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中国

评分:
6.0 还行

原名:味道中国又名:Taste of China

分类:纪录片 /  中国大陆  2015 

简介: 从春天到冬天,从北到南,中国人讲究“不时不食”。在正确的时间食用正确的食物,不仅

更新时间:2015-01-28

味道中国影评:《味道中国》:这锅大杂烩的滋味不怎么好

《味道中国》是我在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纪录片,广州五月花的VIP厅。除了我跟朋友、一对老夫妇以外,还有一位在影片开始后不久才进场。VIP厅就是不一样,人少,不局促,也是目前为止最赞的一次观影经历了。本以为纪录片的排片情况会很糟糕,可单看手机上各大订票应用放出的低价观影活动,似乎依然能聚拢起第一批能形成先期口碑的观众,当然这也是订票应用拿补贴来吆喝的营销策略。美食类题材并不能引起我强烈的兴趣,在第一印象里这不过是另一部《舌尖》。也不知是出品方有意无意,好多观众被文案或宣传糊弄,真以为这跟《跑男》一样,出的是大电影。其实在官方放出的一系列水墨风格的预告海报上,蓝绿色的真实传媒和旁边的尚世影业logo还是挺抢眼的,除了片中右一段的确来自《舌尖》的熟悉配乐,以及主题都是大江南北的美食以外,其余的跟《舌尖》还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观影前就已经抱定一颗舔屏的心,可惜观影时却舔不起来。并不是说片中给食物的特写不诱人、勾不起人的食欲,但单从前期推广上大肆抛售的噱头来说,我不觉得这第一部电影院上映的美食纪录片值回票价。首先片名《味道中国》就值得商榷,看完下来感觉更名为《味道南方》更为贴切,里头介绍的十多种地域特色的食物绝大半数来自于南方,尤其是广东,潮汕牛肉丸、广州烧猪、新会古井烧鹅、汕尾生蚝等“广货”出镜率奇高。作为广东人心生自豪之余,也不免狐疑,偌大中国广袤千里,食材丰饶是人所共知,单论菜系都够凑足一张八仙桌来,导演不至于不清楚;可把一部面向全国饕客的纪录片拍成“岭南特辑”,自称最懂吃的广东人也许会收了这份礼,可其他美食大省未必服膺吧。

也许在一部时长不足90分钟的纪录片里把所有口味都包含进来,的确有难度、也不现实,面面俱到只会成为一种粗暴陈列的报菜单。导演也清楚,所以端上来的相信已经是按某种标准筛选出来的菜色;可问题是,单凭观众这双凡眼,似乎挺难看出导演作为主厨给这席飨宴如何定性。上菜讲究次序,相信纪录片中的素材也得经过安排,以一种内在有序的逻辑串联起来,让观众看时不至于囫囵接受。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条刻意标注着“四季节气”的线索,这是我觉得本片跟《舌尖》差距最为明显的地方。

以我粗浅的见解,《味道中国》跟《舌尖》在处理素材上就已立判高下。两季《舌尖》,每一集都是以主题来带动素材,譬如第二季第四集《家常》中展现的是中国家庭的日常饮食和大众生活的酸甜苦辣,前者为表、后者为里,对于导演的用意观众也乐意买单(虽然被批刻意与煽情);《味道中国》则呈现出另一种“景象”,菜品与食材无序地出现(譬如烧鹅、莼菜、辣酱的出场都让人感觉很突兀),以“节气”作主题但存在感极低、类属感不强(像双皮奶这种一年四季均可制作的小吃,就没有很明显的时令特征),于是片子给人的感觉,所有素材无论是在地域还是时序上的分类都很凌乱,牵强地共冶一炉,就像一锅南北食材大杂烩,看着不差但吃不出味道。本想着在大屏幕上呈现美食,一定会让人口涎不止,可导演上的只是一桌流水席,而我们也只能一箸走马,随便吃吃罢。

片中还有一处让我鸡皮疙瘩大起的部分,就是广州烧猪父子那段声泪俱下的访谈。同样煽情,《舌尖》并不高明得多,主要是文案起了关键作用。而在《味道中国》中能感受到导演在努力地不事刻意,无奈旁白并不出彩,也没能做到跟观众对话一般自然。感觉这又回归到当时《舌尖》第二季播出以后引发的讨论:美食纪录片到底要如何处理和记录食物与人的关系,才不致陷于单纯地罗列或刻意地讲故事这两种极端之中。陈晓卿明言会拍《舌尖》第三季,并说将会回归食物本身;作为吃螃蟹的《味道中国》如果票房不太难看,拍续集也就不会让人吃惊。看着屏幕里吃香喝辣、而自己却在啃爆米花,这心理落差还蛮大的。究竟是去看别人吃、还是自己拿去吃掉,就看观众觉得这张电影票值不值这个价了。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