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留木布姆,或称危险游戏

评分:
6.0 还行

原名:Plyumbum, ili opasnaya igra又名:Плюмбум, или Опасная игра

分类:剧情 /  苏联  1987 

简介: 鲁西卡是个16岁的学生,家境很不错,功课也很好。同班女生索尼娅和他很要好,同学们

更新时间:2018-04-03

普留木布姆,或称危险游戏影评:导演说

影片《普留木布姆,或称危险游戏》是导演阿勃德拉什托夫和编剧明达泽合作的第6部影片。前5部影片均以提出尖锐的社会道德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影片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多方位展示陷入异常环境及极端状态下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触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及道德问题,从而震动观众,引起争论。如《辩护词》中主人公对爱情的不同态度,《转折》中交通事故发生后双方当事人不同行为的心理动机,《停车》中主人公对车祸发生后的处理办法及几十年不变的生产机制引起灾难的不同看法所引起的争论,《行星检阅》中一代人对社会漠不关心,消极淡漠的处世态度。这些影片除《停车》外,都在探讨人的问题,尤其是人的道德变化问题,在手法上,除了《行星检阅》之外,均是以突然发生的事件,常常是刑事案件如谋杀未遂、汽车撞人、交通事故等为契机,通过对刑事案件的调查审判展示不同的道德观、人生观,从而揭示出社会道德问题。
影片《普留木布姆,或称危险游戏》继续了作者一贯的创作立场,依然是在探讨社会及道德问题,所不同的是该片主人公为十多岁的中学生,而且在他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暂且还没有被广大观众接受。
描写中学生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影片前苏联电影中并不少见。《稻草人》、《失足少年》、《中学年龄的孩子的游戏》等都是描写孩子们在遇到艰难波折甚至失足之后对生活的重新认识及个人的成长。普留木布姆则不同,这是一个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鉴于他对生活的认识及他愿为社会及国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所产生的后果,可以说这是一个在银幕上还不曾出现过的人物,也可以说是作者的一次创新。
这个创新是作者进行艺术分析的对象,即成人对孩子性格及行为的影响有时与老师同家长的愿望形成一定反差。进一步说,在社会的积极性中有时则隐藏着与道德相违的动力。影片中这种动力表现在一个看起来很是一般的中学生身上,所以使人感到非常吃惊。
影片在情节内容上运用作者一贯运用的具有侦探性质的素材。不过整个故事情节不是以单个的刑事案件构成,而是以保护社会平安的权力部门——治安行动队的日常生活情节构成。在结构上导演采用自由剪接的方式,运用电影观察的手法,摄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情节,按照自己的构思随意安排,组织素材,既保持了侦探片的有关特征,又体现了作者对主人公所构成的社会危险现象的思考。这种现象初看起来不易察觉,但实际上却存在于生活之中,存在于一个中学生身上。那么,这个危险感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是作者在影片主人公身上发现的东西。
影片主人公,外号叫普留木布姆的15岁中学生鲁斯兰·丘特科可以说是一个新类型。他具有正面主人公的一切特征。鲁斯兰在学校是一个好学生。他爱好体育,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因学习成绩优良,老师经常表扬他。因聪明好学,同桌的女孩索尼亚喜欢他。家里,他也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同家人一起滑冰、唱歌、看电视。不过,除了学校及家庭的生活之外,他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做业余侦探并参加治安行动队的活动。而且在活动中表现了极大的热情、顽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曾几何时,普留木布姆因为年幼力薄手中的录音机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抢走,从此他下定决心,一心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强有力的人。他要找到抢劫者,夺回自己的录音机。不仅要夺回录音机,还要同一切坏人作斗争,为国家和自己的城市扫除一切垃圾,清除一切罪犯。为此,他主动要求加入治安行动队,因为年幼未被接收之后他便私自当业余侦探为行动队提供消息。比如,他以同伙的身份得知商亭的抢劫者藏匿的地点,使治安行动队抓住了抢劫商亭的匪徒。还有,他以同情和关心赢得流浪汉的信任,打听到他们过夜的地方,为行动队成功地清理他们奠定了基础。也许是他的消息准确,再加上他一定要加入行动队的决心和誓言,队长接收了他。而他为了侦破案件,真的如他所说,不怕牺牲扑到了嫌疑人的汽车底下。
照理说,普留木布姆在影片中的行为完全是正面行为。为了同不良现象作斗争,为了抓获罪犯,他敢于面对匪徒的刀子,深入小偷的巢穴,扑向嫌疑人的汽车。他的这些举动以及他从小锻炼的坚强意志及坚定性格应该说是人们模仿的榜样,然而,他的行为不但没有引起人们的赞同,反而给人一种危险感或者说是可怕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普留木布姆的行为过了头。在清除城市的垃圾中,在同坏人的斗争中,在与犯罪嫌疑人或者非嫌疑人的接触中,或者说,在他所从事的危险游戏中,他流露出的那种非儿童所具有的冰冷的目光,严峻的表情,挖苦人的腔调以及居高临下的心理状态没有给人留下创造和平的印象,相反,他坚定不移地维护正义的行为却使人产生一种惊慌感。因为普留木布姆虽然是与非正义的事物和人进行斗争,但自己却远非是正义的保护者。他在清除恶的同时没有播种善,而且最终导致了索尼亚的无辜牺牲。可以说,他的心理动机及行为具有两重性,他在追求合乎道德标准的目标时表现的是无道德,在追求和获得最后成功时表现的是对权力的欣赏及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在捍卫正义与秩序的同时把自己变成了对社会具有危险的一份子。而这一切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在他的思想中混淆了善与恶的界限、分不清勇敢与冒失的差别,行动中则是满腔的激情与无动于衷并存、道德的目标和不道德的手段并用。最终,使正义的目的转化为不正义的结果。
比如,在逮捕无家可归者的行动中,他目的明确,行为奸诈,先与流落街头的无家可归者“交朋友”,然后再抓获他们,成功之后脸上流露出得意之情。在审讯自己的亲生父亲时表现了一个法官的冰冷,态度生硬,没有丝毫的怜悯和难堪。在对待玛丽亚的态度上滑得更远,抓住其男友沙里克是一个犯罪嫌疑人的把柄,对玛丽亚的求情表现得极为苛刻。虽然玛丽亚一再告诉他,沙里克是被人拉下水,已经洗手不干,准备同她结婚好好过日子,求他放过他,可他不但没有丝毫怜悯,反而趁机对玛丽亚进行侮辱,先是让她在大庭广众之下学鸡叫,后又让她脱掉衣服教他游泳。他总是居高临下,赋予自己权力当所有人的法官。
普留木布姆性格的两重性的另一个原因即教育问题。这是作者在影片中探讨的又一个问题。有关现代教育的片面问题导演曾在一次访谈中说道:“多少次面对自己的孩子,我们不得不用极严肃的态度把黑的说成白的……为了使我们的孩子能够独立成人,只用一些漂亮正确的教育是不够的,应该让他们历经磨难,富有同情。”看来,普留木布姆的性格形成与上一代人的教育不无关系。
影片中作者对主人公父母的刻画采用了公开的讽刺手法。这些失去了青年时代的理想的知识分子仍在怀念60年代的生活,这方面影片中有两个情节可以说明:一家人一起唱奥库德让娃的歌,溜冰时母亲做的“燕子展翅”的造型。对现实生活的无动于衷和对过去的怀念并没有给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行动队队长谢多依的形象却相反。这是一个言词不多但说话较有分量的人。他的一旦目标确定,什么手段都可行的作风也许给普留木布姆的影响更大一些。
普留木布姆是失去立场的60年代的一代人的产物。既然父母不愿干预现实,主人公就自己承担起责任和义务,成为时代和社会的审判者。他在影片中对别人提的问题“你多大了”的回答“40岁”足以说明他对父辈的看法。
从美好的动机出发到产生不良的后果,普留木布姆的行为及他本人可以说是一种警告,是令人吃惊的时代特征。影片在问题的提出上不同寻常,作者在艺术的阐释上也比较独特。作者始终是在不偏不倚地讲故事,几乎到影片的结尾,普留木布姆都是以“正面主人公”的特征出现的,对社会工作积极负责,对不良现象无法容忍,在与坏人的斗争中勇敢大胆,而且不被收买。然而,一想到他的行为的动机及其后果,又不能不感到,他在本质上却是可怕的。在他的身上集中了青年人的冷酷无情和对道德标准的丧失。在他身上暴露了对权力的欣赏和对人格的践踏。他的既软又硬的性格特征及他参加的危险游戏为社会铲除恶的同时又为社会带来了危险。
这部影片是1986年拍摄的。作者提出这一问题时还没有普遍性,还是一种警告,是对问题的一种提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化,俄罗斯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相互残斗的青年组织以至现在的光头党,他们在对待外国人,特别是有色人种方面所持的残酷无情及有意伤害的态度可以说是影片《普留木布姆,或称危险游戏》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延续。

普留木布姆,或称危险游戏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