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评分:
0.0 很差

原名: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又名:苍鹭与少年(台) / 男孩与苍鹭 / The Boy and the Heron / 你们是怎样活下去的

分类:动画 / 奇幻 / 冒险 /  日本  2023 

简介: 影片片名致敬了小说家吉野源三郎在1937年发表的同名著书,但电影故事完全由宫崎骏

更新时间:2024-05-15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影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讲的是什么?


文|梅雪风 首发于《观廿》公众号

关于《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有很多讨论。似乎要有很多的历史背景及宫崎骏的相关知识,才能看懂这部电影。

但坦率的来说,如果一部电影需要有如此多的知识储备,才能一窥堂奥,那对一部电影来说是失败的。因为电影或者说艺术的好,就在于它并不是掉书袋,而是直接作用于感性,还原出一种生命体验。 这种生命体验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手经验,而所有的知识,其实只是对这种体验的咀嚼和回味。电影的美妙,就在于它超越了知识。如果理解它需要的背景知识越多,则说明它超越知识的地方越少。

另一点,电影是现实生活的隐喻,但不是现实生活本身。它可能与某些具体的历史背景相关,但它的真正价值却不在于复现了这个历史。如果电影只是具体历史的某种隐喻的话,那这部电影就注定了它艺术生命的短暂。试想一下,当几代人之后或者千百年之后,无人再对那段历史有任何了解,那它是不是就丧失了任何意义。但所有好的艺术作品,它的生命力都远超出它作者的寿命,显然是因为它们触及了比所谓某个具体事件更重要的东西。

提以上这两点,是想说,理解一部电影,其实不需要去外求,去过份寻找与影片所涉及的时代或者作者相关的信息。或者说那些都不是重点,电影不是考古,而是应当将目光投射到这部电影本身之上,从常识的层面去理解它。

要知道,越本质的东西越朴素,把它想得艰涩繁复,其实往往都是对那个创作者的不自觉侮辱。

宫崎骏的这部电影,也没有什么复杂的东西。它其实就是一个孩子心理抑郁及走出抑郁的过程,是一部有关内在探索的公路片。

影片主角真人的创伤,在于母亲的死去,更在于母亲妹妹夏子取代了母亲的位置,也在于他离开了他的故土搬到了新的地方。

在新的家庭,他无法再找到以前的位置。影片中有一个场景非常直接地表达了他感觉被家庭抛弃的心理。他坐在二楼楼梯口,一楼能看到他和继母夏子的拖鞋,这个场景让他想起自己和母亲相处的日子,也想到了母亲的惨死,而在这时父亲下班回家,父亲和继母的亲昵场景如此温馨,让他感到尴尬,感到自己的多余,也感到他母亲的多余,他悄悄地退入自己的房间。

自己在家庭中似乎是个异类,在新的同学中他更是格格不入,以至于产生了肢体冲突。他感受到自己被排斥的情绪越严重,那个代表着异世界的苍鹭的出现就越频繁。不是因为那个世界在召唤他,而是他渴望离开这个现实世界,于是另一个世界的信使才出现。

在那个异世界,他能找到自己的母亲,也就是说,他能回到他以前那个还未被破坏的生活状态。那个世界,其实就是一个自闭症患者自己所构建的离群索居的巢穴,所以在这个异世界的核心,就是所有门窗都关闭着的高塔。而这个塔的主人则住在完全没有外人的最顶端。在这个臆想的世界,他们将自己远远地隔离在世俗世界之外,然后在一种安稳却又让人沉溺的情绪中越陷越深。

在这部电影中,并不只是真人自己陷入了抑郁,他的继母夏子更为严重,所以她先决绝地走入了那个异世界,而真人反而是屡受诱惑却并未真正成行。继母的进入,才让他有了进入的理由,他由现实中的被拯救者,成了那个异世界的拯救者。这种拯救与被拯救的身份错位,是真人自我疗愈的契机,也是他自我成长的时间窗口。因为他在这儿,才了解了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他是受害者。

他看到了看似邪恶的鹈鹕,也有着属于它们的悲情。它们之所以吃掉哇拉,因为它们没有别的可吃。它们吃掉哇啦,与它们被火美小姐在烧死,都是它们无法摆脱的宿命。

他也看到了他继母夏子内心的伤痛。他自认为受到伤害所形成的冷漠,以及他的自残,都给夏子造成了强大的思想压力,他自认为所受到的伤害又重复伤害了夏子。

他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于是他开始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于是这个世界也就不再只是他自己。看到别人,才是真正善良的开始。

他看到了夏子因为无法让他开心而受到的折磨,于是他主动向夏子开口,喊出了他之前拒绝喊出的“妈妈”这两个字眼。这种赤裸的情感表达是如此艰难,因为它要克服自私以及懦弱,所以片中无数的纸条试图遮住他俩的眼耳口鼻,这是他们内心那些不良的情绪和惯性对他们表达真心的阻挠。

这种向自己内心探寻的过程,最终必然导致某种程度的自我否定。对于主角真人而言,就是他意识到他不只是个受害者,也不只是个不自知的加害者,而是这种加害其实也是有意的,里面充满着恶意。

这种恶意的体现,最主要就是他在自己头上砸出的伤口。

他这么做,可以理解为他过于痛苦,于是用一种肉体痛苦来缓慢和转移这种精神痛苦。可以理解为他希望为自己离群索居寻找借口,因为这个伤情他可以不再上学。也可以理解为他潜意识希望把事情弄大,让欺负他的同学受到更大的惩罚。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他感受不到自己在这个家庭的真正存在感,他用他的受伤强行将父亲和夏子的注意力拉到自己身上。当然还有一层更为隐秘的心思,他不能忍受自己的父亲和夏子沉浸在爱情的甜密里,他必须给这美好的气氛捣点乱。

而最接近真相的解释,就是每一样都有。

当这个主人公真人从觉得整个世界都不理解都辜负了他,到他发觉自己也并不是那么洁白无暇,甚至与他讨厌的坏人都有着差不多的品质时,他也就完成了灵魂的转变。

从只有自我到看到别人,从自我肯定到自我否定,最后到一种更坦率的自我承认,这一层层心理转折,在影片中有着非常明确的逻辑。

从这个角度来说,影片是一个诚实的灵魂对自我严苛的检讨,是一个道德洁癖患者对于自身吹毛求疵的批评。

当然,这部电影不只是宫崎骏的《忏悔录》,它仍然像宫崎骏所有的电影一样,喜欢探讨一些宏大问题。而在这部电影中,这个宏大问题就是乌托邦是否可能。

这个问题,与前面所说的严苛的自我道德自省有着很大的关连。因为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是一种个人意义的理想主义,而乌托邦,则是要造就一个更好的世界,它是一种更大的理想主义。当人性的无瑕不存在时,无瑕的世界还会存在吗?这是顺理成章的追问。

影片中那个理想国的年头,值得考究。

它来源于明治维新之前的某一个时刻,这一明晃晃的时间提示,确实让人想起整个日本的现代史。这一天外飞仙的外来物,迥异于日本的传统文化。它是什么?显然就是科学理性。

正是有了科学理性,才有了人工构造乌托邦的可能。因为东方文化的谦抑性,让它们从来就不相信自己有着设计整个世界的能力,我们从来都只是这个世界的学生。而科学理性,则有着初生牛犊般的自信甚至是狂妄,它是文明时代的新上帝。所以这个乌托邦由几块石头所组成的石柱来维系,因为它就是一个力学问题,也就是科学问题。

宫崎骏在这部电影中充分但不完整地展现了他所能想像出的乌托邦。

在他的镜头中,这个乌托邦中的所有生物,都是工具化的,它们没有自身的目的,或者说它们的目的必须为整个系统服务。最明显的,就是片中鹈鹕、哇啦,以及火美所形成的相生相克的食物链。

这个系统也必然是封闭的,所以鹈鹕和鹦鹉会吃掉所有进入这个封闭世界的人类,因为任何外来物,都会影响整个世界的纯粹。

它也必然是等级化的,因为它是舅公的造物,它必然将会将舅公视为神,而其它物种则因其功能而分居不同的位阶。

而更重要的是, 整个体系的精密与脆弱。因为完美的东西,必然是精确的,不能有冗余的,所以也必然是脆弱的。所以舅公层层累积的石堆,保持着一种岌岌可危的平衡。而要维系这种平衡,显然要耗费这个维护者所有的精力,而所有的粗疏和懒惰都将导致这一切土崩瓦解。

除了上述问题,宫崎骏对于人是否有资格建造乌托邦也提出他的疑问。也就是在前面我们所提到真人所具有的恶意,它说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道德上的瑕疵。当最后舅公拿着没有任何恶意的石头向真人发出建造邀请时,真人发出了这一疑问。没有恶意的石头,其实可以理解为最好的社会机制,但它再完美,它仍然要倚仗人这个道德上可疑的生物来执行,而这种现实最终也会让乌托邦变成不可能。

也正是看到了乌托帮本身的虚弱,真人坚定地拒绝了舅公,没有进入企求毕其功于一役的宏大陷阱里。这个世界虽然有太多不堪和悲苦,却也是人类唯一能拥有的世界,也因此,他也就更能珍稀那些世俗世界里并不纯粹但又确实存在的友情和亲情,他坚定地拥抱了现实。

这是宫崎骏第一次用这么大的篇幅来表述他对科学理性意义上的乌托邦的态度,但却是他一贯的看法,他一直都是理性也就现代文明的某种意义上的反对者,在他的《风之谷》《幽灵公主》《天空之城》包括《千与千寻》中,他把地球和地球上的其它生命看作与人类并驾齐驱的生命体,以它们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来讲述人的贪婪是怎样将这个世界破坏到了满目疮痍。他一直在反思文明,认为其带来危害并不逊色于它们带来的进步。

但他不是乌托邦的反对者,因为宫崎骏的大多数电影,是有强烈的乌托邦意识的,只是他的乌托邦指向了科学文明的反面,也就是自然。他像绝大部分艺术家一样,对于自然或者农耕文明带着某种不切实际的想像。他的《龙猫》就是一例。城市文明带来的是疾病与家庭的破碎,让两个小孩过早地感受到了孤独的痛楚。而这时深藏屋后大树里面的龙猫家族,成了这两个可怜孩子的唯一慰籍。它们无声又温厚地接纳这两个孩子,用它们毛绒绒的肚皮和卓越的飞行技能填补了他们父母失位所带来的空洞。他对自然的批判,只在《悬崖上的金鱼姬》中稍见一角,他指出了自然的另一面,它当然没有人类的心机和欲望,但它的单纯,也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也因为它的单纯,造成了这种灾难性的后果它也毫无道德负担,它的单纯背后有一种它不自知的残酷。

如果在乌托邦问题上,宫崎骏继承了他以前的想法,那在人性的问题上,则与以前大相异趣。

在他之前的大部分电影中,他的主角总是个坚定而又美好的存在,他们身上都散发着某种善良和天真的理想之光,即使在他不那么光明的《红猪》和《起风了》里面,他的主角也是善良的,他们之所以纠结,并非是因为人性阴暗面与光明的撕扯,而是他们的善良让他们所做的事情产生怀疑,因为他们的理想,既能够促进人类的福祉,也能摧毁人类的生命。

在这部电影,主角的纠结,则来源于他发现他本来坚定不移的无辜,其实并不无辜。当然,宫崎骏的揭示不是咬牙切齿的,也是以一种非常温柔的态度,但这种转变却是本质性的,也就是说,宫崎骏在这部他又一次声称的最后一部电影中,温柔而低调地摧毁了他之前的对人性的坚信。

从整部电影的品质来说,这部电影显得有些随意,但从创作意识来说,无疑是宫崎骏迟来却是最大的进步,他终于承认这个世界的最大复杂性并不来源于宏大世界的对抗,而是人那看似平淡而又幽微的内心。他终于不再把自己放在这个世界对错的裁判者的身份上,而是他承认自己根本做不了裁判。他也终于不再纠结于拯救世界,最重要的是诚实地活下去,力所能及地善良着。他从之前的义正辞严的批评家,变成了一个低调的缝补匠。他的这种变化,让他的电影在底色上有了一丝混沌,也让人有了一种真正的温暖和安心,因为你知道,你面前的不是一个严苛的只会拿着道德大棒对着你的卫士,而是一个知道自己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的古怪老头。他因为坦白,而显得更松弛,也更可爱。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