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洁地狱

评分:
6.0 还行

原名:Holy Hell又名:

分类:纪录片 /  美国  2016 

简介: 在加州的一个邪教团体领导者惊人的真相被公之于众后,一名前成员讲述他在这个组织里从

更新时间:2016-07-20

圣洁地狱影评:RAYBANS, SPEEDOS and Beyond

看这部纪录片前,我只做了很少的预习,有意对最主要的人物,Buddha Field的所谓教主Michel保持一无所知。效果是出乎意料的:在整个观影途中,人物的性格和事件的脉络频频让我吃惊,这种惊讶又进一步变成了思考的原动力。

为此我建议大家先去看这部片子,再去读有关它的文字。

【以下内容包括剧情,可能降低观赏乐趣,建议首先观看电影】

除了数学中的公理,世间便少有举世公认的东西。评价一部纪录片是否优秀,也属见仁见智;但用“不容错过”形容Holy Hell毫无疑问是合适的,因为它自成一类,独立于所有只通过间接素材展示“邪教”的纪录片之外。导演曾在22年的漫长时间里担任这门“邪教”的“官方摄影师”,这一时间跨度不仅是在“邪教”追缉的历史上,甚至在有纪录片以来的历史上都属罕见。

让他在人生本该辉煌的22年全盘沦陷的“邪教”叫Buddha Field,如果它在规模上真能与宗教二字相称的话。即使是在它的全盛时期,信徒总数也从未超过二百人。

要么它就是在野心的层面上,符合宗教的一般性呢?片中第一次提及它的“教主”Michel对“招兵买马”起意,还是导演加入这个群体已五年不止,众人为规避“反新宗教”团体Cult Awareness的调查,从加州迁移到德州奥斯汀之后的事情。和生命机体一样,一个组织也总在进行着旧去新来的代谢。然而,这位教主似乎对除此目的之外的影响力的拓展无甚兴趣。这不仅体现于他们一群人在今日奥斯汀城南One World Theater里排演根本不邀请观众欣赏的舞剧,更暗示于他的语言中。“想象几十年后,人们会怎样谈论我们,就像谈论基督和他的门徒……”在这组拍摄于林间的镜头里,前一秒钟还在自诩圣徒的“教主”似乎深谙反高潮的艺术,“……只不过几十年后,我们是不会被人们谈起的。”

缺乏信众的体量,也毫无续宗的野心,或许称这个组织为“精神团体”反倒合适一些。但当它自己的成员也都宁可称它为“秘密心灵组织”,而不是“邪教”的时候【来源1】,问题就出现了。

自省和自我评价的可靠性,只存在于美好的愿望里。

只要这部纪录片有较之“记录导演长达22年的疯狂人生”更大的野心,它就不该只让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昔日成员回忆当初面对不同激励的自己,因为这样的供述,是应该排除的论据。当影片播放到受害人动情的泣诉时,在台下与奥斯汀的观众一同观影的一位受害人在黑暗中悄然离席了。没有人会质疑他们所遭受的创伤的残忍和深重。只不过,一桩当下让人心生悔意的买卖,并不意味着在当年一定涉及到不等价的交换。深知如何将集体思考(groupthink)和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为己所用的“教主”固然是个操控人心的大师,但“奉献”和“爱”的字眼也在不少受害人的影像或专访中提起【来源2】,也就是说他们同时也产生了这么一种感觉,就是在自己对“老师”有所奉献的时候,“老师”似乎对自己也有所回馈。

想象一个记录者打算呈现一个事件本真的样子,但事件双方各执一词。人们很容易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听取一方的证词,那么再真实的记录也降格成了宣传,再顾及不同立场的剪辑也涉嫌选择问题。就算是纽伦堡审判,也是听取自辩的——在这里,“教主”Michel及他身旁依旧忠实的追随者在争议爆发后的声音却完全消失,只有在影片最后,导演奔赴夏威夷重访“老师”的拍摄里,纳入了他们的一点无关于辩驳的意见,尽管这也挑战了纪录片界长期存在争议的、拍摄应获客体同意的基本伦理。在脱离Buddha Field多年后的这场有计划的重逢里,导演并未以激烈的观点挑衅昔日的“老师”;他自述背后的原因是他早已“这样做了15年”,“老师”却总能“以三寸不烂之舌解围任何困境”【来源3】。作为观众,我们显然不能要求导演在此情此景里一定要挑起一场口舌之争;然而,即便是给观众一点22年间任何冲突状态的记录,都会让整部片子变得更加立体。遗憾的是,导演在片中已早作声明,当争议或不悦发生时,他所做的就是放下他的摄像机。但即便是如夏威夷沙滩上的对话一样温和的探讨,在影片中也是难以寻得的。

这段对话的另一个迷人之处,是借它的含蓄留下了供人遐想的余地。“你有没有在做一个好孩子?”这是导演抛给昔日“老师”的唯一问题。观众由此会意识到,这肯定不是他第一次向Michel提出这个问题。那么,这里的“好”是一般语义上的“好”吗?在导演和Michel各自的辞典里,它又是否是同义的?当Michel上一次面对这个问题时,他是“好”还是“坏”呢?观众一定还不难注意到,这个简单的问题带有角色转变的寓意,昔日的“学生”已敢于对质“老师”,在他的问题里,“好”与“坏”形容的客体也变成了“孩子”。当Michel的身份回归到这里,一个缺乏爱、贪于爱、做的所有事不过是骗取最长久的溺爱的孩子,便是他“教师”或者说“父亲”身份彻底塌陷的标志。可惜在影片的大多数地方,导演更愿做的处理,如同一间在产品危机时抓住“全部解释权”不放的公司;他似乎对这部纪录片的受众不甚信任,很少留白,很多定论。

全无立场的纪录片是不存在的,但视角过于单一的叙述所引来的质疑,会扼杀创作者全部保存真实的努力。我想起自己在还没看影片的时候,读到IMDB上随机推荐的一篇评论——“速比涛,雷朋,眼线笔”。联想起预告片里“教主”出水的扮相,我笑了,觉得作者的说法十分滑稽。然而,当我真正看到这部电影,意识到指出这几个时尚新潮,却无论如何与“宗教”互不搭调的品牌,实际上是解说词的故意为之时,我很难再笑出来了。观影归来,读到各路影评人对此片的评论,几乎没有一个不提到,片中着力塑造的男主人公,是个颇滑稽的、戴雷朋眼镜、穿速比涛泳裤的自恋的疯人。然而,当你看到闪烁的雷朋,和紧贴的速比涛时,我看到的是光芒背后尖锐洞彻的眼神和薄衣之下丰盈欲溢的肉欲。“靠雷朋和速比涛建立的该是多么业余的宗教”,当符号和语义一致地引导你这样去断定,又有多少人会站在与之相对的视角想到,“在这副躯体的里外上下,雷朋和速比涛,才是唯二无关的、多余的矫饰”。


附言:
出席奥斯汀电影放映的前Buddha Field成员有Amy,Radhia,Alessandra,Greg,David,Jennifer,以及导演Will Allen。
他们回答了观众提出的对“自我”和“丢弃自我”的见解,为恢复精神世界和融入现实社会所做的努力,以及片中修建剧场的所在(奥斯汀Bee Caves Rd上的One World Theater)等问题。
他们依然保持了彼此常常拥抱的习惯。


【1】http://www.austinchronicle.com/screens/2016-05-27/cult-of-personality
【2】http://www.esquire.com/entertainment/interviews/a45261/holy-hell-buddhafield-documentary-will-allen-interview
【3】http://screenprism.com/insights/article/ask-the-director-will-allen-on-holy-hell-and-22-years-as-a-cult-member

圣洁地狱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