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婚礼

评分:
6.0 还行

原名:Nunta Muta又名:安静的婚礼 / Silent Wedding / Au diable Staline, vive les mariés !

分类:剧情 / 喜剧 /  罗马尼亚   2008 

简介: 故事发生在1953年的9月罗马尼亚的一个小村庄里,兰库(亚力山德鲁·波托西恩 A

更新时间:2020-04-27

无声婚礼影评:宏大叙事下的戏谑


按:

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我今年看的最优秀的一部电影。满分十分的话,我会打到9.5分,扣除的0.5分只是出于我与影片价值观的一点分歧,当然这是我的主观原因,与电影的质量完全无关。

1

这是一部罗马尼亚的片子,罗马尼亚的导演,罗马尼亚的演员,罗马尼亚的历史。罗马尼亚是一个东欧国家,这是我在看电影之前唯一所知的事实,我对它一无所知,此为前提。

电影以倒叙切入,一个电视台记者与其团队前往一个村庄参观,询问镇长“这镇上有什么值得拍摄的?” 镇长答道“现在没什么值得拍的,我给你讲讲以前发生的事吧…” 然而电视台一行人并不感兴趣。继续行进,在路上一位穿着破烂不堪、言语下流放荡的老妇的出现以及躲藏在破败建筑后的全身着黑衣的女人们的注视,让这一行人意识到这个村庄曾经遭遇过并不寻常的历史,于是他们要求镇长讲述过去的故事,此处正式入题。

2

中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个吵闹却又祥和的村庄即将为一对新人举行婚礼,然而俄国政府(当时统治罗马尼亚)的士兵前来告知因斯大林同志的去世,任何葬礼及婚礼都不允许被举办,不准笑,不准聚会,否则以叛国罪处以死刑。村民们因已经杀鸡宰羊不宜久放所以约好夜晚再秘密举办婚礼。

婚礼这一部分是这部电影的重头戏,也是着重刻画的部分:假装演奏的乐团、不出声音的祝酒辞、撤掉刀叉的手抓饭(刀叉会出声响)、被绑上毛巾堵嘴的孩子们,还有那串长屁,集齐了喜剧电影应有的元素,整个场面仿佛一场滑稽戏。

然而这些元素、这种场景却是在一个宏大的以民族历史苦难为背景的叙事下展开的,被俄国统治的罗马尼亚和其他任何东欧国家一样,受到俄国政府的严酷统治与管理。

拉开却不能出声的手风琴、用毛巾堵住出声口的圆号、围上粗布的酒杯,表面指代的是禁止出声庆祝的俄国要求,深层次指代的大概是彼时在俄国高压统治下的不被允许的自由,背后指向的是《1984》中的无处不在的老大哥,也是《动物农场》中的那只有政治意味的小猪。

3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写道

“不过在戏台上罢了,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

这部电影是完全契合这段话的:和气融融的村民、欢声笑语的婚礼、美丽年轻的新娘,朝气热气生气,在影片的最后都被毁灭掉了,只留下一座没有男丁的村庄和一段惨淡而悲凉的记忆与历史。

这究竟是怎样一段历史?

除了切尔诺贝利事故,俄国在历史上究竟对东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4

首先:有关“东欧”的概念

传统上,“东欧”便一直被视为“另一个欧洲”。二战后,丘吉尔的“铁幕演讲”于1948年至1989年间定义着“东欧”。总之,欧洲的这一部分一直被视为一个与西欧很不同的欧洲,一个较之很不文明和很不干净的欧洲。

其次:东欧在 “ 他者 ” 眼中的角色

据理想国出版社和波兰裔美籍学者伊娃·霍夫曼的访谈,我们可得知:霍夫曼主张中国和日本是西方世界所认为的“遥远的他者”,而东欧却是一个“邻近“的他者。

东方在西方想象中作为他者存在是出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他者”意象在西方思想中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上帝与撒旦、地狱与天堂、共产与资本…东方与西方。这种二元对立所造就的“对立他者”流传于世,实际上现在我们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时也容易陷入同样的陷阱。(比如说:问题真的只能以零和方式解决吗?不存在一个双赢局面吗?)

美国学者理查德·加纳罗在《人文学通识》中解释性神话和大众神话这两节中均提及过这种“分化现象”,他写道

“人们同样认为邪恶会寄居在一群人——‘他们’——中间,对抗另一群人,一群好人,又称‘我们’。”

-阵营的对立

“某一特定群体的敌人担当起‘罪恶他者’的神话角色,其含意是他们卑鄙、贪婪、冷酷、不可信,乃至理应灭绝。”

-罪恶他者,起源是神话中的恶魔,恶魔是人文学原型,此原型适用于任何对立的角色。原型可以理解为母本,是后世可以被添加信息的原始版本。比如说全世界的神话中基本上都有洪水那么洪水就是一个原型,在后世的故事中这个原型也屡见不鲜。

“人们想成为某一团体的成员,因而与另一团体的成员相对抗的欲望可谓根深蒂固。虽说这种欲望会激励校风和家庭团结,但它同样也会导致地盘之争、暴民的暴行以及对于‘他者’终生的不信任和仇恨。”

-对他者的不信任与排斥

扯远了,我们还是回到东欧,东方是西方的他者不足为奇(不论出于地缘还是出于文化差异),那么东欧这个亚欧大陆上的与俄罗斯同属于斯拉夫民族的地区又是为什么成为了欧洲的他者呢?因为意识形态的对立,冷战时期的思想观念。西欧对于东欧的了解甚少,认为东欧野蛮、未开化,受俄国统治所以满大街狂热的共产主义信徒(霍夫曼语)。

电影中也提及过这类“信徒”:

当镇长问村民“你们知道你们应该信什么?” 时,几个村民大喊道“上帝!”,镇长大喊“蠢货!”

电影是以相反的方式表现了当时信徒的“狂热”,村民们信的不是俄国要求的俄国共产主义,而是与西欧一样的天主教上帝。这或许也是东欧对于西欧对于其刻板印象的一种反击与解释。也许像曾经日本想脱亚入欧未果一样,东欧,即使本身占有地缘上的优势,也不曾得到西欧真正的肯定与信任。东欧的脱亚入欧是急切的、渴望的。

对于东欧来说,他们把俄国的残酷统治看作是对立他者,而他们本身却也是西欧眼中的“邻近他者。”身份的迷失与焦虑,是东欧人的矛盾来源。

5

现在彻彻底底地回归到电影本身,影片首尾呼应,开头的黑衣老妇们是被掳走了的男丁们的妻女,现在的镇长是当年村中唯一留下的男丁。面对记者的采访,老妇平静端庄神态自若、听觉却早已退化:

记者问她“您对于曾经的历史还记得些什么?”

她的回答是

“ 你们还想夺走什么?”

这是一部涵盖了屎尿屁等黑色幽默元素的电影,但其背景和内涵却是宏观的、宏大的。和韩国著名的“主题先行”(以热点话题切入,主题大于情节)的电影不同,这部罗马尼亚电影主题后发,却引人深思。那扣除的0.5分在于我对于丧葬习俗和对于斯大林同志的地位认同与影片不一致,但我想这于影片的质量本身是无关紧要的。

总而言之,强烈推荐这部电影:《无声婚礼》

看电影,走进一个国家,也走进一段历史。

再说,不论主题怎样宏大,它作为一部喜剧片也是极其优秀的。

奥斯维辛之后还写诗吗?

罗马尼亚电影人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无声婚礼的相关影评

无声婚礼
❀ •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