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中国 第二季

评分:
0.0 很差

原名:早餐中国 第二季又名:早餐中国2 / Breakfast in China II

分类:纪录片 /  中国大陆  2019 

简介: 我认真做,您慢慢吃。由腾讯视频和海峡卫视联合制作的大型美食短纪录片《早餐中国》,

更新时间:2019-11-20

早餐中国 第二季影评:寻味烟火气 恰是早餐时

导演陈晓卿曾经说过,能够保存餐饮最原始外貌的只有早餐和最末尾的宵夜。早餐是最能体现一个地方地域特色的集成物。就像那靠海的福建,一艘艘渔船清晨靠港,带回海里鲜活的命鱼、海蛏、海蛎紫菜,从打捞上岸到下锅成菜不到六个小时,最大程度保留了食物原始的鲜美,配上当地的地瓜粉,勾芡成一碗海清滑。靠海吃饭的福建人,用一碗海清滑勾勒出他们对故乡味道的眷恋。早餐体现着这个城市最具象的生活状态,保留着工业化席卷狂潮下最后一方净土,一座城市最初的模样就悄悄的藏在早餐里,唤醒着老城的居民。
时间像上了发条的闹钟飞速运转着,我们进入了快节奏的机械时代。“早餐快餐化”带给大城市的早餐一股工业味,街边速冻的包子勾兑的豆浆粉和杯装粥,便利店的面包饭团三明治,快餐店的汉堡牛奶和咖啡,都市白领形影匆匆,一边赶路一边往嘴里塞着饭。都市夜生活的靡乱,人们沉溺于手机平板电脑虚构出来的大千世界,晚睡熬夜成了常态,把享受早餐的时间兑换成对于床的依赖,早餐变得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朝九晚六的工作模式,让九点的早餐在午饭面前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扒拉几口饭糊弄一下等着午饭的“盛装来袭”。栉风沐雨为生计奔波,可连一日三餐都不能确保。味道也在慢慢消失,城市规划的需要,路边摊的早点铺子失去了立足之地,便利店成了都市早餐的扛把子,确也很难吃,一种冷冰冰机器生产下的早餐缺少了那份人情味,缺少了和早餐店老板插科打诨嬉笑怒骂的亲近。
王圣志导演想把中国人的早餐拍下来,想用一部纪录片将人们的目光重新拉回到早餐本身,食物本身。在网友的反馈中,制作组也惊奇的发现早餐原来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单调——高碳水高油脂的集合,各地都有带有当地印记的早餐,节目组更是直言中国的早餐可以拍摄100集。2019年4月《早餐中国》第一季应运而生,这是腾讯和海峡卫视联合推出的一部纪录片。为了确保质量,节目组邀请《舌尖上的中国》的总顾问沈宏非以及总导演陈晓卿,联手担任此片总顾问,这个十月《早餐中国》第二季也顺利开播。《早餐中国》正在将中国早餐的1故事缓缓向我们述来。
早餐内涵新定义,纪录片引领新生活
早餐自有早餐的文化,最勾引人食欲的便是广东的早茶。广东人的吃早餐称为喝早茶,一个“茶”字,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闲情立马显现。从元稹的“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到李清照“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茶的闲情伴随着诗人笔下的逸致。广东的早茶,茶只是个借口。一家老小找个茶楼,点一桌子点心粥汤,和隔壁桌的街坊邻居聊着家长里短,听着“咿咿呀呀”的胡琴和婉转柔美的粤韵吃到十点钟。早茶吃的是时间的滋味,一份优哉游哉的闲情。相比之下,便利店的速食充其量叫做“果腹”,就仿佛我们还是那茹毛饮血的原始猿类,从原始雨林游荡到钢铁森林,只为觅食,人类的进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原地踏步。
如何在众多美食纪录片中脱颖而出,这是节目组苦苦思寻的问题。之前《人间一串》讲述了深夜城市的烧烤摊,它用接地气的江湖老炮风格、垂涎三尺的烧烤美食与平民气质的的纪念情怀吸引观众讲出了他们深夜和烧烤摊的故事。“只要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早餐中国》将目光转向了早餐。早餐在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中显得并不及午饭和晚饭重要,人们更多的将对早餐的追求放在了街头巷尾的早餐铺里。因此早餐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早餐铺熙熙攘攘中情感的眷恋。《早餐中国》时长虽短但呈现的内容却丰富无比:2~3个早餐制作秘诀、食客的用餐体验、老板的情感故事、一首老板的“单曲循环”、当地风情闲笔,再加上一份完整的美食攻略,资讯相当密集却又相互融合。
《早餐中国》第一季是由腾讯视频与海峡卫视合拍,海峡卫视隶属于福建省,于是节目组“就地取材”,在第一季中35集的内容里11集在讲述福建的早餐。福安水煎包皮薄馅大,汁多底脆;连城的九门头涮酒用牛百叶、牛舌黄、厚肚裙、牛心、牛腰、蜂窝肚、牛肝、牛肉、牛泥肚佐料,肉切大块而薄,香嫩爽口;更有一碗福清滑,足以慰风尘!这些当地特色早餐绘成了福建旅行的美食地图。
除福建外,陕西、湖南、广东、贵州各有四集来介绍当地早餐,海南、台北、四川各两集,河南、湖北各一集。纪录片第一季作为试水片,未能很好的涵盖国内34个省市。在第二季中,这种情况大大改善,我们看到节目组深入扩张美食版图、聚焦更丰富的美食、看见更详实的细腻温暖,用一顿早餐遇见一天的美好。
《早餐中国》同时也是一部美食秘诀片。在向观众展现早餐制作工艺时,老板们都会毫不吝惜的向镜头展示自己做饭的小秘招,让观众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应用。在第9集介绍福建抚市镇芋子包时,我们了解到:米饭先冰了后再炒饭更好吃,手打芋泥与木薯粉2:1的比例混合成芋子包外皮最美味。第14集的台北筒仔米糕用陶杯蒸食物会有独特芬芳,糯米饭需要长米和糯米混合。第30集的福建罗源手工大肉包教给我们,开水蒸包子,会更松软。五分钟一集除了花式早餐带来的味蕾诱惑,更让观者获得去厨房做早餐的冲动。
我们可以去吃五千多的日料,也可以蹲在家门口的早餐铺子里去吃五块钱的肉火烧。五块钱的肉火烧带来的食欲的满足不一定会低于五千多的日料,这种带有市侩气的早餐隐匿于巷子里,伴着我们长大。我们用这最简朴的早餐一顿敬故乡,一顿敬远方。
“5:20”——我爱你早餐
当纪录片这一特殊的影像形式与新媒体形势下的碎片化相遇时,微纪录片诞生了。《如果国宝会说话》《故宫100》《二十四节气》等一批精品力作纷纷涌现。海峡卫视与腾讯视频用5分钟的《早餐中国》来展现早餐中独特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追求。
节目的制作团队本是做综艺出身,王圣志导演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纪录片放下原本面孔,放下身段变得轻松。在美食纪录片热潮下,虽然拍摄题材不同,但大多是一种腔调。影视综“网生化”后,纪录片也开始融入网生元素,摆脱以往高大上的叙事模式,真真实实切入观众、网民生活,引发人们对于自身的思考。对于《早餐中国》,王圣志导演更愿意用短视频节目来称呼,希望借此来打破观众们对于纪录片的认知。他们用纪录片的手段呈现真实,用电影的画面呈现美食,把镜头从庙堂拉至寻常摊铺,真实呈现早餐的乐天内涵,展现普通人的高光时刻。
《早餐中国》作为一款早餐纪录片摆脱了以往宏大叙事带来的严肃感,采用了年轻化的表达方式,活泼的花字、轻松有趣的BGM以及幽默的对话营造出了时新的“网感”。每集5分20秒,寓意“我爱你”,这是对于早餐的热爱,更是对于生活的热爱。短小精悍的“下饭片”符合快节奏生活状态下人们的碎片化观看感受,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让观众看到高质量的东西,用《早餐中国》推动大家起床吃早饭,去寻找一座城市的特色。
在镜头运用上,《早餐中国》特别注重真实感和在场感。作为一档美食纪录片,对于事物的镜头每一帧都是精心雕琢,用极致讲究的镜头唤醒人们对于食物的欲望,催发人们起床去吃早餐。纪录片把食物制作过程的关键点提炼出来,将决定性瞬间用镜头记录下来,每个食物的独特之处都不一样。在介绍新疆烤包子的时候,我们看到包子贴在壁炉上慢慢隆起,变得酥黄,油香四溢。潍坊的肉火烧用手撕开后的外焦里嫩,慢镜头语言完美展现了肉火烧金黄的薄脆酥皮和实实在在的肉粒。为了充分调动观众的五感,《早餐中国》既有秀色可餐的“色”,也着重强调食物烹煮以及出锅那一刻的腾腾热气,这是生活该有的温度。同时放大“吃”过程中的同期声,如嗦粉的嗦声、切下乳猪皮那一刀的酥脆,从听觉上增添美食的附加体验。“下饭纪录片”“晚上看<早餐中国>,睡觉之前想好明天早上吃啥”“香气扑鼻暖意融融”……一部纪录片能隔着屏幕勾引起观者的欲望,这就说明是极其成功的。
除了食物的真实,《早餐中国》用较多的笔墨刻画了食者百态。他们大多是街坊邻居,习惯了巷角早上的味道。他们不仅自己吃,还带着儿子来吃,带着孙子来吃,一家三代人都成了街头那家早餐店的忠实“粉丝”。每天进店吆喝一声“老三样”,临走之前记账上,这种信赖这种亲密祛除了更多的商业元素,还原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培养了老板、早餐和食客的情感。食客就像在自己家吃早饭一样,增添了人情味。食客对于美食的反应是最真实的,这不是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式的宣传,也不是借助网络炒作而大热 的网红店,而是街里邻居一口一口吃出来的口碑,吃出来的火爆。我们在大城市兜兜转转,却很难在一家店再吃出这种熟悉的感觉,吃出情感。
由此,《早餐中国》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美食特色:满屏的烟火气。这份烟火气点燃了无数人的乡愁,节目收获最多的评论就是“想起了我家……”。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最怀念的也是家乡的早餐。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摊子,陪伴了自己十几年的味道,在其他城市无迹可寻。早餐也不像是正菜上得了桌面,薄利多销的模式可能因为其难以符合异地的胃口而“夭折”。最好的早餐散落天涯,散落在各自回忆的小巷里,久存于成长的回忆,吃不够,闻到味,就想家。
早餐——普通人物的高光时刻
《早餐中国》每一集时长5分钟。在拍摄的过程中,主创团队形成了一套“小准则”,普通平凡是最重要的一条。节目组要拍的不是‘网红店’,这家店一定是当地社区的民众每天都要去吃的,是组成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且还有一到两样经典菜式。
《早餐中国》不同与《舌尖上的中国》每集三四十分钟,三四个故事交叉进行,用悬念实现叙事。五六分钟内要想实现完整的叙事很难的,于是片子里展现更多的是店铺老板的生活情景片面,用关键性瞬间的横切面来进行叙事。店里的老板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扎根自己的早餐铺子数十年,习惯了周围邻居的如期而至。这些老板有的是从父母一辈接过来摊子,有的是夫妻白手起家相濡以沫,还有的是兄弟姐妹其利断金在早餐界打拼下自己的小天地。他们大多凌晨三四点起床,忙碌一早,我们看到了丈夫对妻子的关怀宠爱,两个人互相心疼彼此,再过几年两个人要一起出去看看世界;我们也看到姐妹之间回想着童年的囧事,打打闹闹,还像小时候一样;还有儿子吐槽着妈妈像猫头鹰爸爸像猴子,骄傲的在镜头前和爸爸说英语考了90多分;还有为防止女儿早恋,天天去接女儿放学的对夹老板……这些美食以外展现的情感,让这些早餐老板的形象更加立体,他们变成了一个鲜活的人,他们手下的食物也更加美味。
在每一集的最后,节目组还会展示老板们的单曲循环,用音乐来展现老板的另一面。牛华豆腐脑老板的《凡人歌》、宁波面结面老板的《八仙过海》、长汀泡猪腰老板的《上海滩》、绿豆爽老板娘的《信天游》……这些歌曲大多都带有80年代的韵味,那是属于他们的年代,那里藏着他们的青春。“单曲循环”这个小切口反映了这些老板普通平凡的一生,鲜活呈现出生活的原貌,平凡中见非凡,熟悉中见陌生,逆境中见逆袭,追求的是温暖的情感表达。
《早餐中国》没有以人物命运的曲折,事件情节的起伏来赢得观众,而是以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最司空见惯或者熟视无睹的细腻发现和生动而富裕的表现来打动人,唤起人们对生活本身的记忆、关怀和对生活中人的理解与同情。这些早餐店老板的生活浸润着人情味的家长里短,奏出锅碗瓢盆中的乐章。生活中常见的百姓故事因为缺乏有效的审美距离更易受到观众挑剔,但是生活在现代化大都市的人们反而因为生活的物质化而更加怀念这种日常琐碎中提炼出来的浪漫诗意。
最后借用北师大胡智锋教授对《早餐中国》的评价:以小切口的“刀法”,将庞大的美食王国中的一角“早餐”切分出来,热气腾腾地端上了全国乃至全球华人的餐桌。
我们吃的不是早餐,是对于生活的热爱。

早餐中国 第二季的相关影评

早餐中国 第二季
thm • 流口水
早餐中国 第二季
thm •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