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

评分:
6.0 还行

原名:Detroit又名:底特律暴乱

分类:剧情 / 历史 / 犯罪 /  美国  2017 

简介: 《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和《刺杀本拉登》(Zero Dar

更新时间:2020-06-06

底特律影评:美国的这场暴乱,不过是50年前的故事重演

矫枉过正,只会适得其反
R君说
“And my thoughts fly apart.
Can this man be believed?
Shall his sins be forgiven?
Shall his crime be reprieved?
And must I now begin to doubt,
who never doubted all these years?
My heart is stone and still it trembles.
The world I have known is lost in shadows.
Is he from heaven or from hell?
And does he know, that granting me my life today, this man has killed me even so?
我的思维开始混沌不堪。
这个人到底可以信赖么?
他犯下的罪孽应该被饶恕么?
他的罪行是否应该被缓刑处理?
我曾经多年来坚定不移的信念,但今天是否应该开始怀疑它们的正确性?
我本心如铁石,但现在却颤抖不已。
我所熟知的世界笼罩在一片阴影下......
面前这个人,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
他是否知道,他今天放我一条生路,却其实夺走了我的生命。”
( 维克多.雨果 《悲催世界》)
随着5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白人警察暴力执法导致一位非洲裔男子的死亡,在全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和示威活动,并且已经在大多数地区都引发了社会暴乱。据CNN的报道,截至美国东部时间5月31日20时,全美至少有40个城市,包括华盛顿特区和亚利桑那州全州在内的地区都已经宣布实行宵禁,除此以外,包括德克萨斯州,弗吉尼亚州和洛杉矶等地方都已经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暴乱越演愈烈,以致5月29日和6月1日白宫都遭到了抗议的压力,美国总统特朗普都曾因此不得不二次躲避到白宫的地下掩体;到6月1日,抗议和暴力已经蔓延到全美145座城市,纽约甚至宣布面临着"77年来最糟糕的时刻“.......
实际上,美国早在50年前就曾经爆发过一次差不多的种族骚乱事件:
1967年7月23日凌晨,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底特律,警方举行了一次无证酒吧的扫荡行动。当扫荡第十二街和克莱蒙特街黑人区的一家酒吧时,酒吧的支持者与周围的旁观者与警方发生了冲突。当警方召集来更多的增援来驱散这些反对者时,没想到当地黑人反而越聚越多,引发了一场席卷底特律全城的大骚动......
这场骚动最终演变成一场暴乱,整整持续了5天,连国民警卫队都无法控制局面。最后密歇根州不得不向联邦求助,当时的总统林登.约翰逊甚至派出了2只美国陆军的王牌军101空降师和82空降师进驻底特律才最终平息了这场暴乱。(熟悉2战历史的人都知道101空降师是什么个来头.......)
这场暴乱最终导致了43人死亡(其中黑人33名,白人10名;而黑人中有24名是死于警察或国民警卫队的武器之下),此外还导致了1189人受伤,超过7200人被逮捕,底特律城中超过2000所建筑遭到了破坏......
“底特律暴乱”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美国死亡人数最多的暴乱事件。但是即便如此,这不过是当时底特律城的暴乱。而这一次,则是席卷全美的暴乱,会带来怎样更严重的后果,就更加难以预测了.......
但是,不管如何,历史总是会有很多惊人的相似。所以,即便从我们无法看清现状,也可以从过去中去管中窥豹。
实际上,著名的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代表作品《拆弹部队》、《刺杀本拉登》)在2017年就以“底特律暴乱”事件为背景拍摄了一部作品《底特律》,试图用电影来重现当时暴乱中的一个著名案件阿尔及尔旅馆枪杀案的始末。
在今天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你去看这部反映50多年美国大暴乱的电影,的确会发现,虽然50多年过去了,即便人类社会,文明,科技发生了多么巨大的进步和变革,但是有些事情,甚至是造成社会不安定的要素,依然没有发生过什么本质的改变。
所以,这一场暴乱,真的是因为如同现在的美国示威群众所打出来的“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生命值得同样尊重)所反映的是黑人社会的歧视问题?还是一次美国整体社会阶级矛盾和人性压抑,生存环境恶化所导致的“革命性运动“?
也许,这部《底特律》,能给你展示一些完全不同的思考角度........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这句话的原作者是法国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但是却经过了后人的一些改编。收录在《伏尔泰语录》中的原句是“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No snowflake in an avalanche ever feels responsible)”。
这句话,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理解。R君自己的理解是:许多大的问题,其实是由看似无关、乃至“无辜”的小问题所积累起来的。因而,如果仅仅把一个问题的责任归咎于一个主因,而忽略了其他很多微小但其实依然有影响的要素,是无法真正看清矛盾本质的。
歧视,这个看似很严重的问题,其实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人类任何一个社会制度,也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甚至团队真正解决过,因为,这本身就和人的本性,偏好和倾向都有关系。身而为人,就会有偏爱,有七情六欲,有喜恶,怎么可能做到毫无差别的彻底公正........
歧视的发生,根源在于差异,不仅仅在于人种之间,也在于阶层,在于地域,在于受教育程度,在于不同的人生背景,甚至在于不同的习惯,爱好和做事方式.......只要有差异存在,尤其是社会价值差异,就会有歧视链。
比如,在贯穿欧洲的历史中,对吉普赛人的歧视就一直存在,如《巴黎圣母院》;而在法国大革命中,不禁贵族对平民阶层的歧视存在,平民对贵族阶层的歧视也一样存在,如《悲惨世界》;甚至基于不同的一些认知差异,就会产生偏见,所以简.奥斯丁有了那部著名的《傲慢与偏见》.......
甚至在R君的行业客户中,还存在同一家公司里新特药部门看不起普通处方药部门,普通处方药部门看不起OTC(非处方药)部门,OTC部门看不起保健品部门......等等等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威尔.史密斯的著名电影《机械公敌》(I, Robot)里,人工智能AI产生自主意识的一个表现就是废弃的机器人们会很自然的选择尽量聚在一起,而不是毫无任何意识到彻底随机站立。所以,当某一个种群基于某种共通点聚在一起的时候,当然很自然的会排斥其他的“异类”,尤其是当这些“异类”的行为还会部分影响这些种群的日常环境和生活时。
之所以大家都对美国“黑人歧视”情况特别关注,应该是基于美洲曾经有过的那段黑人奴隶时代的历史。
但是大家都不要忘记,美国历史上为了“黑奴解放”,南北方打了整整4年的内战(1861-1865年),共有350万人参战,阵亡人数超过75万,其中大部分都是白人,并且战争最终的结果,依然是支持“黑奴解放”的北方获得了胜利。1863年林肯的《解放黑奴》宣言被认为是美国农奴制终结的象征,是美国历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每年的2月1日也被定为美国的全国自由纪念日。
无论怎么去评价黑人在这场美国内战后依然受到很多剥削,歧视,但是不可否认,黑人从此在美国获得了包括投票权,选举权等等最重要的政治权力,这是何等的进步。
实际上,R君一直认为,所谓“人人平等”,其实在客观社会中是依附于很多现实条件的,比如人通过自我努力所实现的社会地位,财富,能力。而个别人所秉持的“歧视”,只能代表他个人的眼界,态度和价值观,不能代表社会的公允准绳。
如果真的整个社会都彻底歧视黑人的话,那么你如何评价奥巴马变成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你又如何评价科比.布莱恩特,乔丹,老虎伍兹,著名演员威尔.斯密斯,丹泽尔.华盛顿,塞缪尔.杰克逊,乃至迈克尔.杰克逊,惠特妮.休斯敦这些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所以歧视的根基,在于你的成就和修为无法到达足够让人尊重的高度,而你又天生具有让其他某些群体自然排斥的客观要素,那怎么能杜绝歧视的存在呢?
比如:美国很多治安最差的区域,都是黑人群体的聚集地;而的确在大量犯罪数据中,黑人群体比较多,比如,在布鲁斯.威利斯的《虎胆龙威3:纽约大劫案》中,恐怖分子就要他穿戴着侮辱性标语牌待在布鲁克林街头(美国黑人区),就是要整死他的节奏,而事实上,即便你同样的事情在白人区,恐怕就没有性命之危,这本身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案例。
很多事情虽然可以归咎于黑人得到的教育等社会资源比较少;但是不免客观造成了大多数其他群体对黑人群体的整体感受不佳,别说白人了,就是像亚裔移民,又有多少愿意住在美国的黑人区呢?
实际上,这样的歧视与人种有关也无关,更多的是阶层本身所带来的问题。就像电影《绿皮书》开始,司机托尼多少当然对自己的黑人雇主唐.雪梨带有一些不太舒服的感觉,但是一路上的近距离交流,以及自己作为雇员的责任感,最终让2个人可以更为透明,坦陈的面对对方,最终成为朋友。(当然电影其实做了夸张,现实的故事是唐和托尼其实从来就不是什么密切朋友关系。这也说明,相比人种差异而言,永远是阶级差异是更难以突破的障碍。)
在《底特律》中,3个警察可不止对黑人采取了各种不当手段,对2个白人妹子可一样没有手软;而最初阿尔及尔旅店里发生的这场风波,也是因为在这么敏感的时候,黑人却用发令枪对着窗外的警察做了攻击的“样子”,你这不是在自己惹祸上身是什么?
至于后面发生的一系列带有恶劣结果的拷问,折磨,当然带有种族情绪,但更重要的是人性的恶的一面的展现。假设当时里面的住客不是黑人,而是一些贫困白人,情况又会有本质改变么?恐怕并不会........的确有很多无辜的人因此受到了牵连,但是,在特定的场景,如果人性的黑暗面正在被激发,放大,你又怎么能去说最初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不重要的呢?
正如这一次美国的全国暴力事件,也许起因是因为执法的问题。但是从和平示威演变为暴力冲突,以致变成城市暴乱,暴徒肆意洗劫无辜的商店,这可跟反种族歧视,追求平等权力完全没有关系,更多的是借机“打砸抢”的罪恶欲望占了上风。事实上,在暴徒队伍中,底层白人趁火打劫的也一样不在少数.......
如果真的究其核心,恐怕是因为“新冠”导致了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而社会财富在不同的阶层严重分配不均,这些社会矛盾最终积压、激化,形成了这一次的大暴乱。
否则打了4年的美国内战都没能彻底解决的事情,就靠一些民众暴乱能解决,这不是在开玩笑么?
其实回看当初的法国大革命,也是因为民不聊生,而贵族阶层却依然醉生梦死,毫不在意底层人民的死活,而一路从维护宪法变成了推翻专制统治。
所以真正的“雪花”,就是那些社会不公,歧视,阶层差异。也许更核心的,是每一个人对自我生活的安排。毕竟这样的社会不公、歧视、阶层差异,其实永远都会存在,一直存在,甚至只要有人类的一天,都不会被消灭。你如果不想变成被压迫,歧视,不公对待的对象,成为《小丑》那样的人,你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脱离自己的雪花身份。
也许只有所有的雪花都不再是雪花,那暴风雪也就不会再来临。而真的当暴风雪降临的时候,即便是雪花本身, 又有多少机会能幸免于这场灾难呢?
矫枉过正,并不是终极解药
你看《底特律》这样的电影,的确会被震撼到,也会被引导到对“黑人歧视”这种行为的痛恨。但是形成这样的感受,真的又会帮助整个社会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吗?
实际上,很多的问题都是个体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普世问题。比如,克劳斯领头的三位警察的确滥用了职权,甚至“有可能”犯下了罪行,或者他们的确在某些程度上,“可能”受到了白人评审团的偏袒,但是,这一场事件并不能代表所有警察势力都是带有种族歧视的,甚至不能代表陪审团制度就是落后或者不公正的。
可以拿出来正面对比的,是1957年西德尼.吕美特的《12怒汉》(这部电影R君曾经看过很多遍,也许真的什么时候该写一下这部电影)。这部至今在几乎所有的电影榜单上雄踞前10的作品,描述的就是一个陪审团对一个黑人孩子弑父嫌疑案的争论及判定过程。从最初的1:11的几乎统一的对黑人孩子认定有罪的判定,到最终12:0
的一致认定指控证据不足,孩子应当无罪释放,除了亨利.方达主演的8号陪审员的坚持、细致和努力,也说明了在个人主观态度之外,大多数的人还是倾向于尊重真相、尊重事实和证据,尊重公理。
即便在《12怒汉》中,歧视不存在吗?不仅仅12陪审团对黑人嫌疑者一直都有着特别主观的认定,就连彻底都是白人们的陪审团成员们本身,也都有着各种风格,态度的冲突,彼此看不起对方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最后,依然是所有的人都尊重了他们一致认为的真相和判决的理由,而不是仅仅是靠刻意回避歧视来做出判决。
实际上,很多人都忘记了,当你在大力扶植一个群体的时候,一定会失去正常的公允标准,换句话说,就会伤害另外一些群体的正常利益。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
比方说:本来大家上厕所都是排队先来后到,偏偏有人说,我们要照顾某些群体,让他们可以合法插队。或者,说为了这些特定的群体,让所有原来规规矩矩的队伍全部重新抽签,这岂不是本来就在牺牲其他人的合理权益?(当然,公允价值观除外,比如对老弱病残孕幼的照顾体系。)
你能想象泰坦尼克沉没时,有人能跳出来说“为了防止歧视,黑人兄弟要优先上救生船”的场景么?这算是一个社会应有的公平体系和价值观么?
的确,我们有《汤姆叔叔的小屋》,我们有足够过去种族歧视的不好历史和案例。但是,这并不是社会“矫枉过正”的理由。因为其实“对某一个种族过度保护”的做法本身就是同时对其他种族的“歧视”。
R君向来反对过于“政治正确”或者“彻底公平”的种族扶植政策和宣传。过于强迫保护黑人群体的利益,其实本身就是在制造新的社会不公。比如在美国,有很多公司,甚至都不敢随意解雇表现不好的黑人员工,反而对白人员工可以自如的安排,结果便导致一些黑人肆无忌惮的滥用这些政策来享受不该拥有的福利,反而让其他种族,尤其是白人群体更加心怀不满。当这种压抑和不满累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对黑人整个群体无差别的痛恨或者歧视,既而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形成报复和歧视行为。
所以,像《底特律》这样的电影,固然反映了现实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但却过度放大了种族歧视的危害,甚至把很多个人问题归结成为社会普遍问题,这本身就带有强烈的片面性和社会不安定煽动性,除了埋下矛盾的种子,并不能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法。
实际上,许多时候社会的不稳定,更源自于一些错误的媒体导向和片面的信息解读,比如1992年洛杉矶的黑人大规模暴乱事件,同样是因为4名白人警员对黑人嫌犯罗德尼.金的逮捕过程中使用了暴力,并且被一位摄影者拍下来。但是,这位摄影者并没有拍到当时事情的全貌,更没有拍到这位黑人嫌犯醉酒超速,对警察反抗和侮辱的那些场景,只拍到了警察使用武力收服了嫌犯的过程。所以法院最终判定4名警员无罪开释,却因此引发了大批黑人不满,骚乱,最终导致很多无辜的民众财产和生命受到了破坏和威胁。
所以这样的问题,该究竟归咎于谁?是真的因为种族歧视吗?
今天这场美国暴乱中,有不少城市和州的警察及国民自卫队,在面对示威人群时,选择了单膝下跪的和平阻挡方式,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死去的黑人的一种尊重。这当然是一种方式。然而,当成群的暴徒对无辜的商业和公众财产大肆破坏时,这已经与社会歧视与公平无关,而纯粹是一种善恶的交锋。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应该是1992年洛杉矶黑人暴乱时的韩国群体的那种“Roof Korean”(韩国人自发购买了武器,守卫自己的财产家园,在那场暴乱中打死了近35名试图破坏韩国人家园或者财产黑人或拉丁暴徒,从此韩国人在美国一战成名)的精神:面对暴行,毫不手软!
所以我们社会最大的敌人,从来不是各种社会不公,而是个体价值观的差异巨大,所以有人可以单亲家庭,艰难度日,却通过努力变成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但是也有人终其一生,成为他人生活的破坏者和社会的寄生虫。
一切人生道路,不过是自己的选择。
不要责怪《底特律》里的坏警察,真正要想的是,你如何这辈子不要被卷入这样的境地;或者更要想的是,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你将如何守卫自己的权益。
R君,2020年6月5日,于上海。

财猫电影
兵无常势,水无定形
近期电影影评:
-来[看看美国史上最大校园贪污案........]
-血[战达卡城,罗素兄弟+锤子哥的又一部精彩作品]
[-这][部英国版的“老炮儿”才是年度推荐!]
-1[亿美金,却把这部经典名著改成了垃圾]
-人[类阶级差异的残酷,这部电影说透了]
92届奥斯卡专题影评:
-关[于奥斯卡及今年颁奖礼上的精彩获奖词]
-9[2届奥斯卡提名完全名单]
-[《1917》, 诗一般的电影和因病毒而终止的一战]
-他[靠讽刺希特勒,入围了六项奥斯卡提名]
-这[部入围奥斯卡和戛纳的年度恐怖片,的确不同寻常]
-这[位90岁的老人对美国政府和媒体啪啪打了2个耳光]
-这[才是十年来最好的赛车电影]
-每[一对男女,在走向婚姻前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
-今[年期望最大,也是失望最大的电影]
-在[征服星际之前,你先最好征服自己......]
-[《利刃出鞘》:来膜拜年度最佳的圣母和绿茶!]
-为[什么《小丑》会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寄生虫》:比现实贫穷更可怕的是心理贫穷]
-[《狮子王》:过于写实的悲哀......]
-[《玩具总动员4》:每一段旅程的结束,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复联4》:完美的终局,人文主义的丰碑]
-[《驯龙高手3》:所谓成长,就是放手]
91届奥斯卡专题影评:
- 《[何以为家》:不要哀怨,家只靠自己去创造]
- 英[雄,都是面对死神而面带微笑。]
- 波[兰版《芳华》,拿了戛纳的最佳导演大奖]
- 这[部英国《如懿传》,拿了今年奥斯卡10项提名]
-[《绿皮书》:可能是最名不符实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 无[缘引进,但这才是2018年的年度电影最强音]
-《[大闹互联网》:互联网是怎样改变了你?]
-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非它莫属]
-《[小偷家族》:8.8分,却让你开始怀疑“善恶”的标准]
-《[超人总动员2》:谁说照顾世界比照顾家庭更容易的?]
-《[游侠索罗》:谁说这电影不好看的?]
-《[寂静之地》:紧张的大气都不敢喘.......]
-《[复联3:无限战争》:一场令人心碎的战争]
-《[头号玩家》:9.2分,119个彩蛋,年度最燃的电影]
-《[黑豹》:票房出众的土著版雷神]

底特律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