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demum miser est, cuius nobilitas miserias nobilitat.
悲哀的是,声名使不幸人尽皆知。
——Lucius Accius
这是选自J. K. Rowling最新系列侦探作品《The Cuckoo's Calling》(布谷鸟的呼唤)中的一段序言。凝重、悲凉的开场白将读者瞬间带进了作者笔下的冰冷世界,体会到了世间冷暖、人间沧桑。<图片1><图片2><图片3>
《The Cuckoo's Calling》,今天所推荐的作品(当然不是文学,而是改编后的英剧,一共三集),讲述侦探Cormoran调查一位名模在伦敦的真实死亡原因。作为一部具有典型韵味的英式系列剧,本作看点却是出奇的少,乏善可陈。接下来的篇幅,个人会简单分析一下。(言简意赅)<图片4>
I. J. K. Rowling新尝试
虽然用“名人效应”来描述”原作的销量“对于Rowling似乎有些不公道,但坦白的说,本作的文字架构、线索梳理、场面把控与大师级的侦探写手,如Arthur Conan Doyle和Agatha Christie相比,相去甚远,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说句不夸张的话,如果不是作者身份揭秘,引来“跟风群众”疯狂扫货,这套系列丛书想要突破一万册,简直是黄粱一梦。<图片5>
II. 老套的剧情
英伦大部分影视剧都是慢节奏,从人物的出现,事件的推进,情绪的发酵,皆是慢条斯理,故事的节奏总是比美剧慢半拍,这部新作也逃不过这个定律。
第一集引出命案,介绍作品主要人物Cormoran与Robin,接受委托,介入调查(组图1);第二集追踪线索,探访与死者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们,筛选梳理证据链,理清头绪(组图2);第三集解谜认凶,所有线索与证据排列组合,摊牌、锁定凶手(组图3)。
总的来看,剧情走向属于比较老套的那种,缺少应有的悬疑度,所谓的“探案”也只停留在问询、察看、思考,这几个表象上,没有实质的内容(推理),更没有那些可以让观众动脑思索的环节,比较平淡、乏味。<图片6><图片7><图片8>组图1<图片9><图片10>组图2<图片11><图片12>组图3
III. 非“常态“型侦探剧
什么是”常态“型侦探剧?就是以推理为主(就像《福尔摩斯》系列(老版)、《大侦探波罗》系列),通过搜集线索、推敲作案方式、解析罪犯心理,来演算、推定案件发生的地点、行凶的方式、可疑的凶手。这种类型的作品就是广义的”常态“型侦探剧。
既然说了”常态“,那什么是”非常态“?讲的通俗一些,就是打着”侦探题材“的幌子,传递”探案“以外的信息。这种作品,明显弱化了”悬疑度“及”推理性“,取而代之的是”着重研究案件背后的成因“,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整部系列感觉更像心理剧,而不是侦探剧。
解释了一番,回头看一看这部侦探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绝对的非”常态“。怎么理解?
1,悬疑性比较弱,几乎没有令人信服的推理场面。
2,过分描写个体人物的意识形态(含沙射影人文与社会现状),忽略了侦探影片的基本属性——探索案情。
3,情节冷冷清清,叙事不温不火,人物零零落落,结尾平平淡淡。
看来,非”常态“型的侦探剧,个人还是不能接受!<图片13>
写在最后。英剧《布谷鸟的呼唤》是一部十分普通的影视作品,虽然原作由J. K. Rowling所著,但这依然难以改变其剧情“平庸”的事实,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原著太一般!所以说,在剧本不给力的前提下,导演、演员再使劲,也是白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