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

评分:
6.0 还行

原名:十月围城又名:Bodyguards and Assassins

分类:剧情 / 动作 / 历史 /  中国香港   2009 

简介:

更新时间:2010-02-23

十月围城影评:历史上的《十月围城》

就我目前的掌握的资料来看,还没有关于孙中山访港、义士拼死保护的记载,但我相信,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孙中山每到一地必有各路人马保护,一是因为他被清廷通缉,二是革命党、保皇党以及各种势力风起云涌,很难说没有火并的可能。作为和哥老会、三合会过从甚密的孙中山来说,在某些层面上来看,丫就是一个黑社会老大。

但是,这部电影中的几个人物,历史上都是实有其人的。孙中山就不用说了,我重点说说以下几个人物。

第一个是张学友饰演的杨教授。开场没说两句话就被干掉了。电影里说这是清廷暗杀革命党的开始。大致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历史上的杨教授名字叫做杨衢云。
杨衢云来头很大。大家都知道在孙中山整合同盟会之前,分别有兴中会、华兴会等几个分散的堂口。孙中山还当过兴中会的会长,并且后来以兴中会为基础,整合其他小社团、堂口,搞出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而在孙中山做会长之前,兴中会的第一任会长,就是这个杨衢云。
他原来叫杨飞鸿,最早叫杨合吉,字肇春,又号衢云,福建漳州人。一开始在造船厂学习机械,结果断了三根手指,后来才改学英文。
毕业之后,担任香港湾仔国家书院教员,后来又做过招商局总书记和新沙宣洋行副经理等职。人们记载他“其为人仁厚和蔼,任侠好义,尤富于国家思想。尝习拳勇,见国人之受外人欺凌者,辄抱不平。”
电影中的辅仁文社,历史上也确实存在,就是杨衢云和他的朋友创立的。以开通民智为务。
杨衢云曾经和孙中山闹掰过一次。那时候他们这帮人搞得起义特别多,失败的居多,夭折的更多。其中一次,他们准备在广州搞一次。孙中山在广州当总指挥,杨衢云在香港筹钱,攒人。结果这帮人天真就天真在这里了,事情还没搞成呢,就说等事儿成了谁来当老大。
他们居然就开始选总统,说兴中会会长将来就是开国总统。杨衢云素来有大志向,一直想当这个总统。但是当总统必须先当兴中会会长。孙中山不愿因此引起革命内部的不团结,表示谦让,结果杨衢云就当选了会长。(这么说来,孙中山其实也很想当的咯。)

结果起义当然没成,杨衢云的大总统也就没有做成。失败之后,杨衢云就四处游历,其实是四处逃亡。越南、新加坡、印度、南非都去了,每到一个地方就拉人入会,设立兴中会分会。一次在日本,老杨听说孙中山从欧洲来了,就想去见见他。孙中山虽然对当时起义的时候杨衢云处置失当而记着他呢,但是也还算大度,训了他一顿之后,俩人就又好了。

而杨衢云被杀,倒不是因为他是革命党。事情是这个样子的:有一段时间,孙中山和哥老会,三合会等江湖人士合谋在广州惠州再次闹事,结果还闹成了。清廷害怕了,就请了一个杨衢云的老乡去跟杨衢云说,准备招安孙大炮和各大社团首领,优惠条件是什么什么什么的。杨衢云又天真了,他觉得这些人都被朝廷招安去做府台道台,不是打入敌人内部更方便搞事么。所以他跟孙中山等人就说了。清廷以为,按老杨的资历,应该能劝降成功。结果孙中山等人是奔着大总统去的,谁稀罕府台道台呀,再说这帮文化人肯定都熟悉水浒传,所以招安没成。
清廷就怒了。觉得杨衢云不行,自己也没面子。就说杀了他算了,结果,就是我们从电影当中看到的,杨衢云在给一帮学生上万课之后,被杀手暗杀。
杨衢云比较男人,当时很多人都听说清廷要杀他,都劝他避避,结果他说:“男儿死则死矣,何避为。吾宁授徒以养妻子,不忍虚糜公款,俾立一好模范为同人先云云。”


主创说,电影中的死去的义士是千千万万的无名烈士的缩影。这是一个很不负责任的说法。既然是缩影,那我们一定可以找到原型。可是我们找不到。但在这部电影中的的确确有一个人物,他是历史人物的缩影——他就是李玉堂。
历史上的确有一个李yu堂,但不是玉堂,是煜堂。电影角色李玉堂来源于两个历史真实人物,一个叫李纪堂,一个叫李煜堂。
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呢?是因为电影中陈少白和中国日报。历史上的中国日报,是李纪堂出钱办的,后来没钱办不下去了,李煜堂出钱买了下来,继续支持陈少白。

咱们先来说一说李纪堂这个人物。这个人在历史上是个富二代。他叫李柏,号纪堂。广东新会人。他老爸是香港富商李升。这孩子年轻的时候挺不一般,不像一般的富二代泡妞抽大烟逛窑子,人们记载他说“性任侠,好与秘密会党游。港地富商子弟多不脱纨袴结习,独纪堂活泼好动,事无巨细,恒喜躬亲执役,不假手他人,尤善行猎,枪法至精。”
有一年香港政府征募义勇军,纪堂去应征,竟然做到了队长。二十来岁的的时候,他就当了日本邮船公司香港分行的华人经理。相当牛掰。
后来他老爹死了,兄弟三个分遗产。他得到了一大笔遗产。但是这些钱他基本上都资助革命了。人们记载他“清季革命党员捐助历次起义军饷最巨者,以李纪堂为第一。”

李纪堂和革命党发生关系,非常有趣。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李纪堂在买办行上班正无聊呢,听说孙大炮来了。觉得这个人有点意思,江湖上到处都是他的传说,我得去见见。然后就翘班跑去找孙中山。这次见面没啥,就是李纪堂向孙大炮表示了一下敬仰。但是也算认识了。“不幸”的是,这次见面,陈少白也在场。
后来,义和团闹事,纪堂觉得国家要这么下去就该完了,的确忧国忧民,经常和一个叫做谢缵泰的朋友谈论时局。结果这个老谢是兴中会员,和前面我们说过的杨衢云关系不赖。所以他就介绍李纪堂加入兴中会,一起造反。从此,一个从富二代到破产者的故事开始了。

李纪堂有钱。孙中山号召有钱捧钱场,有人捧人场。纪堂就是那捧钱场的。而且这一捧就是十几年,直到把老爹留下的遗产造光。他除了日常赞助中国日报出版,还时不时的赞助各种起义,更夸张的是还赞助革命同志出国考察。历史记载说“惠州三洲田之革命军败挫,纪堂于是役前后所耗不资,益以香港《中国日报》经常费之供给,亦逾巨万。总理自惠州失败后,得以漫游欧、美,无后顾忧者,纪堂之力为多焉。壬寅(一九零二年)十二月总理应越南总督韬美之邀,赴河内参观博览会,约少白往会。纪堂乃赠少白旅费二千元,以壮行色。”

但是真正导致李纪堂家道中落的是洪门。没错,就是那个黑社会。
事情说来凑巧。前面咱们说到的介绍纪堂加入兴中会的谢缵泰有个叔叔,叫谢日昌,不知道怎么着这个谢日昌认识了洪秀全的侄子洪全福。(我发现黑社会之间都是有联络的!)那时候太平天国败了,可是全福不死心,谢日昌也是个种族主义者,俩人一拍即合,便四处拉人搞钱,准备搞事。通过谢缵泰,李纪堂加入到了这个计划中来。不用说,又是来捧钱场的。全福和日昌联合洪门,准备在广州大干一场。打算在那年十二月初搞一下。李纪堂独立承担军饷筹措(其实就是自己掏现钱或者买东西)。结果还真搞成了,宣布了几天共和政治。可是有人告密,这事又败了。

经过这一回,李纪堂渐渐撑不住了。花钱太多。而且这回搞事,孙大炮这股势力并没参加,陈少白还讽刺人家,说李纪堂有帝王思想。
李纪堂除了赞助革命,还干了三件事,一是创办了一个书院叫李升格致书院,纪念他老爹。但是一个进步的开明的学校,培养了不少人才;二是在新界九龙建了一个农场,出品优良,估计挺赚钱,要不然光靠遗产经不住他这么造;三是资助“采南歌”剧社,改良粤剧宣扬革命。不得不提的是,这个剧社最早的编剧,就是陈少白。哥俩真是冤家。
李纪堂还资助过汪精卫、黎仲实、喻培伦等人搞爆炸品试验。
后来革命成功,胡汉民请他当交通司司长,后来又当过几个县长,但都郁郁不得志。后来家人租房住。很可怜。

黑社会洪门让李纪堂一蹶不振,家底渐渐光了。中国日报也渐渐支持不住,要破产了。这时,另一名富商,电影角色李玉堂的另一个原型——李煜堂出场了。

中国日报没钱了,但是陈少白还想办下去。就有同志介绍了另一个捧钱场的来跟他认识。这个人叫李煜堂。
他原名文奎,字煜堂。他年轻的时候跟随老爹出洋经商,眼界很开阔。回到香港以后,创办了金利源、水利源两家药行。金利源就是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李玉堂家。
历史上的李煜堂干得比较出名的事就是资助陈少白办中国日报。孙大炮整合各个堂口,搞成同盟会之后,李煜堂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前,李煜堂借出金利源药行作为革命活动的香港秘密联络处。
他还开过广州电力公司、河南机器磨面公司、泰生源出入口货行,干过联益保险公司,又创办过康年,联泰、羊城、联保4家保险公司,分店遍设国内务口岸及南洋诸岛。
李煜堂经商还是有一套的。他没像李纪堂那样为革命搞得倾家荡产。
革命成功之后,李煜堂还当过财政部长。结局比李纪堂好多了。但是他只当了六个月,就辞职不干了。
我总觉得,李煜堂还是一个商人,而李纪堂更像一个革命者。不能不说李煜堂的行为有很多投资的成分在。投资革命和赞助革命是两个概念啊。
当然最后他的结局不错。投资比较成功。我这么说丝毫没有贬低李煜堂的意思。
后来李煜堂的事迹证明,他的确是一个爱国的商人。他辞去财政部长之后,专心搞实业,香港广东银行,上海新新百货公司、汉口穗丰纺织公司、哈尔滨置业公司都是他的产业。挣了不少钱。但是他也捐了不少钱,搞慈善,办教育,创办岭南大学,支持讨袁运动、护法运动及北伐运动,筹款支援抗日义军等等等等。

但我一直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电影角色要取李煜堂的谐音,而不取李纪堂的谐音?比如叫李季堂,李济堂?在我看来,李纪堂更像是一个纯粹的革命者。


接下来,就该说一说这部电影的主角,中国日报社总编辑,陈少白。这个角色没有改名字,历史上的中国日报社总编辑,名字就是叫做陈少白。

他原名闻韶,后改名白,字少白,号夔石,广东新会人。这是个大帅哥,风流才子,当时人们评价他丰姿俊美,找梁家辉扮演非常合适。但是角色的性格和真实人物有一些出入。电影中我们看到陈少白坚毅敦厚,与人为善。而历史上的陈少白,历史记载他出语尖刻,度量偏狭,经常讽刺调侃别人。李纪堂和洪门在广州搞事,他就讽刺人家有帝王思想。
但是呢,这个帅哥又是文思敏捷的才子,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在革命党内部,可谓让人爱恨交加。有一个叫尤列的同志,经常和他斗嘴。但是陈少白斗不过人家,嘴上经常吃败仗。

革命党闹事的初期,能提笔著文的的笔杆子不多,陈少白就包办了绝大部分的文告,通电,檄文。陈少白曾经和孙大炮是香港雅丽士医学校的同学,俩人拜了把子。孙大炮每次给陈少白写信,开头都是吾弟如何如何,据说革命党内部,孙大炮这么称呼的只有陈少白一个。

陈少白主持中国日报期间,有过非常辉煌的一段日子。当时广州政界非常重视中国日报的舆论。甚至都到了他们说哪个县令好,府道台就升哪个,他们说哪个差,上头就罚哪个的地步。当时的广州都督陶模信奉新学,很关注中国日报。有一次,中国日报登载了一篇外面作者的投稿,说某两个县令不行,陶都督就把俩人撤了。后来才知道,这俩县官都还不错。就因为中国日报误登了外人的诽谤稿,让这俩哥们受了委屈。

中国日报还登过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在美洲侨界行骗的事。结果康有为大怒,把中国日报告上了香港法庭。那时候正赶上中国日报内外交困的时候,没钱打官司。后来李煜堂接手,革命兄弟们才又有了底气,并且凑了三千块钱给陈少白专门用于打官司,一定要灭灭康圣人的威风。结果陈少白嫌打官司太麻烦,就没有继续打。不知道那三千块钱他干吗用了。

后来革命党成功了,陈少白就去香港搞实业做买卖。但是好像没什么成绩。李煜堂还帮他不少。别看他文采飞扬,跟人斗嘴也有两下子,但是他跟人谈判都不成,或者跟工人训话工人都不听他的。陈少白很郁闷,就跑去问李煜堂。说,老哥啊,我精通中文英文,学问辩才都比你强,可为啥商店或者社团有事的时候,我说话人们都不听我的,你一说人都听你的呢?
李煜堂说,学问越高,利害之心就越分明。你小子嘴太毒,一点亏都不肯吃。我说话都先把自己放低,谦让有礼,随时准备吃亏。这就是咱俩的区别。你要是像我似的吃亏好让,我就没饭吃了。

一次梁启超追随康有为到日本避难,正好孙大炮也在日本,孙大炮以为康梁也被清廷通缉,同时清廷通缉人,就请人约见康有为。但康有为等人却坚持以“大清子民”为念,要死保光绪帝,将孙大炮看作是乱党反贼,拒绝合作,但随着孙大炮的反满主张在日本华人中影响日益壮大,保皇党就打算拉拢孙大炮这一拨,派梁启超等人前去协商合作,梁将孙大炮、陈少白等人请去,忽然摆出香案祭出所谓光绪的衣带诏要孙大炮等人叩拜,大炮不干,梁却指使众人不让他们走,陈少白大怒,一把抓住梁启超的衣领轮起左臂就是一记耳光,打得梁踉跄几步几乎摔倒,接着一脚踢翻香案扯碎衣带,说“我乃堂堂炎黄子孙,岂做奴才拜此小丑,尔辈甘为满洲奴者,可鄙!”然后带着他的拜把子大哥孙大炮走了。

十月围城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