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侠:英雄远征

评分:
6.0 还行

原名:Spider-Man: Far from Home又名:蜘蛛侠:决战千里(港) / 蜘蛛人:离家日(台) / 蜘蛛侠2 / 蜘蛛侠:归来2 / 蜘蛛侠:英雄归来2 / 蜘蛛侠2:英雄离乡 / 蜘蛛侠2:远离家乡 / 蜘蛛侠:远离故乡 / 新蜘蛛侠2 / 蜘蛛侠2:离家出走(豆友译名)

分类:动作 / 科幻 / 冒险 /  美国  2019 

简介: 在与灭霸史诗般的战争结束后,地球似乎暂时回归和平。皮特(汤姆·赫兰德 Tom H

更新时间:2019-06-30

蜘蛛侠:英雄远征影评:全方位分析《蜘蛛侠:英雄归来》的故事技巧


我想起上学的时候,老师和我们讲解考卷上的判断题时,总喜欢挑错误的去说。理由是“错误的题目容易讲,比如‘1+1=3为什么错’?我们可以说‘因为正确答案是2,所以写3肯定错了’,但如果问题是‘1+1=2为什么对’?那就很难解释了。”同样的道理,写影评的话写佳作比写烂片要难得多,因为烂片漏洞百出,说说这儿咸了那儿淡了都能形成文章,可要是这电影没啥毛病,也没啥与众不同之处,就是稳扎稳打的一部中上水平佳作,那想评论就不知从何下手了。也便因此,这次影评也不全然是写《蜘蛛侠》的,只是借由他的名头,谈谈近期一些杂七杂八的感想,我姑妄说之,大家也姑妄听之。要说得好,你点个赞;说得不好,你……就当我没说。
01

【漫威的宣传策略】

我们都知道,电影取材于IP却又不同于IP,譬如上半年上映的《惊奇队长》,原著典型的颜值决定正义,斯科鲁人是彻头彻尾的反派——其实,即便没看过原著,光看他们那外表,长得也不像啥好人。当预告出炉后,斯克鲁人的面貌浮现眼前,转发的媒体或粉丝们都会兴致勃勃地向吃瓜群众们科普:“这是斯科鲁星人,一群会变身的大坏蛋!!!”这时候,漫威“借刀杀人”的宣传手段就成功实现了:自己不出声,而是让一知半解的观众给一无所知的观众进行误导宣传。为何要这么做?因为如果漫威官宣斯克鲁星人是好的,那就等于剧透;如果说他们是坏的,那又是欺骗观众,而“借刀杀人”之计就能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既能让观众掉落自己预设的陷阱,又不用自己动手。
与此相似的是DC《神奇女侠》,一把弑神之剑引得粉丝、媒体争相科普,科普完了才发现电影里就是废铁一根,并进一步揭示“真正的弑神武器是你——戴安娜”,这句台词成功地将该角色自身的价值、魅力进行了升华。再如2017年电影《正义联盟》宣传期间,有个男孩在发布会上问海王:“超人会复活吗?”估计这种问题是主创们最不愿听到的,海王也只能问东答西地说:“难道你没看《蝙蝠侠大战超人》吗?超人在那部电影里已经死了。”

海王算是一种机智的回答,但可能有人会不买账,觉得他说了等于没说。那么说得“清清楚楚”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网友们问雪诺是否回归,雪诺就没采用海王的那套方式,而是斩钉截铁地说:“死透了,活不了。”等一播出,赶紧道歉:“对不起呀对不起!我是为防剧透才撒谎的,原谅我!”
回到我们今天讨论的这部电影《蜘蛛侠:英雄远征》上来,在经历过斯科鲁、星云、洛基等人的连番洗白后,再傻的观众也该知道原著中的坏人到了电影里是可以成为好人的。成为好人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改恶从善(星云、洛基),也可以是披着狼皮的羊(斯科鲁),甚至像莫度一样一出场就是好人。也便因此,当漫威在宣传阶段就称:“为什么神秘客必须是坏人,而不能是战友呢?”这就很容易让观众感觉,神秘客是个好人。等到故事进行了一半,反派揭下自己伪善的假面具,给观众带来意外的转折。这点就像皮克斯、梦工厂的许多动画电影一样,经常是片子里出现一个十全十美的大好人,等故事讲一半了再黑化,(比如《无敌破坏王》里的赛车国王、《冰雪奇缘》里的白马王子、《寻梦环游记》里的音乐家、《玩具总动员》里的毛绒大熊)。
但是也有眼尖的观众会想,有没有可能那些元素众是神秘客请来的托,就是为了演出戏给他们看?漫威当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于是又用了《三十六计》中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最近我喜欢下五子棋,下棋的时候如果直接一线连成,那么很容易被对方堵住,于是我会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虚设棋子,以此迷惑对手、瓦解他的注意力。而漫威给出了616地球平行宇宙的设定——就如同下棋时在无关紧要的地方摆颗子——这设定在漫画中是确实存在的,且在《复仇者联盟4》当中也提出了多个宇宙的概念,观众们或许会怀疑神秘客是不是好人,但几乎没人会怀疑平行宇宙是他编出来骗人的。

以漫画中的“真实”作为电影里的“谎言”,虚虚实实之间瓦解了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不至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猜测神秘客的人品上,这就为他的假身份加了道保护锁。下五子棋的时候,一颗子在阻挡对方的同时自己也具备连成一线的功能,平行宇宙这个假设定在掩盖其神秘客身份的同时,该设定本身也是一个反转的点:即便观众猜到神秘客不是好人了,但“平行宇宙是假的”这依然是观众猜不到的盲区,同样可以实现出人意料的效果。
02

【三种剧透】
虽然漫威极力营造悬念,但怎奈有个二百五影评人,你看完电影后想夸就夸嘛,夸神秘客“这角色塑造得好”不就行了吗?非要来一句“这个反派塑造得好”,妈耶,好端端的一个悬念被你这么一夸全整没了!马屁拍到蹄子上,估计这个影评人要被漫威打死。

而说到“剧透”啊,我就得讲些题外话了,借机讲讲我最反感的几种剧透:
1

假剧透

什么是“假剧透”呢?比如说,我在看《权利的游戏》之前,就被人剧透了“三条龙死了两条,它们都被夜王驯化,最后全被伊耿灭掉。但伊耿也因此受重伤,半死不活”。或许有人会说,假剧透好啊,当你相信了之后,银幕上呈现出不一样的影像,会带给你惊喜——不,你想多了!因为不管是假剧透还是真剧透,只要是听到剧透的那一瞬间失落感就会降临到你身上,就会觉得乐趣降低,会折损那种“好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呀”的小激动。电影是一个演员与观众互动的过程,如果观众自己的情绪不到位,无精打采地去看电影,即便这电影拍得再好看你也只能汲取七成乐趣,剩下的三成就因剧透引起的情绪失落而被冲淡了。

有人可能会好奇啊,为什么我能接受官方误导却不能接受观众误导?前面解释过,观影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官方让你误会是为了更好地引你入境,而观众让你误会,纯粹是没事找事。喜欢假剧透多半分为两种:其一,哗众取宠,以为自己很幽默,就想把别人吓一大跳,同时还能装作自己本事大看了提前场。其二,纯粹瞎猜,有的人总喜欢把自己毫无来由的猜测当事实,并一本正经地和人科普。
2

解释型剧透

这种的常见于弹幕。因为弹幕的形式是一边看一边写的,不像影评属于看完了再写。作为直播式的弹幕,观众看到哪写到哪,难免会引起看完全剧的观众的激动。比如说,前阵子我在看《天下第一》的时候,古三通把功力全部传送给成是非,并叮嘱他只能用5次,刚有人发弹幕嫌少,就立马有一群人出来解释“其实可以用好多次!”你们解释什么呢?可以用好多次这个悬念是要留到大结局了再揭露的,你们现在就解释了,让没看过的观众怎么办?再比如柳生飘絮武功尽失,跟段天涯去蛇岛隐居。刚有人说“飘絮人真好,天涯好幸福”结果弹幕侠们稀里哗啦地说“幸福个屁,飘絮很坏,她武功尽失是装的,后来还杀了海棠,这一切都是神猴的阴谋!”

不论电影还是电视,剧本总是会有一些反转,编剧不可能一开始就告诉你全部的真相,他们故意把剧本这么写,就是为了要让观众“误会”,以便于后期的反转给人带来惊喜。可这些弹幕一上来就解释光了,那编剧的伏笔、悬念、反转岂不都白费了吗?
3

真实剧透

这是和1)截然相反的剧透,也是平时说得最多的剧透。和前面两种比起来,真实的剧透反而没那么可怕,因为有一些观众其实不怕剧透,他们看电影前喜欢查查故事梗概,以便于观影过程中可以放松点、不至于一眨眼就错过了重要台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有一些观众喜欢被剧透,他们看电影、看书前会提前了解结局,等知道了结局后,再欣赏过程。这就如同有的小说家在写悬疑小说时,不会把凶手的身份藏着掖着让观众猜,反而会一开始就告诉你凶手是谁,但观众依然会兴致勃勃地往下看。为何?因为凶手的动机、行凶的方式也可以作为悬念,没人规定悬念只能是凶手的身份。

说到此,我就想到《王牌特工2》打从一开始就告诉观众哈利会复活,但观众会因此感觉自己被剧透而失落吗?不会。因为这时候观众的重点是“如何复活”。

但比较作的一种是《正义联盟》非要把超人藏起来,片方的心思无非是超人复活带给观众惊喜。但是,我想他们是把观众想蠢了,超人能复活这是板上钉钉的事,谁会猜不到呢?所以对影迷而言,超人复活压根不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感觉;有人要说了,影迷能猜到但路人未必啊。可问题是,路人还不一定知道超人死了呢,而且对路人而言,海报上除了蝙蝠侠也就只认得超人了。想要靠超人复活带来出乎意料的效果,这是缘木求鱼的,除非这个观众既看过《蝙蝠侠大战超人》同时又认为他肯定不会复活,但这样的观众能有几个?“超人会复活”这不是悬念,“超人怎么复活”这才是悬念,可惜华纳没搞明白重点,以至于当年国内外好几家媒体都吐槽过他们的宣传方式。

而真实剧透一个不好的地方,在于会让观众如鲠在喉。就比如说《蜘蛛侠:英雄远征》,一看到神秘客我就像怀春少女似得一边撕着花瓣,一边在心里纠结:“他是好人、他是坏人、他是好人、他是坏人……”直到电影时长过半了,身份揭露了,这口气才透过来。
03

【编剧扬长避短】

我看书的时候,总觉得写推理的比写武侠的要聪明。因为武侠小说的作者不需要会武功,也能写出飞檐走壁的绝技;但推理小说的作者,若自己智商不够,就很难想出那么多精心策划的阴谋诡计。从上一部《蜘蛛侠:英雄归来》到这一部《蜘蛛侠:英雄远征》,反派都是高智商的反派,但他们的高智商一半体现在演员的气质,另一半体现在角色细节上表现出的小聪明,这些小细节比如《英雄归来》当中秃鹫表面上用嘴巴劝降蜘蛛侠,实际上他知道劝降对帕克无效,其真实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以便启动翅膀。这是秃鹫体现智商的一个地方;《英雄归来》的反派表面上死前醒悟,把眼镜交还给蜘蛛侠,但实际上是用了三维影像在暗中偷袭,包括他伪装成尼克弗瑞骗取信息,这些都是神秘客体现智商的细节。但这些都不是什么精心策划的大阴谋,不像《致命魔术》《白夜行》那种环环相扣、机关算尽的聪明——那种程度的聪明是真的要玩死人的,既要考验想象力又要考验耐心,对编剧而言压力太大。
实际上,两部电影看下来,故事大致上都是比较平顺的,没有太多的高潮、低谷、大起大落。可能是这些东西写起来太累,也可能是这些并非编剧所长,于是编剧很聪明地避开短板,不去写精巧复杂的连环计,而是着重描写秃鹫和神秘客的“小聪明”,是在大格局上较为简单,但小细节上思维敏捷、灵活机智的那种聪明。此外,像尼克·弗瑞这个诡计多端的老狐狸,但在电影中看起来也没那么聪明,于是就安排他是由斯科鲁星人伪装而成,这样一来既可以解释局长为何没那么聪明,同时也省去了编剧构思计谋的累活儿,还能为日后MCU的故事走向留下伏笔。

实在不好避免的地方,便用了自我吐槽的方式,以喜剧效果冲淡剧本中的不足之处。

比如《死侍2》在国内上映的时候,我对一个情景记忆犹新:死侍给病床上的朋友讲故事,讲了一个很简单的计划后,再自我吐槽一句“也太懒了吧,都不好好想想!”这时病床上的朋友突然打断他:“编剧用吐槽‘懒’的方式掩饰真正的‘懒’,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写好点?”把死侍问得一脸尴尬。

再有像《十万个冷笑话》动不动就让人物大喊“不会吧,这也太随意了!”“握草,这是什么剧情啊!”“妈呀,也太狗血了吧!”把这些本该让观众吐槽的点,通过剧中角色之口说出来,既掩盖了编剧的功力不足,又容易形成喜剧效果,让观众以为这只是一个笑点罢了,不会想到其实是编剧自己写不下去了。

《蜘蛛侠:英雄远征》中,一个伪君子自导自演了一场救世戏,让人们把他当救世主。这样的桥段很老套,也很简单,如果正儿八经地这么写,恐怕会遭到诟病:“这也太简单了吧!这么假的戏都会有人信,真当观众傻啊?”于是就安排反派自己吐槽“这年头不穿着花花绿绿的紧身衣,你说话都没人听”再吐槽“什么平行世界、616宇宙这么蠢的谎话他们都会信,唉现在人就容易相信这些”,这么一来,原本很容易被观众吐槽剧本太假的风险就被大大降低,转而是对剧中人物的调侃。当然,为了营造这个效果漫威也算是花了苦心,甚至不惜把616宇宙说成是反派的胡编乱造。
《蜘蛛侠》的编剧不仅善于避短,也很善于扬长。在前作《英雄归来》里我很喜欢的一段文戏是秃鹫的身份揭露后,彼得帕克和他在汽车上相互提防、试探的那场对话,狭小的空间里,紧张感十足。这是我两年前写的对该片段的评价:“就像阿庆嫂智斗刁德一。”而两年后,还是《蜘蛛侠》,还是反派真面目揭露后的文戏,写得同样是精彩纷呈。但不同于前作秃鹫营造的紧张感,神秘客与喽啰们举杯同庆让观众感受到得更多的是一种兴奋感、意外感。“这杯庆老张,那杯庆小李……”不知导演是否参考过盖·里奇的风格,画面一边让神秘客论功行赏,一边快速剪辑,达到了非比寻常的效果,使观众目不转睛。
04

【人物搭配】

电影后半段我是100%满意,但前半段有3个地方让我看得不是很享受:

1)剧情太过平顺

2)神秘客被剧透,影响观感

3)乱牵红线

重点要说的是3),怎么看都没觉得这个女主有啥魅力,在上一部中她就是个打酱油的存在,其行为表现也很怪癖、异类,但到这一部怎么就像校花沈佳宜似得让一群帅哥围着她蝶舞蜂飞的?彼得·帕克对她的爱慕更是有些突兀,毫无铺垫地俩人就好上了?在上一部俩人说朋友都是勉强的,尤其是主角还有过一个女朋友。在大多数爆米花电影中,主角往往是从一而终的,即便换了个女朋友,多半也是因为前女友死了,像《速度与激情》《美国队长》等片都是前女友死了再撩别的姑娘,可一旦前女友“复活”,或者自己有希望回去她身边,就会立马抛开新的回头去找旧的。而彼得·帕克和秃鹫之女分开本来也不是因为感情不和——毕竟人家都不知道彼得是蜘蛛侠,只是因为女方搬家了,其实编剧如果还想继续写他俩的爱情戏的话,那也是很有搞头的,毕竟坑岳父的女婿怎么能只有星爵呢?
胖子和金发白嫩的小萝莉贝蒂凑一对,看着也不合适。这小萝莉看着就是个品学兼优还很懂事的乖乖女,和那胖子看着也不搭,感觉他俩的恋爱纯粹只是为了营造笑点,而且恋爱后贝蒂的智商也降低了。

哈皮和梅伯母很合适。

Ps:梅伯母真心不如“梅姨”叫着顺口,但毕竟人家是伯母不是阿姨。
最后要说神秘客,这个角色塑造得实在精彩。小人物大梦想的反派已经不新鲜了,《超凡蜘蛛侠2》的电光人就是一个,还玩崩了。这样的反派你要说让他带给观众感动,引起观众共鸣的话,那是很不实际的。所以漫威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写煽情的,而是写神秘客这个人能对电影带来多少娱乐性。我们看过那么多超级英雄,有的反派力量强悍毁天灭地,有的反派打着超级boss的虚衔实则是“超强体力、超强耐力、精通格斗”这种省特效的伪超能力。而神秘客作为没有超能力,甚至连“伪超能力”都没有的反派,却能给观众带来大boss的视觉奇观,且他的幻想空间充满无穷的想象力,丧尸钢铁侠、人物分身、虚实交错……一个看似毫无超能力的反派,却能创造出无穷无尽的超能力、带来其他反派所不具备的观赏度,他的“超能力”具备非常高的欣赏价值。
05

【线索多而不乱】

其实不仅超级英雄,线多杂乱一直是许多商业片的通病。譬如《王牌特工》续集《黄金圈》,中,马修·沃恩兴奋地将自己喜爱的一切元素融入进去,眼花缭乱的特效、酣畅淋漓的打斗、笑声不断的英式幽默、变幻多端的剪辑交错......在他的导演生涯里,这绝对是一部让他卖力最勤、发挥最广的一部片子。然而,在陷入狂热的兴奋的时候,人的发挥往往与平时有所偏颇,马修太爱这部电影了,他希望将自己喜爱的、擅长的一切元素都融入进去,于是他塑造了慷慨就义的梅林、笑里藏刀的女魔头、卖友求荣的查理、愤世嫉俗的威士忌、年轻有为的龙舌兰,又加入了哈利复活、师徒联手、爱情考量......时长不过两个多小时,想安利的东西塞入太多导致了狼多肉少——就像《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那样,每个人物都有所提及,却没一个深入开发,详略调配严重失控。

再看到托比版的《蜘蛛侠3》,仅仅是多加了个毒液就让剧本显得拥挤,使口碑遭到打击;加菲版的《超凡蜘蛛侠2》才两个反派故事就凌乱不堪了。

而荷兰弟的《蜘蛛侠:英雄远征》融入了神秘客、元素众、平行宇宙、斯克鲁人、无限战争后续、致敬钢铁侠……等非常多的元素,这是非常高风险的操作,一不留神就会玩脱,而电影居然丝毫不显杂乱,反而井井有条,所有人物、故事的来龙去脉都能自圆其说,实属难得。
06

【彩 蛋】

影厅亮灯后,我一边坐在椅子上等彩蛋,一边在豆瓣上打了四颗星,并写着评论。评论写到一半,第一个彩蛋出现了,使我大吃一惊,从来没见过这么硬气的彩蛋!以往的彩蛋无非是下集前瞻之类,可看可不看的餐后甜点,而这次的彩蛋是一道大菜,它直接影响到了正片的结局,说它是漫威最强彩蛋,真是一点儿都不过分。我看这个彩蛋的时候,其实还联想到了诺兰的《黑暗骑士》,电影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同样是反派当英雄,主角来背锅,却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一个慷慨悲壮,令人唏嘘不已;一个风趣幽默,叫人捧腹大笑。

第二个彩蛋比较容易搞事情,甚至有些细思极恐:《惊奇队长》中的尼克弗瑞明明是笨笨的,那么长期以来活动在我们眼前的,会不会一直都是斯科鲁星人?
喜欢我的影评可以自由转发。
下面是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
方式1:保存上方图片,再用微信打开并扫码关注。
方式2:直接微信搜索添加“书影浪浪俱乐部”

蜘蛛侠:英雄远征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