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型危险

评分:
6.0 还行

原名:第一類型危險又名:Dangerous Encounters of the First Kind

分类:动作 / 惊悚 / 犯罪 /  中国香港  1980 

简介: 在香港,炸药被视为第一类型危险品。三个无所事事的少年学生,热衷于制造炸药。而一个

更新时间:2021-11-30

第一类型危险影评:武侠的21世纪末不适症


(水的作业,发到豆瓣存一下档)


在港台电影课程上,我由徐克导演的《刀》接触到了这位鬼才导演,《刀》中绚丽的色彩、对比强烈的灯光效果、快速利落的剪辑节奏吸引了我,于是在课后,我观看了他的“混乱三部曲”以及他其余的一部分作品。
徐克的作品多是武侠题材,或是由传统故事改编,但是,我最喜欢的却是《第一类型危险》。这部以现实主义立场描写香港现代社会与青少年犯罪的影片,在他的作品序列中尤为特别。它给我的印象是猛烈的、暴烈的、不留余地的暴力,这种暴力并不是指画面的血腥程度,而是影片流露出来的精神气质:所有人物都不像人,只像满身猩红的猛兽,只是无奈被人皮所禁锢,于是无处发泄的原始兽欲在人皮底下蠢蠢鼓动。我尤其喜欢女主角阿珠被美国犯罪团伙从窗台扔下这一段的蒙太奇,人体下坠的仰拍与窗台下众多铁刺向上耸立的特写飞快交叉,令我心神一颤:此前,在影片刚开始不久,徐克就已经以这种手法拍摄过被阿珠扔下的那只猫、在相同的地点被刺穿致死的过程。习惯于其他影片“最后一分钟营救”式有惊无险的戏剧桥段的我,甚至还来不及疑虑,铁锈斑斑的尖刺就已经贯穿少女的肉体,而我也被扑面而来、直接且迅速的暴力所震惊。
看完这部影片,我试着去思考,为什么徐克的作品序列里会出现这样一个另类的题材?同时我也在想,人们常说徐克开创的是“新武侠电影”,那么对于传统武侠电影来说,徐克的“新”体现在哪里?没想到我搜寻到最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却似乎融为了一体。
从古至今,“侠义精神”始终活跃于中国的民间文化和市民文化。数千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中国人的思想言行常常处于禁锢之中,尤其是一个政治动乱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时期,更容易使中国人热衷于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的“救世主”形象。因此,“侠客”本身就是一个发源于市井的意象,其精神内涵主要发自儒家,它是“布衣之怒”的极端化,即“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士之怒”。“侠客”们行走的“江湖”,常常是对立于朝廷、官府等正统秩序之外的边缘秩序。故而,香港武侠电影中也多包含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例如“黄飞鸿”系列电影,涉及清末民初列强入侵、清政府腐败无能这一历史背景,在此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之际,黄飞鸿作为乱世英雄,以其侠义精神弘扬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20世纪20年代,受战乱影响,大批电影公司、电影人才和资金涌入香港,原本活跃在大陆的武侠题材也随之退出,伴随着乱世背景逐渐于香港落地生根。可以说,香港武侠电影的兴起是依托于社会现实的,社会愈是动荡不安,人们就愈是期盼在神侠武士身上看到反抗的精神和力量。20世纪50年代,以梁羽生、金庸为代表的武侠作家创作的“新派武侠小说”,使武侠作品的面貌焕然一新,他们不再塑造刀枪不入、完美无缺、与民众距离较远的假大空式的英雄人物,而是将侠客们还原为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深入展现其人性特点和人格魅力。“新派武侠小说”在极大程度上更新了香港武侠电影的创作。同时,武侠电影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许多作品借古讽今,蕴含着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我们说,香港的“江湖电影”,其实包括了武侠片、功夫片和黑帮片三种类型。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香港黑帮电影,“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当时香港社会时事变换,民众心理幽眇难言的真相,以其独特的特色使观众被压抑的趣味获得了虚幻的满足,被压抑的欲望得到了变相的宣泄。”黑帮电影的主角同样体现着“对抗乱世的边缘秩序”之意味,而“对抗”的方式往往直接体现为暴力,与当时的武侠电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此背景下,徐克与他的“新武侠电影”应运而生。他在吸收中国传统的叙事方式的同时,结合新派武侠小说的基本叙事类型、隐喻和象征,“使一些新武侠电影代表作的内涵开始具有对中国社会文化传统劣根性的反省精神。”他重新诠释经典,也重新在传统的视觉美学特征之上,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这其中也正包括前文所述的“直接且迅速的暴力”。
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们再来看《第一类型危险》。这部影片中的香港社会同样拥有“江湖”的特征:混乱、残酷、戾气浓重,尤其是主角四人所处的周遭环境,完全符合“边缘秩序”的样貌。四个青少年面对这个困兽相争的“江湖”,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制造爆炸案“报复社会”——来进行反抗;若不反抗,便会是永久的压抑。在这里,他们完全脱离了“侠客”的形象,所谓的“侠义精神”也只剩了个一同犯罪的“义气”。然而我认为,这正是“武侠”进入到现代社会之后的“20世纪末不适症”。殖民统治下的香港已不再是腥风血雨的战乱时期,但是,在香港这块被两个政权不断撕扯的边缘飞地之上,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社会问题。文明社会无法给“行侠仗义”提供名正言顺的支持,人们的压抑无从发泄,想象中的“救世主”也并不存在,甚至整个香港在精神上来说根本就是“父辈缺位”的,人们无路可走,最终只能以更为极端的方式,宣泄边缘秩序的声音。主人公们的那些迷茫、徘徊、盲目、狂乱,指向的正是彼时的社会现实:在撕扯中破裂,在困顿中挣扎。于是,在武侠电影中表现为暴力的“反抗”,在这里变得更加严重。过去,暴力在电影银幕上的意义,只是惩恶扬善、宣扬道德伦理;今天,暴力发展为一种“美学”,在强烈的视听冲击下,变成了“纯粹的形式快感”,起到“替代性满足”的作用。
《第一类型危险》虽然只是徐克的第三部长片作品,但已经能够体现出他对香港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并不逊色于他的任何一部“新武侠电影”所展露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治国.江湖风云与现实折射——论香港黑帮电影的三个维度:乌托邦·恶托邦·异托邦[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8.
2 翟玉竹.旁落的江湖侠义——从徐克电影看香港武侠电影起落[J].北方文学,2016,(3):125,127.
3 沈慧.论香港新武侠电影的后现代色彩[J].文教资料,2010,(33):78-80.
4王贵禄.香港武侠电影:侠文化、亚社会形态及母题图式[J].电影评介,2007,(13):19-20.
5 李牧,谭广鑫.香港武侠电影的历史变迁及对武术传播的影响[J].体育学刊,2016,(1):36-40.
6 毛琦.香港武侠电影的叙事技巧与类型特征[J].电影文学,2013,(13):4-6.
7 王璐瑶.香港江湖电影类型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