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

评分:
6.0 还行

原名:Persona又名:性格 / 人物

分类:剧情 / 惊悚 /  瑞典  1966 

简介:

更新时间:2020-12-21

假面影评:镜中的假面


早期的伯格曼 醉心于宗教问题,总是质问上帝的缺席。晚年的他则 更多关注家庭和婚姻这样的现实题材。《假面 》作为 导演 承上启下的 作品, 凝练而抽象地 概括了他 整个导演生涯的 一些基本母题。首先它基本没有早期电影里常出现的基督教元素,而是仅仅化作 开头钉子钉入手掌和 羔羊被放血 这些含混不清的符号, 然后他也把自己 想表达的其他一些东西,比如爱情和亲情的虚伪,很好地融合在了这样一个“人格交换”的 神秘,复杂,暧昧的故事里

Elisabet 代表的是被抽象化了的人类理性,是社会所要求的“人“应该表现的样子,她的职业——演员 也说明了这一点,她一生所做的都是“表演 (act)”—取悦观众,完美但是冷酷。借结尾那段重复了两遍的独白说的,Elisabet 有着作为演员和女人可以拥有的一切,唯独缺少母性;与之对应,Elma 代表的是 有着真切的世俗热情和欲望的人,却也有着本质的缺陷: 她太过渴望沟通。一旦这种沟通得不到回馈,便会暴露自己的软弱

《假面》终其全片 都在表现 人的这两个’自我’ 之间的 种种斗争: 从一开始的 吸引,倾诉,聆听,到后来的 威胁,诘难,羞辱,伤害。 这是人类 最根本的精神困境:一方面,我们渴望形而上的“意义”,但被意义背后的那片宏大的虚空逼疯,崇拜而困惑,如同Elma看Elisabet,一个平凡的护士仰慕一个伟大的演员,一个健谈的常人不懂他人的缄默; 另一方面,我们 享受低级的动物性娱乐,但是又心底里不齿,鄙夷又羡慕,如同Elisabet看Elma,后者有前者没有的 自由率性的,普通人的的生活。 这种“斗争”是我们共同的生存处境,所有人都体会过内心这种撕裂。

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两个自我看似割裂却也统一,Elisabet违背意愿生下了自己厌恶的孩子,Elma成功堕了胎却被良心折磨,这种痛苦是普适的。

这场较量的天平最终倾斜,是因为因为后者有着前者没有的武器:沉默。 Elisabet的沉默 是理解 这个电影的关键。 其实在去海边别墅之前 已经借医生之口说出:她作为真实的自己和在别人面前展示的自己有个巨大的鸿沟(There is a chasm between what you are to others and what you are to yourself), 但是只要选择闭嘴,就可以不用扮演角色,不需要再说谎 (讽刺的是,唠叨不停的Elma从头到尾说的都是发自肺腑的大实话)

Elma不理解Elisabet的这种选择,于是只有不断地 表达,暴露,乃至拷问自己。在这种无休止的拷问之下,意义变得逐渐干涸。Elma 就像是一个被吸血鬼 逐渐吸干的灵魂,终究也只能依附于吸血鬼 身上。Elisabet有意志始终不松口,但Elma无法选择让自己不变成Elisabet。也就是说,我们终将屈服于理性,我们永远无法摘下“假面”。

影片有着完美的“对称”结构。囿于同一个时空中,两人的身份逐渐地发生了交换,原本健康乐观的护士Elma 变得越来越虚弱而神经质,似乎成了一个病人。而表面是病人的 演员Elisabet,因为内心精神的强大 而逐渐痊愈(结尾暗示 她重新回到舞台)。两者都都揭开了她们各自的面具(假面),对于Elma来说,她的假面是她 看似无忧无虑的性格,是她幸福的婚姻生活,对于Elisabet来说,她的假面则是她的失语。

在两者的“较量”过程中, 有一个重要事件,最终导致了两人关系急转直下,那就是 Elma 偷读了Elisabet 给医生的信,信里面说 “研究她很有趣”。 这个情节可以被解读为:在人类理性看来,肉身欲望是非常可笑的。这真的是件残忍的事,我们分享 内心最深处 羞耻的喜悦,到头来 只是成为了他人 “有趣的研究对象”。在倾诉完之后,Elma 忍不住抽泣,去拿餐巾纸,这时 Elisabet 脸上露出了 冷笑,这个场景不禁令人齿冷。 这是我见过的对“人类悲欢不相通”的最好注脚。 Elisabet的“笑” 也是本片的一个标志性元素 记得 一开始旁白里解释她最后一次在舞台上突然沉默时,是说“她突然感到一阵想笑的冲动”, 之后Elisabet在病房里 听广播 时也是同样的笑容,因为对她来说,世俗娱乐都是无趣的。

艺术家的冷漠闭塞是一种普遍的困境,这种困境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家庭关系,这也是导演喜欢表现的主题之一,《犹在镜中》里的作家父亲,创作遭遇瓶颈,也把自己生病的女儿当做写作素材,《豺狼时刻》里的画家丈夫被奇怪的噩梦侵扰 最终陷入疯狂。

更典型的例子是《秋日奏鸣曲》里的钢琴家母亲,因为完全投身事业而和女儿之间的罅隙难以弥补。本片中有着相似的表达, Elisabet厌恶自己的孩子(中间有撕碎 孩子照片的情节), 影片开头 男孩抚摸女性面庞 也通常被理解为是 孩子渴望母爱。

Elisabet 在全片中除了沉默 和冷笑,只有两次做出了强烈反应,一次是看到电视里的自焚场景,吓得推到了墙角,还有一次是 Elma愤怒的想要拿 热水泼她,她在惊恐中说了个 “不”。我想的比较乐观,我觉得导演在这里要表达的是,理性虽然冷漠,但仍能感知痛苦。但是根据医生之前说的那段话“Life oozes in from outside, and you are forced to react. No one asks it is genuine or not”。也就是说,导演是否在暗示Elisabet的这些 反应也 只是被迫做出的反应,并非真实(genuine)呢? 如果是这样,那这真的是一部彻底令人绝望的电影。

在深奥晦涩的主题以外,《假面》给人一种终极的视听体验//和主旨互动,这也是它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

首先就是“电影性”,有的电影 想要刻意让人淡忘这是一部电影,但《假面》似乎在始终强调这一点。最显眼的,就是它在形式上的的“对称”,片子最开头便是投影仪的两束弧光灯,逐渐照亮整个屏幕,变成了全屏耀眼的白,结尾 同样的两束灯逐渐暗淡,黑暗充满了屏幕。

那个著名的七分钟序曲,是一系列互相之间毫无关系的 画面的拼贴。 出现的画面基本分为两种 1. 和“电影“本身有关,除了弧光灯,还有拍摄架,摄影机,滚落的胶片,定格动画,默片 2. 预示着衰败,死亡,恐惧,和羞辱。动物内脏,手掌上的钉子,蜘蛛,斑驳的墙壁,铁栏杆,垂暮老人。 在展现这些画面时,也有意地用了一种看起来很人为,很不和谐的方式,比如 吱吱喳喳的背景音,画面没有充满屏幕,墙壁和室外雪景的蒙太奇,距离很近能看到面部毛孔的 特写。 再接下来 可能就是影史上最有名的影像之一,男孩抚摸屏幕上巨大的女性面庞。时而模糊,时而清晰,如同相机对焦,面庞的形象在两位女主角之间切换。

除了序曲,正片中也有多次体现这种“电影性”——一种对在纯粹影像上的技巧,无关情节本身。比如中间一个看似突兀的场景:镜头突然停滞,画面从中间两半裂开,一个类似爆炸物的白色火球状从屏幕中间逐渐蔓延,接下来就是一些无规律的杂音,以及一些序曲出现过的画面,还有一个眼球转动的,能看到纹路的超近距离特写。再之后几秒钟镜头切换到Elisabet在房间里走动,但是是以一种高度失焦的方式。

再比如 Elma以Elisabet的身份和 她的丈夫 对话时,Elisabet就站在一旁。这个镜头里,我们知道Elma和丈夫, 与Eilsabet不在一个平面,后者离我们更近,但是这个镜头却完全没有景深,两个平面都是清晰对焦的。对于近距离拍摄而言,这是违反原则的,所以我们看到会觉得非常假,Elisabet完全像是p上去的

这种“电影性” 揭示了电影的本质 是 影像,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被搬上银幕的剧本

从色彩运用的角度来说,《假面》在我看来,是一部最纯粹彻底的黑白电影。许多黑白电影,只是单纯地过滤掉了彩色,比如我们看到森林,还是会知道它是绿色的,看到阳光,知道它是耀眼的金黄,这些本来有色彩的视觉元素 哪怕在黑白片中被呈现,我们也能自然地想象它本来的颜色。 但是《假面》在意象选取上,似乎有意选择了那些本来就是黑白的元素。

最典型的例子,也是我想详细分析的,是两个女主的服饰,从头到尾几乎都是黑白灰三色,从Elma 灰色条纹的护士装,到她出门时的黑色皮质雨衣,到两者都有的 黑色高领毛衣,黑色泳衣,和白色睡裙。 这些颜色不仅在美学上有着简单纯粹的美感,同时也暗示了两者关系与各自情绪的流转。 比如两者最初见面时 都穿了灰色衣服,代表两者关系完全平等,情绪也比较中立, Elisabet 在病房里看到自焚录像 露出惊恐表情的时候,她穿的是白色的病服,象征柔弱。之后 她看到儿子的照片,露出缺少母性的冷酷一面时,给她了一个穿着深灰色衣服的正面特写,背景也是浅灰色,气氛立刻变得阴沉。

到岛上之后。一开始基调非常愉悦,两人在室外采蘑菇,海边晒日光浴,两人也都穿着浅色衣服。当Elma 开始诉说自己过往时,两者的服是一深一浅,预示着两人关系开始变得不对等: Elma 是单方面 示弱的那一方,而表面在倾听的Elisabet 其实无动于衷。 再之后Elma读了信,两人关系破裂,Elma也换上了黑色衣服,还戴了墨镜,预示着她态度变得强硬。

服饰的选取,与整部片子其他 黑白色系的视觉元素 搭配的恰到好处。

比如黑色,Elisabet 最后一次在舞台上表演 突然 沉默,回眸,微笑。 背景一片漆黑,只有耀眼的聚光灯,如放大的星星。 灯光照在Elisabet 的脸上——一张精心修过眉毛,睫毛 和刘海的,戏剧化的面庞,阴影时明时暗,照在她亚麻色的头巾上,凹凸纹理清晰可见。这个场景 美的令人沉醉

比如渐变色,还在医院的时候,晚上临走前,Elma 给Elisabet道晚安,。是一个Elisabet面部特写的长镜头,背景逐渐变得昏暗,她脸上的光泽一点点消失,收音机里放的是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 (BMV 1042),这让我想起后来贝拉塔尔电影里的一些场景,主人公晚上从小酒馆里出来,走在街上,昏黄的路灯照出他们的背影,配上悲伤肃穆的背景音乐.

再比如白色。影片一开始的场景 就是在医院, 推开灰色的大门,进去一片纯白:白色 光秃秃的墙壁,白色的床单,枕头,白色的医生制服。 中间 Elma 在睡觉,Elisabet 穿着 白色睡裙 悄悄走入房间,床头边上是白色的橱柜和台灯,背后是 洁白半透明的窗帘 随风飘动,这一景象仿佛烟雾缭绕,近乎梦幻,乃至灵异。 第二天 在她们的对话中,Elisabet 否认了这一事件,我们最终也无法得知,这到底是不是Elma的一场梦境。

接下来,突然切换到一片灰色的背景,两人相互抚摸,同时看着镜头。 这是非常违反电影常规的, 一方面,这是一个著名的,所谓“打破第四面墙” 的时刻—— 透过镜头,直接 和观众对话 (目光对视), 这在传统的戏剧舞台 和电影 中 都是被 禁止的。 另一方面灰色作为背景也很奇怪,纯色系的背景 一般会选用黑色,用来突出要表现的东西,比如脸部,一个经典的例子是电影《冷战》。相比之下,灰色则显得晦暗,模糊,尤其还几乎没有打光,两人面部轮廓几乎和背景融为一体。

从剧情的层面来说,这是本片最重要的时刻,因为它代表了两个女主的身份发生了实质的交换:这个夜晚是Elma倾吐了自己的隐秘过往的那晚,也是去送信的前一晚。这个也有一种有趣的方式结束:配合着诡异的配乐,Elisabet和Elma的头 分别向对方侧过去,光线越来越暗直至一片漆黑,暗示角色的交换/融合。 这短暂的几十秒,如同完全凭空插入,与前后剧情毫不相关,和开头七分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 都是伯格曼的“语言”的一部分,是他独特的语法。

这些影像,这些色彩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仿佛能够说话,和情节互相映照,互为补充,给人带来一些极为复杂,丰富,对立的情感体验

影片中间有一段很著名,就是Elma和Elisabet 说了她曾经在海滩上和一女两男的4p,短短的五分钟的独白,描写的极为生动,像是身临其境,这是全片最激动人心,最羞耻,最难忘的五分钟。换做一般导演,可能会拍一个倒叙来重现这一幕 (十八禁警告),但是伯格曼没有,他让Elma用语言复述,为了是能解放画面:蜡烛,红酒,窗外是淅沥的雨,天色微亮,这是一个传统的,西式的浪漫场景。 这就是这部电影令人如痴如醉的魅力: 唯美圣洁 可以和 猥亵下流的 交相辉映

片子整体的基调是阴沉晦暗的,但是中间有一段,也可说是唯一一段,打破了这个基调。就是她们刚到岛上的时候去采蘑菇,这个情景非常可爱欢脱,像是两个小女孩放学一起回家,有种田园牧歌般的诗意。 之后在海滩上的场景也是如此,互相看对方手心的掌纹,一起读书,讨论书中句子,背后是松树,拍打着沙滩的海浪。 之后她们关系逆转之后,同样一片海滩,我们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Elma 在沙滩上痛苦地哭泣,之后一个人出神地望着海边,旁边是棱角锋利的岩石。

这是影片另外一对,也是更为普遍的“对立”元素:温暖浪漫 也可以和 残忍暴力 比邻而居,当然,前者是短暂的。 这是伯格曼电影的终极母题:痛苦是永恒的牢笼,救赎是瞬间的解脱。《犹在镜中》里精神分裂的女儿,最后在幻想中看见了上帝——是蜘蛛的模样。《呼喊与细语》里,受尽病痛折磨的Agnes的姐妹,在她死后发现了她日记里回忆姐们三人童年时荡秋千的场景,《处女泉》里,Karin的尸体被她父母挪开,发现她躺着的地方流出了清泉,《第七封印》里,“死神和骑士,跳着庄严的舞步,走向黑暗的国度”。 救赎 因为短暂 而隽永。


假面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