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霓裳

评分:
6.0 还行

原名:风起霓裳又名:大唐明月 / 琉璃传

分类:剧情 / 爱情 / 古装 /  中国大陆  2021 

简介: 唐高宗永徽年间,极具制衣天赋的胡女库狄琉璃,命运多舛,几经生死边缘,聪颖坚毅的她

更新时间:2021-02-02

风起霓裳影评:《风起霓裳》为今年古装剧开了个好头


“每个画面每一帧都极具美感,大到熙攘喧闹的长安街道,小到物品陈设,每个细节都极为考究!”这是某位网友对《风起霓裳》的评价,也说出了大部分观众的心声。

该剧自开播以来掀起了观众们对古风的关注热潮,#风起霓裳服化道#、#风起霓裳匠心之美#等有关美学的话题引发了网友们的热切讨论,相关评论也透露出观众们对于古代审美的欣赏与好奇。

作为一部古装爱情剧,《风起霓裳》并不局限于专注儿女情长,在讲述胡女琉璃与少年登科却怀才不遇的裴行俭相爱相守的故事时,也将华丽绝美的唐风古韵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希望让观众在欣赏曲折跌宕的故事之时,也能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以往的古装剧虽然也会展现古代风韵,但更多地是倾向于剧作的故事性,很少真正专注于对古代服饰、刺绣、制衣工艺等文化的传输。《风起霓裳》对唐风服饰文化的传播是值得深思的,剧sir在追剧之后更是对该剧「让古韵焕发新生」的创作方法论产生了好奇。

以刺绣和服饰工艺为轴,展现唐风文化

《风起霓裳》围绕着颇具制衣天赋的库狄琉璃的多舛命运展开,她是前朝制衣大家安氏的孤女,深得安大家真传,幼年时自学成才,用一枚钝针便可以绣出惟妙惟肖的绣品,然而这精湛的技艺既可以成为她安身立命的手艺,也能为她带来杀身之祸。

该剧的剧情几乎都与「制衣」有关,台词中传输了刺绣对于人的真谛,比如安大家的徒弟卓锦娘制作的皇后袆衣了无生趣,但年仅七岁琉璃却一语点出袆衣的问题所在,“阿娘绣的鸟儿都是活的,会飞”,“如果让这些鸟儿都活过来,会不会变得好吵”,“不如再绣个大鸟出来,让她们也有阿娘管着”,这些虽然是童言无忌,但却道出了制衣的真理。

当年幼的琉璃代表母亲给即将进宫的武才人送去吉服时,武夫人看到吉服上单调的一束桃花提出了质疑,认为看上去过于朴素不够华丽,但琉璃却伶俐地解释称一束桃花有「一枝独秀」之意,瞬间打消了夫人的疑虑。

同时,剧中的绣品、服装除了充分展现唐风古韵、引起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之外,也同样契合了当下人的审美风趣以及对时尚的追求。色调的搭配、布料的色泽在如今看来仍旧清新脱俗,带给观众一场美的视觉盛宴。

精品服化道制作,营造中式美学氛围

剧中的服装在选取美的元素时十分注重整体上的审美意蕴,以美为主、以韵为主的同时,讲究细节又不拘泥于细节,而是更加注重展现大唐的整体气派,全剧从服装、道具、美术等各个方面营造了大唐古韵的氛围。

还原大唐盛世的重点不在于把剧中的每一件道具做到与历史时期出现的器物完全吻合,而在于对这些道具进行重新编排,尽力用到唐代标准的器物,编织出符合大唐气派的「网」,从整体上营造一种大唐印象。

比如桌案上会放着唐代比较典型的铲砚、辟雍砚,以及唐代标准的毛笔样式,作画时所用的颜料基本上采用的都是矿物质的颜料,整体上是符合唐代的历史时代背景的。

另外,茶具的制造也非常考究,唐僖宗的茶具是金银器为主的,而其他大户人家的茶具是邢窑、耀州窑出土的白瓷,以及黄釉的瓷器组合的茶具,一些普通民宅的茶具则是唐代标准的白釉瓷器。道具的细节上营造出了人物身份的差异化,也隐约形成了一种上下对比的感觉。

《风起霓裳》中也有一些武打的戏份,对于兵器的设计会尽量贴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比如裴行俭的唐横刀从刀鞘到刀格都镶嵌了云纹和水纹,整个刀锷口的装饰上都采取一种斜切形,整体上呈现了一种文物装备的大唐武将风范。

除了道具设计的匠心独运,全剧在场景的制造上也花费了大手笔,大概搭建了足有八九万平方米的棚景,全组的美术团队力求真实还原古代大唐的风貌,展现长安的繁盛景象和市井生活。醉香楼、西市街道、河东公府、库狄府、裴炎府、皇城等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每一处府邸、亭台楼阁都是美术团队为符合角色身份、品位、历史风格而精心定制的。

比如东宫的基础制式就比较符合唐代早中期的建筑风格,配色也是冷色系的,以蓝绿色为主,采用的制式是标准唐代的“退晕法”;尚服局的配色则采用了敦煌壁画的典型配色,雁齿板是用莲花或卷草纹的形态交替。

在制作上精益求精,在细节上注重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平衡,《风起霓裳》的每一帧都呈现了传统的中式美学构图,「天圆地方」、「阴阳调和」的美学传统渗透其中,可见主创团队的精心承制。

鲜活人物形象,彰显大唐儿女精神气节

如果单纯以华丽制作博人眼球,任何一部剧都会显得单薄无力,《风起霓裳》不仅承担了传播传统文化的文艺责任,激发起观众对于大唐美学的兴趣,更是以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牵引着观众的追剧动力,让观众同情主人公命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该剧在文化表达上的诚意。

所谓天妒英才,堪称「天下第一针」的安大家被陷害入狱,为了保全琉璃而自裁于天牢。琉璃因此年幼丧母,隐姓埋名居于深宫,但从小受到母亲教诲的她并不留恋宫中的繁花似锦,而是一心向往着自由的天地。她具有善良的品质,也懂得知恩图报,一心想要找到幼年时冒死相救的少年。虽然得幸出宫,但深得母亲刺绣绝技的她却引来了不少麻烦甚至危险,在经历了蹉跎命运之后,她也学会了坚强反抗,展现了其不认命、不服输的倔强人格。

身为才子的裴行俭少年登科,但却一直怀才不遇,这和他耿介正直、不屈流俗的性格密不可分。在四门学内,裴行俭明显不受同门待见,当琉璃误会裴行俭盗换钱财之时,同僚们纷纷借机贬损,但他刚正不阿、绝不妥协、不愿承受屈辱,这样的性格实在不利于官场交际。然而,裴行俭又同样是一位善良之人,少年时偶遇求签保佑阿娘平安的琉璃,巧记修改了琉璃的签文,不惜破了与苏定方的约定,但这一举动却无形中带给了琉璃面对险境的勇气。

还有外冷内热的孙德成同样是一位有血性的男子,他身为内侍表面待人苛刻,却极其仗义,为了昔日好友冒死救出琉璃,并且收为「义子」,不仅像父亲一样守护她长大,而且在她即将身份暴露、深陷险境时不惜涉险送她出宫。

通过这些温暖的情节,该剧塑造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唐代社会包容、开放、进取之风。同时,李治、武媚娘等真实历史人物的映衬,也使这部剧具有了真切的历史氛围,更贴合唐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整体调性。

《风起霓裳》中的人物和情节之所以能够感动观众,源于主创团队对当下社会观众需求的尊重和了解。尤其是对于奔波在大都市的奋斗青年来说,对陪伴的渴求、对正能量的汲取、对不掺杂任何利益关系之情感的期盼成为了他们最首要的精神需求。该剧正契合了普罗观众的情感诉求,孙德成与琉璃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阿霓对琉璃既崇拜又真挚的友情、裴行俭对琉璃的守护等都填补了观众的情感空虚。

所谓「润物细无声」,精彩绝伦的故事降低了观众的欣赏门槛,吸引更多观众沉浸在充满悬念与爱的剧情之中,感受着古风古韵所带来的文化氛围,透析剧中所传递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内涵。《风起霓裳》对于传统文化的传输之道似乎为古装剧市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制作思路,其让「古韵」焕发「新生」的方式也是值得行业内借鉴的。


风起霓裳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