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did you get me? If you weren't going to love me?"
”I was sad, Mary. I thought you could make up for that sadness. It's not your fault you couldn't."
孩子不是母亲人生的副本,也不是父母的能力的证明,他/她是爱的延续。
当死去的瑞秋知道自己无法生育,她对孩子的渴望是病态的。她需要孩子不是出于母性,而是出于上流身份不允许有污点。没有孩子绝对是她人生最大的污点。她要证明自己,如同她的身份一般,是高贵、端庄、完美的女性,于是她前后收养5个孩子,费尽心思想,制定规则教育他们成才,不惜把自己变成巫婆。
缺乏爱的教育,是条可怕的单行道,孩子一旦踏上,从此就没了回家的路。再好的环境,再良好的师资,都无法填补爱的空白。瑞秋死于不懂表达对家人爱,总以为给他们自己认为最好的,他们就会感激、听话,然后乖乖地按她铺好的道路走下去。
然而,没有被爱的教育,你怎能期待孩子有爱。没有爱,谈何感激。所以瑞秋一次次地受伤,最终死在自己的豪宅里。
这让我想起,如今多少父母费尽心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条起跑线,是父母定的,孩子拼命在跑的。很多起跑线甚至不是孩子感兴趣的,只因大家都在学,而爹妈觉得你不应该输在起跑线上。可是我想知道,孩子不学跳舞输在了哪里?不学数学、英语、钢琴、武术、画画、打球……他们到底输在了哪里?
输在父母圈的面子里。我并不反对孩子多学习,但除了学习,与父母相处,学会爱与被爱,一样重要。而在中国,爱的教育,在过去是没有的。
“把你生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哪还有时间管你爱不爱的,要知道你是这个样子,我就不该生下你。”
“少说那些有的没的,等你长大,你就知道我这是为了好。”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你妈/爸有多不容易你知不知道,你个没良心的东西。”
“白养你了,这么点事都做不好,我还能指望你什么。”
……
这些话,我想大家都不陌生,至少我并不陌生。我相信我父母爱我,但在我人生前二十几个年头,我觉得只有努力做出点什么,自己才值得被爱。否则我就是”白养“”没良心“以及”不能指望“的。这是父母表达爱的方式,造就我对爱的理解,而我并不打算将这种爱延续下去。我不希望将来我的孩子认为我的爱是有条件的,而他们需要努力去赚取才值得被爱。我希望他们知道,在被生下来那一刻,他们就注定是被爱的。那样他们才不会在失败时颤抖害怕,怕失去那份本该支撑他们站起来的爱。
被爱才懂得爱,有爱才会去爱。爱给我们追逐以及面对世界的勇气,是我们内心的底气。
我了解父母对孩子有所期待,但他们并不能填补你人生的遗憾或者空白。孩子是或许是白纸,那也有不同的纸质。如果想让孩子成为你的副本,多半悲剧收场。瑞秋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她能在死前明白,她本该过着天堂一般的生活。而她死在了自己亲手打造的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