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岛屿写作:寻找背海的人

评分:
6.0 还行

原名:他們在島嶼寫作:尋找背海的人又名:The Man behind the Book

分类:纪录片 /  中国台湾  2011 

简介: 每一夜,小说家和他自己搏斗,在斗室内,像挖掘壕沟那样地起运着胸膛内的土……

更新时间:2019-11-26

他们在岛屿写作:寻找背海的人影评:王文兴.写作.纪录片


之一 王文兴

这个名字是陌生的,对于我,我相信,也对于大多数人。影片以这个陌生的名字为起点,纵行21个线索,横涉朋友与生活居所,徐徐道来。

王文兴是谁?生于福建,居于台湾,先后发表《家变》、《欠缺》、《背海的人》等多篇长短篇小说,开创了一种独特的现代主义写法。这些是他,却又不是他。他不等于地名,不等于作品,不等于文坛地位。他是他,是行走时的他,是写作时的他,是看海的他,是朗诵的他,他是由生活中无数个细小甚至琐碎的片段组成的他。在影片中,他的朋友、学生、妻子都对他有过评价,抛开大部分对作品的认识,几处对其本人的评价,让我印象深刻。“他是一个特别的人。”我一直觉得用“特别”来形容都是一种褒义。“特别”和“特立独行”是不同的,“特立独行”总有几分自我标榜的味道,但“特别”是站在那里,他就是他。本来人人都该是特别的存在。但是经过了岁月的工厂,大多数人不是四十不惑,而是自以为智慧,但做着重复雷同,含义不明的事情。所以“特别”是一件多难得的事情,王文兴面容严肃,虽面对镜头略有拘谨,但吐字缓慢斟酌,行路缓慢徘徊,我相信镜头外也是这样的模样。他的身体弱小,微微佝偻,但写作时投入近乎绝望,朗诵时冷静却又情感充沛。

前段时间,和小潘说起应该把生活过得精致。当时小潘问我,何为把生活过得精致。我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解释,那时只是受到火车女孩的影响,反思自己把生活过成了一锅粥,一团雾。但是在体味王兴文生活态度的时候,却隐约找到了答案。在说答案之前,先得分清两个词“精致”和“细致”。王兴文的生活是细致的,这种细致既体现在他的行为中,更体现在他的情感和感悟上。有两个例子,一是他站在课堂的窗户边,忆起曾有一次他上课到最晚,全校师生包括员工都已下班离去。所以等到学生走后,他要把窗户一扇一扇关上,最后掩门离开。他说话缓慢有力,我仿佛能够在字语断句之间看到窗户落下,也体味到对于他来说,这关上一扇一扇窗户就是生活。二是最后朗诵的手记《星雨楼随想》“在街上我看到一个很像我的人,不知道我怎么认出来他像我,我见过我吗?我见过我的正面,但我看见他像我是见到他的背面,他正俯身开车锁,奇怪的是,我竟一点也不惊奇。”“我见过我吗?”这样的询问直击我心,让我觉得震撼。我整天与我为伴,我看着镜中的我,我看着照片中的我,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的整体,就像看我的朋友,看我的家人,甚至看路上的陌生人,那样地观察她的表情,她的动作,和她交谈。影片中的这两点是我所感受到的王文兴细致的生活态度。反观“精致”,把生活过得精致,这样的论调我仿佛听过很多次,当我亲口标榜“要把生活过得精致”的时候,竟然莫名地涌起反感之情,大约心底并不认同吧。“精致”和“细致”的区别在于,前者更追求的是一种形式,不管是手工、旅游,还是拍照、美食;后者探寻的则是生活的本质,此时不管我在做什么,即使只是最最平凡的行走,也都是在用细致的态度体会着。而我其实更认同地是后一种生活方式。他还记得很多年前,他把窗户一扇一扇关下,而我只会记得那天我最后一个离开。这就是区别。我每一天每一天生活着,记得自己起床时的心情么,记得出门阳光落在身上的温度么,记得路上陌生人的表情么.....生活包罗万象,但我只觉无聊。

之二 写作

最近,我很少动笔。一是觉得生活中没什么好写的。二是文笔表述不成熟,每每写出来都觉得失望。所以越发不愿意写东西了。

没想到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影片都给了我宝贵的启示。

影片中间有一段旁白讲到,海明威要去打猎,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有题材可写。但是王兴文相反,他的写作对象就是平凡琐碎的生活本身,但是他采用的是创新的形式,因此读者不会产生无聊之感,反而因为作者故意的间离而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前面也谈到王兴文细致的生活态度,也由此可知,生活中不是没什么好写,只是自己的生活态度出了问题。

二是技法的问题。王文兴的写作方式很特别,从“一天写35个字”就可以看出来。但不止于此,他的写作像是一种仪式,包含着灵感、舞蹈、音乐。他会去聆听字的声音,会去寻找词语的轨迹。在一种挣扎、碰撞的过程中找到精准的表示方式。先不说作品的内容,从形式来看,他的表达常常是佶屈聱牙的,充满奇怪的倒置和创造的新词。但语言真的是很神奇。日常谈话中,我们说着平熟的语句,里面没有生词怪词,语法正确,发音标准。但是我们真的清楚地表达了自己么?当我说“好开心啊”,和你说“好开心啊”,是一样的心情么?写作时最忌平熟的表达方式,也正是因为这些“高兴”、“伤心”、“讨厌”的表述非常模糊低效。而王兴文那些陌生甚至怪异的表述,却接近了思想事件的核心。语言需要锻造,但不是优美华丽,唯一的目标只有准确。

除此之外,王兴文在写作时非常关注语言的声音。我在写作时尤其容易忘记语言的声音,把这些一撇一捺,当成白纸上的图案,电脑中的代码,流淌出的想法。字词的不同组合会产生多种含义,抑扬顿挫亦是如此。他在讲解《背海的人》时有这样一段,“仇大鹏他 死 了?仇大鹏死了?是的,他死了。被人下毒毒死了来了的个。被谁?被童蔴子的老婆,好像说起来的是童蔴子,三个字。嗨噫~”这里他特意提出“嗨噫~”的读法,又笑又叹应该怎么读,还调侃说考虑他是福建永春人又要怎么读。并不一定要按字的读音来,更重要的是要表达出此时的情感。在写作时考虑字词语句的声音,会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之三 纪录片

自《海豚湾》、《海洋》、《皮克斯的故事》、《来自虞美人之坡——父与子的300日战争》几部纪录片之后,我开始对纪录片产生较浓的兴趣。我发现这种如实记录生活的影片有着强大的感染力量。在我看的纪录片里,绝大多数都是循着时间线展现对象,包括《海豚湾》、

《皮克斯的故事》、《虞美人》等,《海洋》没有遵循时间的顺序,但有一个内在的空间秩序。

《寻找背海的人》是我看得严格意义上的人物纪录片。《起风了》虽然有表现创作期间宫崎骏真实的状态,但毕竟局限于《起风了》,只是一个重要的侧面。

人是大自然最复杂的产物,他的经历、情感、思想等交织缠绕在一起,所以想要把一个人丰富且真实地展现出来,何其困难。电影中有很多优秀的传记片,或从出生到死亡,或截取人生一个重要片段,或隐去时间和事件,表现人物的状态。在我看过的传记片里,《玫瑰人生》比较特别,影片虽然有一条时间的隐现,却又不是纯粹的顺时讲述,而是选取Piaf人生的重要事件,打碎,按照音乐的节奏,重新融合在一起。《寻找背海的人》的思路和《玫瑰人生》有些相似,用王文兴的作品穿针引线,表现他的生活状态。但是《寻找背海的人》的困难之处在于,王文兴还活着,他的生活还在继续,导演也很难以完整一生的角度去评价分析这个人,只能通过努力表现王文兴当下,让我们看到他的全景。

抛去开头简单的介绍,影片采取纵向21个线索展开的方法。这21个线索分别是

1图书馆

2同安街

3“继续地弯腿运动”

4空间的描述

5牠

6舞台剧

7时间过去了有几几及两年之久

8牢房

9一天35个字

10勺子

11传真机

12孟郊

13台大外文系

14现代主义

15“书法是艺术的顶巅——《星雨楼随想》”

16南方澳

17“我想来喜欢音乐。今年已不赏听。何可如此?因为我已从诗里听到音乐。——《星雨楼随想》”

18俺就是爷

19神

20“你把我放在极深的坑里,在黑暗地方,在深处——圣经诗篇88:06”

21寝室的门的背后。

在21个线索里,图书馆、同安街、牢房、台大外文系、南方澳是与王文兴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勺子、传真机、孟郊、神、圣经诗篇88:06反映了是王文兴生活的偏好和信仰。剩下的11个则与王文兴的创作紧密相连。

虽然这21个关键词内在的逻辑有些松散,但是选择关键词而不是重大事件来展现人物,在我看来,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种尝试。

另外,这部纪录片还有一个让我非常在意的点,动画的插入。虽然《与巴什尔跳华尔兹》早就开创了动画纪录片的新形式,但是直到现在这种形式还是充满争议,并且应用不多的。《寻找背海的人》中动画主要用来表现王文兴小说的画面,不算严格意义的纪录动画。但是动画的风格和文风结合的这样好,这样的相得益彰。

《寻找背海的人》中的动画风格多样。既有素描动画,也有水墨动画,还有炭笔动画。

《欠缺》的素描动画色调为黑白灰,美好宁静。

《草原底盛夏》和《背海的人》采用的是炭笔动画,粗粝的风格和怪诞的文风相得益彰。

而我最喜欢的其实还是《家变》的水墨动画,动画不多,但却把秋风萧瑟的氛围很好的体现出来。

写于2014.6.23北京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