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一号

评分:
6.0 还行

原名:維多利亞壹號又名:维多利亚的港湾 / Dream Home

分类:剧情 / 恐怖 / 犯罪 /  中国香港  2010 

简介: 某银行话务员邓丽嫦(何超仪 饰)自幼生长在一个平民家庭,她始终有一个情结,那就是

更新时间:2018-07-04

维多利亚一号影评:这部电影戳破了中国房价的现实

作者:黄豆豆
世界上可能没有一个国家,会像中国一样,老百姓的焦虑跟房子这么密切相关。
房价绑架的中国经济,也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薪资增长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的速度,年轻人掏空了三代人六个人的钱包,只为在城市中买下一套房;投资投机房产导致的巨大贫富差距,正在某种程度上撕裂着社会。而随着房价一路飙升,因为房子所引发的“假离婚”、父子反目、兄弟阋墙的故事也每天在社会新闻里轮番上演着。
相较于现实生活素材的丰富和多元程度,我们的影视作品却显得如此苍白,这么多年来,国产影视关于房子题材最好的作品仍是2009年的电视剧《蜗居》,剑指高房价给社会带来的各种问题。而在电影领域,银幕上充斥着各种古装玄幻、恶搞喜剧、爱国主旋律题材,却难见一点讨论关乎中国老百姓买房难的现实作品。
所以,每当听到因房价而引发的各类耸人听闻的新闻时,我都会想起彭浩翔2010年的电影《维多利亚一号》。电影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理论,如果我把房子变成了凶宅,房价会不会就此降下来?
彭浩翔,香港鬼才导演,近十年来香港最具有个人风格的青年导演。恶搞、恶趣味是他最重要的标签。他的作品《买凶拍人》、《大丈夫》、《低俗喜剧》、《青春梦工厂》都凭借其强烈的个人风格获得了年轻观众的喜爱,而这种cult风格在《人间·小团圆》、《维多利亚一号》发挥到了极致;彭浩翔的另一个系列就是“志明与春娇”,在年轻影迷中拥有着极高的影响力,成为目前华语爱情喜剧领域非常重要的IP。
《维多利亚一号》由彭浩翔导演,他和曾国祥、尹志文联合编剧,何超仪主演,陈奕迅、曾国祥、周浚伟、徐少强、鲍起静、叶璇等明星客串演出。影片于2010年5月13日在香港上映,上映时因为片中充斥着大量的血腥、暴力及情色画面,典型的十八禁,于是被定义为三级片。
银行话务员阿嫦(何超仪扮演),生长在一个平民家庭,她的愿望就是能够买下一套可以看见大海的房子,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的,她每天起早贪黑做几份工作,还省吃俭用,舍不得与好友们一起去旅行。
她有个有妇之夫的男友,有个重病在床的父亲,还有个需要抚养的弟弟。为了凑够维多利亚一号的首付,阿嫦选择了拔掉父亲的管子,只为能够拿到他的保险费。
眼看一切都要就绪之时,香港楼市却突然开始疯长,房东反悔,宁可赔付违约金也不肯按原价售卖。


为了房子不懈努力几乎赌上一切的阿嫦,无法承受这巨大的打击。万圣节的前夜,她举起了刀冲向了维多利亚一号,先后杀戮了几户人家以及赶上门来的警察,一共十二条人命。真可谓:变态女房奴举刀砍向了高房价,十二条人命成了替死鬼。
片中这些替死鬼,死法各异,但死时画面皆血腥残酷,甚至还有白花花的大肠一堆。
白花花的大肠、嗑药男女群P、女主为男友KJ以及尖刀捅向孕妇、嗑药小哥、警察的画面,还有女主砍掉寻欢男性的阳具,大玩cult,极尽血腥、情色之能事,甚至入围了第4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视觉效果奖,都不免让人认为这是彭浩翔一贯以来恶趣味的延续;而电影中现实线的杀人戏与女主的家庭、成长交替剪辑,也让部分观众觉得观影过程中,略感混乱,节奏被破坏,但这真的是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吗?彭浩翔导演真的是一味追求博人眼球的形式,而不是让电影成为某种现实问题以及意识形态的表达?
答案是否定的。


影片开头字幕直接交代电影改编自社会真实事件,且打出这几行字:一个疯狂的城市,要生存,就须变得比它更疯狂。
的确,电影表面上看,是一个变态女魔头疯狂杀人的故事,并且充满了大量的十八禁画面,像很多的香港电影一样,有着无数的商业噱头,但实际上,这确是一部直指高房价带来社会危害问题的严肃作品。
杀人不过是一种形式,某些三级画面也是,但这只不过编导们用B级片的手法讲述香港楼市赤裸裸的现实,直接批判了这座让人发狂、甚至变态的城市,一个因为高房价已经没有活力和未来的城市。凶杀案只是一个荒诞的外壳,它暴露的则是香港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香港作为一个弹丸之地,寸土寸金,同时又是一个国际大都市,这种矛盾直接造成住房成为香港民众最焦虑的社会问题。这种逼仄、紧迫的生活空间也造就了港人特殊的性格特征以及紧张的人际关系。香港电影,比如“古惑仔”系列中的棚屋、周星驰的《功夫》及王晶的《追龙》中的九龙城寨,张之亮的《笼民》中的危楼屋舍,无不透露着香港这个高度发达城市的生存焦虑。
但在这些片中,民众们似乎还能接受着自己无奈的现实,而等到彭浩翔的《维多利亚一号》时,女主角已经开始提刀杀人,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社会,把心心念念的商品房变成凶宅。如此,就可以用便宜的价格买到房子。这样,凶宅成为买不起房的民众的新选择。这种报复方式,“比城市更疯狂”,充满了无奈的黑色幽默。
棚屋形成了最早的一批古惑仔,是陈浩南的龙兴之地


这种处于社会底层的个体抗暴题材影像的出现,证明着香港电影意识形态的某种变迁。电影中的政府强拆、黑社会暴力,成为香港社会的一道奇观;而满大街的标语以及游行的民众,也在表明社会底层的反抗意识已经觉醒。女主角的提刀杀人,虽然极端且不可效仿,但这也是来自草根底层的一次反抗。

但个体的反抗是否能够像女主角一样,以一己之力对抗冷酷无情的社会,成功且改变人生命运。彭浩翔认为这也是很难的,尽管连杀12人的女主最终没有受到法律的严惩(当然这也是最被观众诟病的情节设计),但是电影最后,赶上香港金融危机,楼市又瞬间萎靡,女主杀人以住进凶宅,更突显出一种强烈的讽刺感。个体再怎么努力,终究抗争不过市场的浮沉。在政府的重压和市场的起伏中,普通百姓想要安安稳稳地住进自己的房子,是有多么的艰难。

“九七”回归后,大量港人北上,香港内地合拍片产量增加,这直接造成香港电影“港味”尽失,但是近些年来我们又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香港本土电影,直指香港社会现实问题,并且保持着港式人文理念的核心不变,关注纯粹的个体,依然延续港片一贯的“港味美学”。
彭浩翔的《维多利亚一号》亦是如此,尽管它是以一种B级片的极致化风格。影片上映多年之后,当我们每天目睹着内地房价不断攀升、社会已被房价绑架的怪现状时,再联想起何超仪提刀杀进维多利亚一号时,仍然感到一种心惊胆战,这种恐慌,不是来自个体复仇的害怕,而是对未来感到深深的无力。


维多利亚一号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