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

评分:
6.0 还行

原名:山河故人又名:山河恋人 / Mountains May Depart / 山河ノスタルジア

分类:剧情 / 家庭 /  中国大陆   2015 

简介: 1999年,山西汾阳县城,开朗雀跃的女孩沈涛(赵涛 饰)徘徊在矿工梁子(梁景东

更新时间:2019-01-01

山河故人影评:贾樟柯的中年电影危机?

距离“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在1998年凭借《小武》一举成名,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如同诸多敢于揭露社会现实、为文艺片献身的中国地下导演,贾樟柯一边在国外各大电影节屡屡折桂,另一边却在国内经受着艺术片“原罪”的诅咒——要么影片难以上映,要么上映后票房惨淡。或许正因为如此,观众更应该珍惜每一次在电影院观看贾樟柯电影的机会。
一、文艺片的票房原罪
在《江湖儿女》之前,2015年上映的《山河故人》是贾樟柯最卖座的一部电影。2004年的《世界》票房200万(人民币,CBO统计),2006年擒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三峡好人》31万,2009年的《二十四城记》144万,《海上传奇》61万。在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突破400亿的总量面前,3222万的总票房显得颇为苦涩。在口碑方面《山河故人》始终毁誉参半。5月21日,电影在戛纳电影节首映时,放映后观众鼓掌长达十几分钟,外媒称之为“一部中国人的家庭史诗”。但从评分来看,豆瓣7.8分,IMDB仅6.8分,似乎国内观众对贾樟柯的情怀更买账。诗人砂丁评价说(个人采访),“相比之前,《山河故人》的野心更大了,由此也出现了结构上的问题。贾樟柯想把格局从山西小县城的那种很‘丧’的生存处境扩展成一种容纳更多中国问题的叙事,把它变得更宏大一些,比如他开始处理移民题材。但他习惯于那种场景比较小、比较整饬的结构(汾阳、奉节),他没法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所以会觉得有些地方处理的粗糙,并且缺少想象力。”在很多观众看来,唯有回到故乡的贾樟柯才是那个贾樟柯;甚至有影评人直言,《山河故人》暴露了一个导演的中年电影危机。是否果真如此?
二、为影院而生的《山河故人》
实际上,《山河故人》从创作伊始就是一部为影院观影量身定做的作品。贾樟柯曾在知乎上说,距离自己上一部电影《三峡好人》在影院上映已经整整九年,“9年我的故事片没有在大银幕上放映,可能更多的是生气,而不是遗憾。”他希望大家能去电影院看《山河故人》。因为这部电影的整个创作思路都是以大银幕的想象为基础的,包括分镜头的方法、景别的选用、演员的表演,只有在大银幕前才能比较完整的感受电影的美感。
无论外界的质疑如何,从影片本身来看,《山河故人》依然是一部充满“科长”色彩的电影,各种贾樟柯式的电影符号俯拾即是:女主赵涛、故乡汾阳、山西方言、隐喻、分段式结构、流行歌曲,以及与主线叙事无关的场景和超现实的意象等等。与以往电影不同的是,《山河故人》跨越了从1999-2025几十年的时间维度,讲述了一次时光的旅程与爱的修行。
延续了《小武》(亲情、友情和爱情)、《三峡好人》(烟酒糖茶)和《天注定》(马牛蛇鱼)等影片的分段式叙事结构,《山河故人》以时间为坐标展现了1999年的过去、2014年的现在和2025年的未来三个阶段和时代的映像,每一段不但运用了不同的画幅,而且分别以山西方言、普通话和英语为主要对白呈现。1999年的部分,贾樟柯用了许多当年DV拍摄的纪录片素材。为了还原当时的场景,他也将这部分的银幕构图设置成4:3的结构,以符合当时的时代氛围。2014年的部分也用了他在最近几年所拍的记录片段,于是索性依据素材采用了16:9的构图。最后一部分使用了宽画幅,以比例的区分为影片带来不同时代的清晰辨识度。同时,在色彩上,三个时代也从饱和的青春色调逐渐过渡到未来的冷色,呈现电影主题的消极变化。
在配乐上,选取与电影主题相关的流行音乐一直是贾樟柯电影的重要符号:《小武》的《爱江山更爱美人》;《站台》和《任逍遥》的同名主题曲;《世界》的《乌兰巴托之夜》;《三峡好人》的《上海滩》等等。《山河故人》选用了宠物店男孩的《go west》和叶倩文的《珍重》,前者是90年代的迪厅金曲,代表了导演的青春记忆和时代特征;而叶倩文的歌曲,在科长看来,具有一种相濡以沫的情义之感,印合了电影有情有义的情感基调。
超现实元素的运用一直为贾樟柯的电影加持着文艺的光环,正如他在采访中谈到,这些场景虽然与影片的叙事主线无关,但却来源于导演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它们是真实存在的。这些影像符号的意义并不一定非得为情节叙事服务。于是,我们能在影片中两次看到扛着大刀走过的少年;突然在眼前坠毁的飞机;被困住的煤车和在街边烧纸的母子等等。寻找这些超现实的意象符号是《山河故人》的观影乐趣之一。
三、“失散于山水之间,相遇在时光之中”
《山河故人》的具体情节围绕女主角的家庭生活展开。1999年,山西汾阳,女主角沈涛和矿工梁建军、生意人张晋生是初中同学。性格善良、开朗的涛儿辗转在梁子和张晋生之间,虽然她说三角形是最稳固的,但自己却没有能力维持这段关系的平衡。最终她选择与更为主动、强势和条件更好的张晋生结婚生子,梁子负气远走他乡。2014年,长期在井下工作的梁子身患绝症返回故乡养病,而涛儿和张晋生已经离婚。年近40的沈涛不得不含泪送走年少的挚友、相依为命的父亲和即将移民的儿子。2025年,已经将母语忘光的张到乐与父亲张晋生移居澳洲,二人关系冷漠,时而剑拔弩张,他和中文老师米娅陷入了忘年恋,张到乐渴望自由,又对故乡和母亲充满向往和怨恨。
1. 1999:汾阳的“祖与占”
虽然《山河故人》依时间分为三个段落,但直到1999年这段叙事结束,电影在第45分钟才出现片名和导演字幕,所以甚至可以说影片是从这一时刻才正式开场,随后的剧情完全建立在对汾阳的故土和往事的映射基础上。
沈涛在与梁子和张晋生的情感关系中,起初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倾向,当二人示爱时,她问出了同样的话,“这是代数问题还是几何问题?”相比于梁子对此的不置可否,张晋生强势的性格使他对这段关系的认识更为透彻,也更为激烈。他明白涛儿终究要在两个人之间做出选择,从他软硬兼施逼梁子退出的行为来看,他觉得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张晋生有钱、有车、有煤矿、有拉布拉多,而梁子只有温柔和一片真心。对于一个县城女孩来说,这道数学题并不难做。涛儿在纠缠的疲惫中,最终将头靠在了张晋生的肩膀上;梁子的挥手一拳则彻底把她推给了张晋生。从一开始,梁建军的命运底色就是凄凉的,他的人生轨迹是千万晋中矿工在工作、生活、择偶中的漂泊和苦难的写照。而张晋生的控制欲和占有欲也让他自己始终在社会边缘徘徊。虽然乘着改革的浪潮发家致富,赢得了与涛儿的婚姻,最后成功移民,但他既无法驾驭和真正理解时代潮流的变化,也没有情感能力调和自己的家庭矛盾。
1. 2014:沈涛的三次别离
2014年,沈涛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
梁建军的悲苦和无奈是痛彻心扉的,就像影片中动物园关在笼子里的老虎,即便内心有猛烈的情感和远大的抱负,终究被现实围困,寸步难行。在青春时代与张晋生的感情角逐中,梁子尚有骨气去拒绝与张的物质交易,有勇气挥手出拳,说出再也不回汾阳的壮语,但在患病之后,他只能一次次对命运妥协。沈涛看望病中的梁建军后拿回了落满灰尘的结婚请柬,彻底告别了青春。梁子的贫病、父亲的离世和儿子的移民让沈涛体会到生命的无常,也让她在情感上变得格外坚强。尽管她对生活有种种不甘,不满儿子的吴侬软语、和继母亲密的关系、不懂传统的礼数,于是她包麦穗饺子、送钥匙,拼命想去弥补,想在儿子的记忆中植入生母和故乡、故土的痕迹。显然她的作法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功的,张到乐一直把钥匙挂在身上,虽然与父亲关系恶劣却仍然对祖国有所向往。
1. 2025:父的背叛与子的迷惘
张晋生在澳洲拧巴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和张到乐异常冰冷的父子关系,像是导演贾樟柯对他背叛故乡汾阳的心灵惩罚。他的倔强、强势与占有欲使他找不到合适的途径与儿子相处,他甚至不认为自己的处理方式存在问题。这同时体现在,他对故乡的怀念方式也是对抗式的,以搜集枪支为乐趣,进一步表明他最怀念的是自己的敌人,而非亲人。张到乐同样承受着父亲背叛故土的代价。交错在他记忆中的民族、亲情、个人成长和文化归属感的冲突,让他在富裕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中异常迷惘和无所适从。张到乐与米娅的忘年之恋是他迷茫生活中的一根救命稻草,两个无助的灵魂互相慰藉、扶持。但当他在米娅的鼓励下试图返回故乡时,他与米娅的关系被误解为母子一事,这让他意识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超脱和勇敢。
而大洋彼岸,年近50岁的沈涛开始反省自己的情感,她在雪地的独舞一方面试图呼应电影开头,另一方面为观众全片积攒的情绪提供宣泄的出口。然而,赵涛塑造的角色倾向与性格显明的张译、董子健、梁景东,甚至与张艾嘉相比都是模糊的。她在1999年犹疑,在2014年矛盾和在2025年缺席,自始至终都没有为观众提供足够共情的基础。
四、贾樟柯的中年危机
2013年,贾樟柯在加拿大展映《天注定》期间,有中国留学生在现场直接站出来对他展开了激烈的批驳,他认为贾樟柯的电影过度展示了中国存在的现实问题中的暴力、腐败和绝望等灰色内容,迎合西方世界对中国刻板形象的自我想象。这让贾樟柯在票房之外,再度感受到了来自公众的压力。2017年,《十三邀》的主持人许知远在采访中直截了当以“精神危机”形容贾樟柯最近几年的状态。
《山河故人》正是这种状态下的产物。贾樟柯在2015年的采访中表示,自己的困境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面对公众,他的电影虽然在国外屡屡获奖,但同时也面临着取悦西方意识形态的质疑;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带来的煎熬,也就是来自票房的压力,在他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票房的失败意味着他的电影是脱离大众的,自私的电影。在《三峡好人》之后,他对中国社会的现状越来越失望和悲观,社会阶层的固化和大众文化的保守程度远远超出了他年轻时的想象。
至少从表面上看,贾樟柯的公众形象是自我矛盾的。他曾经表示,自己已经放弃在创作中达成共识和对话的努力,并不期待与观众的和解;但《山河故人》是典型的,以商业片模式运作的文艺片。上映期间,他率领一众主创在18天走了17座城市路演。这17场路演场场爆满,而且显示出文艺片观众的年龄层越来越低,事后他洋溢着并未失去观众的兴奋。此外,贾樟柯说,他的电影除了第一部长篇《小武》之外,都不使用好莱坞情节剧的编剧手法,但在《山河故人》的三段式叙述中,三角恋、生离死别、代际和移民问题这些剧情上的张力和冲突,无不透漏着贾樟柯的通俗化,因此,影片上映后被国内媒体批评为背离了原有的“中国叙事”便不足为奇。
在《山河故人》中,小镇青年终于走出了汾阳,他不仅在空间上走向了异国他乡,在时间上也走到了2025年。除了前文提到的贾樟柯式的电影符号,《山河故人》的特征几乎已经随着导演心境的变化而完全改变。以故人和故土为外衣,贾樟柯开始对未来、技术和科幻产生兴趣。他在接受腾讯视频采访时说,原本的设计是董子健和外星人恋爱,但随后觉得科幻元素会冲淡影片的主题而放弃。从这个角度来说,将董子健与张艾嘉的感情戏理解为恋母情节式的情感补偿投射并不是导演的初衷。尽管如此,贾樟柯始终保持着对VR技术和科幻题材等话题的兴趣,这也成为他最近几年时常思考的东西。但是,与其说贾樟柯在主动参与这些维度,倒不如说是被误解和被观众抛弃的现实焦虑促使他对此进行思考。
在观众看来,作为现实主义社会观察家的贾樟柯在《山河故人》中幻想出的2025年是突兀、笨拙、粗糙和缺乏想象力的。张晋生和张到乐的思乡之情折射出贾樟柯走出汾阳后的焦虑和不安。2015年12月26日,贾樟柯在微博说“雾霾,下决心离开北京。”这句话引发了网友极大的非议,但事实证明,他只是回到了雾霾程度并不逊于北京的汾阳,在老家开了一家餐馆,名叫“山河故人”。而他的下一部电影《江湖儿女》,又是一个发生在2001年的山西故事。
或许,小镇青年,从未离开过故乡。

山河故人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