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今天是高考出分的日子。提到中国的高考和教育,很多人喜欢推荐《毛坦厂的日与夜》和《高三》,给初中生看,给高中生看,也给大学生看。
《毛坦厂的日与夜》带来的影像震撼是毋庸置疑的,“毛坦厂中学”在每年新闻中常写常新,成为了一个既富有“中国特色”,被放置在当前针对教育方式的城市化讨论框架中后,又“土”得有点刺眼的符号。《高三》里呈现的画面奇观没那么多,观众更多时候是在班主任王锦春和讲台下的学生群像中寻找某个时期的自己。
但是今天,我想给你推荐一部非纪实,和中国高考无关,尺度是大是小也不好说的英国电影。这部电影叫做《高校男生》(The History Boys),改编自阿兰·本奈特(Alan Bennett)编剧的同名舞台剧,舞台剧曾经拿过6项托尼奖,和传奇的《推销员之死》记录打平。
这部电影不是《风雨哈佛路》,也不是《三傻大闹好莱坞》。比起前者它缺乏一个励志的故事核心,比起后者它没有去强烈地表达一种反传统、反建制的立场。它只是用非常诙谐的语气,讲了八个来自社会中上层家庭的男校学生,一边度过荷尔蒙过剩的青春期,一边准备牛津和剑桥大学招生考试的故事。
他们所在的学校位于英国北部,以往学生的升学表现只是一般。该如何为这八个优秀学生保驾护航,长得和希特勒有点像的校长很着急。男学生们的主课老师赫克特,信奉希腊式的传统教育,讲课天马行空,重视知识扩展,对考试结果毫不在意:
他在课堂上让学生用角色扮演(role play)的套路练习法语语法,既然是法语,那配合的场景当然就要是“一家妓院的日常”。一帮十七八岁的男孩里,长的最帅情史最丰的达肯演嫖客,胸最大的蒂姆演妓女,最听话的波斯纳演小厮。嫖客裤子脱不脱?不脱体验就不 “沉浸”(immersive)了。只要用上了条件式和虚拟语气,任何言论和表演都可以出现,广泛意义上的“法无禁止即可为”。
学生们一边喜爱他们这位胖老师,一边又对他的授课有疑虑。学诗歌有什么用?学法语有什么用?认得济慈和惠特曼,和上牛津剑桥有关系吗?
着急校长另聘的历史老师艾文,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现代化教育”——如何在考试中拿到高分。有些人也称之为“标准化教育”。校长带着新老师第一次出现在学生面前,就打断了赫克特课堂上演的妓院生意。和法语说得结结巴巴的校长相比,新老师给赫克特和学生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
等到艾文正式开始上课后,他才逐渐发现,原来的老师们把这帮学生教得太“好”了。他批评学生们的文章既空洞又平庸,学生就跳出来自弹自演《相见恨晚》,大段背诵英国同性恋诗人奥登的诗。他本来是在尽力向学生们阐明“考试”这种制度的规则,发现学生们的文学积累后,他又改成尽力教会学生在文学与应试间建立关系,方法很简单,就是每一个高考生都懂得的“文章末尾引用名言名篇”。
懂得变通,也是艾文老师的一大特点。刻板如赫克特,信奉的是一套文化原教旨主义,在赫克特的世界里,文学乃至文化,都是不功利的。他对牛津剑桥没有兴趣,大学念的是谢菲尔德,念得很开心。他的最大黑点,是会在骑摩托车送男学生回家的时候,伸手抚摸男学生的下体,实行赤裸裸的性骚扰——“同性情结”,构成这部电影的另一面。
电影用向观众设问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感情关系:同性角色对彼此的爱慕到底是源自性吸引力,还是源自对另一个优秀个体不自觉的追求?男学生们显然是把赫克特老师的“性骚扰”,当作一个不怎么恰当的玩笑,对他依旧爱戴。而赫克特本人追求的是感官刺激还是一种类似古希腊师生相亲的精神联系,至少在电影中是没有给出明确答案的。万花丛中过的达肯一边和年轻漂亮的女秘书交往,一边对儒雅的艾文老师心动。达肯这个角色完全和苦闷不沾边,他的外形备受认可,才华得以表达,性欲也充分发泄,在对同性的爱慕朦胧发芽后,他毫不犹豫地去追求。反而是确定了自己性向艾文和赫克特,直到赫克特的行为被目击者向学校告发,两人并肩坐在校长办公室外的长椅上,才敢小心翼翼地交换几句深柜多年的感触。
正式考试的日子旋即到来。这条主线情节一出来就把前面的插科打诨,胡闹暧昧压了下去。除了体育很好但是悟性平平的拉奇之外,其他学生在笔试和面试环节都做得很不错。正当观众以为拉奇这个角色代表着资质一般,努力过也没能上牛津剑桥的普通人时,拉奇用万年不变的懵懂表情告诉女老师,他考上了,因为考官认识他爸。
赫克特也逃过一劫,依然可以保留教职,艾文在学生的起哄和校长的嘟囔中爽快地接过了头盔,坐上赫克特摩托车的后座。皆大欢喜。
但是影片到这里还没有结束。赫克特在路上出了交通事故,当场死亡,艾文负伤。在赫克特的葬礼上,八个男孩上台唱了歌,在台下,拉奇用同一副表情说出“历史就是一堆操蛋事儿”(History is one fucking thing after another)时,让人深感越是简单的人越是看得穿。
电影到最后依旧是舞台剧风味。镜头一动,场景就从葬礼变成了未来。八个学生依然坐在台下,分别成为了校长,地方行政长官,干洗连锁店店长,税务律师,老师,建筑商,记者,以及早逝的军官。这八种职业的次序可以用平均收入来排列,也可以参照社会影响力来排列,但是即使他们的各项参数都精准地落到了社会身份样本的平均数上,这八个人也是无法排列的。
教育是制度,是产业,还可以是很多其他的东西。一个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再加三年高中教育的典型中国学生,很难不被“排行”带来的权力感征服,但是在“排行”之外,还有诸多可以用来衡量人生的尺度,在琐碎的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认同。
象牙塔一样的大学,尽管有着种种不可言说的积弊,她依旧是中国社会中思想自由度最高的机构之一。从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一考定终身”的现代神话被口口相传,终于在1996年取消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后,开始经受社会变迁的冲击。反复温习《高三》、《毛坦厂的日与夜》所描绘的真实,也许能够加深对中国社会分层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是制度化的,附着于一种顽固的既有思路:排名最高的,就是最好的。
而《高校男生》看到最后,会明白两个简单朴素的道理。第一,拼爹是普世的;第二,教育是浮木,人生是漂流。 电影对诗歌的引用信手拈来,豆瓣上很多人喜欢引用《鼓手霍奇》的这一句:
“他将长成一棵南方的大树,带着北方质朴的头脑、胸怀, 任凭星星闪烁陌生的眼睛, 把他的命运永远主宰。” (His homely Northern breast and brain/ Grow to some Southern tree/ And strange-eyed constellation reign/ His stars eternally.)
我不懂诗歌,所以花花公子达肯的话更得我心:
“The more you read, the more you see that literature is about losers.” (读书越多你就越能明白,文学是为失败者书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