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之屋

评分:
6.0 还行

原名:The House of the Devil又名:魔屋

分类:惊悚 / 恐怖 /  美国  2009 

简介: 20世纪80年代,美丽的女大学生萨曼莎·休斯(乔塞琳·多纳休 Jocelin D

更新时间:2010-04-07

邪恶之屋影评:喜欢恐怖片的理由

我觉得公众对恐怖片是有偏见的:把它当作不上台面的低级娱乐。应当承认,恐怖片中烂片云集,充斥着劣等刺激品,但出色的恐怖片与其他类型的好片并无本质上的分别,表现的都是人性,只是层面不同。
恐怖片中的经典之作,比如库布里克的《闪灵》、《德州链锯杀人狂》、伯格曼的《第七封印》(我个人感觉非常恐怖),制作水准毫不逊于一般意义上的经典正片。实际上,我个人认为,恐怖片的拍摄对导演的基本功要求更高。导演必须在有限的时空里,通过声光色彩、镜头移动、演员表演,把人心底最深埋的激烈情绪——对世界黑暗面的恐惧——传导给观众。这像拍广告一般目标清晰。所以说,看恐怖片是学习拍电影的好方法,即使看恐怖烂片,也可以学到常见的败笔。
《邪恶之屋》在豆瓣上的评价非常之低,比IMDB上低了近2分,我不太理解它哪里得罪了中国观众。看完第一遍之后一个月,我又看了一遍。第二遍觉得更好看的电影才是真正的好电影,我一直这么测试,此方法的可信度较高。
《邪恶之屋》讲的是邪教组织诱骗单纯女大学生作为神秘仪式祭品,并种下可怕结果的简单故事。整部90分钟的影片在70分钟才进入高潮,然后戛然而止,短促收尾。这在恐怖片中算是十分少见的结构,《闪灵》是另一个例子。看似冗长的前半部分给了导演充裕的时间细描人物。平庸的恐怖片只会设计吓人的情节,放佛设置游戏管卡,却不知道世上最令人恐惧的是恐惧之中的人,所以,把这个人描绘到令观众熟悉的程度是必要的。否则,一部恐怖片就成了开题、破题、收尾的八股电影,电影主角不过是被扔到危险之中的玩偶。这种电影我们都看过不少。而且,如果要把人描绘得自然,需要在主情节中插入一些无关情节(比如《邪恶之屋》开头女房东的一些话,女主角的密友在屋里吃糖),不然,整部电影会显得过于紧逼、作态。
《邪恶之屋》的女主角,和她的朋友,在前70分钟里,形象越发丰富、真实。于是,她们的遭遇对我们来说越发恐怖。到后来,女主角身处邪恶之屋,东游西荡,却浑然不觉,观众则被点点滴滴的线索一步步引向恐惧深处,直到与女主角的恐惧融合。这种渐变尤为成功。
绝大部分恐怖片强求逻辑的完整,不惜胡编乱造,遗笑大方。《邪恶之屋》的主情节模糊不清,对事件缺乏完整的解释。这是它的过人之处。恐怖片多有非理性、超自然的情节,不如顺其自然,留下想象余地。出色的恐怖片几乎莫不如此。比如,《德州链锯杀人狂》到最后也没有解释变态家族的渊源,劣等恐怖片则恨不得帮你查户口。
评价任何一部电影,以及它的拍摄水准的另一标准,是表演。论表演,《邪恶之屋》可以算恐怖片中的顶尖之作。特别是导演自己演的那个年轻男子,在墓地里借火的段落,演得够味。
本片的摄影、声效、尤其是屋内的打光,水准都不俗。
评价一部电影,排在最后的因素,应当是它所传达的想法,不是指影片的氛围、感觉,而是指笼罩在电影之上的意识形态,不管是落伍的、反动的、还是进步的。思想是艺术上的寄生虫。因为思想这个东西可以在任何艺术形式间游走,甚至可以脱离艺术而存在。评价作品,思想只能是补充因素,不能反客为主。
当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对胃口的思想往往凌驾在艺术之上,给受众注射兴奋剂,“文以载道”因此成了许多作品的保护伞。
恐怖片基本不讲意识形态,这也许是它不登大雅之堂的原因之一吧。但恐怖片是雕塑恐惧的艺术,其实很牛逼。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