,使它“更黑”的代理商;夸夸其谈,相信作者随口编造的谎言,盛赞“好莱坞”式结尾的电影制作人,他们是有眼无珠,只追逐利益的资本主义怪物的话,那么作者喜爱的女士呢?

她有着作为人的美好,美好到足以吸引到作者,可仅仅因为她不认为作者自己的想法,就成为一个烂俗的、饥不择食的猪了吗?这一点很矛盾。我忽然想到电影前面给女士铺垫的解释,在于她是一个公设律师,为犯了罪的罪犯辩护,她说“因为他们犯了罪,所以就丧失全部人的价值了吗”。

这话在那时听有点莫名其妙,以至于我观看影片接下来的叙述时,始终对她保持着警惕和不确信,后来看完发现,原来是在为书的分歧一事打圆场。“因为书是一本刻板印象小说,所以它就丧失全部价值了吗”。

不过这个片段的作用在我这里并非如此,而是女士作为公设律师,她见过的真实的犯人远比凭空想象黑人罪犯的作家多很多,并且电影制作人也曾提到,他有过一段监狱经历,如果他们可以领会到小说的魅力,那这就证明小说本身确实让有真实经历者也信服,并且在那之外,还写出了罪犯们的情感与心理,能让相关者共情。

这难道不恰恰说明作者在这个题材上的优异表现吗?这不就是小说本身具有价值和魅力的证据么。

影片中设计的小说评选活动,用三个白人作家的一致赞美,反衬非裔作家对这本小说虚假的洞见,但矛盾的地方在,如同两位非裔作家一般,三位白人作家同样是出版小说,并以此为生的人,出版商和电影制作人一样是在他们自己行业里的翘楚,更何况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大众读者的热潮。如果这本书只是垃圾,那么这一切电影中的构想,统统都不会实现。

何况洞见这本小说虚假的另一位非裔作家,她的小说是在影片开头就有着负面叙述的,作者也与她有过针对这本小说与她的小说有何不同展开的讨论,结论是,她之所以对这本书给予负面评价,是小说除了虚假之外,还挤占了她的生存空间。这种叙述很难让人真的相信名为《F》的小说,是个纯粹的垃圾。正如作者从没完整读过女作家的书一样。这是一种具有固有指向思考的偏见。

题外话,其实女作家的书让我想起之前大热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我读过,我还看过《风雨哈佛路》,以及那位作家的访谈。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它们确实给身处低谷的人带去了一些希望,尽管这份希望,是那些读者们本身就在追求的。可小说的意义大概有部分就在于此,在于我们阅读书籍,是为了观照我们自身,以第三人称的视角,以安全的距离,不那么痛苦,不那么情绪化地审视着自己。

当她们说她们的痛苦有一天忽然成为过往时,我们也会想着自己此时的痛苦,终有一日也将过去。如果有一本小说能这样走进读者的心,那么它就有所价值,并有着超越时间空间的力量。也就是艺术性。

最后,快餐小说、类型小说、族裔小说,唯利是图的出版界,追捧“廉价”文学的读者群体,他们确实存在。这是我们能从社会中观察到的真实现象。一茬一茬签人的平台;要求立刻看到爽点的读者;投稿后要等足三个月,多数是石沉大海的杂志社,等等。没人给作者一个生长的时期,大多数怀揣着理想的青年也就此失去生机。熬过入行的初期,甩到作者脸上的也只有“大火”“大卖”这样唯一一个评判标准,作者作为创造作品的中心,却“成功”与否,都被排除在这之外。

他们理应愤怒,也理应怀着一颗冰冷讥讽的心。在这部电影里讨论的,正式虚假背后的真实。无论是叙述主线的“假小说”,或是明知父亲出轨但装作不知的母亲,还是“认为”自己被排除在家庭之外的主人公,他们都用各自的谎言织造一条白色的纱巾,蒙在自己的眼睛上,讲那被过滤后的真实就是真实。

影片结尾,一个在片场工作的黑人与写出“假黑人”的主人公对视,这个镜头的虚假与真实对照意味再明显不过,但被愤怒、讥讽、冰冷蒙住眼睛的主人公,对自己小说价值评断的虚假与真实,他脑中心中的虚假与真实,更是在另一个位面,与镜头形成第三重的对照。

这个在片场打工的黑人,是否有可能也看过《F》,并喜爱它呢。如果他也如此,那么他也会成为作者要批判的对象吗?

如果这个黑人,在改编为电影的《F》中谋得一个小小的角色,因此获得一笔工资,那么《F》这本小说,仍然还是无意义、无价值的吗?

正如非裔女作家在辩驳时提出,究竟是因为她写了“黑人小说”被作者如此抨击,还是因为她是个女作家,不能进入出版界而被抨击。这话我想反过来说,黑人小说占据出版界,难道对黑人来说是不好的吗?双脚站在实地上才能谈价值,否则岂非空中楼阁。没人想看一本长篇大论描写自己将死母亲的小说,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母亲。作者在出版业感受到的愤怒、冰冷、讽刺,在每一个人心中都存在。

每一个行业都指望迎来的是自动下金蛋的鸡,每一个还不会下金蛋的鸡,都是没价值的鸡。没人得到时间成长,没人能阻挡这部飞速运转还不断加速的机器。

母亲说作家的父亲和他一样是个天才,天才总是孤身一人,总是孤独。弟弟说人们想要爱你,要让人们爱全部的你。天才的全部就是人,他制造蓝牌酒,他也制造红牌酒。如果这个世界有一个真相的话,那真相也就是人只是人,不是金蛋、不是鸡、不是机器。

爱人本身,而非崇拜高贵的艺术,崇拜价值,崇拜机器。不过我个人很质疑就是咯,在我看来没人能不喜欢金蛋,也没人拒绝搭乘高速机器。

回到最初的问题,假小说的主人公之所以应该有一个戏剧性的盛大结局,原因在以下四点:

其一,固然可以说这种戏剧性的人生不真实,但看虚构小说的读者从一开始就没期望它真实。如果故事和读者的人生轨迹重合,那么难免要在阅读的时候分散注意力,将故事外的情绪带入故事当中。

其二,一个戏剧性的结尾能加重读者的感受和记忆留存,当ta受到触动且对此念念不忘的时候,才是ta真正去思考故事中行文和逻辑的时候,更有甚者会因为一些疑点去着手细看第二遍。

其三,故事结束了,故事外,人的人生才开始了。故事中的人再真实也是过滤后的,他永远不能代替人的生活。

其四,故事结束了,新的故事才会开始。不止开始于读者眼前,也开始于作者脑中。

24.03.12


美国小说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