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欲

评分:
6.0 还行

原名:The Brøken又名:The Broken

分类:剧情 / 惊悚 / 恐怖 / 奇幻 /  法国   2008 

简介: 在父亲的生日宴会上,一面镜子的突然碎裂让吉娜(琳娜·海蒂 Lena Headey

更新时间:2009-06-24

破坏欲影评:在假想逻辑中制造逻辑

基本上来说,《破坏欲》(The Brøken)是那种叙述“一种概念”的电影。

理查德·鲍尔斯(Richard Powers)的小说《回声制造者》(The Echo Maker)中的主人公因为车祸而里罹患替身综合症,而本影片中身份转变的关键戏就是一场车祸——《破坏欲》中当然也提到了替身综合症的概念,所以才不禁让人猜测西恩·埃利斯(Sean Ellis)是否看过这本小说,并以此灵感的碰撞为出发点,用他擅长的在假想逻辑中制造逻辑的惯常手法来阐明自己所要表达的构想——《超市夜未眠》(Cashback)就是这么来编故事的,本片也是如此,虽然重在概念而非故事——但还是实在让人惊讶这两部情调和题材竟然如此的大相径庭的电影竟然出于一人之手。不过,也正是这种在假想逻辑中制造故事的奇怪逻辑感,惊异感Sense of Wonder——就比如说大部分的寓言和童话以及一部分的奇幻小说——让人觉得这个自编自导快四十不惑的英国大叔很有前途。

大卫·林奇(David Lynch)大概就是这种“概念”叙述型的导演,很多时候——他们这种导演对故事的看法都有自己本身的一套逻辑,很有一套——当然像奈特·希亚马兰(M. Night Shyamalan)非在自己的每一部电影中都以恐惧元素下套子的逻辑那简直就是偏执了疯了走火入魔了,拿《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为例,就是在一种看似毫无逻辑的情况下建立逻辑——当然,这与西恩·埃利斯理应是相反的理念,或者说大相径庭,但确实也是在叙述一种概念,所不同的是大卫·林奇会给自己的逻辑盖棺论定——“啊,原来是一场梦”,但即便《破坏欲》到中场的时候我就开始猜测西恩·埃利斯会设计怎样一个结局来解释因果,不过显然《破坏欲》根本不鸟《穆赫兰道》那套,根本不屑为自己的故事给出个合理解释——杀光取而代之就是道理——西恩·埃利斯完全把故事建立在这个并未被解释的逻辑上,有点岩明均的漫画《寄生兽》的惊悚感——但好歹人家明白地说那是外星人干的。

因为一早提到替身综合症(Capgras Sydrome)这样的误导概念,一开始我琢磨导演莫非是想设计一种家族遗传性的替身综合症?会不会又是一部跟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讲述“短期记忆丧失症”的《记忆碎片》(Memento)一种类型的“推广”特种大脑疾病的科普片——

这种“大脑疯了”类型的影片大致上分为以下几种:

1.
本片中提到替身综合症(Capgras Sydrome ,CS):指患者认为其亲友已被假扮者顶替,两者极端相似,但还是坚持认为他们是不同的,是有细微差别的(亦有人认为二者躯体不同)。又称双重错觉综合症、易人综合症、替身错觉、双重人身症、冒充者综合症。是辨认不足,是对亲人正身的妄想性否认。被顶替的对象多涉及配偶、子女、而不涉及上一代人。近年来,认为替身同原来的人面貌并不一定一致,替换对象也不一定是亲人,可以是周围的熟人,甚至是家里的动物。女性多见。

替身综合症的鉴别诊断:(一)精神分裂症偏执型(schizophrenia paranoid type) 此型多见于替身综合症,其特点是对亲密的人予以妄想性否认,认为这个亲人已被替身(往往是仇敌)所取代。往往由此出现伤人、杀人行为。(二)更年期精神病(involutional psychosis)临床上偶见到易人综合症,其主要精神症状为焦虑、忧郁、疑病和猜疑。(三)癔症(hysteria)临床上也偶见易人综合症,大多突然发病,可出现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短暂的精神异常。

以上,《破坏欲》中由《终结者:莎拉传》(Terminator: The Sarah Connor Chronicles)中救世主老妈莉娜·海蒂(Lena Headey)饰演的这个伪替身综合症患者就是按照这套程序来设定的:认为自己被替代了、正处于更年期、自认为看见了幻觉等等。


2.
解理性人格障碍症(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指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人格在同一个人身上先后出现,每种人格的整体性并无损害。这一方面从典型的双重人格(double personality)《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到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 )《致使ID》(Identity)都有经典案例、而《布鲁克斯先生》(Mr. Brooks)让我觉得是更加有意思的黑色小品,以及一部剧情设置出色的漫画《万事通侦探社》(よろず屋東海道本舗)也让人印象深刻。


3.
短期记忆丧失症(short-term memory loss):它的症状基本就是,患者只能保有几个小时或十几小时的记忆,时间一到,前面的所有记忆都会消失,所以他们只能通过把每时每刻发生的事都记在笔记本上来维持正常生活。除了之前提到的《记忆碎片》,还有像喜剧《初恋50次》(50FirstDates)等等。


4.
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即老年痴呆症,全世界有2400万病患,是一种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疾病的成因未明,目前没有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方法。韩国电影《我脑中的橡皮擦》应该比较典型。


5.
濒死体验(Near Death Experience ,NDE):也就是濒临死亡的体验,指由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但意外地获得恢复的人,和处于潜在毁灭性境遇中预感即将死亡而又侥幸脱险的人所叙述的他们的死亡威胁时刻的主观体验。它和人们临终过程心理一样,是人类走向死亡时的精神活动——像电影 《生死停留》(Stay)中就以替身形式反向描述了一个人的濒死幻觉。

还有一些普通常见的神经病精神病题材就忽略不计了。然后说回《破坏欲》

——等剧中的无关人员(家族成员的男女朋友)开始被镜子中的替身杀掉时,我还一直确信着镜子可能只是一种隐喻,也许全人类都因为像《先知》(Knowing)中太阳发疯那样的全球性事件或是像SARS、甲型H1N1这样的全球性传染病毒而罹患了替身综合症呢?他妈的,隐喻个屁,原来镜子破了就是破了,那是因为真的有人从镜子里出来了!

所以,这其实是一部奇幻电影,都市怪谈Urban Legend。

当然你也可以更加扯一点,扯上点量子宇宙平行宇宙什么的,那这就是科幻片了。

妙就妙在,西恩·埃利斯的不扯明逻辑——故事自然是从《超市夜未眠》的小资情调进化到了如今《破坏欲》中的小气情调,但重要的是不弱智。

像这样替身设定其实很俗,但就是因为这样颇具手段的概念性叙述让故事重新焕发了活力;这样的设定其实又可以是很宏伟的——《哈利·波特》算什么,本故事中每一面镜子都是一个9又4分之3站台,故事编得好的话,这决对会发展成一个全球性的种族灭绝事件——有谁写过这样的世界末日吗——当然,前提是故事要编好,直言不讳地说本片剧情垃圾但确实又是这样的剧情设置成功营造了Sense of Wonder,换一个大背景,变成好莱坞灾难大片,原来的Sense of Wonder那肯定是不会存在了——因为按照类似《灵幻夹克》(The Jacket)的思路直接挑明了设定是不会产生原来那种惊异感的 ——因此,故事剧情和Sense of Wonder之间的平衡性实在是相当的重要。


影片解读请见论坛讨论:
http://www.douban.com/subject/discussion/16527306/


Motion Fever:
http://www.mtime.com/my/motionfever/blog/1993789/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