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体之罗辑传

评分:
0.0 很差

原名:我的三体之罗辑传又名:我的三体·罗辑传 / 我的三体第二季 / 我的三体2 / My Three Body Season 2 / The Three-body Problem in MC Season 2

分类:剧情 / 科幻 / 动画 /  中国大陆  2016 

简介: 《我的三体》系列是一部粉丝自制的动画番剧,改编自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第二季

更新时间:2020-02-11

我的三体之罗辑传影评:厉害了《我的三体》

厉害了《我的三体》
一 《三体》到底为什么那么难改编?
《三体》被影像化的消息这些年来一直不绝于耳,但好事多磨,电影版总是难产,即使同样根据刘慈欣小说改编的《流浪地球》大卖,也似乎没能使《三体》的电影项目得以重启。电视剧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曾分别在16年和19年立项,就算一切顺利,离正式播出应该还有漫长的岁月需要等待。而B站参与出品的动画版《三体》,去年年底推出一则正式预告片,预计会在2021年上线,预告片的质感确实不错,但对于旁白的依赖,以及节奏上的处理,也让网友很难想象出成片的感觉。
电影《流浪地球》是根据刘慈欣的短篇改的,主创在其中也加入了不少热血与亲情的情节,而刘慈欣在接受采访时,似乎对于作品被改编,也不太计较,还说科幻电影最好是原创剧本。《疯狂的外星人》几乎就是个原创剧本了。
而《三体》是个三部长篇,时间跨度非常大,动不动就几百年过去了,角色一言不合就冬眠,所以即使是以电视剧或动画的篇幅,都不容易交待清楚,总不能打个字幕“185年后”,就又来一个翻篇。
刘慈欣在中国科幻作家里以想象力著称,很多新的概念与元素,如三体游戏,水滴,智子等,在改编时都需要用特效来呈现。这不光是钱与人力的问题,也涉及到特效概念与画面想象力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他的很多“东方”式的想象,又容易让人联想起张艺谋武侠电影里的一些画面元素来,武侠和科幻原本是相距甚远的,但在这边似乎又“殊途同归”,这在改编成影像时,又是个绕不开的命题。
《三体》区别于一般的外星人题材,外星人姗姗来迟,得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但改编时又得一直保持危机感,这种“时差”与氛围上的矛盾,甚至是过去美国科幻电影都没有遇到的难题。从小说的某个角度来说,这算是一种创新,但在影像改编时又成了另一个难以跨越的天堑。
人类与外星人的对抗强度,不仅仅是被时间所“稀释”了,而且缺少真正的你来我往,斗智斗勇。甚至有点类似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正反双方几乎没有面对面遇上,当面切磋。这对于中小成本电影来说,可能是个讨巧的做法,但对于《三体》这样体量的影视动画来说,就可能是另一回事了。
单纯从小说改编的角度来说,可能一时很难讲清楚,而前期宣传很卖力的影视改编作品不是难产,就是推进缓慢,无法直观的和原著加以比较。好在,在网络上那算不上灯火阑珊之处,有《我的三体》。
二 为什么《我的三体》能先声夺人?
算起来早在2014年,《三体》就被影像化了,名为《我的三体》。虽然不是那么正规,只能说是饭制版,甚至一开始连动画都称不上,而是用方块游戏《我的世界》为模板,建立场景,给角色配音,从而使《三体》的故事有了画面,特别是第一季的前八集,几乎就是游戏录制,但即使如此,前两季在豆瓣上的评分都高达9.5分,而上个月21号开始周更的第三季,目前的评分更是有9.6的高分。
当然这样的评分不免有点虚高,更多是对于粉丝型制作者的热情与心血的褒扬。但同时也不能否认的是,动画的质量是一季比一季高,不再是简单的游戏模板,而更像一部精良的三维动画剧集。团队也越来越壮大,也吸引到了投资人,后两季就不再是单纯的粉丝作品了。
之所以能先声夺人的原因,自然是很简单,那就是利用手头一切都利用的资源,如同成龙电影里的打斗,都是借助周围的环境,拿手边的工具当作武器,而不是像007那样等着Q博士研究好高端武器,送到他的手里。
三 到底该龟兔赛跑 还是期待“技术”爆炸?
对于影像化的《三体》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是特效,是演员,还是剧本?从通常意义上来说,这些都很重要,但同时又不像想象中那么重要。
之所以说这么“自相矛盾”的话,是因为,即使民族自豪感再强烈的人士,应该也会承认,在科幻小说及影视方面,我们距离美国电影有太过明显的差距。那接下来到底是该象龟兔赛跑那样,一步步靠坚持来获得胜利,还是如小说《三体》中提到的“技术爆炸”,来创造奇迹?我个人倾向于后者,当然此处说的“爆炸”,不仅是单指技术。
《我的三体》虽然很青涩,甚至有点粗陋,但通过它与小说的直观对比,可能更容易辨别出科幻影视改编中的问题,以及未来应该偏重的方向。
四 《我的三体》在角色塑造上的短板与改进
1我的“乐高”
《我的世界》这款沙盒式建造游戏,里面的一切,不管是场景,还是人物,都是由一个个小方块组成,《我的三体》也基本上延续了这种画面风格。而这种方方正正的样子,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乐高玩具来,乐高这些年拍了不少“大电影”,有很多都是经典漫画角色,搁在一起,插科打诨,票房倒也非常惊人,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漫画人物在形象上非常有特色,即使被简化成乐高那样的方块,辨识度还是极高,另一方面,编剧尽可能从角色本来的特质,以及与其他经典人物的互动中,编织趣味十足的台词与情节,这便使得粉丝更为买账。
而《三体》虽然也是有很多粉丝的作品,但辨识度最高的可能还是里面的科幻内容,而不是角色本身,而且很难想象在改编《三体》时,能在里面加入什么喜剧元素,即使是黑色幽默。于是在《我的三体》中,特别是第一季,因为角色众多(主创在片尾打字幕招募大量男配音演员),造型又比较雷同,所以辨识度就没有那么高。当然随着后两季动画水准的提高,丰富了细节,还加入了不少动作与追车场面,让这一问题得到了改善。
2罗辑与北海
《三体》小说第二部《黑暗森林》,分别由罗辑与章北海两条线并行发展,于是《我的三体》第二与第三季,分别抽出其中一条人物线,命名为《罗辑传》与《章北海传》,让两季的情节线都清晰了许多。
罗辑一开始是放荡不羁的,从哪方面都不像应该被赋予重任,成为四大面壁者之一,这是典型的“救世主”故事,类似《黑客帝国》或《功夫熊猫》,虽然这两部都是美国电影,但这种设定其实是东方式的,先给出个结果,再看后续发展,也类似于帝王将相在出生时就有异象发生。
而第三季中的章北海是一个特别的角色,从某种角度来说,甚至是叶文洁这一角色的精神延续。他原本是太空军政治部的主任,后来自愿加入增援计划而冬眠。醒来后成为“自然选择”号的执行舰长,之后却劫持了战舰,使得“自然选择”号与四艘追击舰船在水滴的“大开杀戒”中幸免于难……这是个“用心良苦”,极为隐忍的角色,同时也像叶文洁一样,为了达成“理想”,可以运用一切手段,比如为了促使恒星际远航飞船发动机制造向无工质型核聚变发动机方向发展,而不惜谋杀三名航天界要人。
刘慈欣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好莱坞科幻电影有一整套的体系,故事背景可以很复杂,但价值观不可以……从这一点来看,我觉得章北海这一角色以美国电影的标准来说,是不太适合成为主角的,至少不符合主流价值观。但话说回来,美国电影的标准也肯定不是唯一的标准,中国科幻小说,以及科幻影视动画,要白手起家,挑战既定规则,甚至是树立自己的观念与标准,当然是任重而道远的。
五 《我的三体》在场景上与张艺谋大片的不解之缘
在第一季中,主创下了大功夫的还是三体中的游戏场景,古代的宫殿,金字塔,士兵的方阵,还有那个据说能起催眠作用的大单摆,都尽可能的在动画中被还原,特别是在秦王的赞助下完成的人列计算机创举,更是会让人联想起张艺谋导演的真人大片(后来宫殿内的场景,更是直接借鉴了《英雄》中的设计,也算是一种戏仿吧)。
第二季中的水滴摧毁人类太空舰队,是出重场戏,而这种极简化的东方风格,至少在画面上,还是会让人联想起张艺谋导演的《英雄》,那便是在如镜的湖面上,无名与残剑只用一滴水来对招。
六 《我的三体》无法解决的原著情节问题
1三体游戏招募
刘慈欣在小说中用三体游戏,来间接的交代三体世界的种种设定,特别是恒纪元与乱纪元,而经由这一游戏,也完成对于地球三体组织,也就是所谓ETO(Earth-Trisolaris Organization)成员的招募。当然,小说里这么写,问题不大,但影像化后,便会觉得这个三体游戏在招募与筛选人员时的标准,有点太过随意与简单,就算三体人的设置是“心口如一”的,似乎也不应该这么交待情节。
2古筝计划顺利
而在古筝计划这出戏中,史强用雪茄来演示的计划,跟实际的操作别无二致,整个过程极为顺利,船员犹如《生化危机》第一部中人被精准切割,以及“审判日”号巨轮在巴拿马运河上被纳米“飞刃”切割成“吐司面包”般的四十多片,但问题是,巨轮上的人除了被切割之外,什么都做不了,命运似乎也被锁死了一般,而这恰恰违背了基本的一波三折的原则。于是这场戏看起来可能很爽,但没有惊险的效果,更谈不上悬疑,这是小说原本存在的问题,《我的三体》也很难加以改编。
3外星“时差”调整
正如此文开头提到过的,《三体》与一般对抗外星人的故事不同之处在于,外星人并非已经“黑云压城”,或者被查出大规模“卧底”在人类社会中,而是距离地球四光年,舰队需要四百五十年才会到达地球,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居安思危”,高瞻远瞩的故事,PDC(Planet Defense Council)也就是行星防御理事会,比任何一个政府组织,或者它的前身联合国安理会,都更有历史责任感,与长远的规划。而且这也符合天体物理学的设定,太空行进实在是费时费力的事情,而不是一般大片中嗖的一下,就能抵达的。
可还是同样的问题,在小说中这么写,问题不大,但影像化的时候,就违背了,或者说是挑战了这种类型片的规则。几百年后才会来的危机,如何在故事与画面上制造悬疑与压迫感,如何调节这个“时差”?这应该是刘慈欣留给改编者的一个“终极命题”。
4智子锁死科技
人类与三体人的正面较量,虽然姗姗来迟,但双方也不能闲着,于是《黑暗森林》中对于双方都有很多设定,比如面壁计划,智子锁定科技,实时监视,探测器水滴的打先锋等等。因为担心人类会发生技术爆炸,于是三体人利用智子来锁定科技,除了在视网膜和胶卷上打印倒计时数字,制造恐慌外,还能干扰对撞机的实验,让人类研究得不到正确的数据结果,阻碍科学研究的发展。如果说前者还是悬疑片桥段的话,那后者就更像是一次关于扰乱对撞机计划的PPT演示,虽然想法很精彩,但也相当于《侏罗纪公园》中关于如何利用叮了恐龙血的蚊子的琥珀,进行恐龙克隆的那段演示视频,而那只是个缘起,如果没有后来恐龙在公园中的闹翻天,以及与人类的互动,这个科幻电影系列相信也不会成功。回到智子锁定的设置,接下来人类应该想办法破除这种锁定,但《三体》中对此没有正面的描述,而是绕到了别的思路上去。
5面壁“沙盘”计划
因为智子实时监控,而三体人又心口如一,看不透人类的心思,不擅权谋,于是人类推出了面壁计划,选定四个代表,进行不同的谋划,让三体人无法判断虚实,只能依靠ETO中挑选的破壁人来加以破解。但问题是,这不是一盘象棋或围棋的游戏,也不是像禅宗里的机锋那样,来进行一次假想中的对峙。面壁人的想法再精妙或诡异,最后在实战时也需要现实世界里的部署,除非这几个面壁者已经能用意识来改变物质世界,或者在三体舰队大兵压境时,像传说中曹操死后命人从城门的四个方向,用七十二口棺材来掩人耳目,而这边就是四大面壁人同时用不同的方案,让三体人不知所措……但总体来说,这些都更像是战争前期筹划时的沙盘演练,而在真正开战,特别是面对能实时监控的老大哥三体人时,没有多少实用价值。
6“三体”演义权谋
智子在小说中也提到过《三个王国的故事》,即《三国演义》,一时间很难理解其中的权谋。那如果把第一季中的巨轮切片比作是草船借箭的话,这回的水滴摧毁排列整齐的太空舰队,就相当于是火烧赤壁。而实际上,《三国》中的权谋也还是有些想当然的成分,更多是作者的全知视角,而不是像后来的推理小说那样,不断的转换视角,加强双方的斗智,并且利用思维盲点,来制造最后的反转。从这个方面来说,《三体》也只能说是继承了《三国》中的谋略,在斗智层面,没能做到真正的你来我往,意外反转,而这种思维方式本来应该对应着小说中的“猜疑链”,即如同绕口令一般的没完没了:你猜疑我是怎么想的,我猜疑你是怎么想的,就算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你还会猜疑我是怎么想你的,我也会猜疑你是怎么想我的……
七 《我的三体》的价值与启发
总体而言,刘慈欣在《三体》中展现了瑰丽的想象力,也有一种指点“宇宙”的诗意与气魄,也大胆的试图打破西方对于外星故事的模板与套路,而且通过肆意的放长时间线,来获得一种超越人类历史的太空史诗感。
这种尝试的精神难能可贵,也因为得到雨果奖的承认,让《三体》让国内更引发热潮。但在这种热潮的背景下,影像化过程的艰难,所反映出来的并非仅仅是所谓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有待完善,同时也是《三体》故事本身与影像化要求之间的兼容问题。
而在这过程中,《我的三体》是一种同样可贵与难得的尝试,是粉丝,或者说民间力量的成功。尽管它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从中更容易突显《三体》故事改编中的文本等问题,希望能对后来的制作者,以及更广范围内的粉丝能有所启发。
李翼。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