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曲

评分:
6.0 还行

原名:武曲 MUKOKU又名:

分类:剧情 / 动作 / 冒险 /  日本  2017 

简介: 熊切和嘉导演,绫野刚主演。改编自芥川赏作家藤泽周同名小说,绫野刚饰演的主角研吾是

更新时间:2022-01-04

武曲影评:你恨他,你却是他。



没看过藤泽周的小说,也就说说电影。故事整体表达有缺失的地方,也有无节制的地方,也有没说清楚的地方。半猜半想的我也算明白了。

从故事的启示意上讲,是说父权更迭的惨烈与悲哀。父亲强迫儿子学会剑道,训练严格,殷切希望儿子可以成长为人。这里所谓剑道,无非是指生存之道。当儿子长大,一技傍身可以独立,父权受到威胁,作为父亲是两难的心情。既希望儿子赶快接班,又害怕失去父权的威严变得无所适从。不想面对事实,也难于接受事实。最后可能会引发一场对决,像一种仪式,人生的角色发生转变。当父亲失去了父权,和行尸走肉或者植物人也没什么两样。而年轻的儿子完成仪式,真正拥有了父权之后,也会对新身份产生很多不适和怀疑。

在居酒屋,儿子问父亲的旧情人,居酒屋的老板娘,父亲是怎么样一个人?是好人吗?如此看来,他并不了解父亲,无论是感情上、工作上、人生理念上。之后,他突然侵犯相当于自己妈妈年纪的老板娘,他到底想干什么?是为了在这个老女人身上搜寻到一些父亲的气息,还是因为父亲在感情上对母亲的背叛,他耿耿于怀要报复一下,还是他已经变成了拥有父权的男人,也干点儿男人的事儿?说不清楚。老板娘不愧是风月场上的人,马上就可以转换态度报以玩笑,要扶研吾起来,而研吾却赶紧躲开她的手,生怕她碰到自己,脆弱如丝,颤抖着掏出钱来结账。老板娘从研吾身上看到了他父亲的样子,然后问道,你怀念你父亲吗?你不懂了吧,你是恨他,还是爱他?在漆黑的夜里,研吾醉醺醺地回到家,回到他成长的地方,拿起父亲的剑,狠狠毁掉代表父亲的一切。锋利的剑砍杀各种物品时发出金属尖锐刺耳的声音,这声音表示研吾心中的反抗,好像他的惨叫。看着挂在门梁上方父亲剑道七段的证书,研吾一剑挥下去要砍翻它,却不料用力过猛砍在门梁上,剑被卡住。不假思索使劲儿把剑拔出来,却被刀背惯性的力量击中面门,满脸是血的他表情更加狰狞。

——我想,作者是想说血浓于水,亲情中往往伴随着绝情和痛恨,但你身上却流着父辈的血。你恨他,你却是他,那么你该恨谁?当无所顾忌推翻这一切的时候,受伤的也往往会是你自己。

故事中用剑道一直在悟道,属于禅修,但将造和研吾一直在父权更迭的问题上纠结,说到底还是儒家那一套。问题是这是一个现代故事啊。如果像《卧虎藏龙》那样的古代故事,人物在父权桎梏的道德礼教中生存,有着种种万不得已,观众会体会,也可以把他们的感情抽离出来用现代的眼光单独看,报以同情和理解。《武曲》是个现代故事,难道最终意义是为了表现一种古代价值观吗?我不理解。

或许到现在,已经2022年,父与子之间的感情纠葛还在继续,各种情况都会发生,也会因为儒家文化浸润千年的关系,父父子子之间的父权更迭还得像影片中所表现的那样惨烈且普遍,然而这究竟不是现代社会中关注的重点。现代社会关注的是人人平等。

故事从现代角度看,儿子憎恶从小被父权霸凌,因为年纪小体力上比不过就要被强迫接受父亲的意志;悲愤父亲对母亲感情上的背叛,因为年纪小不懂人情世故男女之情,就要被搞外遇的父亲当成小傻瓜带在身边和情妇调情;失望父亲严人宽己不求上进,因为年纪小不了解夜空中群星璀璨,被父亲一叶障目,殊不知父亲不过是个懦夫。父亲一系列的做法表现出对未成年人尊严、人格、人权的漠视。如果研吾自来就是个成年人,父亲还有胆子有机会这样做吗?说到底还是成年人欺负小孩子。小孩子在他们眼里还不算是人,至少没有人格,没有尊严。当小孩子经历了种种长大成人,有谁会觉得小时候的自己不是个人,人格不重要,尊严不重要?有多少心结都是童年时种下,或许一辈子都解不开的。现在的人热烈讨论这种事不都把原生家庭的问题挂在嘴上吗。

剑道馆里高挂“守、破、离”三个大字。无论是父亲、儿子还是羽田,都在这三个字上打转。或许研吾和羽田最终做到了。那作为父亲的将造到底干了什么?

在研吾清醒后,读了父亲最后给光邑先生的信,痛彻心扉大彻大悟。他体会到父亲的艰难和苦心,为他的付出,错怪了父亲,对不起父亲,从憎恶转化成敬爱和怀念。抱歉!我无法认同编剧这样展示情节来表达父爱如山,儿子只因为这一封信就原谅父亲一生可笑可悲可恨的行径。

父亲一辈子都在逃避,到底逃避什么,始终也没说清楚。他逐渐感觉到儿子的杀意,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天,也将此作为生命的终结和升华的燃点。父亲把身后的善后权交给了光邑先生,最终挽救和点悟研吾的人是光邑先生,不但责任重大还辛苦异常,而父亲轻轻松松一躺去当植物人就万事大吉了。面对这样一位最终利用死来逃避责任,利用死来保住父权尊严的自私自利,研吾痛彻心扉大彻大悟从何说起呢?这又不是古代将领打了败仗,为了逃避朝廷的惩罚,推卸责任,保个好名声,自杀谢罪一了百了。即便是自私自利也是政治操作,身后一群家小或许因为他自杀谢罪还能有条出路,他终究也是为了家人。将造的做法倒是洒脱,而且过于一厢情愿。就算为研吾能开悟出了道难题,可他这一辈子想过没有,被他用父权欺压,最后认为是自己的恨成为毁灭人生意义的缘起,就此一蹶不振无法生活,对儿子来说要怎么摆脱这种打击?难道空有梦想却无蓝图,有美好初衷却不计后果,这也算如山的父爱吗?自研吾来到这个世界,叫将造父亲,他就是个成年人,一个成年人知错不改还一错再错,最后还一死了之逃避责任,这有什么好被原谅的?他承认自己的错误,却是用书信的方式对第三方光邑先生表达的,对受害方研吾,他始终对其说的是:我随时都可以杀了你。所以在信中承认错误的诚意让人不得不怀疑。父亲宁可放弃生命也不肯放弃自己父权的尊严,那研吾痛哭父亲为自己付出生命的代价到底指的是什么?父亲生命本身的意义是什么?

最后我只能认为那是父权的自私。故事建立在父子轮回的无限循环中。既然是轮回,父亲一生的错误给儿子带来痛苦,那么创作者要做的是以现代视角反思父亲的错误,让儿子有所警醒,当儿子以后也成为父亲,不要再犯当年自己父亲的错误。逐步变成良性循环的轮回。而不是儿子给做错的父亲打圆场,以后儿子也成长为自己父亲那样的人继续做错事,还能用“我爸原来就这样”做挡箭牌,给自己做错事找借口。陷入恶性循环的轮回。读信那场戏绫野刚放声痛哭演得很好,从台词的语气声调到神态举止,各方面都无懈可击。然而想到研吾把父亲一厢情愿不计后果的自私强加于人意淫成苦心孤诣献出生命以求他人解脱,我忍不住大笑,因为影片变成了喜剧。简直成了研吾这傻冒自己感动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同时也给不争气的老爸找个台阶下~

本来羽田的部分是研吾的互文,相互解释说明的作用,可羽田部分实在太弱了,仅仅是自己沉浸在内心的恐惧迷惑中。到底经历过什么,只有台词,始终没有用画面表述。份量不足。另一边,研吾崩溃沉沦堕落腐败表现起来没完没了。是的,绫野刚演这种戏驾轻就熟,可比重过大就累得慌,看的人累,也替演的人累,而且对作品整体结构无益,对表达主题无益。

(所画剧照)

比起沉沦堕落的部分,研吾青少年部分相对更难演。因为沉沦可以混沌不明没有任何规则可讲,但青少年的研吾有着明确的感情方向,需要精准表达。在与父亲最后对决之前的那场戏,绫野的表现实在太棒了!研吾宣战,父亲应战,还嘴硬说随时都可以杀了研吾,当然他在强调父权的归属还是自己,这更加激怒儿子。研吾坐在桌前,煞有介事地准备好木剑,像佩戴真剑一般摆足了架势,愠怒着目空一切,扬起下巴掂着木剑遇佛杀佛的样子起身走向庭院。这种愤怒是青涩的愤怒,那煞有介事的架势充分体现了年轻人的不谙世事故作深沉,有点轻挑做作,有点幼稚可笑。与此同时,身上是一种因为年轻才特有的可以纯粹到伤人地步的清冽感。父子交手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研吾此时已经成年已经独立,他都当教练了,可他的神情还是个孩子气。通过与父亲决斗他才能迎来人生的转变,而此时绫野要表现的就是研吾最后的青春。这个青春,一下就和沉沦堕落的研吾拉开距离,像是两代人。坐在居酒屋里烂醉如泥的研吾,想起和父亲最后的决斗,想起自己的样子,恍如隔世。真的,绫野演到这个程度,恍如隔世也不过如此。

当然绫野表现优秀的地方还有很多,例如剑道馆中的混战,漆黑的夜里用手中的剑狠狠毁掉父亲的一切,与居酒屋老板娘的交流,等等吧,无一不好。但最喜欢的还是他表现出研吾身上的清冽感!

以前我只看过熊切和嘉导演的《我的男人》。情节中父女做爱时忽降血雨的段落把我吓一跳。因为原封不动抄袭了Alan Parker于1988年拍摄的《Angel Heart》中的段落,人物关系和事件完全相同,画面的拍摄和剪辑也几乎完全相同。文艺创作要是这么干,也是挺无耻的,所以我对熊切和嘉的印象并不好。显然,熊切是非常喜欢这种手法的,简直是迷恋,在本片中也用了类似的手法。暴风骤雨中羽田和研吾决斗,忽然黑色的雨滴落在羽田的脸上,鬼气阴森分外吓人。这和忽降血雨异曲同工了。

纵观本片在画面上的创作,总体而言还是挺俗套的。例如研吾弑父之后,失魂落魄拉着木剑在路上走,与之呼应的是研吾在和羽田决斗完,照样失魂落魄拉着木剑在路上走。夕阳西下光邑先生找到在桥上的研吾,把他抱在怀里。研吾在夜里毁家,站在庭院中忽然发觉家中出现了母亲的身影,开始回忆。等等吧。画面内容的创意都是分镜时候的第一反应,并没有反复斟酌打磨,毫无新颖别致出乎意料之处,很俗套。

再就是沉沦后研吾的造型太叫人无语了。我很难想象这样一个醉醺醺的对生活失去希望的人,是怎么到美发店烫头做头的。这和人物心态不相符。穿着打扮也是难看到了毁画面的程度。即便表现目的是为了要一种贫穷落魄无望的人物状态,如果设计不能满足在画面上节奏的和谐舒适,而是让人没来由的厌恶,这种创作真是彻底的失败。不要说熊切就想要这种效果,我不理解,难道研吾不是第一主角,难道导演是想让观众讨厌他,而不是同情关注他吗?如果不寻求观众的同情和关注,那费劲儿倒叙插叙各种闪回给观众提示是为了什么?

当然也有处理很好的地方,例如为了表现往昔的沉重,回忆部分的明暗对比压黑很重。研吾大闹道场之后来到居酒屋,一边喝酒一边回忆一遍痛哭流涕。现实与回忆之间的穿插,剪辑的节奏非常好。看了好多遍依然可以感受到人物感情的冲击力。再有,父子对决的场面中,研吾的白体恤曝光过度,散着青光。表现出回忆的恍惚,也是想从画面上更多塑造青少年研吾的清冽感。配合绫野状态和气质到位的表演,人物与画面相得益彰!

另注:本片原著小说《武曲》的作者是藤泽周,日本政法大学教授,并非写《黄昏清兵卫》的藤泽周平。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