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式英语

评分:
6.0 还行

原名:English Vinglish又名:救救菜英文(台) / 纽约精读游(港) / 印度英语

分类:剧情 / 喜剧 / 家庭 /  印度  2012 

简介: 莎希(希里黛玉 Sridevi 饰)是一名喜欢做拉杜球的印度家庭主妇,因为终日把

更新时间:2018-10-18

印式英语影评:一个女人到了年纪就该放弃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力,那和死有什么区别?

上个月我的电脑突然跳出这样一条新闻“印度著名影星希里黛玉于迪拜酒店溺亡”,上网一搜,满屏都是这个消息。不了解印度电影的朋友可能并不知道希里黛玉,但如果对印度电影稍有关注,便知道其在印度影坛确实是明星闪耀,赫赫有名,连印度现任总理也对她的去世发文哀悼表示哀伤。
希里黛玉出身贫困家庭,童星出身,共演过236部宝莱坞电影,在印度是国宝级女星,她生涯获得四座Filmfare奖最佳女主角、一座特别奖,被称为宝莱坞女皇,在她面前,艾西瓦娅和玛杜丽都只是后辈。她婚后曾息影,2012年以《印式英语》重返影坛,我今天就想来谈谈她生前的这部作品。
女主莎希是印度社会中产阶级的家庭妇女,生活优渥舒适,有一个工作体面的丈夫,一对上着私立学校的小儿女,表面上看起来,她应该是很能安于自己的幸福人生了。然而随着影片的展开,我们发现也不尽然,丈夫与妻子缺乏共同语言,总在不经意间暴露对莎希这种传统印度妇女的轻视,学习优异的女儿更是毫不掩饰对不懂英语的母亲的鄙夷,觉得母亲在朋友家长和老师面前丢了她的脸面。莎希时常黯然神伤,她为家庭牺牲了一切,却得不到丈夫和女儿的尊重。
一个偶然的机会,远在美国纽约的亲戚发来邀请,希望莎希提前一个月过去帮忙准备婚礼,可是莎希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交流也只能蹦出几个不成句的英语单词,但丈夫一直催促莎希过去帮忙。最终莎希还是顺从了丈夫的决定,独自登上了踏往美国的飞机。置身于曼哈顿的莎希就像来到了全新的世界,整个世界的繁华突然一齐簇拥到她的眼前,刺激着这个足不出户的女人的视觉,让莎希呼吸到了从未享受到过的自由气息。
然而即便脱离了不受尊重的家庭环境,即便姐姐一家向她表现出了最大的善意,大伙儿在与侄女的未婚夫交流时用英语,而转向莎希时则用印地语时,莎希还是感受到自己的格格不入,自卑依然如影随形。
在与侄女回家的路上,莎希看到了公交车上的“四周英语速成班”的广告,她决心用一个月的时间改善自己的英语。她遇到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同学,她不再被否定,也逐渐展露出了她内在精神的丰盈与宽容,她由衷喜欢这个充满平等温馨的小团体。几周之间她的英语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愤怒之时尚能不自觉甩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点餐。在纽约的大街上,她用一袭风衣代替了她一直穿着的莎丽,她的脸上满是自信的神情。
丈夫和儿女提早到了纽约,把莎希重新拉回到了现实世界,女儿依然大喊大叫冲着自己的母亲大发脾气,丈夫依旧自以为幽默地贬低着妻子的厨艺。在小儿子意外受伤的时候,莎希因为上课不在现场,她深深地自责,觉得自己背弃了母亲的责任,而丈夫也明确感觉到了她的心猿意马。
侄女的婚礼与考试安排在了同一天,莎希决定不再上课不再参加考试,但贴心的侄女最终把英语学习班的同学和老师都邀请到了婚礼的现场。轮到莎希发言时,丈夫看似体贴地帮她拒绝这个机会,但女主拦住了丈夫的手,她用不太流利但发音准确的英语表达了对新婚夫妇的祝福,也表达了对夫妻相处之道的理解和对家人之间羁绊的肯定。一席话间,丈夫和女儿双双低下了头,而学习班的人则欢呼雀跃。
在女主角莎希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许多母亲的影子,她们殚精竭力操持家务,为家庭奉献一切,舍弃了自我追求,压抑了自我需要,换回的却是丈夫子女的漠视。丈夫觉得我已经给你提供了衣食丰足的生活条件,你就不应该不知足追求什么精神独立,而儿女们也觉得追求与进步都属于年轻人,母亲们只要喝喝茶聊聊天和同龄人一起跳跳广场舞准备安享晚年就足矣。而在这一切之前我们也忘记了母亲曾有过年轻的时候,和女儿一样有过最美的韶华,有过自己的事业和爱情,然而当她们逐渐老去,她们的牺牲成了一种理所当然,她们的遗憾成了不足挂齿的小事,不再有人能耐心倾听她们的内在诉求。
即便自我标榜民主进步的九零后一代也未必能比电影里的女儿做的更好,我们用民主进步来定义自己,却把落伍保守这种词汇留给了跟不上时代的母亲。而一旦母亲如莎希下决心去做某些事情,我们未必把不信的神情摆在脸上,却时时用我们的言行无声表示出了对母亲能力的怀疑。
身为九零后的我今年也将成为一个新手妈妈,有段时间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激素水平波动,我也充满了自我怀疑。我怀疑我是不是能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做好平衡,我会不会因为工作的忙碌枉顾了我对孩子的责任,又会不会因为出于家庭责任感最终放弃我在事业上的追求。这种来自生活的压迫感是我少女时期从未有过的。
在我的潜意识里,我发觉一个女人在没有家庭孩子前在事业上冲锋陷阵是很被社会被自己肯定的一件事情,而一旦有了家庭和孩子,社会又默认女人应该回归家庭。街坊四邻闲言碎语间常常传来女强人的离婚八卦,我们自然不会将这事放在心上,但听的多了,我便常常疑心为何整个社会对于未婚女性和已婚女性的期许有这样巨大的差别。
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家庭,组成国家的不是一个个的人,而是一个个的家庭。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但是整个社会的思想却仍然保留了农业时代的封闭,男主外女主内是最基本的传统模式。
中国也不曾有过西方这样大规模自下而上的女权运动。五十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西方男性选择回归家庭,平分家庭责任,但是在中国还从来不曾听说“男性回归家庭”的倡议。在中国家庭里,如果有些男人在下班回家后还肯挥挥扫帚抱抱孩子,就已经算得上“好男人”了。
中国女性的困境在于我们已经拥有了趋近于西方女性的经济地位,却还不曾得到与之匹配的社会地位,整个社会还是默认操持家务照顾老小是女性的专属领域。中国独有的人情关系、社会道德舆论裹挟着几千年的传统气势汹汹碾压而来。而最让我觉得可悲的是女人最大的敌人居然还是女人,而且不少还是年轻的女性,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用新思想武装自己,却用旧道德去衡量别人。
有段时间我非常关注天涯社区的婆媳帖,尤其是08-09年的时候天涯的婆媳大战铺天盖地,满屏都是媳妇们对婆婆的抱怨,不少人抱怨婆婆只顾自己快活不愿意为小两口带孙辈, 那时候我还在读大学,对这些家庭琐事懵懵懂懂。可如今我也到了做人母亲的年纪,我不禁想问问那些小媳妇们,是不是一个女人做到了当婆婆的年纪,为丈夫奉献完前半生,还有义务为儿子孙子搭上后半生?一个女人的价值难道就在于给人当免费保姆,而且最好能把另一个女人伺候得舒舒服服当完公主又当女皇?最近我再去看帖的时候,我发现天涯社区的婆婆们发起了反击。也许因为我们也衰老了,我们中有许多也有了儿子,我们也试着站在婆婆的角度思考问题,于是两代女人间的战争日益势均力敌。
知乎有个关于应付父母催婚的问题下有个很妙的回答:“到了年纪就该结婚,那是不是到了年纪就该去死啊?”我把它改了改:一个女人到了年纪就该放弃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力,那和死有什么区别?
我始终相信,生命没有抵达终点,我们对于幸福与自我追求的渴望也将没有终点,无论我们是正值韶华的花季少女还是行将垂垂老矣的老妇。
女人的一生原该这样度过。
=========================================================================
一篇旧文。

印式英语的相关影评

印式英语
Sabre • 刚需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