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的极限

评分:
6.0 还行

原名:The Limits of Control又名:我系杀手,年中无休

分类:剧情 / 悬疑 / 惊悚 / 犯罪 /  西班牙   2009 

简介: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沉默的独行杀手(Isaach De Bankolé 饰),他永远

更新时间:2017-03-20

控制的极限影评:虚实之间的两极平衡术

《控制的极限The Limits of Control》片名源自来自“垮掉的一派”作家William S. Burroughs的一篇文章。导演吉姆•贾木许曾对Burroughs的文章做过如下的评价,“他的文章几乎都是关于语言是如何成为一种控制机器的,建议是语言;劝说是语言;要求是语言。迄今为止没有设计出机器不通过语言进行操控的机器,或者也有试着通过依靠外力或者完全依赖对思维进行物理控制的控制机器,但那些很快也会遇到控制的极限。”(1)由此激发了贾木许去思考我们是如何控制食物以及它们是如何试图被控制,“我没有直接使用文章作为电影的内容,我仅是使用了标题。”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电影。人物、对白,构成电影的镜头与场景,都被无限进行了浓缩。浓缩的结果是将隐藏在画面背后的意图或思考以显而易见却高度概念化的符号进行表达。唯有将符号进行释放或解压,才能较为清晰地还原出电影作者可能设置的原意。或更大的可能是,那实则也并非是作者的原意,而是他通过设置在电影中的那些符号,留给观众的解密信号,以引起观众对电影,对哲学进行相关的思考。

虚实的散落
贾木许将很多东方思辨融入了电影,最鲜明的是对于虚实的表达。电影的开篇,那位无名的黑人独行杀手(伊萨赫•德•班克尔饰)以太极拳拉开电影帷幕。太极拳成为电影出现的第一个符号。在每一次段与段的交割,杀手都以太极拳进行过度。“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3) 太极的思想贯穿在电影的很多细节,很多符号的应用,也同样呼应此理。杀手与各色人等的火柴盒道具的交接,红绿交替,呼应阴阳交替;杀手不戴眼镜,而每一位与他接头之人皆戴眼镜。杀手在明,他们在暗。他们摘下眼镜,与他交流,将思辨与之分享。他却几乎完全不接口,只如常交换必要的线索——火柴盒。甚至裸女在旁,他也只将欲望当作虚物般抛开。贾木许对咖啡的热爱,散布在他的多部电影中。《咖啡与香烟》Espresso,浓缩咖啡,亦是高度浓缩的象征。两杯espresso,杀手总只喝一杯,留下一杯,犹如太极符号般黑白相间,虚实相间。杀手摒弃手机,拒绝现代化的交流方式,也正合了“动缓而缓随”的太极之精髓。电影的前半部分,杀手所处的场景,多次由实景变成画,实景与绘画之间的转化,也揭示了虚实间的转换。

留白的表达
杀手执行任务,去杀谁,如何找到被杀对象,类型片中会以紧张节奏进行的情节,却被一再拉长,放慢。任务下达者不急,杀手不急,每个交代细节的接头人也不急。这竟是杀手电影?贾木许将大量的留白、空镜、静景置于电影之中。苏东坡“静鼓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是对“留白”艺术的最好诠释,更是对老庄道家哲学的一种表达。留白艺术,对老庄思想的思辨也渗透在片中,甚至成为杀手执行任务的主线。片中,任务下达者提出的第一条线索,即对心灵的空间进行探索。“使用你的意念和技巧,万物皆起于心灵。”“生活不过是一抹沙尘。”“宇宙无边无界,真实是源于内心的。”从心出发,甚至无需经过翻译。也直到最后,观众才发现任务下达者看似无理的线索,竟确实是目的达成的通途。观众不知,杀手却是了然于胸的。每一位接头人都对形而上进行了探讨。贾木许是善于结构搭建的,他擅长的片段式电影融于本片中,将每一位接头人分割开,也都能视作是独立成形的完整段落。而将它们和在一起,则呈现出复调的形式,对同一主题,即任务下达者的上述语言,进行并列又递进式的完善。接下来我们分析这些与杀手接头人。第一位,与杀手探讨音乐。“它们拥有记忆,每一段被演奏的经历,都深深植入它们的内心,在每一个木纤维分子中共鸣着,我觉得万物都是这样的,一切都在于感悟,不是吗。”第二位,探讨的是电影,“最好的电影犹如梦境一般,你不确定你真正看到的是什么。”第三位,注意力在科学,对分子着迷,“每个人都是一个编制快乐的星球,每个人都是一团变化着的分子,编织着快乐。”“宇宙无边无界。”第四位,以波西米亚人为载体探讨艺术,他们承载着电影、音乐、喜剧等门类的艺术。“我们谈论的波希米亚人是代表一群艺术的流氓,不是吗?他们往往是真实的艺术家。”第五位,涉及了幻象与致幻剂。“所有的事情都会因你的主观而变化。没有什么是真实的,万物只在于你的意念。注意到镜子的反射了么,对我来说镜像往往比那事物的本身更重要。”几乎每一位接头人的话语都可以继续深入,可他们嘎然而止,只打开那一扇门,让人窥见那冰山一角。他们的话题虽各不相同,却一律都是形而上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直指精神层面,即任务布置者“万物起源于内心”之辞。

形式是游戏
对任何一个玩过创关游戏的人而言(虚拟游戏或现实游戏),从上一关获得信息,或者攻克上一个关卡进入下一关,是极其顺理成章的游戏的方式,它既是游戏的规则,也是游戏的形式。在《控制的极限》里,我们看到了类游戏式的形式。按照某种已成立的规则,与一个又一个人接头,顺利交接后进入下一个程式。所有的人物类似又不尽相同,所有的程式类似又全不一致。“艺术要把被偶然性和外在形状玷污的事物还原到它与它真正概念的和谐,它就要把现象中凡是不符合这概念的东西一齐抛开,只有通过这种清洗,它才能把理想表现出来。”(4)黑格尔的话表达了艺术是经过抽茧剥丝后才被提炼而出的真正精炼又明晰的理想化表达。正是借助了“游戏”这一简单的表达形式,本片被高度浓缩。正因为被高度浓缩,所有剩下的部分,即电影的全部,也皆成为无可删除的所在。很有意思的是,一旦被去除血肉,只留下筋骨,便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条筋络的走向,它的作用,它行使的职责。在短篇小说领域,海明威是好手;在电影界,贾木许是高手。作为观众,当电影已不再仅仅作为娱乐,而成为一种哲学的思辨,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的出现或消失,都能最深层次地刺激到大脑皮层,即便这种刺激看似是没有极没有温度的,但正是这种缺乏热情似的冷峻的电影语言,在观后用最直接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印刻在观众的脑海。你最后可能已经忘记和少年派同船的是哪些动物了,因为它们可以被替换,狮子换成老虎,鬣狗变成灰狼……你却无法抹去在你大脑皮层深处的那两杯Espresso,那是《控制的极限》印刻上去的符号,观众不自觉地会去思考它存在的意义——它的存在如此明了,且无可代替,LATTE或者CAPPUCCINO都不行。《控制的极限》采用了游戏的形式,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它的艺术性。但游戏却永远都无法成为艺术,因为游戏不是高度提炼后经过大量的思索和哲学思辨后的精华。那亦是艺术电影与好莱坞大片的最本质差别。

减法即加法
已故影评人罗杰•伊伯特对《控制的极限》显然并不看好,半星的评价足以表明了这位好莱坞影评人的态度。“我们很肯定这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贾木许与摄影师杜可风合作,他们化了很多时间来讨论他们的调色板,盘算他们的曝光,并赋予作品以框架结构。这令我记起一部叫作《持摄像机的人》的无声电影来,有些人认为那是有史以来最棒的电影。影片展现了一个持摄像机的人正在拍摄。而贾木许是否在重拍这部作品,并且丢弃了人以及摄像机?”(5)虽然他的语气带着嘲讽,但却也从某个角度清晰地捕捉了贾木许的方式——将类型电影的元素减到最简。有趣的是,在《控制的极限》中,贾木许也毫不吝啬地对商业片的类型化模式进行了反讽。诸如裸女在床上摆出昆汀•塔伦蒂诺《低俗小说Pulp Fiction》的造型;白发女郎说出玛丽莲•梦露主演的电影《绅士爱金发女郎Gentlemen Prefer Blondes》中的台词“钻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的使用;在马德里死人头街(Calle de la cabeza)将白发女郎置于《兰闺艳血 In a Lonely Place》的海报之中,并偷梁换柱地把导演尼古拉斯•雷之名换成Roi Prada,比比皆是。比起将电影拍“实”,贾木许显然更青睐“虚”与抽象。如果你跟随贾木许一路走来,你便会发现他一如绘画大师毕加索那样,不断地在为作品做减法。《控制的极限》,贾木许究竟可以将电影精简到什么程度?而无论他如何在为电影做减法,他并为减少电影可以传达的画外之意,即电影的内涵丝毫未因此而减少半分。恰恰想法,符号式的人、物、道具、情节,反而给人以足够的刺激,犹如开关一样,开启想象的空间。得出的结论是:物、符号以及技巧,都是可控的,唯有思维与想象力是不可控的。让我们重温一下影片的结尾,杀手与Bill Murray之间的对话:
——你是怎么进来的?
——用我的意念。
……
——你们这群人,从来都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运作的。
——我懂,但是我是用我的内心感悟的。
——你们病态的心理都是给垃圾给污染了,你们的音乐、电影、科学、波西米亚文化和致幻剂,这些垃圾使你们中毒了,对于这个真正的世界来说,它们毫无用处。而且我猜你们相信杀了我,你们就能够消灭那些人造现实……
——真实是源自内心的。
究竟杀手是从真实的世界通过想象与意念进入虚幻的世界,还是杀手本身便是集接头人以及任务布置者的意念于一身,才干掉了Billy Murray,其实已不重要,也并非导演想探讨的问题。因为复仇并无意义,事件也只是随机。



注:
(1)摘自http://limitedcontrol.posterous.com/a-cultural-glossary-to-the-limits-of-control
The title for The Limits of Control is a reference to an essay of the same name written by seminal Beat writerWilliam S. Burroughs. As Jarmusch says, Burrough's essay "is mostly about language as a control mechanism; 'words are still the principal instruments of control. Suggestions are words. Persuasions are words. Orders are words. No control machine so far devised can operate without words, and any control machine which attempts to do so relying entirely on external force or entirely on physical control of the mind will soon encounter the limits of control.' While that inspired me to think about how we perceive things and how they are attempted to be controlled, I didn't use the essay directly for the film's content but I did use the title."

(2)百度百科:极简主义(minimalism),又称“极少主义”、“最简单派”或“简约主义”,是一种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50至60年代的艺术流派,它主要表现于视觉艺术领域。极简主义主张将视觉艺术语言削减至极,主张用极少的技巧简化画面形象,摒弃一切可能干扰形象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

(3)明朝 王宗岳著《郝和珍藏本王宗岳太极拳论》

(4)黑格尔《美学第一卷》P200

(5)摘自¬ http://www.rogerebert.com/reviews/the-limits-of-control-2009
We were pretty sure it would be a good-looking movie. Jarmusch was working with the cameraman Christopher Doyle, and they spent a lot of time discussing their palette, figuring their exposure and framing their compositions. That reminded me of a silent film named "Man with a Movie Camera," which some people think is the best film ever made. It shows a man with a movie camera, photographing things. Was Jarmusch remaking it without the man and the camera? ——Roger ebert

控制的极限的相关影评

控制的极限
觋 • 不控制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