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评分:
6.0 还行

原名:From Mao to Mozart: Isaac Stern in China又名:从毛泽东到莫扎特:1979年斯特恩在中国 /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史坦在中国

分类:纪录片 / 音乐 /  美国  1981 

简介: 艾萨克·斯特恩是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大师。在文革结束的1979年,斯特恩作为西方第一

更新时间:2012-05-24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影评:对《从毛主席到莫扎特》的分析和解读

对《从毛主席到莫扎特》的分析和解读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拍摄于1979年,影片纪录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初,美国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受中国外交部邀请,携家人和他的团队受在1979年来华访问交流及演出活动。他们的行程包括北京、桂林、上海,分别在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进行了教学指导及音乐会演出。

电影由美国著名音乐纪录片导演艾伦·米勒导演,和许多西方人一样,艾伦米勒对1979年的中国印象是模糊的,充满了新奇、想象和疑惑,而他却试图在有限的影像资料中,展现出他所理解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对“东方”的表述文本,从影片精心的材料剪辑和凸现的画面对比,可以感受到影片背后观察者的良苦用心。应该能够想象,对这一次音乐的交流活动,导演艾伦米勒除了了力求真实的再现历史,对如何以新颖的主题和独特的视角来展现当时的中国社会,也颇费了一番心思。这一点说法并不为过,正像导演自己说过的,单纯录制音乐会的过程并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而他之所以关注音乐纪录片,其动力正在于“每一部电影总是会有一个人性的故事在里面。”正是对这样一个主旨的把握,尽管整部电影加入了很多外景的拍摄和中国文化的展示,也非常翔实的纪录了本次音乐交流活动的行程,但在“客观纪录”的同时,却总使观众感觉到摄影机背后一双探寻的目光,这双眼睛虽然在幕后,但对影片的目的指向却非常的明确,而影像资料的筛选也很好的切入了主题。首先,片名《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很能够准确的表达了导演的意图,它很耐人寻味,使影片想要传达给观众的信息有呼之欲出的感觉。在影片中,一方面是欢迎酒会上接待人员的刻板、中国学生演奏西方音乐的拘谨、李德伦对莫扎特的定义、谭抒真的悲惨经历以及教师们在座谈会上的倾诉等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艾萨克·斯特恩与音乐学院师生的音乐交流活动中,导演艾伦·米勒把摄影机的镜头一次次投向音乐会的听众,那里有热烈的掌声、热切的眼睛和充满渴望的脸。这一切使影片的内涵清晰的表达出来,与片名不谋而合:从毛主席到莫扎特,从东方到西方,从封闭到开放,从机械和僵化到自由和个性。这正是导演艾伦·米勒背后想表达的内容。据说导演当时并没有跟随艾萨克·斯特恩一行来到中国,但面对摄制组带回来的60小时的摄影资料,他异常敏锐地捕捉到了画面背后的话题,并且以西方人惯常的思维,将之合理化的解释在电影中。而影片的受众——西方观众,通过这部纪录片,同样也准确的领会了导演要表达的意图。

对异质文化的阅读和理解无疑需要相当大的勇气,而要在只有一个多小时的纪录片里将当时与世界几近隔绝的中国准确、精炼而又直接的让西方观众理解,则是导演需要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对艾萨克·斯特恩的这次访华过程,与其说导演是在“发现”中国,不如说是在“证实”中国。从这部纪录片中不难看出艾伦·米勒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西方人对东方惯常的解释体系中。导演把西方人“所期待的、感兴趣的和乐于接受的”内容都一并拿了回去,包括在影片中对中国人民真诚的、毫不掩饰的同情式表达方式。意味深长的片名使电影在艺术之外又披上了一层与政治有关的外衣,而影片内涵的诠释相应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政治意义,上海音乐学院的座谈、谭抒真的直白,这些对中国人来说比较禁忌的影像都映衬了片名的含义。有点类似于艾萨克·斯特恩和李德伦关于莫扎特的一番谈话,相异的文化背景带来了不同的阅读深度。当然,影片的资料价值无疑最值得肯定,那个时期特有的衣着和发式,毛主席的语录,大街上的自行车、公交车,乡村路上的马车和挑担的行人,都定格在历史回眸的瞬间。谭抒真的访谈更加唤起对“文革”那段惨痛历史的回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纪录片和安东尼奥尼的《中国》一样,更多意义上是怀旧、追忆和对往昔的一次真实触摸。

影片的开头直截了当,飞机降落北京,很快来到音乐厅,第一人称的叙述迅速把人们抛进那样一个时代,带进那样一次不同寻常的音乐之旅。然而这又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音乐的影片,它捕捉到了当时中国社会总体的精神面貌,尽管片中人们的衣着和生活场景提示着那个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时代,斯特恩在上海为找不到一架像样的钢琴烦恼。但当音乐会开始,衣着朴素的中国观众如饥似渴地聆听演奏,专注渴望的神情依旧感动了20年后注视着他们的我们。其实影片真正的主角,是观众自己,是杰出的导演和摄影师,我们热切而好奇地盯着饱经沧桑的中国发生的一切,感受着那种深沉悲悯却又宁静的胸怀。影片无时不刻反映着西方人接触中国这方纯朴大地时,无限的惊讶与敬畏。观众不仅能从中看到音乐巨匠的绝妙演出,更见证了古老中国蓬勃的生命力,以及从封闭转向开放的历史心路。

1979年的中国,百废待兴。经历了一场浩劫后,中国的演奏家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诠释显然让大师颇感失望:旧式的演奏方式,不习惯用感情与丰富的色彩表达音乐,一味尝试演奏技巧却忘了音乐的本质。对此,斯特恩十分耐心地向中国的演奏家们讲解并示范,从最基本的持琴方法、节奏的把握、演奏技巧,到分析作品的色彩与感情。他告诉中国的音乐家们音乐是多彩的,有画家调不出的色彩。“每一个音符都是你的生命,把每一个音符看成是生活中每一个重要的时刻。”斯特恩说过这样的话,当音乐用情感真实的流淌在人们心间时,一切,都已远远超越了平凡与普通,构架于艺术的八度空间之外,指尖挥动的音符不仅是对于音乐的热爱和追求,而是发自心底跳动的灵魂。整部片子,让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用情来演奏,有了情感的渗入,音乐仿佛有了灵魂一样,逼真的流淌出来。导演用时间的对比来讲不同时代的音乐做了类似的比较,有意无意之间,传达出一种理念和精神,但观众的心理落差并没有因为时间和经济的变化而形成巨大的冲击,反而跟随者一个主线——音乐,用生命和灵魂来诠释音乐本身的魅力和原生态。片中打动我的,不仅仅从他话语中读懂的真理和本质,更多的则是他用实际行动亲自为国人演出了一场完美的盛宴,谦虚、细心、专注、生命、灵魂……一个个从他身上提炼出来的词语,无一不显示出他对音乐本质的尊重和崇尚,弹奏出一曲曲华彩乐章,用心征服了在坐的人。由于这份挚爱,斯特恩热忱地指导、投入地演奏。为了把最好的演出带给中国观众,他亲自擦拭并不如人意的钢琴,甚至想用军车把更好的钢琴从北京运到上海。演奏时他全身心地融入到音乐中,时而闭上双眼、面带微笑,陶醉于其中;演奏激越的乐章时则调动全身的力量,满脸通红、青筋暴起,额头冒着汗星,一头银发随之颤动。即使是示范简单的乐句,只要琴弓一搭上琴弦,激情洋溢的音乐便流淌而出,正如他自己所言:“每一个音符都是你的生命,把每一个音符看成是生活中每一个重要的时刻。”

1981年,由于“对艺术、对文明以及人道主义理解方面的贡献”,这部影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和年度嘎纳电影节特别奖。我们不仅从这部影片看到音乐巨匠的灿烂交会,也见证了中国从封闭转向开放的历史心路,更重要是通过西方人的眼光观察到中国人民的文化底蕴与生命力。对于西方人和逐渐远离旧时代的中国人来说,这部纪录片所带来的文化冲击与心理震撼将是永恒的,人们将世世代代藉此反思文化的前瞻,也因此本片价值肯定将随岁月流逝而得显珍贵。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相关影评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鸭毛 • ·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