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

评分:
6.0 还行

原名:The Pianist又名:钢琴战曲(港) / 战地琴人(台) / 战地琴声 / 钢琴师

分类:剧情 / 音乐 / 传记 / 战争 /  英国   2002 

简介: 史标曼(艾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饰)是波兰一家电台的钢琴师。

更新时间:2019-07-02

钢琴家影评:铭记战争,是为了不让历史重演!

《钢琴家》是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根据波兰犹太作曲家和钢琴家席皮尔曼的自传改编,描写了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艰难生存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年少时经历过那段血腥岁月,所以在整部电影中,他都很克制,几乎采用了白描手法,除了那首废墟上的钢琴曲,有比较大的情感宣泄,其他地方,几乎看不到任何过多的煽情。
故事从1939年德国入侵华沙(波兰首都)开始,犹太人的噩梦也正式拉开了序幕。我最初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德国人为何对犹太人如此痛恨,对波兰人明显就宽容了许多。从最初的歧视(影片中德国人不许犹太人进咖啡馆,不许进公园),到羞辱(男主的父亲因没有向纳粹军官行礼而招到殴打),再到圈禁(德国人在华沙建立了一个犹太人特区,把所有的犹太人都赶到了那里面),甚至是发展到后来毫无理由的任意屠杀。他们这样循序渐进的将犹太人赶尽杀绝,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后来我查阅了许多资料,我想,大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
首先是关于历史层面的。德国人和犹太人的宗教信仰不同,德国人信基督教,而犹太人信犹太教。德国人信耶稣,认为犹太人是背叛耶稣之人;其次犹太人很会做生意,一战时期更是在德国因倒卖军火,大发国难财,但他们却不帮助德国政府共度难关。在牛奶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那些犹太商人,宁可将牛奶倒掉也不肯卖给那些可怜的德国贫民。这无疑让民间产生了对犹太人的痛恨,而希特勒正好借此做文章。第三也是正好赶上当时德国的经济危机,许多贫穷的德国人民对犹太人更是起了仇富心理,所以电影里有一个画面,是德国军官边欺辱犹太人边叫嚣:“你们犹太人不是很会做生意吗!”
那为什么德国人对犹太人的手段是一个循矩渐进的过程呢,我觉得这个就可能涉及到一个心理学知识了。1974年,意大利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曾经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她对自己的身体进行麻痹,但刻意保持着自己大脑的清醒,然后将自己的身体处置权交给一群陌生人。她为了可以更直白的,更全面的进行观测,还签署了不追究后果的法律文件。她还为这些人准备了工具:口红,鲜花,镣铐,刀具,甚至是手枪。
最开始,很多人表现的很拘谨,当第一个人确认她确实被麻痹后,人们开始在她身上涂口红,进行程度较小的恶作剧。随后有人开始伤害她的身体,有人撕破她的衣服,然后把她的裸体照片拍下来,有人用上膛的手枪顶住她的头。
也有一些不忍心伤害她的人,但是并没有上前阻止。这个实验持续了约6小时。6小时候以后,施暴者四散而逃。
这个实验的名字叫《节奏0》,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百度查一下,是一个真实的实验。这个实验为社会展示的是,人类在没有法律和道德约束的情况下,会做出怎样暴虐的行为,他将人性的丑陋展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德国人本着对犹太人长期的仇视心理下,加上没有法律和道德的制约,从最初对犹太人的欺辱,到最后发展成屠杀600万犹太人民,其实也是一种扩大人性丑恶面的体现。不是有句话说的好,战争能放大人性!历史上很多战争带来的屠城事件皆是如此。
曾经我问过我的朋友一个问题,我说,男主被救以后,虽然是被迫无奈,但也确实是抛下了他的家人独自离开。到后来明知道小伙伴要反抗,他没有留下来一起面对,还是离开了。他这个行为算不算是懦弱。很高兴我的朋友思想很开明,他说:“不觉得那是懦弱,在那种环境下死去很容易,求生反而是一种坚强。”
对于朋友的这个说法也许很多人并不赞同,这大概是局外人不懂局内人的苦,和平年代的人不理解战争年代的残酷。影片中有一处精彩的对话让我印象深刻,(这是1943年五月,距离德国人入侵华沙已经过去了4年时间了)是主人公席皮尔曼从犹太特区顺利逃出来后,躲避在朋友的一所公寓里。站在那所公寓的窗口,刚好可以看到犹太人特区。有一次他的朋友嘉琳娜来给他送吃的,他们站在窗口看着犹太特区,那里刚刚经历了一场硝烟——他的犹太朋友反抗了,反抗行动持续了一个月,但还是失败了,结果不言而喻,他们都死了。这段对话是这样的:
嘉琳娜:“没想到他们会持续那么久”
席皮尔曼:“我不应该出来的,我应该留在那里和他们对抗”
嘉琳娜:“瓦列,停住,现在都结束了”她沉默片刻,接着说到:“你该骄傲,它发生了,天啦,他们发起了抗争。”
席皮尔曼:“是的,没错 ,德国人也是”
嘉琳娜:“他们非常震惊,他们没有预料到,没有人预料的到,犹太人反击了 ,有谁想的到?”
席皮尔曼低垂着,手轻轻的扶着头,他好像很疲倦:“好吧,那有什么好处吗?”
嘉琳娜一脸震惊的看着他说:“瓦列,你真让我吃惊,他们尊严的死去,这就是好处。你还知道别的吗?波兰人要苏醒了。”她越说越激动,甚至有点小兴奋:“我们准备好了,我们也要抗战了,你知道吗?”
在我看来,这段对话的精彩之处在于,主人公席皮尔曼那句:“好吧,那有什么好处呢?”看似平平无奇,甚至有点窝囊的一句话,表达出在席皮尔曼当时的心里,活着最重要。从1939年到1943年,这4年多的时间里,他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最初只是不认识的同胞,到身边的朋友,在到父母,姐妹,弟弟,在到那些因抗争死亡的战友们。其实他也曾经尝试过反抗,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他们刚到犹太特区的时候,他去找过一个叫裘哈达的男人(裘哈达那个时候在和小伙伴一起策划如何反抗德国纳粹),问他有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可是被裘哈达一口否决了。他笑着对席皮尔曼说:“你是优秀的音乐家,不是谋略者,你太……音乐了。”之后他也尝试在犹太特区给家人们找工作,以为工作证能成为他们的护身符。但是没过多久,他疲惫的发现一切都是徒劳。所以,我想,他这句话还透露着,他对抗战兄弟死去的痛心和惋惜之情,他多希望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他们都还好好的活着。
战争对人类心灵的影响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我们能看到如席皮尔曼母亲那样不愿听坏消息,做鸵鸟状的人;能看到如席皮尔曼弟弟那样恨天,恨地,恨德国人残忍,恨美国、法国人无情,甚至恨同胞犹太人如寄生虫般懦弱的激进份子;能看到耶兹扎克那种为了求生,应召成了犹太人警察——帮助德国人维持犹太区次序的人,但会偷偷帮助同胞(他不仅多次帮助席皮尔曼,还是救他性命之人)的中间份子……虽然后来,席皮尔曼在各种朋友的帮助下一次又一次的死里逃生,但在那群人里,人性也不都是单纯,善良的。像是安提克,会以帮席皮尔曼(因席皮尔曼是出名的钢琴家,所以很多人愿意慷慨解囊)的名义募捐,但事后,却私吞了钱财。
分析以上人物的行为、特征,只是想表达一个观点,就是对于已经过去那么多年的战争,我们作为局外人,不要一味的去指责谁对谁错,或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而是应该,抱有更多的同情。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处在那样被压迫到喘不过气,并且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环境中,我们又能做的有多好呢?
全片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一段大概就是那首废墟上的钢琴曲,很多人认为是主人公席皮尔曼一首激情澎湃的钢琴曲打动了那个德国军官,所以才逃过一劫,但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准确。首先,这个角色是真实存在的,他的名字叫威廉姆.霍森菲尔德。而且,他当时还帮助过许多其他的犹太人(不可能每个人都是钢琴家),就像辛德拉名单(辛德勒名单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里帮助犹太人的德国军官一样。当时受过他帮助的犹太人被解放以后,还试图联名去找苏联军官求情,但遗憾的是,苏联那边不同意,所以,他最终在1952年死于俄军战俘营。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那个德国上校,在签文件的时候,镜头转向他的桌面,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桌上放着一个全家福的相片,照片中有他的三个可爱的孩子和他的妻子,我想,他应该很想念他们。而他对男主说的那句“谢谢上帝,不用谢我,他让我们死里逃生,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信仰他” ,也早已成为影片的经典台词。这样一个有牵挂,有信仰的人,会帮助犹太人,也不足为奇了吧。战争结束以后,他的遗孀曾公布过他的日记,里面记录了他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人的想念,也记录了他救过不少犹太人。
其实,德国纳粹也是人,我们还是应该从人这个角度去看待他们。或许他们曾经因为各种原因变的如魔鬼一般残暴不堪,但到战争后期,他们慢慢冷静下来以后,还是会回到人这个层面上来。我们要正视人性中的恶,也不能忽视人性中的善。他们在外打仗多年,内心肯定也非常向往和平,真正喜欢战争的人,其实更多的是那些掌权者。我们铭记战争是为了让历史不在重演,而不是一味的活在仇恨的阴影中。实际上他们后来成了俄国人的战俘,也循环了犹太人的命运,终究,不过是一群可怜人罢了!!!!
最后想提到的是主人公席皮尔曼那段战火中无声的钢琴演奏,说到这段我真的有点惭愧,是因为刷了两遍,都没有注意到那段钢琴演奏是手指悬空的。直到那天,朋友非常激动的给我聊起这个电影,他说:“我认为那段才是全片最震撼的地方”。他甚至有点手舞足蹈起来,他接着说:“主角的朋友在走出公寓以前提醒他不要发出声响,但是我能明白钢琴对他的诱惑力在那个时候有多大,所以当他打开琴盒,拿掉琴布,那一刻我好紧张,我既期待又害怕,不夸张的说,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但是当他真正弹起来的时候,我发现他的手指是悬空的,那真的太震撼到我了”。朋友的话让我茅塞顿开,不由得深深的佩服起导演的功力起来。 手指悬空,音乐在心中流淌……毫无疑问的点睛之笔!!!!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真实反映历史,且震撼人心的电影。可以负责任的说,绝不输于任何一部同类型的影片,包括大众所熟知的《辛德勒名单》。本片的男主角阿德里安·布洛迪有着扎实的表演功力,将温文而雅的席皮尔曼忧郁之情演绎得感人至深。我甚至觉得他的那张辨识度超高的、与众不同的脸,还有从骨子里散发的忧郁气质,都与主人公席皮尔曼的有着完美的契合度,就像我们中国的陈晓旭与林妹妹、孙悟空与六小龄童、小龙女与李若彤一样。本片也不愧是第75届奥斯卡奖的大赢家,不仅收获了最佳导演奖,最佳改编剧本奖,还让当年年仅29岁的阿德里安·布洛迪捧到了让所有演员梦寐以求的小金人。真诚的推荐给大家,并期待阿德里安·布洛迪更多的优秀作品!

钢琴家的相关影评

钢琴家
山 • 活着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