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院子

评分:
6.0 还行

原名:三个院子又名:

分类:真人秀 /  中国大陆  2017 

简介: 《三个院子》是一档提倡“共享生活”概念的观察体验真人秀节目,节目中三对不同关系的

更新时间:2018-02-28

三个院子影评:《三个院子》是一次关于“共享生活”的沙盘推演,聒噪和琐碎都是真实的一部分

文|珞思(珞思影视研究组)
对于有“社交恐惧”的人群来说,这一波人来人往的民宿生活观察类综艺,大概是一次又一次身临其境的诚惶诚恐。
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年龄,甚至说着不同地方风味的语言……一群原本陌生的人突然要在同一片屋檐下共同生活,碰上彼此迁就的还好说,顶多话不投机尬聊一番,若是彼此放飞自我,搞不好就是一地鸡毛的噩梦。
有句话说得好,萍水相逢,不一定都是三生有幸。
可是,除了亲情别无选择,为我们的人生打开可能性的爱情也好,友情也罢,其实都是从偶然相遇开始,然后从相知到相守,变成也许一辈子都不离不弃的人。
由星乐盟出品的观察体验真人秀《三个院子》已经在江苏卫视播出将近尾声。分别承载亲情、友情、爱情的三个院子,终于迎来众望所归的“合体”。主人们各自整理三个月来的回忆,来来去去的访客,总有一些让他们难以忘怀的人和事,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
当“共享生活”成为不可避免的未来趋势,《三个院子》提前用极尽写实的手法为我们做了一次沙盘推演,带领观众前瞻探讨“共享生活”的具体实践。也许波澜不惊,也许嘈杂无序,甚至让你觉得聒噪不安,可是当我们回头整体复盘时,会从中抽取出人际相处的方法论。节目娓娓道来的命题,正是如何求取人与人相处的最大公约数。
翻看关于《三个院子》的评论,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许多观众在经历了最初对山上、海边、城市里三处雅致民宿的向往之后,伴随一波又一波访客的到来,陷入了此起彼伏的焦躁不安。
网友“你的部长”以《我拒绝提供任何服务》为题,写下了这样一段打抱不平的文字:“并没有看到共享生活的美好,除了喧嚣还有烦躁,我只想在三处这样的房子里静静地思考人生。我们都不是主人,那么我拒绝一大早敲敲打打也拒绝夜晚的party。我没有义务帮你们买菜,你们也没有资格对我们提出要求……”
网友“叶子的眼睛”感受大同小异:“其实共享这个立意是挺不错,可惜节目展现的更多的也不是一种共享,仅仅就是一种萍水相逢的偶遇以及无奈的妥协。例如最开始小春哥和应采儿那个院子来的那一群母子,这不叫共享,叫掠夺他人时间以及精力,完全就是把小春哥和应采儿当做了旅社老板……”
显然,《三个院子》和《向往的生活》《中餐厅》《亲爱的·客栈》存在显著不同——主人和客人之间的关系是共享与被共享,而不是服务与被服务。这意味着,所有访客都必须遵守主人制定的规矩,彼此开启一段对等关系的相处。可是从节目中看,大家对于“共享生活”模式都在从头开始的摸索之中,节目没有人为干涉进程,而是忠实观察和纪录,自发卷入大众的深度思考:共享生活到底是什么?我们做好生活共享的准备了吗?怎样才能享受到共享生活的美好?
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处》中写道,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这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自由,“在公域,我们因互相妥协而保全社会;在私域,我们因互不干涉而保全自己。”其实大张伟也有一段类似的话,“这就是我院,我爱怎么活怎么活着”“这些朋友啊,这些邻居啊,都感觉在这个院里特别快乐,让人家觉得快乐,是一件很好的事儿,知道吧?”
很多观点认为,中国是一个“心理距离感”严重缺失的国家。尽管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亲三分客”,但我们的传统文化习惯了亲密无间,整齐划一。不讲分寸、没有敬畏的亲密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基本是噩梦无疑。你喜欢音乐没关系,但你不能把安静美好的清晨变成了演奏会;你喜欢跳舞也可以,但你不能把本就拥挤的小院落当成了大广场,还觉得年轻人又丧又懒为啥不来一起嗨……
共享生活的关键一步,不是我们彼此可以共享什么,而是我们能否在一起和平、简单、舒适共处。这对并不熟悉的人们来说,快速拿捏人际相处的距离美学,需要修养、智慧和与时俱进的洞察。但对彼此熟稔的群体而言,他们很容易就能找到情绪的共鸣,所以很多观众觉得——三个院子“合体”,社恐症竟好了一大半!一起去逛超市,一起下厨,一起吃饭,话当年说现在,同样是寻常不过的生活片段,碰撞出的火花却令人爆笑不已,满是温情和惬意。
某种程度上,合体前后铺设了画风反差的两种情境,一种主打陌生交际,一种主打熟人交际。陌生交际的试探、摩擦、融合与熟人交际的自由、轻松、默契相互对比,似乎进一步在告诉大家:“共享生活”看上去很美,但绝非一蹴而就,如果我们一旦找到了共通的情感链接点,那么“合体状态”就是“共享生活”的成功范本。
如今,时髦的老年人们已经抢先进入“共享生活”,一种叫作“共享养老”的生活方式不时见诸于新闻。大家和谐共处,互帮互助,在其乐融融中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相比之下,《三个院子》为我们描摹了更为丰富、更为包容的“共享生活”的样子,很有可能指向的,就是我们的未来状态。
在这种“共享生活”方式里,以亲情和爱情为核心的“小家”是第一圈层,这是一种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哪怕吵吵闹闹也不离不弃;基于友情、同学、同事的熟人关系是第二圈层,大家因为有相似的经历、情感和爱好而走到一起,把酒言欢,无话不谈;天南海北不期而至的各类访客是第三圈层,现在有一种顺势而生的口号是:让整个城市变成你的工作室和会客厅——在状况更为复杂的“共享生活”里,第三圈层的多寡和深浅,决定了“共享”一词能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可能。
所以,《三个院子》用亲情、友情和爱情为节目奠定情感底色,然后在开放化和高密度的关系叙事中,刺激观众对“共享生活”进行认真而系统的思考。节目手法真实自然,它没有一味描摹世外桃源般的出世美好,而是用积极破冰的入世心态,将可能发生的所有问题都摊开给你看,层出不穷的“人际焦虑”,其实不断引领观众由人及己,进入“共享生活”的真实情境——和熊孩子怎么相处?和姐妹团怎么相处?和大妈群怎么相处?有人习惯早起有人喜欢晚睡,同一桌子说话天南地北的口音各种切换……但这些所谓的差异并非终极问题,而在于我们如何进行解决问题,在求同存异中找到共享生活的真正快乐。
我们每一个人的情感关系都是半开放式的,基于稳固关系的同时大浪淘沙,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结识新鲜的伙伴,人生才更有意思。通过节目我们发现,每个人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林更新看着留下的35个杯子,会感慨和回忆每一位经过的旅人,一起劳作,一起做饭,一起读书,不经意间聊起各自的生活和感受……擦肩而过,却并非风过无痕。
《三个院子》最新一期为每个院子的主人布置了一组选择题:在共享生活的日子里,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在院子里相处,是否留有不舍和遗憾?现在每个院子有且只能邀请一组来过的朋友前来这里再度重聚。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三个院子几乎都存在“选择困难”,比如应采儿脑袋里冒出来的全是擅长美食的伙伴,会做煲仔饭的、会做葱油饼的、会调制咖啡的……归根结底,这些都是平淡生活里的小乐趣和烟火气。擅长生活、热爱生活的人,多半会在“共享生活”的情境里如鱼得水,广受欢迎。坦白来说,我们都希望遇见能激起我们生活涟漪的人,不必多么绚烂传奇,能让日子有所期待,在平淡里开出美丽的小花,那就够了。
“共享生活”的过程,就是“遇见未来”的过程。《三个院子》提前为我们预埋了一颗平常心:聒噪和平淡都是真实的一部分,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修炼自己——因为未来,我们都会成为“共享生活”的不速之客。
责编|攻主 排版|厂长 图编|话无缺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