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人那狗

评分:
6.0 还行

原名:那山那人那狗又名:那山、那人、那狗 / 那山,那人,那狗 / Postmen In The Mountains

分类:剧情 / 家庭 /  中国大陆  1999 

简介: 儿子(刘烨)高考落榜不得已回到大山中的家后,做了大半辈子山村邮递员的父亲(滕汝骏

更新时间:2024-07-21

那山那人那狗影评:原著和电影比较


前段时间,看完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之后,依然觉得意犹未尽。

于是上网买了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那山 那人 那狗》来读。如果不是这部电影片头写了改编自彭见明的小说,我之前可以说对他一无所知。

网上彭见明售卖的书并不太多,于是,最终挑了一套他的自选集,包含了小说和散文,裸脊装帧设计,出版年代较近,算是比较用心的一套书籍,便欣然下手。

买回来之后,快速了解了一番彭见明,才知道他也是大名鼎鼎。湖南省文联名誉主席,十几部长篇小说,发表了近千万字的文学作品,可谓著作等身,不过他最知名的作品就是《那山 那人 那狗》。

这部作品的命运有点类似于莫言的《红高粱》,莫言成就了张艺谋,张艺谋也成就了《红高粱》。《那山 那人 那狗》让彭见明获得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要知道那时候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绝对是闻名全国的大事情。而霍建起的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则让这部作品走向国际,名满世界。

买回彭见明这套集子之后,我迫不及待看了几个他的小说,当然自然包括他最知名的《那山 那人 那狗》,主要是因为电影我太喜欢了,所以想要寻找原著这只“下蛋的鸡”。

那就索性一起分享一下,我对彭见明小说的看法,以及我对小说和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的看法。

首先,彭见明应该说是一个极有天赋,同时乡土感极重的作家。他的天赋体现在,他原本是舞台美工的,没有上过什么学,完全看小说自学成才,结果第一篇小说《四妯娌》就发表在1981年的《萌芽》,且被《小说月报》转载,而接下来的《那山 那人 那狗》更让他名满全国。

读小说《四妯娌》,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故事比较简单,就是讲一家四妯娌在收到信后,商量给三哥买收音机的事情。小说风格活泼,处处跳动着女性的魅力和光泽,很容易让人想起孙犁的抗战小说,应该说在风格上很像。

当然,我在读的时候,也想起了铁凝的早期小说《哦,香雪》。不过,在我看来,铁凝那时候的作品,还是属于红色的,尽管在落后的大山里,却有一种热烈奔放的气质。而彭见明的小说,则属于湖南乡村特有的绿色,这种绿色里有乡村的宁静之美和人与人之间生活虽然艰苦,却充满着温情的平静之美。

这种小说的气质和行文风格,直接影响到了彭见明的《那山 那人 那狗》。有人说他的小说有两种气质,一种是语言上的散文化风格,彭见明自己说不知道什么是散文,大概是这样的文字跟他的小说背景融为一体了,因为读他的小说,感觉他的世界就是一幅像散文一样充满诗意、流动的画。

另外一个特点是文字“简练质朴”,一如他笔下的小说世界,这种简练质朴的风格,也恰好和他的小说水乳交融。

所以,如果喜欢彭见明的风格的话,那么会非常喜欢他笔下的故事,这种我想就是一种天赋和得天独厚的环境使然。

说完他的小说风格,再来讲讲霍建起的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和小说《那山 那人 那狗》的比较。

在我看来,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比小说更好,电影不仅仅将作者笔下的小说世界的气质很好的承接,并拍了下来之外,还在比较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加入了明显的个人表达。

首先,我想说的是,尽管在我眼中,电影更好,但如果将小说放在那个历史语境下,全国才刚刚思想风气大开,作者的这部小说无论是主题或是语言,都绝对值得称道,不然就不会获得短篇小说奖。

尤其是小说的结尾那一句:“于是,一支黄色的箭朝那绿色的梦里射去。”写的是那样的生动,活泼,又那样的梦幻而充满韵律与诗意,在我看来简直神来之笔。

读完小说和看完电影,会发现,两者在以下的几点表达上是共通的。

一是通过文字和影像画面,传达一种宁静的乡村气质,乡村的宁静之美,古朴之美,在文字里,寥寥数语便勾勒了一幅乡村山水画,在影片里缓慢的镜头移动,几乎每一帧都可以当做一幅画。

二是,小说和电影都在表达邮路上,父亲与儿子之间的一场和解,就是从因为工作很少见面,甚至父子之间的不理解,到慢慢的理解与体谅。应该说和这里的美景,相呼应的是温暖的父子情,青涩的刘烨和苍老的滕汝骏,眉眼之中都是戏和光,仿佛戏里戏外真的是父子。

三是,电影和小说都在传达一种淳朴的乡村风情,和善良的中国人民,这些淳朴与善良,体现在父与子送邮件的对话中,体现在父亲、儿子、母亲之间不善于言辞的默默支持与付出之中。这种或许也只有彭见明这些质朴的文字,才能写出这些淳朴的感情与村民的乡村民风。

像是一种不可能发生在人间的,一种上了滤镜的美,而小说和电影的魅力就是告诉我们,这一切都实实在在的发生着。

当然,我觉得电影比小说表达更深远的一层,或者说,可能是拍摄年代的问题,小说写于1983年,电影拍摄在1999年,不同的年代,自然有着不同的表达,如果说整个乡村是一幅山水画的话,那么电影明显多了一些动的元素,或者说如果小说仅仅表达的是邮路的问题。

电影试图的是沟通外面的世界与乡村,试图给宁静的世界,带来更多外面的消息,或者说这种乡村的美好,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但现代化的气息也还是慢慢蔓延到乡村。

典型的表达就是刘烨一路上放的收音机,还有他和侗族姑娘在厨房里播放的那首英文歌《That’s Why》。那时候,我刚听到这首歌的时候,一方面是感慨电影里选的很妙,另外一方面也被这首歌沉迷其中,还有最后的放牛娃分享上学的好消息,似乎都是在传达一个与外界沟通的信号。

1999年,站在告别与迎接新世纪的尾巴上,我想电影在表达上除了霍建起固有的美学风格之外,另外一个表达或许就是表达一种积极开放的精神,哪怕是在这样的乡村邮路上,邮件本身就是与外界往来和沟通的媒介,那么在整个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向上的气息,与外界开放的气息。

恰恰与邮路,与邮递员,正是一种心灵与精神上的互文,一种外界与宁静乡土世界的连接。

正是从这个角度,我觉得电影拍的更好,表达得更多,当然,我觉得或许也是年代的原因。就像作者说的一样,几年以后,邮路就变了,不再是走过去,而是骑着单车和摩托送邮件。

时代的变化与外面世界的微妙互动,没有在小说上表现出来,但电影却做了一个很好的补充。

我想即使放在任何一个时候,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都是一部永不过时的好片。它既给了我们桃花源般的温暖宁静的世界,也带给了我们眺望世界的一种美好想象。

那种美好,就像年轻的刘烨和陈好脸上干净的笑容一样,笑靥如花!


那山那人那狗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