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

评分:
6.0 还行

原名: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又名:《黄金时代》纪录片

分类:纪录片 /  中国大陆  2014 

简介: 纪录片《她认出了风暴》将以电影《黄金时代》为起点,将历史上真实的萧红以及她的文学

更新时间:2020-03-25

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影评:逝去的黄金时代,她认出了风暴,萧红一生的三个谜团,怕是解不开了

《她认出了风暴》,是电影《黄金时代》的纪录片。
电影《黄金时代》以萧红的一生为主要内容,既描述了萧红作为女作家的黄金时代,也同时描述了那一时期的其他左翼作家的生活状态,也是他们的黄金时代罢。
有些作家,他们的人生与作品是割裂的。如果不说,你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写出《三体》的刘慈欣是山西阳泉某发电机厂的计算机工程师,他用业余时间出版了十几本小说集。
有些作家,他们的人生与作品是融合在一起的,硬要分开,只能伤筋动骨,血肉模糊。就像萧红。她的作品,生动、鲜活,不假思索。她写周遭,写自己的童年,写回忆鲁迅先生。她的一生,就是她的作品。她的作品,也道出了她的一生。
萧红出生在黑龙江的呼兰县,病逝于香港。从1911年6月1日到1942年1月22日,她只在这个世界上经历了短短的31年。
我们上小学时学过的《火烧云》片段,出自萧红在香港临终前回忆童年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在这部小说里,萧红写到她的祖父,她的童年,她从小生活的呼兰河。
10岁的萧红上了小学,17岁上了初中。初中毕业,祖父去世,父亲给她安排了一门亲事,她不肯,与表哥私奔到北平,继续读书。
有人说萧红与表哥是相恋的。但是萧红曾经给弟弟写信,信中提到过“表哥对她意图不轨”。如此这般,萧红应该与表哥不是爱恋的关系。去远方,没有了疼爱她的祖父的羽翼,那个不顾她个人意愿逼迫她嫁人的家,远远没有能够继续读书的吸引力更大。
不过很快,表哥被家人里断绝了经济支持,萧红被迫返回呼兰河。她的逃婚、出逃,在呼兰河镇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他们全家人,在她到达呼兰河的当晚,连夜搬家到了乡下。萧红在那里被软禁了6个月。
谁也不知道这6个月发生了什么,萧红在以后的作品里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这是萧红身上的第一个谜团。
后来她一个人逃出家里,只身来到哈尔滨,投奔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未婚夫汪恩甲。是的,这个男人是她当初逃婚的男人。两个人在哈尔滨的东兴顺旅馆里同居。后来汪恩甲突然消失,留下萧红一个人背着600元巨额债款被困东兴顺旅馆。
汪恩甲为什么会突然消失,萧红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她曾经不肯嫁的未婚夫,这是萧红身上的第二个谜团。
被困的萧红给当地的报社写信求助,受报社委托来看她的人,是萧军。
两人在旅馆里一间昏暗的房间里第一次相见。头发乱蓬蓬的萧红,身怀有孕的萧红,写出优美诗句的萧红,在萧军的眼里,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他透过了萧红落魄的外表,看到的是一个透着灵气和才华的动人女子。
二萧纠结半生的恋爱,就此开始。
萧军是那个为萧红指路的人,他为她展开一片文学的世界,萧红从此一头扎进文学创作中,在动荡的年代里,“只想有个安静的环境写写东西”。
关于二萧在文学上的造诣孰高孰低的争论,素来没有定论。但是八十年代的萧军,依然想不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看萧红的作品。那些小说,明明更像散文。文学创作上的矛盾,是二萧决裂的原因之一。
另外,二萧的性格也相差很远。萧军是个孔武的男子,身上有一种英气。萧红自打生完第一个孩子之后,身体就不行了,孱弱的身子骨下埋藏着一颗倔强的心,敏感,渴望安全感,她既坚强又柔弱。
萧军见一个爱一个的爱情观,也是让萧红无法接受的。为此,她东渡日本,与其说为了静心写作,不如说为了躲避萧军,可以“有个安静的环境写写东西”。
就连这点小奢望,也被打断了。尽管日本的日子很孤苦,离开了萧军的萧红,第一次学着独立,谁也不知道她是想念萧军多一些,还是愿意保持与萧军这样的距离多一些。
直到萧军出轨,朋友们一致决定要把萧红接回来。不知道此时的萧红作何感想,她有说不的权利吗?此时的她,早已出版了《生死场》,是上海文坛上有名的女作家了,可她还是个女人,没有份量的女人,像支羽毛,美丽又脆弱。
端木蕻良的出现,让萧红多了一个选择。端木的文学创作风格跟萧红很像,两个人在文学上有很多共同之处。相比萧军,端木更像萧红在创作中的知己。但是与此同时,端木的为人似乎更加懦弱,胆怯,没有萧军的豪放和大气。
二萧的决裂,有创作方面的矛盾,有爱情观的不一致,也应该有端木横插一脚的原因。
怀着萧军孩子的萧红,在武汉跟端木结婚。婚礼上,萧红把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先生赠给她的四颗相思豆,给了端木作为定情信物,这也是她最真心的表达罢。
这一年萧红过的是颠沛流离的生活。从武汉到重庆,又辗转到了香港,大着肚子的她,指望不上只顾自保的端木。她后来生下了和萧军的孩子,这个孩子后来下落不明。萧红说他病死了,可明明孩子前一天还很健康。也许被她送了人,也许她不愿意再与萧军扯上半分关系。
跟她被迫送走第一个孩子之后,写下她第一篇作品《弃儿》相比,这个孩子,萧红没有留下过只言片语。这是萧红身上的第三个谜团。
在香港的日子,她拖着病体继续创作,《呼兰河传》、《回忆鲁迅先生》就是她这个时期的作品。她更多把创作的核心放到了她对童年,对在上海遇到鲁迅先生的回忆中,却从未写过她自己的感情。
她是内心多痛惜,才不愿描写她身边的这些男人啊。
她是多么希望留下纯粹的作品,描写穷苦大众,描写生生死死,不夹杂更多的私人感情啊。
萧红的作品很耐读,她不煽情,不批判,很多笔法只是白描。通过白描,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真实地活在我们的身边。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不需要萧红来评价,因为萧红的白描,早就让我们浸染在这些人的情绪中了。
鲁迅先生评价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鲁迅还评价萧红在《生死场》中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我的微信公众号:有吃有玩。

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