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毯先生

评分:
0.0 很差

原名:红毯先生又名:全民明星 / The Movie Emperor / Something about Us

分类:剧情 / 喜剧 /  中国大陆   2023 

简介: 香港天王巨星刘伟驰(刘德华 饰)从影四十年,一直渴望得影帝。他决定与导演林浩(宁

更新时间:2024-02-11

红毯先生影评:宁浩的电影理想,是做那头横冲直撞的猪


《红毯先生》这部电影是一场大型的魔术表演。当观众看完电影,一头雾水说出“看不懂”三个字的时候,反而体验到了电影的主旨,帮助导演完成了这场魔术表演。

宣发时反复强调的“明星秘闻”、“电影圈乱象”、“讽刺与自嘲”,根本不是电影的主题,和电影内容也没有关联。欺骗性的宣发本身就是这部电影的一部分,也是魔术最为关键的一环——“障眼法”。

而电影真正的主题,是“沟通”。更具体一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无效沟通”

当我们观众觉得“看不懂”时,我们就真正体验到了电影主题“无效沟通”;而我们意识到“无效沟通”是电影主题时,我们反而很容易彻底看懂这部电影。

这是极其精妙的电影创作手法,比《心花路放》的时空诡叙还高级了几个档次。宁浩是中国电影导演第一个敢于在春节档使用这种艺术手法的导演。他真的是太 “骄傲”了,骄傲到胆大到妄为的程度,令我佩服。

其实“沟通”这个电影主题,早在预告片时就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了。电影中的巨星“刘伟驰”找到著名导演“林浩”商量这部电影怎么拍时,“刘伟驰”建议电影的主题是“父爱”,而“林浩”欲言又止,最后强调电影的主题是“沟通”。

这是“刘伟驰”和“林浩”在讨论那部农民题材的戏中戏应该怎么拍吗?

不是。这其实是刘德华和宁浩的戏外戏,他们在讨论这部《红毯先生》应该怎么拍。所以《红毯先生》的主题是“沟通”,但也为主演刘德华加入了一条“父爱”的辅助线。

宁浩用的魔术手法是,在电影叙事中插入了一面镜子,制造了景深错觉。往往当观众以为看的是“戏中戏”的时候,其实看到的却是镜子折射出来的“戏外戏”。

有一个最明显的证据是,我们可以在《红毯先生》的“镜子”中看到我们观众自己。

剧末有一段电影院的情节,几个观众怒气冲冲地走出来,一边骂着这是一部什么垃圾电影,一边绕着一个螺旋形的扶梯走到楼下;他们却在楼底被保安拦住了,观众说“这么近的距离直接走出去不行吗?非得逼着绕这么远”,而保安对他们说“就得从入口走,这是规定”。

宁浩预判了《红毯先生》的观众感想,让“戏中戏的观众”说出了“戏外戏的观众”的心声——为何电影不用 D站的短视频那样,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却要用这种绕来绕去、莫名其妙的诡叙来挑战观众的耐心呢?

戏中的“保安”代表导演宁浩回答了我们:这是“电影艺术”的规定。“电影艺术”的目标并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答案”,它更重要的是营造出观众感同身受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必须从入口开始,沿着导演精心设计的螺旋阶梯,一步步地走到底才能感受到。

一旦看到了这面镜子的存在,《红毯先生》的三条主线也就清晰起来了。

第一条主线,是刘伟驰、林浩,想要拍摄农民题材电影,以求获奖的故事。这个故事从镜子里反射出当代中国电影圈的乱象,想必观众都看懂了。

中国电影界从某“国际大导演”开始,罹患了一脉相承的顽疾;他们总要对中国农村脱贫致富、飞速发展视而不见,却把农民拍成愚昧落后、隐入尘烟的,才好迎合欧美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以求在国际影展上获奖。

接下来资本狂欢下催生的互联网思维入侵影视界,只看重票房号召力带来的预期利润,不尊重电影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效应。用从 Logo 开始造车、用大数据写剧本的圈钱思维,污染了电影艺术的创作逻辑。

而短视频行业崛起,更是在啃食着电影行业的根基。比起亲自做危险动作的敬业精神来,不专业的 “liaoliaoliao”更有话题性;故弄玄虚、小题大做的自媒体生态,却比精密规划的电影工业创造了更大的情绪价值。更不用说“渣渣辉”们滥用自己影史的经典桥段,自杀式地迎合着快消娱乐的时代。

这些隐喻在电影中是显而易见的,勾勒出了当代电影陷入危机的时代背景。

在第一条主线的时代背景下,《红毯先生》拉出了第二条主线,那就是中国电影人的中年危机。所谓中年危机,就是人到失去创新能力与学习动力的中年,却迎来了时代的剧变,在深深的无力感中陷入了迷惘和彷徨。

“刘伟驰”的婚姻失败是对电影人中年危机的隐喻。他早年隐瞒结婚,现在却碍于颜面又得隐瞒离婚;那枚结婚戒指拴住的,其实是刘伟驰和电影艺术这份事业的关系。而对 D站美女小编导的那一夜意乱情迷,则又象征着传统电影人对“年轻貌美”的短视频行业欲拒还迎。

这不正好“刘伟驰”中的 “弛哥”,刚刚宣布要进军短视频行业了么?

而这个“刘伟驰”呢,其实也是宁浩自己。刘德华缺一个证明自己事业成就的重大奖项,他著名导演宁浩又何尝不是呢?要不要曲意迎合洋大人评委的偏见,要不要对人傻钱多的新贵资本嬉皮笑脸,恐怕也是宁浩本人常年存在的心魔。

电影中“林浩”指示下的那一脚解气飞踢,其实代表不了现实中的宁浩。现实中的宁浩还困在《疯狂的外星人》给他带来的一系列负面舆论中,以至于让真正骑马摔伤过的刘德华,扮演“刘伟驰”买下那匹“被虐待的马”,来再次回应当初剧组虐待牧羊犬“八一”的那场舆论风暴。

在《红毯先生》铺陈了中国电影界的时代危机,中国电影人的中年危机之后,才引出了第三条主线,来诠释宁浩自己对此的理解。

值得尊重的是,这第三条主线的精神内核是“反思”,这才是宁浩真正为刘德华量身定做的故事。

剧中的刘德华是一名演员,而“刘伟驰”是一个天王巨星。“刘伟驰”工作时才拍一两部电影,而刘德华却不分工作和生活,一直在饰演“刘伟驰”这个明星。

有人曾问电影明星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正确答案是资产阶级。“明星”这个人设是偶像经济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给电影工业、娱乐业、广告业等一众行业的劳动者用于生产信息价值。而演员则天然地垄断了“明星”这份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分得了较多的利润。

但与此同时,演员作为一个人,一名劳动者,被自己的劳动产物“明星”给彻底的异化了。

《红毯先生》中的刘德华时刻都在扮演着“刘伟驰”。因此他和妻子离婚了,却还总要戴着结婚戒指;无论情绪多么乖张的时候,一听到报时就得去做平板支撑、保持身材;就连忍不住去 D站小姑娘家想要偷情时,都时刻提防着每个疑似摄像头的红点,生怕“刘伟驰”的品牌贬损商誉。

电影中的刘德华已经被“刘伟驰”彻底地异化,他活成了镜中人,周围的每一个面孔、每一个摄像头、每一面屏幕都像是镜子,把刘德华关在了“刘伟驰”的镜像牢笼中,战战兢兢地苟活着。停车场那一幕,所有汽车的红点都对着刘伟驰闪烁,是这种“镜像牢笼”最为魔幻的呈现。

于是,异化的刘伟驰丧失了作为一名社会人的主体性,他已经无法与人沟通了。

  • 他其实早已听不懂人话,别人每一句都需要林助理再亲口翻译一遍。
  • 他不知道如何向妻子表达感受,在争吵时只会饰演收拾玩具逃避。
  • 他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听到小孩喊奥利给后只能罚抄不说脏话一千遍。
  • 他不知道怎么向农民采风,对真正有创造力的农村艺术家视而不见。
  • 他不懂尊重粉丝的热情,把粉丝送来的种猪和宝刀弃若敝履。
  • 他不知道小编导美女为何动心,只在乎如何遮蔽一个个疑似摄像头的红点。
  • 他不知道停车场的车主为何要跟他作对,一次次挡住他出行的去路。
  • 就连最照顾他的林助理一句话说错,他也只晓得一拳打过去。

他只知道扮演那个逐渐被时代抛弃的“刘伟驰”,做这个皮套里工具式的“中之人”;但他却不知道,作为为一名丈夫、父亲、朋友、同事,或者一个遵守社会规矩的路人时,别人是怎么想的,他应该如何做。

《红毯先生》里的刘伟驰,本质上是非常勤奋、善良、自律的人。他在被“明星”身份异化后,丧失了理解他人的能力;可接受这种异化,其实出于他对“表演”的热爱。这是《鸟人》式的精神架构,从叙事逻辑中可以看出。

电影中,刘伟驰为了维护“明星”这身皮套,不敢像正常人一样为自己的过失“道歉”,却在不断地逃避。逃避妻子、逃避粉丝、逃避村民、逃避失望的美女、逃避剐蹭的责任……而他的逃避,却又让本不重要的矛盾不断地升级。幸运又不幸的是,由于明星皮套的价值和权力,他每次逃避都成功了。

可他唯一不逃避的,恰是作为一名演员的“敬业”之心。于是他不用替身,像大哥“陈龙”一样,亲自上演危险的摔马动作戏,并且以负伤感到光荣,自豪地将这一段泄露到短视频平台。

吊诡的是,他最看重的价值——身为演员的“敬业”——却因为“虐马”这个无厘头的理由,给“刘伟驰”带来了职业生涯最大的危机。

刘伟驰唯一接受“异化”的理由开始破裂了,他在接受马东访谈时,也许是第一次没有照着提词器念白说话。从这一刻开始,“明星刘伟驰”则迅速地走向了崩塌,投资撤回、参加影展失败,个人的公关也泥足深陷。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演员刘伟驰的主体性开始一点点回归了。他不再回避,想要向自己的过错道歉;他撕下了自己的完美形象海报,就像是一个“中之人”撕去了自己的皮套。

这时的刘伟驰,和他领养的那只宠物猪实现了互文。他自己化身成了那头横冲直撞的猪,凭着本能和直觉行动,撞碎了办公桌上一切循规蹈矩的秩序,把公关和运营团队搅得天翻地覆。

而这只猪,恐怕才是导演宁浩心目中,演技最自然、最真实的表演艺术家。

然而,宁浩也是悲观的。公关团队的都在教刘伟驰用猪做文章;但其实每个人内心都在嫌弃、害怕这头横冲直撞的猪。

他们对猪的态度,其实就像电影界热衷拍摄底层农民的苦难,却像对野兽一样,嫌弃、躲避真实世界里热情和富足的农民;也像影评自媒体,反复吹嘘自己多么喜欢优秀的电影,却抓住各种机会嘲讽、羞辱少数真诚创新的电影人。

他们对这只猪的态度,也正如同他们对刘伟驰的态度。

整部《红毯先生》,就是在这样的多重互文中架构出来的。

于是这些以保护为名的控制欲,最终摔死了那头横冲直撞的宠物猪。

而刘伟驰本人,也因此来到了众叛亲离、曲终人散的时刻。站在空空如也的办公室里,没有人再关注着他了。这时刘伟驰踏上了电影边缘镜头里贯穿始终的平衡车,像一个孩子一样地玩了起来。他终于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学会向人诚恳的道歉。尽管这时能对话的,只剩下了自己的儿子;但他终于对儿子,亲口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是“骄傲”。也让这部以“无效沟通”为主题的电影获得和解的结局,划上了一个名为“父爱”的句号。

他终于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学会向人诚恳的道歉。尽管这时能对话的只有自己的儿子,但他在儿子面前亲口承认自己的错误是“骄傲”,也让这部以“无效沟通”为主题的电影获得和解的结局,划上了一个名为“父爱”的句号。

聊到这里,这篇影评还没结束。也许有观众要问,这部电影的主题本身不是挺正面的吗,为何宁浩却要用所谓“极简主义”的手法,将电影想要传递的讯息弄得寡淡无味,毫无“宁氏喜剧”的热闹风格,搞到让观众看不懂的地步呢?

这其实是宁浩隐藏在电影里的第四重主线,是他对观众的质疑。资本干涉也好、短视频泛滥也好、自媒体网暴也好,其实也都是广大观众的审美倾向推动的结果。在电影人远离时代精神,远离观众的同时;观众也在远离真正的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的时代危机,中国电影人的中年危机,如果本身是广大观众的选择,那宁浩他们也没有任何能力对抗这样的趋势。

也许宁浩对这个判断不确定,所以他才用了这种前所未见的电影手法。在整个《红毯先生》的宣传阶段,宁浩都在刻意迎合流量的审美,用各种极具话题性的营销策略,误导观众对电影的预期。

与此同时,他用极简主义抹去了“宁氏喜剧”里加麻加辣的佐料,却认真在电影里加入了精心烹饪的食材——一个又一个精心规划的长镜头。

比如刘伟驰从现场表演演完,走到导演处一起观看效果;又比如刘伟驰躲在汽车里,偷看林助理和 D站小编导的谈判。都是精心设计过动线、构图、空间转换的长镜头,许多演员需要精密配合,一气呵成。一直以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长镜头,才更能体现电影、导演和演员对观众的尊重。

我甚至感觉宁浩给自己打了一个大赌:如果观众果然对这种真正尊重观众的好电影弃若敝履,无效沟通的鸿沟难以逾越,也许他就放弃挣扎,拥抱时代变化了。

但如果我们观众看懂的话呢?


红毯先生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