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唾弃你的坟墓:复仇在我

评分:
6.0 还行

原名:I Spit on Your Grave: Vengeance is Mine又名:我唾弃你的坟墓3 / I Spit on Your Grave 3

分类:惊悚 / 恐怖 /  美国  2015 

简介: 一晃眼数年过去,珍妮弗(莎拉·巴特勒 Sarah Butler 饰)却依然深陷之

更新时间:2022-01-04

我唾弃你的坟墓:复仇在我影评:一部反系列的系列最佳


这部剧分挺低的,可以理解,这个系列毕竟定位B级片,想看简单粗暴QJ裸露镜头的人估计会大失所望。而且作为剥削片,能讨论的深度有限,台词比较直白,剧本表演镜头制作等等都比较中庸,想看有深度的电影也不需要从这部获得。但就这个系列(以及这个类型电影)而言,这部作品既延续了前作rape&revenge的框架,又有意改变了性侵部分的呈现方式;看上去更女权、更女性向,但最后对女主失控的表现又似乎并非对女权全盘接受毫无批判,而这种可能存在的“批判”又进一步深化了性侵对于女性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长期的精神上的残害,延续了前作对于性侵的批判和反抗。其中各种矛盾统一相通相悖,细究起来还有些意思。

作为一部spit系列电影,原本的程式应该是花大概三分之二的时间呈现很graphic & erotic(对于某些观众)的侵害镜头,然后三分之一的时间干净利落暴力反杀。然而这部电影前半部分完全没有性侵的直接呈现;甚至,导致女主开始复仇的朋友被奸杀的场景都没有拍出来(要知道这可是这类型片最大的噱头和最繁复呈现的部分),而是通过别人遮遮掩掩含糊其辞的转述——therapist委婉、不断“拖延”的告知Marla死亡消息,detective遮遮掩掩不能披露案件细节。这和之前的spit系列和大部分类似的复仇片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一个是直观赤裸,一个是曲折含糊),很是有趣。

这样的表现手法对于女性(或者对于侵害部分没那么喜欢的)观众非常友好,很多来看复仇爽感的观众终于不用跳过或者忍受前期漫长的侵害过程,可以直接看虐杀。这让这部复仇片似乎更女性向。但另一方面,因为缺少直观残忍的侵害镜头,一些观众可能会产生情感偏移,不能(在电影情境内)很好地共情女主和受侵害者。

另一方面,虽然电影没有选择呈现graphic的侵害场景,整部剧却all about rape。女主精神的逐渐崩溃,不断relive被侵害的场景,经常有暴力fantasy,从热血复仇到冷血暴力,从“奋起反抗”到“正义化身”到“嗜血恶魔”,都是被rape后的PTSD导致的精神人格的转变。group therapy里不同人提到不同的被rape经历,不同的经历里体现了来自亲人的漠视(Cassie的母亲),社会的歧视(Kosca的女儿被叫slut),司法的不公和无为(侵害Kosca女儿的健身男、杀害Marla的ex逍遥法外),自我的谴责(Cassie觉得I deserve this),therapist的冷漠不理解(无论是监狱里的单人therapy还是group therapy),强行灌输价值观,都是一次次意象上的rape行为,是真正侵害行为发生后的二次三次多次伤害。带着看torture porn期待来看的观众会失望,会觉得前半段节奏慢而无聊,但影片不过换了种方式讲述rape,这部分的台词其实跟graphic的侵害镜头一样直白,一样试图在跟观众建立情感联系,积累所谓的“复仇爽感”,只是很多人选择了忽略。

因为弱化性侵画面和强化虐杀部分,加上女主因为司法不公化身复仇女神替被侵害女性讨回公道,这部影片仿佛在为女权摇旗呐喊——看,我们要自己反抗,以暴制暴。可是影片并没有停留在“合理”报复上,而是让女主暴力一再升级,从为朋友复仇,到为group里其他成员或成员亲属复仇【其实我觉得这里三次虐杀的顺序可以换一下,从“被害者亲述,侵害者承认”的侵害者(Cassie继父),到“听小组成员转述”的侵害者(健身男),到“无证据仅推测”的侵害者(Marla的ex),一步步从“有可靠证据的侵害行为”到“仅凭猜测的侵害行为”】,到对并未实施侵犯行为的人钓鱼执法,到经常在监狱里跟其他女囚打架斗殴,到fantasy里杀死一切挑衅甚至没挑衅自己的人(therapist),已经从看上去的“正义”到了完全失控的状态。当她把刀口转向无辜人甚至女性的时候,跟着她精神世界一起崩塌的,是之前“为被侵害者复仇是正义的”“司法不公无为就该以暴制暴”“向男性复仇”的逻辑,这部影片也就从看上去的pro-feminism,走到(过)了批判极端女权的边缘。vigilante行为本来就存在争议,个人意志是否能凌驾体制之上,“正义”和“不义”的边界如何界定,如何防止滑坡,这些都是历来vigilante题材作品的不断探讨的话题。而这部影片的vigilante是一个受过严重创伤、精神不稳定、在逐渐失控的人,显然放任这样的个体行使“正义”是极有可能陷入“不义”泥潭的。这样的人作为vigilante,最后的失控行为早可预期,这部影片也inherently同时包含了对vigilante/女权复仇的支持和批判。

总之,这部电影使用了跟系列电影不一样的表现方法,传达出似乎矛盾的主题(不同人可以有不同解读,可能也是因此分数会极端化)。但无论对rape如何呈现,对女主行为支持或批判,对司法正义和vigilante的争议,其核心还是一个被侵害个体和群体的悲剧故事。虽然复仇虐杀很爽,it's still a sad story.

————————

1. 关于PTSD:

- 也许不仅前期明显呈现的伪killing/revenge片段是fantasy,连那些陌生男人的眼光/调戏可能都是想象,还有对男同事的友好的过分敏感,这些都是PTSD导致的(可能的)对现实的过分解读或曲解。

- jogging/running scene --> relive that day everyday

- everybody is after something - 对人性失去希望,predator or prey

- 很久不吸烟 --> 之前吸烟被污蔑/认为是city girl/不自重的象征,avoid bad memory

2. 关于二次伤害:

- 无论是个人还是group therapy,the therapists are just so indifferent - the rapists(therapist强行灌输想法,与rape无异)/二次伤害

- 影片中有很多blame the victim的情节:Marla死了,detective问女主M是不是喜欢rough sex/是否是因为M软弱;Kosca的女儿被强奸了,别人指责她是slut;酒吧里遇到的老汉说“也许这就是她们想要的”,完全是强奸犯思维;Cassie的自我责怪(内化的blame the victim):“不好的事发生在我身上,是因为我没有马上说出来,好像我喜欢这事一样”。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对被侵害者严重的二次N次伤害。

3. 关于现实和幻想/不可靠叙事(不同的解读可能):

- 性侵受害者的reality和真实的reality之间也许存在差异:被伤害过的女性的现实里,所有男性都是可怕的:不经意瞟到自己让自己不舒服的路人,展示好意就必定是想上床的同事,路上突然围上来的混混,给他钱还talk shit的乞丐,认为“they like it this way”强奸犯思维的酒客,etc. 但the actual reality is a mixture of good and bad/or just grey,示好的同事也许只是想表达友好,看起来无能的警察也许没有看上去冷血无情(虽然对Marla的死的各种暗示还是让人不舒服),甚至开头想象的那些不怀好意的“偷瞄”,也许都可能是自己太敏感,甚至,可能是幻觉。

- 开头三个跟男人相处的片段都是在therapist问“dreams again?”之后呈现的,之后连接了回忆片段和从床上起来的片段,therapy的片段有几处“从沙发上醒来”的场景。仿佛是在暗示现实、回忆、fantasy、dreams之间边界的模糊。

- Marla太像幻想中人物了,一边说着不存在“friendship",“everyone is after something”,一边就很轻松接受了一个志同道合的friend,而且J似乎从来没问过她名字,这些显然不make sense。M说起的gut the fish让人想起当时J杀Stanley时杀掉的那条鱼,陪她去逛超市时候摆弄的工具也跟之前她的复仇手法相关,而因为司法系统的无能导致杀死M的凶手walk away,导致了J的killing spree,也是跟她之前被警察侵犯过,早已不相信司法系统息息相关。女主暴力行为的升级,也是由一个“想象中的朋友”主导的“略施小惩”,到自己亲手虐杀。她的复仇幻想就是她的幻想。她的死亡只是她PTSD/心理失常/走向杀人之路的一个(可能是幻想的)借口而已,就像Joker母亲的死亡和邻居的“背叛”一样,都是self-told lies。

- 整个故事的叙事确实断断续续,混乱,矛盾,不真实。见therapist时J一直披着被子,最后才reveal了里面的囚服,揭示整个治疗过程都是在被捕后进行的(两年),之前的生活碎片只是回忆片段。但是之前的谈话内容(比如建议J去group therapy)又跟她入狱前的经历时间线上吻合,似乎一部分therapy发生在被捕前(这个可以有不同解读)。如果按这个方向理解,这似乎是个时间顺序矛盾。但正是这些“不合理”,才更说明了J的精神状态:unstable,unreliable,illogical,can't tell fantasy from reality,like dreams when you're awake。也许那些所谓的“回忆片段”只是幻想。另一种解读是,也许见therapist这件事都不一定是真实发生的,可以解读为是她逐渐失控的过程中内心尝试自我调控和暴力冲动之间的对撞,最后以“杀死”therapist的意象暗示精神完全失控(杀死therapist不一定真实发生,因为J转身后血迹消失了,但此时reality和fantasy的边界已经模糊了,可以解读为真实发生也可以解读为没有发生)。整个故事从最开始无时无刻不浮现的回忆、到观众能看到的killing fantasy,到分不清真假的朋友,到可以多种解读的整个故事,真实与幻想的边界逐渐模糊,跟一个逐渐失控的精神系统非常吻合。也许这部影片记述的不是一个不合逻辑、混乱的故事,而是一个混乱的精神系统崩塌的过程。

- 整个故事therapy和生活片段穿插的方式有点像Joker,最后杀死(或者幻想杀死)therapist的桥段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这部剧最后血迹消失,Joker是血迹显现,但因为两个主角不稳定的精神状态和不可靠叙事,现实和幻想的边界模糊,所以不同的表象也许能表达相似的内涵。显然Joker的艺术性高得多,但两者可以对照观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嗯我去重看Joker了)。

4. 关于女权

- 关于女主编造的姓,可以联系到Lucifer: the falling angle, the avenging angle, the angle-devil, the (false) morning star - 女主的象征(女主改名后叫Angela)。“假启明星(venus is the actual morning star)”这个意象很有趣,看上去女主是女权讨伐男权的启明星/先驱,但因为精神不稳定、以暴制暴、脱离复仇范围的反社会行为,使得这种行为更像是一种“伪女权”的体现。所以我觉得这不只是一部“女权”电影,“女权”以一种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反而可能是一种对极端女权的批判(但这不影响女主曾是一个被严重侵犯的受害者的事实;由被害者转变为极端的施害者本来就是一种悲剧)。

- 作为一部所谓的“复仇片”,让女主开始vengeance spree的朋友被奸杀的场景居然没有拍出来,而是通过别人转述,detective甚至还对细节含糊其辞遮遮掩掩,这和之前的spit系列和大部分类似的复仇片大相径庭,这点很是有趣。这部减少侵害场景的叙事对女性观众友好许多,一方面是重点讲述女性的力量,表现出女权倾向,一方面又不忌惮描绘女性暴力的升级和失控,似乎透露出批判女权的一面;另一方面也可以给“imaginary friend”(第5点)的理论也加个论点——因为侵害本来就不存在于这个时间线,而是根源于上一部的时间线,这个“被杀害的朋友”只是上次严重创伤引发的幻想罢了。

- 这部影片有趣的一点,在于它前系列的目标观众和第三部的目标观众可以说截然不同。能从rape scene中take pleasure的人大部分不能理解被害者的心态,看了下各种评论:“只有花式虐男”,“混乱没逻辑”,“太多说教”,“灌输女权”,blablabla。但影片其实是想通过被侵害者跟观众说:welcome to our wolrd。混乱,暴力,仇视,暴怒,过度,扭曲,这不是“灌输”、“讲道理”,这就是被害者的mentality,他们的现实跟正常人的现实早已不同了。只是没多少人理解罢了

5. 关于现实:司法正义和victim to victimizer

- 影片里的司法系统无法行使正义,放走了有杀死Marla嫌疑的ex和有杀死Kosca女儿嫌疑的健身男(Kosca叙述自己引导女儿报案相信司法系统却被系统fail同时fail了女儿的这段剧情让人心碎)。所以女主担起了行使正义的职责,成为了vigilante,让该受惩罚的人受了惩罚。但这件事的另一面,是直接通过他人叙述和猜测、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以个人意志给人定下死刑(还是虐杀)。what if某个/些被杀的男性真的不是凶手呢?那女主的复仇行为还“正义”吗?(转到DD对于vigilante和正义的探讨)

- 在女主心中,所有人不是predator就是prey,类似于不是victim就是victimizer - 为女主之后成为victimizer埋下伏笔

- 不同于复仇系列经常使用的宗教元素(比如一般复仇前要去教堂走一遭,不过这部里也有Lucifer的宗教意象),这部影片用了更“现世”的治疗片段呈现人物内心变化和理念碰撞。因为这次无关上帝,无关救赎或罪恶,女主不会原谅也不求原谅,这里只有俗世不能正常(通过体制)满足的正义,和创后精神世界的崩塌。

- 扩展一下:在这部影片中,女主作为女性被害者成为复仇者,一些人喜闻乐见或者获得内心力量,甚至当她把刀尖转向其他并未有侵害行为的男性甚至所有人,一些人也觉得没什么问题。那其他犯罪的受害者呢?比如那些从小受到暴行,之后成为罪犯或者杀人犯的人呢?大部分人对他们没有多少同情,“我们不想知道他们背后的故事,只知道他们施暴的事实”。这种心理是合理的,尤其当以前的受虐者转向对无辜者施害的时候。但这种受害者成为施害者的心理、人格的变化,其实跟剧中女主将要走向的方向如出一辙。victim turns to offender/victimizer是一个很难斩断的循环,是一个个悲剧串联的悲剧。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系统、体制、社会,寄希望于系统能够预防更多最初的伤害,帮助受害者疏解、不成为下一个循环的施害者。有些循环只能由系统打破,这也是为什么系统腐败无能时最让人无力,个人的复仇或者惩罚行为也能得到谅解甚至支持。

6. 其他:

- 女主跟警探讨论M为什么会去见ex时欲言又止,她说她“绝对不会让自己再次置身于危险的环境里/人面前,(除非)……”。我的理解是,J可能认为M本来是想向ex复仇,就像她之前杀死侵犯她的几个人一样,但things went wrong。她不能把这些告诉detective,一是对抓捕ex不利,二是可能暴露自己曾经的经历。

- 杀死健身男时受的伤和见therapist时的伤不一样。通过和therapist最后的聊天可知J经常跟监狱里其他人打架,这些伤口应该是打架所致。两次受伤放在一起可以起到模糊时间线的作用。

- Vengeance. Vigilante. Violence. What's wrong with "V"?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